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打好組合拳提防就業“倒春寒”

時評|打好組合拳提防就業“倒春寒”

同呼吸共戰“疫”評論(14)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勞動力市場出現了一些變化:企業的開復工時間在推遲,商場和店鋪無限期關門,勞動者返崗時間有所錯後,線下招聘幾乎全部停止,而數量龐大的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等待就業。前幾天,微信上不斷傳出,有“扛不住”的企業在給員工的一封信中明確告知,“公司不在了,你也不用來上班了”。諸如此類的“重磅”消息不斷地刺激著一些員工的神經,擔心自己會不會遭到裁員、丟掉飯碗。

面對一時難以趕跑的疫魔,中央一再強調,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別是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防止出現大規模裁員,確保就業大局穩定。早在1月24日,人社部就發佈通知,明確疫情防控期間企業不得解除被隔離人員勞動合同。這恐怕是疫情防控期間最早出臺的一個舉措,目的在於妥善處理好勞動關係問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隨著疫情態勢的發展,國家相關部門為了更好地做好就業工作,亮出了一系列“組合拳”。比如,充分挖掘現有就業機會,全力確保醫護用品等疫情防控涉及的重點企業用工;對裁員率不超過總體職工總數20%的企業,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重點關注高校畢業生 、農民工以及疫區的勞動者就業;加大線上招聘力度,推出“春風行動”,努力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等等。同時還將用經濟手段幫扶有意願的勞動者就業創業,努力保持就業局勢的總體穩定。

更實際的行動來自於地方。蘇州出臺的“蘇惠十條”贏得了眾多企業一致好評。蘇州打響援企穩崗第一槍之後,北上深等地也紛紛出手,拿出真金白銀優惠為各類企業減負。民營經濟發源地溫州出臺“28條”惠企措施,尤其在加強就業穩崗支持方面,將設立2億元穩崗專項資金。多地出招支持企業跨過疫情這道坎,指向很明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體,只有主體活了,成百上千萬的員工才不丟飯碗、才有活路,經濟才能正常運轉。

再拿本地來說,近日雲南出臺的22條穩經濟運行政策中,也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援企穩崗力度。文件明確規定,參加失業保險的企業,可以按照2019年度繳納失業保險的50%給予返還。通過返還失業保險金形式,助推企業穩定崗位、穩定發展。受疫情影響繳納社會保險費有困難的企業,可延期繳納養老、工傷和失業保險費至疫情結束,待疫情結束後3個月內進行補繳。

一方面疫情還在膠著,一方面到了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旺季,怎麼辦?雲南省級部門主動與“長三角”“珠三角”等省外務工人員集中地區人社部門對接協調,收集崗位,讓務工者有序外出。對外出務工人員進行免費體檢,採取統一的組織運輸(包車、專列、包機)等方式,把外出務工人員“點對點、門對門”安全、按時送到工作崗位,既讓用人單位放心,也讓農民工走得順心。

就業攸關社會穩定大局。我們欣喜地察覺到,一場場援企穩崗政策“及時雨”不僅能幫助企業克服短期困難,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也能最大限度穩定企業用工、讓更多人找到飯碗。相信隨著疫情的緩解和最終的戰勝,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同步增加,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的前提下,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的基本面不會發生改變。

昆明日報評論員

編審:王一帆

戳圖片關注更多疫情進展

↓↓↓

时评|打好组合拳提防就业“倒春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