非洲的蝗虫为什么会聚集行动呢?这东西可以团体的长距离飞行吗?

纯净水加咖啡


首先蝗虫本身就具有聚集的行为,当蝗虫的密度达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它们就会出现行动一致的行为。曾经有实验者测试表明,蝗虫的密度达到每平方米75~80只的时候,它们就会出现一心一意向着一个方向进行行动。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的话,其实这是一种本能的随大流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在蝗虫身上,在其他生物身上也是同样存在的其中也包括我们人类,只有当自己和周围的同类相似度更高的时候才会安全感比较高而且蝗虫又属于杂食性动物,当密度比较高的时候行动自然不变,那也就只能顺着大家的方向去行动了,不然很容易被自己的同类吃掉。




而为什么在非洲却经常有蝗虫聚集性的行动,并且引发虫灾呢?小编觉得这是因为非洲的气候太干旱的原因,当气候比较干旱的时候,蝗虫就不容易找到吃的。一旦在某个地方有食物的话,很容易招引来很多的蝗虫,于是就会在这样一个小片的地区形成很多的蝗虫聚集,也就造成了蝗虫密度比较大的条件,这样自然而然就容易出现行动一致的行为,再后来就是滚雪球一样,当蝗虫经过的地方越多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同类更多的吸引过来,参与到这个集体行动中,再加上自身繁殖能力超强,所以这个集体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而蝗虫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飞行的距离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们一天的飞行距离可以达到150千米,而且它们经过的地方大多的植物都被吸食干净了,这也是为什么它们会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外号叫做“蝗军”。不过虽然“蝗军”的迁徙能力非常的强悍,但是要想直接穿越海洋也是不太可能的,像这次非洲东北部的蝗虫能够威胁到印度,就是因为期间并没有经过非常广袤的大海,而是有狭窄的红海,像红海的距离自然是不会威胁到蝗虫迁徙的。

蝗虫灾害其实每年都会有,它们带给人类的威胁并不少,因为它们会抢占人类的食物——庄稼里的粮食,所以我们要重视蝗虫灾害,而要想改善这一现象,就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下手,尽可能的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尤其是尽可能的避免人为造成的大旱大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