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應該怎麼看呢?

用戶3350416050


B超應該怎麼看呢?

懷孕的女性都會做B超檢查,但是拿到檢查結果單子的時候,很多媽媽們都是看不懂的,畢竟不是專業的,但是可以稍微瞭解一點。

1、 能夠檢查出什麼

剛懷孕的時候,通過B超,可以知道胎囊在哪裡著床,確定是不是宮外孕。還有胎壓長度、胚胎大小、新管波動情況、胎盤厚度、胎兒長度等。

2、 做B超結果準確嗎

B超是一種比較準確的檢查,在月經停止後40天后做這項檢查,就能夠判斷懷孕,如果懷孕時間比較短,那麼可能還看不到。另外,B超是一項對胎兒和孕婦都沒有危害的檢查。

3、 需要注意的事

在做檢查之前,最好是空腹,但是能夠喝水,檢查時候不建議去上廁所,另外穿著上最好是方便一些,不要在檢查的時候不方便脫開衣物。做檢查的時候不用緊張,放鬆一些,這樣對檢查的進行也是有幫助的。

B超上的結果,如果有異常,醫生會告訴媽媽們的,所以不用擔心。如果是好奇的話,可以另外學習一些知識,這樣讓自己也更放心。

看J媽學堂主頁的微頭條,加入J媽粉絲圈,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J媽學堂


B超應該怎麼看呢?

孕期至少要做三次B超,一般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醫生通過B超檢測胎兒的發育情況,不同時段的B超,篩查範圍也不同,B超單的內容也會不一樣,幾招教你看懂B超單。

孕早期(8-12周)

孕12周的B超單,可以看到胎兒的雙頂徑,腹圍,頭圍,股骨長等數值。胎心率120-160次/分,是正常的。這份B超單的胎盤位置是前壁或者是後壁,是正常的。 如果胎盤異常,那麼超聲提示會備註胎盤前置。如果是雙胞胎也會備註,反之,就會寫單孕活胎。胎盤沒有成熟,就不會寫。

孕中期(20-24周)

孕中期做的是三維或四維彩超。篩查範圍包括胎兒的心臟等各器官,可以提前排除胎兒畸形,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

孕24周胎兒的彩超單,媽媽可以看到胎寶寶的照片(圖一),胎盤厚度和羊水深度。胎兒雙頂徑59mm, 腹圍19.3mm,股骨長是43mm, 這三個數值都在孕24周的正常範圍內,所以B超單備註相當於孕24周。胎兒頸部可見“U”型臍帶壓跡(圖二),說明胎兒臍帶繞頸一週。如果胎兒其它部位沒有異常,那麼超聲提示就會寫中孕單活胎,未見異常。

孕晚期(32-37周)

孕37周的B超單會比較詳細,胎位,胎盤,羊水,臍帶,胎兒體重都會備註。經驗豐富的醫生,估算胎兒的體重誤差能達到100克左右。

LOP左枕後位雖然也是頭位,但是在產程中轉為枕前位才可以順利分娩。胎心率148次/分,是正常的。雙頂徑95mm,腹圍36mm,股骨長75mm,胎兒偏大三週,數值達到或超過孕40周的最大值。

胎兒體重3903克(7.8斤),胎兒發育過快,後面3周需要控制飲食。胎盤成熟度二級,是正常的。胎盤下緣距離宮頸口大於70毫米,是正常的。反之,就是胎盤低置。胎兒頸後有U形壓跡,所以會寫頸後臍帶影一週, 需要分娩時才能確定是否真的有臍帶繞頸。羊水量500-2000毫升都是正常的,除非有羊水過多或過少,醫生才會備註,反之,就不會備註。


星星媽育兒說


B超是孕期檢查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一般來說,整個孕期要做5-6次B超,孕媽面對B超單上的數據往往一頭霧水,這是對每次B超的檢查目的不清楚造成的,下面就來具體說一說。


