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坚持小米厚道价格只赚5%利润,对此你怎么看?

额登


雷军:俺们造的笔记本厚度不足一元硬币...自那以后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老总 这是家什么层面公司 耍猴艺人


西门大丱人


雷布斯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大忽悠,因为他并没有讲5%利润的前提条件。本人作为曾经的手机行业从业人员,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知识。

一台新上市的手机定价构成,通常包括原材料成本、研发成本、制造成本、服务费用、营销费用、渠道费用、利润等。

其中渠道费用是给各级经销商预留的,通常占到手机价格的20-30%。小米手机定价之所以让人觉得便宜,是因为取消了传统渠道费用。即通过厂家直销,不经过经销商分销。

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通常以摊薄的形式计入手机价格里,具有规模效益。简单地说就是卖出手机越多,这些成本就越低。比如某款手机的研发成本假定是一千万元,这款手机生命周期内暂按一百万台预估销量,则每台手机分摊研发成本是十块钱。如果这款手机销量超过一百万台且售价不变,因研发成本已经分摊完,这十块钱就变成了利润。

原材料成本降低主要是随着采购量增加,买入价会有小幅下降的优惠。

因此雷布斯的5%理论,只适用于手机刚上市的定价。假如这款手机很受欢迎销量很大,前一半的销量即达到分摊标准,则后一半的销量利润将会大幅度上升,利润超过30%也不是不可能。当然,前提是手机售价没有大幅下降。


经常潜水


小米这种说法,你可以认为就是在营销。它家利润真不低。

要知道,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也就是苹果在挣超额利润而已。其他公司都是在微利经营。

目前为止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利润排名,苹果拿走了接近90%的利润,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分享剩下的部分。还有部分企业亏损。

这里面,蓝绿大厂的利润总体规模与小米基本上一个层次,因为三家销量差不多,他们的利润率自然也差不多的。

三星华为的稍微高一点,这与他们两个分享了苹果之外的全球高端市场有关。

但是注意,三星与华为的支出,比较大,不提它们打造高端供应链的投入,单说研发支出,三星的研发支出在130亿美金左右,华为的比三星又多了几十个亿,它们能够在高端市场有些成绩,其实是通过大投入带来的,哪像我米,主要是依靠高通与谷歌的大规模研发投入带来的。

就是这,三星华为的硬件利润率其实也不高,只不过是总量大罢了。分摊完研发费用,更不高了。

小米的主要竞争对手荣耀的总裁赵明曾经直接指出 ,如果真的能有百分之五的净利润,他会高兴的跳起来,大家都利润率都在五以下的。。

除了苹果,大家都不过是挣个辛苦钱罢了。干嘛弄得跟自己是个真良心一样。。


钢的王十二


感谢你的提问,我是哀聊科技。对于雷军坚持小米厚道价格只赚5%利润,我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米集团注册地。很少有人知道,小米集团的注册地并不在中国境内,这在其最近上市的招股书中多处有提及到,小米是一家“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以不同投票股权控制的有限公司”。

说好听点,可以更好地进行国际业务操作、规避贸易壁垒,合法避锐减锐、有利于海外上市、特殊资产管理等。但实际上,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不需要向公司注册处登记周年财务报告;当地政府对这类公司没有任何税收,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费。说直白点,就是可以“合理的减少税收”。所以,每年小米缴税额并不高。那这些税是交给中国了么?大家可以猜一猜

第二,只赚5%要注意文字游戏。这里讲的5%指的是“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并不是很多网友理解的一部手机只挣5%或者全年净收入仅有5%。

在这里,整体硬件净利润指的是管报口径全年硬件业务净利润除以全年硬件业务收入。根据2018年小米财报,小米硬件综合税后净利润率小于1%。这些涉及到的就是财务专业知识了,保持小于5%,利润其实也不会低,所以并不是大家简单理解的,一部手机只挣5%。

第三,小米做手机不挣钱只为交个朋友?

这种鬼话估计也就米粉会信了,就好比雷军在小米9Pro 5G版发布会上说的,买小米9Pro手机,赠送5G流量。实际上,只要活动时间内购买5G手机,三大运营商都会送5G流量。

扯远了,咱再简单聊一聊这个手机不挣钱为了交个朋友。2010年小米集团财报中智能手机收入占总收入的65.1%。也就是说小米集团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智能手机业务。真的是交个朋友?

扣除各项后净利润8554.5百万,相比2017年增加了59.5%,这部分净收入的源头就是占据65.1%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

注意小字部分,“包括2018年第二季度一次性以股权为基础的薪酬人民币99亿”,猜一猜这部分是不是就是雷军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董事会奖励雷军个人的那部分99亿呢?

