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记忆成烙印,你可曾记得家乡印象最深的一种美食?

妩丹


家乡印象深刻的美食、莫过于爸爸妈妈给儿时得自己做的饭菜、那是一道任何大厨无法匹敌的美食、也许是爸爸做的烙饼、卷着妈妈炒的辣椒鸡蛋、吃的幸福的感觉、给什么都不换、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爷爷做的冬瓜炒肉片、很简单、很家常、但就是好吃、说不出来的好吃、那种味道一直停留在记忆里、

现在我也有孩子了、快节奏的生活、我尽量会给孩子做饭吃、把我记忆中的那种味道、以传统的方式、让他慢慢了解


Super淼淼霸


在我印象中,记忆最深的是糖官儿,过年的时候吃的一种甜甜的,脆脆的,口感有点像麦芽糖的零食,或者可以简单理解成芝麻糖。

我对它印象很深刻,是因为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当时我还是在小学1、2年级的样子,爸爸带着我在院子里准备打扫的时候,说“今天小年了,是给灶王爷上供的日子,要吃糖官儿咯。”

我当时并不知道糖官是什么,就好奇地一直问到底是啥?后来爸爸买了好多给我,有圆的,有长的,外面裹着一层厚厚的芝麻。长的那种糖官儿,吃起来比较方便,酥酥脆脆的,但是圆的那种,一定要牙口好,否则咬下去真的是崩牙。

如果买了但没吃完,一定要把它放在冰箱里,否则化了的话会特别粘手。记忆中以前过年时,特别开心,每年都会买新衣服,又对吃的会特别感兴趣,没有吃过的东西都会想尝试一下。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吃啊,对于穿啊,好像都没有小的时候那么多兴奋感。是不是年纪大了,成熟了就会变成这样了呢?


讲道理的北极熊


味觉记忆成烙印,这句话我喜欢,我的家乡记忆最好吃的美食有很多,烩面,捞面,卤面,包子,饸络面等等,因为我是北方人吃面食比较多,我也喜欢吃各种炒菜火锅米饭等等美食。

我记忆深刻的家乡美食:烩面,这是我们这里经常吃的一种面,我们县城里有一家牛肉烩面,从上学的时候吃到现在,我觉得他家的烩面好吃,店面不大整天客人爆满。

还有一种红薯饸络面,这是在我小时候吃过的饸络面,是用红薯面用机器挤出来的面,用各种调料拌匀那是真好吃,这个面挤出来是黑红颜色的,我觉得比白面条好吃,现在已经吃不到了,因为家里现在没有种红薯。

还有红薯面窝窝头也很好吃,虽然现在是白面,感觉没有红薯面好吃,这都是小时候的记忆中的美食。还有家乡的炸酱面,凉皮,肉盒等等都很好吃的!


小杨背包游中国


内蒙人。

09年,外地上大学第一年。当时宿舍的大家都还不熟,第一次聚餐,看到菜单上的烧麦,毫不犹豫的点了一份。在家乡,从小就吃的烧麦,纯羊肉加葱,而且这么硬核的食物,本地很多人还是作为早餐的。期待着家乡的味道,怀着和新舍友分享家乡美食的心情,等烧麦上来一尝,却大失所望。也头一次知道,烧麦,竟然还有猪肉的?

 

15年,手上所有的积蓄在异乡创业。店铺和房子租金压的喘不上气。接到大学一个舍友电话。他被公司调到西安,工资待遇不错,所有花销都给报销。跟我说,为了吃一个正宗的泡馍开公司车开了好几公里才找到,哈哈。听说我近况不太好。隔几天,家里突然来人敲门。舍友突然辞职回来,要跟我合租。在我的房子附近,找了一个开车给烟酒店送货的工作,每天五点起来,还要卸货。晚上,为了多卖点货,我关店比较晚。回家,他总是买两份饭。房子是独单,一个大双人床,俩大老爷们就这么一起睡了两年。也多亏他,我渡过了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后来他回老家结婚的时候,我历经1000公里,去参加婚礼。还跟他媳妇开玩笑,你老公目前和我睡的时间比和你久。

 

17年,当年宿舍的大家都回各自家乡稳定发展。在最困难的时候帮我的这个舍友,女儿已经两岁。姥爷当年在甘肃下乡,总想再去甘肃看看。孝顺的舍友,带姥爷完成心愿。火车路经包头,留他们呆两天。第一天早上,带他和姥爷吃了一顿硬核早餐,羊肉烧麦。想起当年,彼此还有点陌生,第一次一起吃烧麦,不禁感慨万千。

对了,比较愧疚的是,因为在家吃烧麦都是妈妈亲手包,好久没在外面饭馆吃,心里没数,点多了。本来外地人早餐就吃不惯这么油腻的,姥爷多吃两个吃的消化不良了(手动捂脸)

 

 





小越下厨房


孩童最常吃的菜,长大后就会变成最爱的美食或最思念的美食。我最想念的家长美食是泥虫粥/清蒸泥虫(泥虫是湛江海产品,生长在海泥里)。

每当吃上这道美食,都能唤起童年小伙伴们一起在海边捕捉各种海味的趣事。几年前一次小学同学在家乡聚会,大家不约而同想点的菜就是清蒸泥虫,最后满桌子的大鱼大肉都没怎么吃,唯独清蒸泥虫“一扫而空”!