第一次B超 :妊娠6-8周或首次產檢<10周

確定是否宮內妊娠、有無胎心搏動、胚胎數目、子宮附件情況,並核對孕周。


第二次B超:妊娠11-13周+6

這次B超有個重要的檢查就是NT,通過胎兒頸後透明層厚度值,預測寶寶患唐氏綜合徵症、嚴重心臟病、重大結構畸形等風險,一般來說,頸後透明層厚度>3mm提示異常,需要在後期做無創DNA或者羊水穿刺來做進一步的診斷性檢查。


第三次B超:妊娠18-24周

這就是孕媽常聽說的“大排畸”。因為這一時期羊水量相對較多,胎兒活動空間充足,是瞭解胎兒的解剖結構和系統篩查胎兒畸形的最好時機,能對胎兒的大腦、心臟、肝、腎、胃、四肢等做全面的檢查。


第四次B超:妊娠30-32周

主要對胎兒生長髮育情況進行檢查,還有羊水指數、胎位、胎盤位置、有無臍帶繞頸等。


第五次B超:妊娠36-38周

通過超聲瞭解胎兒胎位、大小、胎盤成熟程度、羊水情況、臍帶纏繞情況,做好產前的準備,提前評估分娩方式。


第六次B超:分娩前。

檢查內容跟上一次差不多,主要是檢查胎兒大小、胎位、胎盤情況、羊水是否混濁等,是決定產婦順產或剖腹產的重要依據。


這個B超檢查次數不是固定的,但最少不能少於三次,即孕早中晚期各一次,如果有多胎妊娠或高危妊娠,可能還要增加B超檢查次數,具體請遵醫囑。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0-6歲育兒知識分享,如果你有育兒困惑,歡迎關注、留言哦!

希媽育兒


有月經規律的女性,經過35天的絕經後,B超檢查可以看到子宮腔內的孕囊。妊娠囊在妊娠1.5個月時直徑約2釐米,在2.5個月時約5釐米。子宮的位置在子宮,前壁,後壁,子宮的上部和中部是正常的;形狀圓形,橢圓形,正常清晰;如果胎囊不規則,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婦同時如果您有腹痛或陰道流血,則可能有流產。

2CRL 為頭臀距

表示胎體縱軸平行測量最大的長軸,主要用於判定孕7~12周的胎齡。

3BPD 為胎頭的雙頂徑 

4FL是胎兒股骨的長度,股骨長度是胎兒大腿骨的長度,其正常值和相應的雙倍直徑值是懷孕月份的2-3cm左右,例如,雙頂徑為9.3cm,股骨長徑應為7.3cm;雙頂徑為8.9cm,股骨長徑應為6.9cm。5GP 為胎盤分級。

一般胎盤分為0,I ,II,III級,有時還有III+級。

6AI 為羊水指數

做B超時,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為上,下,左,右區域,加四個區域的羊水深度,得到羊水指數。妊娠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值為8~18。釐米。

7S/D 為胎兒臍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

它與胎兒血液供應有關。當胎盤功能失調或臍帶異常時,該比例將是異常的。在正常妊娠中,胎兒需要隨著孕齡增加S減少,D增加,並且比例減少。接近足月妊娠的S / D小於3。

雙直徑直徑通常用於確定懷孕超過13周的孕齡。在妊娠晚期,可以根據雙頂徑的大小估計胎兒的大小和重量。股骨的長直徑可以與雙頂直徑組合以估計胎兒的大小和重量。當兩者的總和大於17釐米時,存在巨大的可能性。

根據一般規則,雙頂徑的大小與懷孕5個月後懷孕月的大小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28周(7個月)時,雙頂部直徑約為7.0cm,32周(8個月)。它大約是8.0釐米,依此類推。懷孕8個月後,雙頂徑的平均增長為每週約0.2釐米。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B超應該怎麼看呢?

