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也能刷脸支付?中国黑科技破人脸识别难题

疫情持续发酵,戴口罩成为了全民标配,与此同时,口罩的使用也带来了诸多不便之处,尤其是在手机解锁、支付、打卡、车站检票等需要人脸识别做支持的场景中。

戴口罩无法精准识别人脸目前是各刷脸场景中的一大痛点,刷脸支付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刷脸支付代理商普遍反映交易流水出现断崖式下跌。

近日,南京一家公司推出AI黑科技,戴口罩也能精准进行人脸识别,这能否成为拯救刷脸支付的一根救命稻草?


口罩难题能否突破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人脸识别技术被应用在多个领域。无论是在无人商店购物,还是智慧门禁出入中,都可以看到人脸识别的具体使用场景。

据了解,南京一科技公司开发的一套防疫智能系统,可以对进出小区居民进行自动人脸识别,即使居民戴了口罩,也能做到无障碍识别。


戴口罩也能刷脸支付?中国黑科技破人脸识别难题


以前的AI人脸识别,主要是针对全脸进行扫描,现在我们对局部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强了对眼睛、眉毛等重点区域的识别。此技术解决了用户在佩戴口罩下无法使用人脸识别的问题。


根据目前的刷脸支付机制,无论是使用支付宝的蜻蜓还是微信支付的青蛙,都难以在用户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支付过程。


微信曾公布信息,微信刷脸支付使用安全等级最高的3D活体检测技术:综合使用3D、红外、RGB等多模态信息,可以有效抵御视频、纸片、面具等攻击。

连3D打印模型都无法骗过支付宝微信的人脸识别系统,佩戴口罩后的用户遮挡了大部分面部,这想通过支付宝微信的人脸识别更加困难,从某种层面上来看,这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却也给目前刷脸支付的使用造成阻碍。

此次疫情影响颇广,可以预见之后的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将得到全面提升,即便疫情结束后部分人群仍会养成戴口罩的习惯,如果未来刷脸支付能采用更精准的对眼睛、眉毛等重点区域的识别,刷脸支付也许会成为许多用户的首选。


刷脸支付不会被打趴


在这次疫情中,刷脸支付相比POS、NFC、扫码支付来说,确实深受打击。

戴口罩也能刷脸支付?中国黑科技破人脸识别难题


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各种挑战。刷脸支付作为新支付革命,从正式推出至今,仅有短短两年左右时间。虽然受到包括疫情在内的各类情况冲击,依然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

去年以来,支付宝、微信支付、中国银联先后进军刷脸支付市场,掀起刷脸支付三国杀时代。支付宝的蜻蜓、微信支付的青蛙、中国银联的刷脸付和银联商务的全民付蓝鲸,合力将2019年的刷脸支付推向高潮,刷脸支付的商户和用户规模取得突破。从支付市场角度来看,2019年可以定义为刷脸支付元年。

刷脸支付得到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从业者认可,同时基于刷脸支付商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三方成本分担问题,也逐渐纳入监管、支付机构和代理商等各方的市场策略议程中。

戴口罩也能刷脸支付?中国黑科技破人脸识别难题


人脸识别的线下受理环境构建并非只靠个人身份验证场景,还包括智慧城市的物联网业务和供应链的物联网业务。亿欧智库《2019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为151.7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5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3%,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伴随线下人脸识别受理环境的完善,刷脸支付在餐饮、零售、医疗等场景的数字化改造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决定了刷脸支付会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之一。

疫情或许只是刷脸支付上升道路上的一个插曲。人脸识别技术服务商,借助疫情机遇,积极研发提高人脸识别率的技术,恰恰说明了刷脸支付将会在支付史的时间轴上变得更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