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抗击新冠肺炎02-16 08:16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岚 通讯员 景琦


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无主管楼院处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既是防控的重点,也是防控的盲点和薄弱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郑州市惠济区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业主自治”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群众,筑牢疫情防控“防火墙”,探索出了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疫情防控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感觉我们这个院儿会没人管,当时挺着急的,现在小区24小时有人值守检查,心里感觉踏实多了。”看到楼院门前设置的疫情防控检测点,惠济区迎宾路街道桂圆社区联通小区居民的顾虑打消了。

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桂圆社区联通小区属于无主管楼院,平时只有保洁人员负责清理卫生,没有物业管理,人员可以随便出入,疫情防控难度很大。像这样的无主管楼院,惠济区辖区共有84个,都存在类似的情况。针对防控一线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全体机关干部取消春节休假、提前返岗,各区直机关除满足基本办公外,其他干部全部下沉到社区(村)、楼院,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力量。区委组织部选派科级干部下沉到379个卡口并担任工作组组长,在全区各社区(村)、高速口等疫情防控卡口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56个、临时党小组295个,覆盖到所有疫情防控卡口,构建“区、镇(街道)、社区(村)、楼院”四级联动机制,切实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建在工作最前沿。

惠济区还探索推行县级领导、分包科级干部、社区(村)书记、下沉干部、社区网格员、片警、片医“七包一”工作机制,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管控,确保管控全方位、无死角,实现无主管楼院全覆盖。各个楼院入口处做到“五个有”,即:有党旗、有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党员佩戴有党徽、有宣传条幅、有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示意图,真正做到关键环节有组织把关、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确保党旗始终飘扬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惠济区刘寨街道各社区对院内重点人员实行“三色管理法”,建立“红黄蓝”三色疫情防控网格化示意图。其中,红色代表省内外重点疫区返郑人员,黄色代表省外非重点疫区返郑人员,蓝色代表省内非重点疫区返郑人员,每种颜色都清楚记录了楼栋号和单元号。在示意图上用党徽标注党员服务队所在位置,根据示意图,社区党支部、志愿者和居民都可以清晰的辨别出重点户的区域范围和党员队伍所在位置。

“郭主任,有一户业主隔离到期,要联系办理解除隔离手续。”“隔离居民的菜买回来了,安排志愿者送上门吧。”在惠济区长兴路街道绿洲花园三期防疫卡点,不断有人找郭自超汇报。郭自超一路小跑,逐一安排妥当。

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绿洲花园小区同样属于无主楼院,没有物业管理,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保洁、安保、停车等服务严重缺失。仅三期就有678户居民、2000多口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社区党支部的号召下,作为小区业主,身为党员的郭自超挺身而出,报名成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带领发动三期业主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自从郭自超带领广大业主参与防控开始,左邻右舍都称他为“郭主任”。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郭自超只是惠济区众多党员志愿者队伍中的一个代表。在疫情防控工作伊始,为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惠济区委组织部于大年初二就下发了《致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斗争中。

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全区各镇(街道)和区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者”等队伍208支,发动党员志愿者5000余名,覆盖辖区84个无主管楼院。特别对重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分包到户机制,党员坚持24小时三班轮岗值守。

同时,为解决隔离人员的生活难题,各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成立了生活服务小组,通过电话、微信与居家隔离人员保持联系,加强对隔离人员防疫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了解隔离人员的实际需求,及时将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用品送到隔离人员家中,并定期上门收集生活垃圾,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爱”,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无主管楼院疫情防控的“惠济实践”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惠济区认识到仅仅依靠党员、干部的力量还不够,必须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通过群策群力、群防群控,才能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针对辖区无主管楼院防控难题,惠济区注重发动群众的力量,通过楼院负责人、楼栋长去带动群众,通过大力宣传防疫政策及知识去引导群众,通过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们的付出坚守去感动群众。

在郭自超等党员志愿者的影响带动下,绿洲花园小区广大业主踊跃报名参加“抗击疫情保家园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周楚报名帮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物资,35岁的个体户李延涛自告奋勇担负起26号楼的疫情防控监督员,郑州地铁运营分公司员工李宇婧趁着还未上班主动到卡点登记信息、测量体温,56岁的尹喜荣每天穿梭在小区对公共设施、公共区域进行消杀……

通过发动广大业主群防群控,小区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居家隔离人员情况稳定。“我们没有物业,小区还做得这么好,这些志愿者们真是辛苦了。”70岁的居民刘国玉感激地说。刚刚解除居家隔离的张梦兰老人,提起隔离期间志愿者的服务,感激不尽:“没吃的他们送吃的,没喝的送喝的,元宵节街道办事处还给俺送汤圆吃。”小区居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