懷孕以後,為了瞭解胎兒宮內情況,醫生會要求孕媽定期產檢,然後做B超檢查,但是每次B超檢查報告的數據一大堆,孕媽完全看不懂,該怎麼辦呢?其實這些數據並不是很多,瞭解起來也很簡單,孕媽多多瞭解,對胎兒宮內情況做到心裡有數。

孕早期

一般建議孕早期至少做1次B超檢查,時間大約在孕8周左右,主要是確認胎兒宮內健康,胎兒數量,排除宮外孕,先兆流產,胎停育等異常;同時還能核實胎兒的孕周,推算孕媽孕產期。

孕早期的B超檢查報告上明確顯示:孕囊,胚芽及心搏。

孕囊:主要提示胎兒的位置,當孕囊直徑≥25mm,但是仍然沒有胎芽的話,提示胎停。

胚芽:胚芽長度≥7mm還沒有胎心搏動,提示胎停;同時還可以核實孕周,孕=CRL(CM)+6.5。

胎心搏動:提示胎兒存活的唯一依據。

孕中期

孕中期,每個月至少1次產檢,B超檢查需要2-3次。檢查項目比較多,胎兒的發育情況,具體為各部位尺寸,胎盤情況,羊水情況,胎心率,臍動脈等等,具體信息如下。

  • 雙頂徑(BDP):胎兒的雙頂徑,瞭解胎兒生長髮育情況。

  • 股骨長(FL):胎兒的大腿骨,也是胎兒生長髮育的一項指標,跟寶寶出生後身高沒有關係。

  • 腹圍(AC):評估胎兒體重的一個重要指標。


  • 頭圍(HC):當雙頂徑偏小時,進一步檢查頭圍,瞭解是否胎頭真的小,還是測量因素導致。

  • 胎盤(PL):胎盤位置,胎盤形狀,胎盤成熟度。

  • 胎心率(FHR):胎兒的心跳數,提示胎兒是否存活。

孕11-13周+6天:NT檢查

孕12周左右,醫生會要求去醫院建檔,同時還會做NT檢查,查看胎兒宮內情況,判斷胎兒唐氏綜合徵的風險。

胎兒頸項透明層(NT):篩查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一種手段,檢查時間11-13+6周,結合CRL來判斷NT值是否異常,而不是單純的2.5mm,或者是3.0mm。如果NT值太高,也不用太擔心,後期還有唐篩檢查,無創DNA檢查,羊水穿刺,按照醫囑檢查就好。

胎兒雙頂徑(BDP):胎兒的雙頂徑,瞭解胎兒生長髮育情況。

宮內胎盤(PL):胎盤位置,胎盤形狀,胎盤成熟度。

孕22-26周:大排畸檢查

孕22-26周的時候,需要做大排畸檢查,三維彩超四維彩超都可以,只是需要提前預約。此階段的大排畸檢查主要是為了排查胎兒畸形,能夠很好的檢查胎兒大腦、心臟、腎、胃、四肢等,不過對胎兒配合度要求特別高。

如圖示,這次的檢查重點是胎兒的各部位發語音,包括頭顱、心臟、雙肺、骨骼、臍帶等等,同時還會堅持胎兒的整個人,包括四肢,面部,是否有畸形。雖然檢查準確率比較高,但是受到胎兒胎位姿勢,羊水量,以及檢查設備,檢查人員的經驗等影響,並不能排除所有的畸形。

孕晚期

孕晚期檢查內容跟孕中期差不多,只是無法進行排畸檢查,這個階段的重點是胎兒的發育大小,胎位位置,有無臍帶繞頸,有無宮內異常。

孕30-32周:B超檢查

此周檢查,除了查看胎兒宮內發育情況,胎兒大小,羊水指數,胎盤情況,還會重點檢查胎兒胎位是否正常,有無臍帶繞頸。如果臍帶繞頸,只要繞頸不緊,有彈力,圈數不超過2周,一般沒事兒,不要太擔心,但是如果臍帶繞頸太緊,或者圈數太多,很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缺氧,輕則影響發育,重則胎死腹中。