第四,小米高管等人套现后称,对小米未来充满信心

小米上市一年 总裁林斌套现超3.7亿港元,小米集团总裁林斌于2019年8月21日、22日、23日连续三日卖出4130.7万股小米股份,套现约3.7亿港元。
归根结底,钱从哪儿来,大部分还是智能手机业务。只赚5%交个朋友?不分场合的鼓吹5%基本上都是在鬼话,定语很多,大多数消费者分不清财务中的这些限定词,但是,有一点很简单,小米的智能手机部分确实很挣钱。

作为商人,第一目的就是挣钱,怎么挣钱就是营销手段的事情了,马云说他不喜欢钱,说他后悔创立了阿里巴巴,但是有人看到阿里巴巴有不想挣钱的迹象?一切手段都是为了宣传为了营销。所以,别当真,说说而已。


哀聊科技


小米是企业的,雷军是商人,是企业是商人他就要盈利,任他说的多么的冠冕堂皇,追逐利益才是商人本质!

小米利润低吗?不低!一个如此规模的企业,仅靠5%利润来维持?我信了你的鬼!

前几天有人跟我抬杠,说为什么经销商不喜欢卖小米,是因为小米给零售商的利润不高!我就笑了,我不清楚小米有没有地区差异化经营,我只知道,在我这里,可没有这种情况。我这里的手机店,他们最喜欢卖的就是小米,为什么?因为买别的品牌都会还价,买小米的只要把雷布斯关于5%的讲话报道截图拿出来,就没有人还价!而且米虫来买的话,是什么话都不说,拿了就走的!一个个卖的喜洋洋的。我的原同事现在就在大市场卖手机,昨天晚上我问他米9的价格,我说我自己要,他给我的价格可不止低了5%!远远远远不止!他等米9发布已经等了很久了!用他的话说,又可以大丰收了!可怜你们这群米虫,还在痴迷与雷布斯的讲话。

其实,雷布斯的话压根就是在玩文字游戏,他说利润不超过5%,那么请问这个利润是小米公司的利润还是零售商利润,还是总利润?按雷布斯说的话来理解以及米虫们的解释是总利润啊,因为在米虫们眼里雷布斯就是大大的良心啊,小米就是性价比啊!良心企业啊!小米专卖店是进货出货一个价,这一点我是认同的,对于我来说想拿到这些数据太容易了!他们的利润计算就是按5%门店利润+2营业员提成!那么问题来了,小米公司到底利润率是多少?雷布斯说5%,这就已经7%了!小米公司倒贴吗?

说起来么都是聪明人,可是被人几句话一忽悠,又五迷三道的信以为真了。行了,米虫们,散了吧!雷布斯的话只能骗骗外行骗骗圈外人。圈里人一看就能看出问题。别蹦哒了,你喜欢小米买就是了,但是不要再盲目听信!说出来让人笑话。


老吴聊保


扪心自问,小米手机实惠不实惠?

别看现在除了小米,也可以买到性价比不错的手机,但是大家早记住,那是建立在有小米的基础上。

没有雷军和小米,也许会有张军赵军走高性价比路线,但是不管是哪一位,放弃暴利产品的暴利,让利给消费者的,都是大家要感谢的。

否则,移动和两桶油就是大家要承受的恶果。

至于小米模式,很多人可能是敌方水军,故意来抹黑的。

小米不自己做产品,但是他对产品提要求,这些要求由供应商去落实,就像苹果要求他的代工厂达到苹果质量要求一样。是不是小米工厂亲自生产有什么关系?

小米提出高要求,做实业的代工厂就会提高代工质量,手机实业也就提升了。

这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只是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刻意抹黑。

比如,格力董小姐把实业挂嘴上,第一,跨行做不专业的产品,还宣扬自主研发,这么多产业,一个产品都这么多配件,你干的完吗?说的更不好听,就是想干别人在干的更赚钱的生意。第二,发展实业和让利给消费者矛盾吗?整天说我是搞实业,自己造,所以就是要卖的贵。你不提高水平压缩成本,什么时候你也卖的贵,对消费者有任何好处吗?别把东西便宜和质量低下划等号,小米能抽肿你的脸。

还有人说,小米不自己做实业,就不能长久,会受制于人,特别是受制于外国人。狗屁不通。国产配件厂不努力,希望小米代替你们努力,要不要那张脸了。只要你们这些搞实业的争气一点,让小米能从你们那里拿到高性价比的好配件,小米怎么可能不长久?!

