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源理:如何选择普洱茶?

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认知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判断,然后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中选取一项或多项的过程。选择本身有一定的难度,然而每个人却每天都必须要面对。选茶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困难的,爱茶之人必须在众多茶品中学会取舍。以下是我选茶的一些喜好和方法,仅供参考。

戴源理:如何选择普洱茶?


先说说在众多茶品中我为何偏爱普洱茶。普洱茶大部分都属于大叶种茶,大叶种茶相对中小叶种茶采摘的人工成本是要低一些的,虽然古树茶需要爬上树采摘,不能用机器采摘,但普洱茶的特性要求鲜叶的采摘一般为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古树茶的持嫩性较好,三叶四叶并不显老,反而有利于制成普洱茶后的综合口感和后期转化,这一点与其他高端绿茶、高端红茶追求单芽或一芽一叶的小叶种茶相比,优势巨大。至于生态环境,全国所有的名优茶无一例外都是生长在非常好的生态环境里的,不同的是,中国只有一个雨林,它就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是老天爷赐给茶人的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

普洱茶拥有丰富多变的口感体验,它是所有茶类里细分最多最复杂的,众多村寨、众多山头、错落的树龄划分出千差万别的滋味,也划分出各种不同的价格。在它们身上总能找到可以刺激你味蕾的足以让你钟爱一生的感觉。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在存放过程中会不断升级口感,从而越来越升值。

戴源理:如何选择普洱茶?


普洱茶的相对优势就不再赘述了,下面讲讲在林林总总的普洱茶里如何选择吧!

一、同等价位的古树茶与中小树乔木茶之选

首先大家必须要明白不是所有的古树茶都是很贵的,有一些低海拔、非名山的古树茶要比名山的中小树乔木茶便宜。如果这些名山的中小树茶是足够间距种植、没有经过过多修剪矮化、生态环境好、海拔够高、树龄五十年以上的,我会选择它们而舍弃口感一般的古树茶。所有出名的普洱茶山都无一例外拥有非常好的土壤、生态、海拔、气候等客观地理环境,这些决定着它们非常适合种植茶叶,而且会出产优质茶品,这些天然优势不是所有地方都能拥有的。只要茶树生长到一定的年龄,根部能够吸收到足够多的营养,加上正确合理的茶园管理,这类茶的口感会优于很多地方的古树茶。

二、苦与涩之选

苦和涩对于人类来说都不是良好的感受,但因为普洱茶的制作都是在低温中完成的,特别是最后是太阳直晒干燥,没有经过高温干燥,苦与涩都无法在加工中有效祛除,但它会在后期存放中慢慢转化褪去。所以我们判断普洱茶生茶好坏更多是依据苦涩褪去的速度,这个速度当然是越快越好了。苦能回甘、涩能生津,苦与涩之间的选择更多是个人的偏高,我个人更喜欢苦显于涩多于涩显于苦的茶,因此,在布朗山和勐宋乡之间我购买布朗山的频次明显高于勐宋乡。当然每个人的口腔敏感部位不太一样,所以选择也就有了自己的偏好。

戴源理:如何选择普洱茶?


三、纯料与拼配之选

纯料与拼配之争由来已久,而且从未停息。我是既喜欢纯料也爱拼配的。个人觉得有些茶适合纯料品饮,而有些茶更适合拼配着喝。这里说的纯料指的是同一产区、同一村寨、同一季节、同一阶段树龄的相对纯料,不是纯到一棵树一个朝向的极端纯料。我认为顶级茶是不适合也不应该拿来拼配的。比如拿老班章古树茶去拼配其他茶,是不太可能拼配出超越老班章古树茶本身的茶来的,老班章古树茶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内含物质天然的均衡而且非常适制普洱茶,所以还是不要浪费好东西啦。我很赞赏二线名山古树茶通过拼配来实现优势互补,出品能有效降低单一纯料的缺点,提升口感的综合水平。特别反对为降低成本而以次充好的拼配。价格和等级相近的茶通过拼配能明显提高综合口感的是非常好的,而价格和品质相差巨大的茶拿来放一起拼配其实是一种浪费。

戴源理:如何选择普洱茶?


四、春茶与夏秋茶之选

透露一个公开的秘密:同一棵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夏秋茶价格只是春茶价格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一。因云南整个冬天至早春都属于旱季,雨水非常少,茶树在整个旱季存储的营养会在春季集中通过春茶吐露出来,春茶的口感自然是最好的。而夏茶和秋茶都处在雨季,云南的雨季下雨非常多,再加上采摘的间隔比较短,各项指标与春茶相差甚远。比如茶的香气、水路、厚度、耐泡度、饱满度、茶感、茶汤冲击力和附着力都大不相同。甚至你都不敢相信它们是出自同一片茶地而仅仅是因为是采摘季节不同而已!当然它们体现在价格上的差异也是足够大的。我个人更喜欢春茶,也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因为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在此也提醒一下大家在购买茶叶时认真品尝,如果在一个茶品中加入三分之一的秋茶,成本就会下降很多,但口感也会折损不少。呼吁所有茶包装上注明是否纯春茶或者春茶占比,特别是高端的古树纯料茶。

五、口感偏好之选

有些茶很甜,但喝完之后却无茶感停留口腔,这类茶我是不会选的,甜固然是很好的体验,但甜而无味就不是什么好茶了。有些茶柔情似水、有些茶刚猛如雷,就像易武茶和布朗山茶一样,它们各有千秋。这时你就得根据自身情况设定的基本原则,然后在这个原则基础上去选择侧重点,如偏香的、偏柔的、偏强烈的或是偏甜的等等。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茶,在价格和基本原则前提下根据偏好选茶是明智的。

六、年份之选

先说结论:正常情况下,人们是不会以低于新茶价格出售手中同等品质、仓储良好的年份茶的,卖了买不回来,这显然是不理智的。

这十几年来,普洱茶原料价格一直在走向回归价值的过程,绝大多数的原料价格都在上升。在这个前提下,之前收藏的普洱茶的价格是被动上升的,再叠加存放陈化的升值,理应比同品质新茶的价格要高。然而问题来了,为什么市面上还是有那么多超低价的中老期茶呢?难道是真的价格倒挂了吗?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 仓储出问题了。放了十年二十年的茶只要其中有一年受过潮,就会永远的刻在茶里了,始终无法摆脱,霉味、酸味久久都在。
  • 原料底子太差。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2007年普洱茶饼里有多少原料是非云南的呢?有多少是低洼坝子台地茶?有多少是适制绿茶或已经做成绿茶再拿去压成饼的?这些茶再放多一百年后会好喝吗?
  • 运气好,老板没你识货。或者是有其他生动故事情节的,对此表示佩服并且敬而远之!
戴源理:如何选择普洱茶?


个人觉得批量收藏应选择十年以内的茶,真正性价比最高的还是新茶。有条件的话可以少量购买年份更长一些的好茶品饮,当然是必须付出更高的合理价格的。

选茶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关键是要先认知自己口腔舒适感,知道自己到底怎么样的感觉才是自己最舒服的,然后用心体会每款茶可以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觉,跟着感觉走,不断地试、不断总结,再不断针对性的去学习,品茶高手就孕育而生了!其实习茶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是最精彩的。有条件的茶友还可以多看一些大学的科班教材,对照知识点,带着疑问去喝去试,进步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修己利人

2019-10-2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