至於胎位問題,正常的胎位是頭位,有些胎位可能是橫位也可能是臀位,一旦超過32周發現,很難調整過來,會影響分娩方式。

孕36-38周:B超檢查

胎兒已經開始足月了,此時胎兒幾乎盈滿了整個子宮,胎兒宮內情況,發育大小,有無臍帶繞頸,有無宮內缺氧,胎兒的胎位以及羊水量和胎盤成熟度,這些都要檢查清楚,提前評估分娩方式。

臨產前:B超檢查

臨產前去醫院的時候,如果情況不緊急的話,還得再做 一次B超檢查,內容跟孕36-38周的差不多,尤其要查看胎兒的胎位,羊水有無渾濁,胎兒有無缺氧,臍帶繞頸等情況,確認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然後進行分娩。

最後,B超是孕期最常見的輔助檢查項目,孕媽們需要了解一下大體內容,數據的含義,有一定的認識能力,不能糊里糊塗啥也不知道。


叮麻育兒


B超是產科醫生的眼睛,沒有B超產科醫生就不能很好的瞭解胎兒是否存在畸形,核實孕周,監測胎兒生長髮育,瞭解胎兒是否存在缺氧。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如何看B超。

孕早期的B超指標:包括孕囊,胚芽及心搏,NT。

孕囊(GS):主要提示胎兒的位置,當孕囊直徑大於等於25mm仍未有胚芽時提示胎停。

胚芽(CRL):胚芽長度≥7mm未見心搏,提示胎停,胚芽也是一項核實孕周的標準指標。孕周=CRL(CM)+6.5。


心搏:提示胎兒存活的唯一依據。

胎兒頸項透明層(NT):篩查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一種手段,檢查時間11-13+6周,結合CRL來判斷NT值是否異常,而不是單純的2.5mm,或者是3.0mm。


孕中晚期各B超指標:雙頂徑,股骨長,頭圍,腹圍,胎盤,羊水量,胎心率,胎盤成熟度,臍動脈S/D,胎方位,臍帶:

雙頂徑(BDP):胎兒的雙頂徑,瞭解胎兒生長髮育情況。

股骨長(FL):胎兒的大腿骨,也是胎兒生長髮育的一項指標,跟寶寶出生後身高沒有關係。

胎盤(PL):胎盤位置,胎盤形狀,胎盤成熟度,臨床上胎盤的位置及形狀比較重要,而胎盤的成熟度個人覺得沒有意義。

腹圍(AC):評估胎兒體重的一個重要指標。

頭圍(HC):當雙頂徑偏小時,進一步檢查頭圍,瞭解是否胎頭真的小,還是測量因素導致。

羊水量包括最大暗區(AFV)和羊水指數(AFI):胎兒是羊水養著的,羊水量太少不好,太多也不好。羊水最大暗區≤2cm,羊水指數小於等於5cm提示羊水過少。羊水最大暗區≥8cm,羊水指數≥24cm提示羊水過多。

胎心率(FHR):胎兒的心跳數,提示胎兒是否存活。

臍動脈S/D:這個指標跟胎兒生長受限的胎兒結局密切相關,孕晚期大於3提示異常,跟正常胎兒關係不大。

胎方位:胎兒的位置,包括LOA(左枕前位),ROA(右枕前位),ROT(右枕橫位),LOT(右枕橫位),ROP(右枕後位),LOP(左枕橫位),LSA(左骶前位),RSA(右骶前位)等。

臍帶:包括臍帶插入點,臍帶是否繞頸。

總結,B超是孕期寶媽們最常見的輔助檢查項目,寶媽們需具備一定的認識能力,不能一腦子霧水。祝好孕。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醫療顧問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親子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在孕期產檢時,醫生會安排孕婦做很多次的B超,孕婦在不同時期的B超檢測單主要看的重點是不一樣的。

1. 孕早期B超

當女性懷疑自己懷孕時,可以在距離上次月經結束5到6個月的時候到醫院進行陰道B超檢查。這次B超除了看女性是否真的懷孕,還可以檢查是否宮內孕、孕周、胎兒數,以及孕婦有無流產的風險。