终端产品,才是沟通消费者的产品,小米如果是一个配件厂,他的配件性价比再高,你们的终端产品也不会便宜,你们有的是方法夸大成本。比如免费献血,血都免费了,可是用血的时候呢?检测保管的成本给做的高高的,病人到手的救命血液还是那么贵。

所以,但凡良心还在的,只要小米不忘初心,就应该不离不弃。

…………

补充一下5%利润的问题。

一个价值100的产品

技术落后的厂家,花了200的成本,卖价定为210元,5%的利润。

一个技术好的厂家,用了100的成本,卖价210元,110%的利润。

小米用了100的成本,但是卖价105元,5%的利润。

你们跑来骂小米的5%利润骗人,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你们了。现代商业对你们来说还是有点复杂,洗洗睡吧。

……

记住一点,看终端产品到手价格和实际体验质量。


nqeebxyooj


财务算法而已。

我讲一个极端的例子,雷军如果把自己的薪水做成天价,然后交巨额的个人所得税,这样公司的利润就会下降。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则就可以把利润做到所需要的范围。

另外小米作为一个高发展期的高科技行业,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我相信雷军也不是短视的人,如果我是雷军,且企业有足够的利润,我一定会开新项目继续投入,投入会降低利润,但是企业就会良性发展起来。

因此小米承诺只赚5%的利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他在事业的上升期,这个期间不光可以,没有利润甚至可以贷款去做发展,也就是说利润可以是负的,而相比苹果公司,就已经进入了衰败期,手里有大量的现金,而不是继续往里大批投入。相比华为也是大量的纳税,大量的利润,大量的员工福利,且项目还是滚滚向前发展,但是利润都不太高。

因此我认为,看一个企业,如果进入了衰败期,就会有两个现象,第一,巨额的垄断现金。第二没事儿打专利官司。


李亚平64330699


2019-11-07 15:38

  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来临,除传统电商一如既往地加大投入外,今年双11期间,还出现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有品有鱼、云集等会员制电商,带来实惠多重。

  据了解,会员制电商模式不依靠商品差价盈利,而是通过供应链整合、甄选服务,确保商品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节省会员时间、心力、金钱,提升生活品质服务。前不久,美国Costco正式进驻中国,提供大量质好量足价美的商品,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同样追求质优价低的线上会员制电商平台,又将带来哪些惊喜?

  会员服务制扭转原有商业模式 完备会员服务体系成破局之道

  会员制在国内已众所周知。常见的会员制包括订阅制会员制、忠诚用户养成制会员制及会员服务制三大类。

  订阅制会员制主要是将主营业务中的商品、服务打包销售的营销手段,最早在杂志行业普及,各大视频、音频平台至今仍采取这种方式。

  伴随发展,会员制进阶至忠诚用户养成制,商户开始将会员制看作是纯粹的客户经营营销手段,目的是提升用户粘性,在海量消费者中培养高消费用户。常用的会员制方式为积分与礼品兑换、单用途储值与折扣消费、跨公司、跨平台权益互通等,使会员消费产生额外价值。

  目前,会员制已跃居至最高形态——“会员服务制”。与前两种营销手段相比,服务制升级为新商业模式,在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商户将会员本身权益作为主营服务销售。相比之下,传统电商会员制则多为忠诚用户养成计划。从出发点上,会员制电商就与传统电商不同,传统电商依靠商品差价盈利,而会员制电商则以会员服务费形式盈利,促使商品价格回归原点。会员制电商通过供应链整合与甄选服务,做到精品、高品质,持续为会员打造品质生活。作为中间服务商,该模式缓解了买卖双方由来已久的根本矛盾,也为在红海中竞争的电商行业,开启改道超车的大门。

  最强会员服务制案例Costco 利润几乎全部来源会员服务费

  追寻会员服务制鼻祖,Costco可谓摸透人性、熟稔零售本质,凭借创新商业模式,在国内外俘获大批学徒。

  据Costco财报显示,Costco商品销售每收入100元,其中成本为89元,10元为管理费开支,1元为税收。商品销售端分文未赚,利润几乎全部来自于会员服务费。为了支撑这些服务,Costco多方位发力。

  作为仓储式零售,Costco品类以“全且精”著称,并且拥有大量适合线下销售的高频、刚需的硬通货品类。比如食品,相比于Sam’s Club和BJ’s Club,Costco食品所占比重较高,2018年食品及杂货占比达到 41%、生鲜产品占比为 14%,Costco 有机产品的数量及占比也已超过其他两家。为了保证品质,Costco不断进行供应链整合,打造自营品牌,商品均由大牌品牌商为其生产,质量上乘。

