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写字有时滴墨,这墨滴如何除掉?

金山书山


书法创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一件理想的作品可能会有很多“次品”相伴而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发生,比如笔脱手了,纸折痕太深导致笔画中断或变形,印章盖反了,以及题主提问的“滴墨”情况,如何避免是一大问题,已经发生了意外,如何补救也是一大类问题。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我提几点建议:

1、巧妙构思,使用滴墨作为点画,使书法作品得以重生

中国书法使用宣纸,这种材质决定了笔画不能消除、清洗,也不能覆盖,因此中国书法对创作者的书写技巧要求更高,但问题总是不可避免,一旦发生滴墨,不要懊恼,不要心急,更不要揉成一团扔到垃圾桶了事。

您可以静下心来,细细观察,看看能不能巧妙地利用这个墨点,浑然天成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有时候,因为这个意外的墨点,会有别样的灵感闪现。

当然,为了使用这个点,可能必须对作品本身做出一些调整,比如把相关的字倾斜、写粗大、写成异体字、写成另一种书体,把笔画延长,所短等等。

2、即使有墨滴,而且无法利用,也无关紧要,装裱过程中尚可修补

书法作品首先是人的作品,是人就会有错,大师尚不能免,况我等凡人。看看颜真卿《祭侄文稿》,看看王羲之《兰亭序》不都是错误连连,一涂再涂,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的作品成为天下第一第二的杰作。

前几天中书协主席写了一幅字《元宵节快乐》,就五个字他还不小心把宵写成了霄,虽然很搞笑,大家也都理解,错就错了,并无伤大雅。

我有一个装裱行的朋友,他说他们装裱工艺有办法除掉这个墨滴,因此实在没办法还可以寄希望于装裱行的师傅们。


永书101


毛笔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相信很多爱好文学的朋友都有写毛笔字的习惯。但经常写毛笔字时常偶尔会有滴墨现象发生。有时候好不容易快写完了一篇书法,但最后不小心有墨滴滴到作品上,简直是不能忍受的。

那怎样才能除掉墨滴呢,我结合一下我的经验,做出适当的分析。

除墨的第一点,当然是从源头着手——那就是尽量不要出现滴墨。说到这里就要掌握一些小技巧了。

好墨是研出来的

第一,墨不但要化开,而且浓淡比例合适。墨太浓写出的字有些焦黑,并时常会出现不少枯笔,枯笔也是一种表现手法,但多了就影响整体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初学书法的朋友就会选择多蘸墨,墨沾的一多,不免就会有滴墨的情况发生了;当然太淡了更容易滴墨,要知道墨汁是有黏性的,毛笔头就是靠墨汁的黏性从而在蘸墨时存住墨汁的。但是一旦墨汁里水分过多,墨汁的黏性就会大大下降,再加上水的自身重力,很容易就会出现滴墨的状况。

第二,选笔很关键。别看毛笔只是一根竹管下面沾着毛,但是毛笔头的材质你分得清吗?看到一根毛笔,你能区分是中锋还是长锋,是狼毫还是羊毫?这些都会影响笔锋的储墨能力,所以学习书法前期一定要做足功课,要先从基本的知识点学起,这是必不可少的。要是有个师父带一下,那是再好不过的。

第三,写字切忌浮躁。毛笔不是钢笔,更不是圆珠笔,写毛笔字讲究的是稳和静,切记千万不能浮躁。有些朋友为了尽快写出一篇书法,所以一次性蘸墨很多,以便于一次下笔能写更多的字,这是不可取的。一旦蘸墨太多,那就更容易出现滴墨了,而且写出的字迹深浅前后不一,这个毛病一定要改掉。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宋代拓本


前面说的这些其实只是预防,如果作品上已经发生了滴墨现象,那该怎么办呢?

这个确实不是太好解决,我尝试着给点建议吧。

滴墨之后别慌,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用带有吸附性材质的物质尽可能多的吸掉尚未凝固的湿墨。而吸墨的材质我首推白色或和纸张颜色相近的粉笔,吸附效果好,而且还能适当掩盖多余墨渍,吸掉的墨渍也容易干在粉笔上。如果手头没有粉笔,餐巾纸,海绵类的物品也可以,但是效果远没有粉笔好。因为粉笔不但能做适当的掩盖,而且粉笔吸附的墨渍是比较干的,不容易对作品造成二次伤害。相反,餐巾纸和海绵等物品虽然吸附能力也很强,但吸附的墨渍仍然是湿的,如果吸附手法不到位,很容易将原先吸附的墨迹再涂抹到作品上,造成作品的二次伤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因此,我也建议书法爱好者,写作前准备点粉笔之类的小工具,以便不时之需。

滴墨后首先还是按上面的步骤做一遍,然后再给你点小技巧。如果你是一个有一定功底的书法爱好者,写的也不是行行对齐的楷书,行书和草书可以利用本身较为灵活的字体优势,将滴墨处理过的墨点带到某个将要写到墨点附近的字当中,这样就能基本上让这个墨点“消失”。这个方法其实也可以运用到楷书的习作当中,但是尽量不要为了那个墨点只调整一个字的位置,最好将整列或整行做统一的调整。

但有些时候可能墨点的位置刚好有字,但是笔画比较少,很难掩盖墨点怎么办?那这个时候不妨动点脑筋,用意义基本相同或相似、相近的字代替那个字来掩盖墨点。

那如果这些办法都不合适(比如刚好那个笔画少的字一定不能代替)怎么办?那就要撕掉带有墨点的位置前或后的纸张,粘接另一份空白纸张。但这种粘接切忌不要为了可惜或者小聪明而撕一点纸粘在墨点上,这是不可取的。不要问为什么,因为粘的当时看不出来,但是写出来之后放远了,那个位置一眼就能看到,那是相当难看的。所以要撕就撕半篇吧,不要舍不得。要知道很多名家和传世名帖都有粘接的习惯,因为纸张规格就在那放着呢,不粘不可能。

书法上有多余墨滴是很难看的

如果你要问我这些招我都用不上,那怎么办才好,那我也只有一招可教给你了——重写……(等于没说)。但我也实在是没辙了。

最后也希望有其他好办法的朋友们在留言区帮忙补充一下,让我们大家都学习学习,谢谢!