2. 孕中期B超

在懷孕11周到13周之間,孕婦要做第二次B超。

這次B超非常重要,除了檢查胎兒大小是否正常、胎盤位置、羊水情況、胎心、胎兒發育等,最重要是能通過頸後透明帶的測量(即NT)初步篩查唐氏綜合徵,如果NT指數異常則要進一步檢查,例如無創DNA或者羊水穿刺。

在孕16周時進行的B超,主要看一些基礎的胎盤、胎心、羊水是否正常,以及胎兒的大小是否正常、胎兒發育有無結構畸形,而且要重點看胎兒有無頭顱光環。

孕中期的第三次B超稱為大排畸,非常重要,會在20到26周之間進行。大排畸,顧名思義就是主要看胎兒有無發育畸形,主要針對胎兒的臟器進行檢查,雖然不能百分百檢測出所有畸形,但檢測率還是非常高的。

3. 孕晚期B超

孕晚期有兩次B超檢查,分別安排在28到32周之間,最後一次則在36周。

孕晚期的B超主要還是排查胎兒畸形,例如檢測胎兒心臟有無異常;胎兒大小發育是否正常;以及胎兒血流情況。

B超檢查是非常重要的產檢手段,拿到B超單後有疑問應諮詢醫生,孕媽不要自行猜測。


太平洋親子網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提出的問題以下是個人的見解和經驗:

懷孕以後,醫生都會要求定期產檢,經常會做B超檢查,據統計,整個孕期至少要做5-6次B超,有些孕婦還會更多 一些。為什麼要做B超呢?


對於產科醫生來說,B超就是他們的眼睛,沒有B超的話,他們很難了解胎兒的具體情況,比如胎兒的發育情況,有無畸形,有無缺氧,胎盤如何,羊水如何?但是B超重數據特別多,孕媽經常在檢查完拿到報告後,看著B超檢查單糊里糊塗的,啥也不知道,有時候醫生太忙碌不能很好的解釋,只會說沒事兒沒事兒,孩子挺健康;哎哎哎,這裡不太好,下週回來複查;胎兒有點小,回家好好補補…之類的,讓孕媽特別擔心。

孕早期

一般建議孕早期至少做1次B超檢查,時間大約在孕8周左右,主要是確認胎兒宮內健康,胎兒數量,排除宮外孕,先兆流產,胎停育等異常;同時還能核實胎兒的孕周,推算孕媽孕產期。


孕早期的B超檢查報告上明確顯示:孕囊,胚芽及心搏。

孕囊(GS):主要提示胎兒的位置,當孕囊直徑≥25mm,但是仍然沒有胎芽的話,提示胎停。

胚芽(CRL):胚芽長度≥7mm還沒有胎心搏動,提示胎停;同時還可以核實孕周,孕周=CRL(CM)+6.5。

胎心搏動:提示胎兒存活的唯一依據


孕中期

孕中期,每個月至少1次產檢,B超檢查需要2-3次。檢查項目比較多,胎兒的發育情況,具體為各部位尺寸,胎盤情況,羊水情況,胎心率,臍動脈等等,具體信息如下。


胎兒雙頂徑(BDP):胎兒的雙頂徑,瞭解胎兒生長髮育情況。

胎兒股骨長(FL):胎兒的大腿骨,也是胎兒生長髮育的一項指標,跟寶寶出生後身高沒有關係。

胎兒腹圍(AC):評估胎兒體重的一個重要指標。

胎兒頭圍(HC):當雙頂徑偏小時,進一步檢查頭圍,瞭解是否胎頭真的小,還是測量因素導致。

羊水量包括最大暗區(AFV)和羊水指數(AFI):胎兒是羊水養著的,羊水量太少不好,太多也不好。羊水最大暗區≤2cm,羊水指數小於等於5cm提示羊水過少。羊水最大暗區≥8cm,羊水指數≥24cm提示羊水過多。