  品控能力方面,Costco价格比品牌商的商品要低。Costco的SKU基本维持在3700种,不超过4000,核心在于每个品类只有1-3种“冠军产品”、“头牌商品”。

  在成本控制能力上,Costco大量采购冠军商品,并以大包装的批量销售方式,极大加快了库存周转率,良好控制进货成本。截至2018年,Costco 762家门店中,605家店铺的土地与建筑为自有,早期巨大投入,节约了后续持续高涨的店租成本。

  破局之道需要过硬实力 有品有鱼或成线上会员服务制新星

  Costco模式持续走俏,引来效仿者众多。目前在国内,不少电商平台效仿Costco会员服务制,但实质仍是订阅制、忠诚用户养成制会员制会员电商模式,出售高毛利商品。若想打造名副其实的会员服务制精品电商平台,这对平台供应链整合能力、品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提出苛刻要求。

  作为会员服务制电商的代表,小米有品旗下的有品有鱼,依托小米多年生态链产业布局,供应链整合能力具备先天优势。小米每进入一个行业,就不断升级产品品质,用最高的设计标准和品质要求,带领供应链厂商走出舒适区,打造高品质商品,做该行业的“价格屠夫”,承诺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

  相较于其他竞品平台,小米在AIoT领域布局优势明显。截至2019年6月30日,小米IoT平台全球已连接IoT设备数,在不包含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的情况下,达到1.96亿台,同比增长69.5%,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全球MIUI月活用户达到2.79亿人,用户群基数不断扩大。可以预见,生态链产品将不断扩充至用户工作、生活场景中的方方面面,便捷美好。

  现阶段,有品有鱼已拥有一套成熟的品控管理体系,商家准入、选品等方面都有详细标准。有品有鱼从产品基本信息、特征信息、使用标准、策划页多方面确认,并从商品开发意向、商品Id 设计、项目发布、赠品、发货形式等多角度核准,最后生成 SKU。平台最终准许商品上架,还需要经过极为复杂的封样和相关审核。有品有鱼在有品选品基础上,从每个品类中二次筛选3款最合适的商品,呈现给会员,可谓精中选精。

  在成本控制能力上,有品有鱼电商平台无店租成本,社交推广驱动,极大程度降低获客成本,与头部物流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保障效率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物流成本。

  未来,会员制服务将成为电商发展主要形态。有品有鱼趋向整合内外优势,深耕布局、优选商品,持续驱动平台会员增长,不断增加用户粘性,提升会员复购率,努力为国内会员制服务精品电商平台提供优质范本。(李经)






阿轩骨灰级米粉


谢谢您的问题。小米硬件只赚5%利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利润再小也是肉。小米的硬件产品体系发展至今,已经涵盖了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电脑、空气净化器、智能音箱等在内的几十款智能硬件产品。不管净利润是否是5%,雷军已经洞悉“薄利多销”的策略。第一,硬件领域竞争高度激烈,苹果和三星都能合作,说明今后硬件之争必须拼性价比。第二,商业拼得是效率,以合理利润快速出货,促进小米良性运转。第三,利小量大利不小,只要销量上去了,小米的硬件利润就会很稳定。



硬件引流是目的。小米贴近成本的硬件定价,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利于民,大家会争着购买小米硬件,这是最高效的“硬件引流”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会充分利用轻资产的口碑相传与粉丝经济,会充分借助线上线下互动的新零售模式,最大幅度地降低营销成本,确保5%红线不越。

服务致胜是大头。小米的自我定位是集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公司。小米硬件交付用户后,就必然会接受小米丰富的互联网服务。通过互联网服务持久盈利,这就是雷军许诺硬件利润不超过5%的底气。数据为证,2017年,小米集团互联网服务毛利润占比接近40%。如果卖智能手机,毛利润是一次性的,每台不到80元,但是互联网服务是每年的、持续的,每年有35元左右,一旦产生用户粘性,互联网服务的利润该是多么可观稳定。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大量平价商品进入百姓手上,家中,快速形成生态并让大家非常依赖,无孔不入地收集行为数据,语音数据,方位数据,生物信息(面容,眼睛,指纹,声纹)数据,形成庞大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经过信息分析处理后,一,为自己更好地开发产品提供便利;二,有针对性有选择地销售用户数据给合作方,或者只要愿意出钱的买主;三,或许,出售数据得到的金钱已经成为公司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以上只是胡言乱语,各位看客尽管扔石头,最好是金句良言让我能学习的。骂人的主儿还是那句话,别骂,给自己积德,给家里人积德,空气也能清爽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