这道菜也牵绊着妈妈的爱。每当妈妈知道我们要回家,她就会扛着锄头,顶着烈日!在海边挖泥虫,回到家后清洗干净后需要用一根20厘米长的铁针把泥虫翻干净,一盘泥虫需要大约一个小时才清理干净。妈妈为了这道菜估计忙活了一天,就为了让我们吃上它那几分钟的满足和快乐!








青青的我来啦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味觉烙印在心,本人湘西农村的,说说我自己的家乡味觉烙印吧。

第一要属家里父母做的腊肉了,每次回到家乡父母做的腊肉对我这个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来说回到家吃上父母做的腊肉才算是正真的吃了顿肉,大碗吃饭大碗吃肉满嘴油,家乡的味道只有回到家乡才有,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到宁静的农村陪伴在父母左右我想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第二要属小学读书的时候学校门口卖的包子了,那个味道不是现在的包子可以吃到的味道了,现在的学校门口已经没有那家店了,也没有包子卖了,现在已经物是人非在也吃不到那个美味的包子了。


遁影星驰


味觉记忆成烙印,今天就说是小时候的烙印吧。

小时候最喜欢吃第一是棉花糖,那时候棉花糖才5毛钱,一般都是在在赶庙会的时候,有个人推了自行车,后座一个机器,然后转成棉花糖,关键做是那个做棉花的棍也是可以吃的,是用玉米制作的玉米棒,很好吃啊。

第二个记忆比较深刻的是“糖稀”,一个老婆婆拿着一个盆,里面是装的糖稀,用剪好的树枝,两个一起搅出一块,就可以了,2毛钱一个,小朋友可以直接吃,可以玩,就用两根树枝不停交叉搅动,时间久了,糖稀就会从黑红慢慢变白,再吃的话就是不一样的口感。

第三个记忆深刻的是方便面,我最喜欢吃的两种牌子,一个“甲一麦”一个“六丁目”特别好吃,一包才5毛钱,可以干吃可以泡着吃,可以煮着吃,我最喜欢的还是干吃,真的跟干脆一样,甚至我觉得你现在的方便面都好吃。


梦小杜


小时候的美味太多了,那时候家乡的道路上还没有那么多汽车!蜻蜓到处都是,我们把蜻蜓抓来把头臂膀尾巴拉掉,只用中间身体的肉放在青椒里边,再放一点盐!用火烤。那美味想起来不要太香了!

还有就是小时候放牛的时候把牛放在一边,然后去地里挖土豆。山上捡一点然后把土豆放在上面烤之后,那味道比现在任何店里面的都香。

如果非要说可能所以,80后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


酒都小冰


我的家乡在临沂,家乡印象最深的一种美食莫过于临沂糁了。

临沂人大都有早上早起喝糁的习惯。特别是中老年人,起得更是早,据说开锅头一碗糁是最香的,有句老话叫“开锅糁,刮缸粥”那都是最好的精华。

不管是牛肉糁还是鸡肉糁,来上热乎乎的一碗,有的人还喜欢在滚烫的糁汤里打上一个生鸡蛋,搭配上油条,锅饼,热乎乎的吃进肚,那份满嘴留香,满腹热滚滚的,那份醇厚的满足,那份舒爽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只有临沂人能深深的体会到。

如果问久居外地的临沂人最怀念临沂的哪种美食,十有八九都会说是临沂糁。牛骨搭配几十种香辛料大火熬制十几个小时(熬糁的炉子是常年不熄火的)再搭配上牛肉,鸡肉,大麦仁等辅料,就造就了每天一锅的滚香的浓糁,一缕缕香气的来源就是几百万临沂人朝思暮想的糁汤。


近视弱视研究所褚老师


小编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濮阳人,而且还是个吃货,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濮阳各种各样的美食了。这次,小编就来简单的为大家说一说濮阳的美食。\r(1)裹凉皮\r相信濮阳的朋友们都知道,在濮阳一年四季好像都能够吃到凉皮,不过小编觉得吃凉皮最好的时间还是夏季。尤其是濮阳的裹凉皮就像是有魔力一样,可以驱赶走夏季的闷热烦躁。\r一个裹好的凉皮要面皮剔透,能隐约看见所裹之物;面皮还要完整,不能破开,不能漏洒汤汁;黄瓜丝、碎花生等物要涂抹均匀,味道调制得当,咬下去咸淡一致,真的是太美味了。\r(2)濮阳糟鱼\r小编本身其实不太喜爱吃鱼,因为鱼身上的刺太多,不能大口吃,很不过瘾。但是,对于濮阳糟鱼我是真的很喜爱了。濮阳糟鱼味道鲜美,就连鱼刺还有骨头都是酥香可口的,可以放心大胆吃,真的是很过瘾很美味。\r(3范县大包子\r不管在什么地方,吃饭的话主食自然是必不可少了,在濮阳吃饭主食绝对少不了范县大包子。范县大包子面皮很薄,而且包子馅很多还很鲜美,味道极佳,很受人们的喜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