胎盤(PL):胎盤位置,胎盤形狀,胎盤成熟度,臨床上胎盤的位置及形狀比較重要,而胎盤的成熟度個人覺得沒有意義。


胎心率(FHR):胎兒的心跳數,提示胎兒是否存活。


臍動脈S/D:這個指標跟胎兒生長受限的胎兒結局密切相關,孕晚期大於3提示異常,跟正常胎兒關係不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助你好孕網


B超是孕婦在孕期不可缺少的一個產檢項目,孕婦在孕期做B超,至少會有4-5次的B超,且每次做B超的注重點都不同。

第一次B超:一般是在6-9周,主要確認是不是宮內妊娠和活胎,以及子宮附件。宮內妊娠,指的是胚胎在孕婦的子宮內停留、生長和發育,而活胎指的是胚胎有無發育形成出胎心和胚芽,像盆腔積液、孕囊不規則、無回聲區、回聲欠均勻,要警惕胎停育或先兆流產,而其他情況,比如胚胎個數、胎囊大小等,這些都是其次的。


第二次B超,一般是在做NT檢查(在11-13周+6天),NT數值關乎到胎兒染色體異常,所以本次B超主要看NT數值,其次便是腦部有無缺陷(比如無腦兒、露腦畸形、嚴重胸腹缺損和開放性脊椎柱裂),像頭臀徑、雙頂徑、超聲孕周、胎心率、胎盤厚度等,只要無特殊情況,這些數據基本上都是正常的。

第三次B超,是在20-28周前,做四維彩超的時候,主要看胎兒的顱骨、腦室、脊柱、心內結構、顏面部、腹部、肝臟、胃泡、膀胱、腎臟、四肢肱骨、股骨、尺橈骨、脛骨等有無出現缺陷,其次是根據胎兒的雙頂徑、腹圍和股骨長,對照目前的孕週數,看胎兒發育有無偏大或偏小,再次是看臍帶血流、胎盤位置、胎盤成熟度、羊水深度(正常範圍是3-8cm)和指數(5-18cm)。


臍血流S/D值<3.0,則為正常,S/D值>3.0,便要引起注意了,孕婦平時應當數數胎動,觀察胎兒發育情況,若有必要,應注意及時治療,而臍血流S/D值不正常,最是容易讓孕婦引起妊娠期高血壓。

第四次或之後的B超,注重點有胎兒的雙頂徑、腹圍、頭圍、股骨長、胎重、胎位、胎心率、臍血流、胎盤成熟度、羊水深度與指數、胎兒臍帶有無繞頸。

胎兒的雙頂徑、腹圍、頭圍、股骨長和胎重:主要是看胎兒的發育是否符合目前的孕週數;胎心率、臍血流、胎盤成熟度、羊水深度與指數、胎兒臍帶有無繞頸:不僅能影響到胎兒是否出現宮內窘迫,還能決定胎兒的出生時間;兩者加起來,構成了評估孕婦的生產方式。

祝好孕!


楊謐說


對於懷孕,B超是必不可少的檢查,究竟整個孕期要做多少次呢?這個是沒有定論的,還要結合孕期情況,以下將解讀一下,沒有特殊的情況,常規要做的B超時間:

一、停經早期(5-7周),確定懷孕

這是首次B超的檢查,確定宮內懷孕排除宮外孕和滋養細胞疾病,估計孕齡,排除盆腔腫塊或子宮異常;假如為多胎,可根據胚囊數目和形態判斷絨毛膜性(判斷是單絨毛膜還是雙絨毛膜)。另外就是確定胚胎是否存活,一般正常情況下停經6+周就可以發現胚胎的心管搏動,如果停經7周,B超還沒發現心管搏動,那麼胚胎的發育可能是有問題,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精子或卵子的質量問題(染色體問題),或者是卵巢的激素水平不足,無法滿足胚胎的發育,也可能是子宮孕育胎兒這塊土壤的問題,這個時候也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排卵推遲導致受精卵著床晚於正常時間也是有可能的,在這次B超如果還沒有照到心管搏動一定要在一週後再次複查B超,另外早孕期間如果有腹痛、陰道流血情況也有可能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複查B超瞭解胚胎髮育情況。