往事如雲煙


毛笔书法创作的时候,滴墨汁那是很正常的事,特别是写大字或写草书的时候,笔涨墨饱,写起来才能痛快淋漓,一气呵成。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墨汁常常滴在宣纸上,影响了整幅作品,真实“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怎么办呢?其实办法很多!

办法一:用字将滴墨覆盖

这对书写者有一定的技巧要求,刚刚好笔画从滴墨的地方写过,将其压住,从而不显山、不露水。写草书还好,要是写楷书就需要布局上下功夫了。


我曾听一位老先生说,郭沫若先生就很善于此道。一次,人民大会堂布置请郭老写一幅字,带去一张丈八宣纸铺在地上,郭老提笔就写,不料滴了好几滴墨汁在纸上,急得这位仁兄不得了——因为没有带更多的纸。不过郭老不慌不忙,草书笔画从容淡定地一一从滴墨之处走过,全部将其覆盖,一点看不出痕迹,真高!

办法二:用废纸或碟子将毛笔托住

这种办法也很常用,我看军事博物馆的李铎老先生写大字,常用此法。大字需要蘸墨很多,提起比来就会不断往下掉,怎么办呢?此时用一张废纸或一个碟子托在笔下面,毛笔上的墨汁就不会滴到宣纸上了。


以上实用方法,供书友们参考。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大家好,我是三道!

关于毛笔写字,有时滴墨,对于墨滴该如何除掉?综合各大写毛笔字的书法家。他们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点。

1.直接将毛笔的墨滴在砚台慢慢磨掉,这是通俗的一种处理方式,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处理方式,简单,实用,方便。

2.用废弃的纸将多余的墨滴稀释掉,也是比较节能环保的一种方式,即处理了毛笔墨滴的问题,也将废弃的纸二次利用,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3.用吸水纸将多余墨滴吸掉,达到无墨滴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较新奇,也是实用的一种!

4.如果墨滴滴到纸上,可以用松节油(天蜡水),或者酒精清洗,但是要注意个人防护,不要直接接触,毕竟化学品对皮肤有伤害,切记切记!

5.万一墨滴污染了整个作品,建议你从头再来,毕竟一个优秀的作者,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所以加油!

谢谢!





三道论乾坤


毛笔写字时有时滴墨,这墨滴如何除掉?

一般情况下滴墨就不容易除掉,但还是要看滴的多少,墨迹溅的大小。如果说这一滴墨刚好会被笔划遮着,那就很幸运了。在书法过程中,蘸墨如果太饱,掌握不好砚到纸之间的运行速度,笔的倾斜度,掌握笔姿势平与竖的技巧,蘸墨后竖着去写都可能会有滴墨现象发生。

当你画画时滴墨了就可能顺其自然,富有创意的去发挥,把滴墨巧妙运用到绘画里,还会因为滴墨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书法作品不同,简单的说色调单一,只是黑与白的结合。创作一副书法作品,大都已胸中成竹,经过严谨的构恩、熟虑方才下笔。因自己不小心滴墨了,黑墨滴点特大,应该是没有办法补救,这部作品只能放弃了。


李啊啊呦耶


中国书画与西洋书画区别之一,就是中国书画更具偶然性(每次调笔墨,每字调笔墨。而且心情、身体状况、天气等都会影响到每笔的状态;并且落笔无悔)。而西洋书画,油画颜料是可以铲除和覆盖的。铅笔、碳笔是可擦的。水笔、漆笔,颜色是被事先调好后灌入的,且通过笔管、笔头均匀输出。水彩,溶于水,可用水洗掉不满意处,再重来。

中国书画讲求笔墨。笔、墨、水、纸四者合谐、相得益彰!善书者亦能作画。纸上滴墨,往往创作者可根据这滴墨的偶然性来创作。因此,中国书画也更自由、灵动。无所谓对错。个中高手,能化腐朽为神奇。

因此,中国书画与西洋书画本身是两种思维模式。西洋书画笔笔可擦可除。中国书画笔笔偶然、相互成就。要么成作,要么扔掉。所以,如果你的那滴墨已经让你觉得无法处理,那就揉团、弃之,再重新来过。如果,这滴墨可开启你的巧思,不妨转换原先思维,由着这偶然去另作成就。


郁离星


在写字时如果墨从毛笔滴到纸上,是件很无奈的事情,但是有补救的办法。大概如下几条

一:如果在没写字之前滴到纸上了,就重新布局章法,把滴墨的地方正好安排一个字,这个字的哪一笔画正好走在这个墨滴上,这样就解决了问题。二:如果中途滴到纸上只管往下写,当写到墨滴的地方时把字写大一点或者写小一点。因为一幅书法的字体不一样大,可大可小。所以给了弥补的机会。

三:如果滴在边缘,就把题款写在这里。覆盖拯救。


王喜全


毛笔写字滴到墨水时不要去擦它,越擦墨迹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我建议当墨点比较小的时候不要去管它,墨迹比较大的时候重新再写一遍。


景周书法


多在砚台上舔舔笔就好了


王元晓20884619


好的书法家,不随便滴墨,就是滴墨也会救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