二、停經11-13+周,排除嚴重胎兒畸形

B超測量胎兒NT值(胎兒頸項透明層)和胎兒鼻骨等,停經9-14周通過B超檢查可以排除嚴重的胎兒畸形,如無腦兒。可以測NT值也是輔助早期唐氏篩查準確性的一部分,這個時期主要是做彩超檢查,現在國家通過補助這個時期的孕婦行彩超NT檢查及唐氏篩查從而避免唐氏兒的出生,所以每個孕婦去醫院檢查,醫生都必須強調這個檢查的重要性。如果月經不規則或者是排卵推遲者,這個時期的B超可以矯正預產期。

三、停經18-24周,胎兒系統B超篩查

衛健委規定這個時期必須行彩超檢查排除六大致死性畸形,包括:無腦兒、腦膨出、單腔心、開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損並內臟外翻、致死性軟骨發育不全。另外也是宮頸評估(測量宮頸長度),預防早產發生。同時停經14-20+周行二期唐氏篩查時也要結合彩超的情況進行輔助檢查。

四、停經28-32周,三維/四維彩超二次排除胎兒重大畸形

這個時期的三維/四維彩超主要是再次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唇顎裂、腦積水、小腦畸形等重大畸形,同時測量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等指標評估胎兒發育是否與孕周相符,確定胎位,如果胎位不正,這個時期發現是可以根據情況糾正的,比如臀圍、橫位這些胎位可以通過婦產科醫生的指導進行胎位糾正。

五、停經37-40周以上,評估胎兒總體情況

這個時期通過彩超檢查評估胎兒體重,確定胎位,估計羊水量,臍帶是否繞頸、臍動脈血流,胎盤成熟度及位置等。

1.胎兒體重的評估對分娩方式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假如通過雙頂徑和腹圍估計胎兒體重超過4kg,這種情況下胎兒可能診斷為巨大兒,順產分娩的風險會加大,此時婦產科醫生根據孕婦體型還有骨盆大小評估順產的風險跟孕婦交代病情。

2.評估胎位

假如胎位為橫位、臀位的孕婦是要剖宮產結束妊娠的,孕晚期胎位已經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安全起見,建議胎位不正的孕婦提前做好剖宮產準備。如果是多胎次的孕婦在晚期因為肚皮鬆弛也會引起胎位經常變換,所以分娩前,胎位評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3.估計羊水量

羊水量對胎兒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孕晚期羊水循環容易導致羊水少,假如羊水過少就要及時終止妊娠,否則會因為羊水過少導致胎兒宮內窒息的情況發生,所以應該密切注意胎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臍帶情況

是否繞頸,繞頸幾周都與分娩分式的選擇息息相關。臍動脈血流也是評估胎兒宮內缺氧情況的指標,如果臍動脈阻力(S/D比值)增大,必須要密切觀察胎兒宮內情況,結合胎心監測評估胎兒宮內情況,必要時及時終止妊娠。

5.胎盤情況

胎盤位置,如果既往有剖宮產史的孕婦,胎盤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是否有前置胎盤、胎盤早剝或者胎盤著床在疤痕處,對於這幾種情況都是危及孕婦生命的,分娩前一定要明確,手術前做好各種準備。胎盤成熟度(I/II/III級)也關係著胎兒供氧是否充足,成熟度越高,是指胎盤老化程度越高,供氧會減少。


另外溫馨提示:

1.孕早期B超檢查是需要憋尿的,即是膀胱需要充盈才能把子宮頂在前面更清楚地照到子宮的情況。

2.孕12周以後就不需要膀胱充盈,因為此時子宮已經增大比較明顯,可以輕而易舉地照到。

3.孕期的產科B超是不需要空腹的,但是如果行消化道B超,如肝膽B超則需要空腹。

4.每個時期的B超都是根據孕周情況而定的,不是越高級的B超就越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