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战疫”中的奉贤如何“应急管理”

看“战疫”中的奉贤如何“应急管理”

看“战疫”中的奉贤如何“应急管理”

东方网记者奚亮2月16日报道:“新冠肺炎”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上海这座城市冬日的宁静,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上海打响了从“日常管理”到“应急管理”的疫情防控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海社会治理的“精”与“细”就像一根绣花针,“绣”出了一幅奉贤区“应急管理”的“新蓝图”。

防疫是“第一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奉贤区立足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全区上下通过创新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一手抓防控一手促发展,主动出击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果断把阻断疫情作为根本任务,全民动员吹响“战疫”集结号,实施标准化监管帮助企业安全有序复工。

“两难”境地下的责任与担当

2月9日,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在区内人民的一封信中写道: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节后返工潮可能引发的输入性新冠肺炎概率大大增加,全区上下要继续同舟共济、群防群控,一严到底、一控到底。

面对这一“两难”的境地,奉贤区科学研判、主动作为,提高政治站位的同时不忘强化责任担当。

为压实主体责任,奉贤区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倡导群众“宅家”“宅企”行动,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六个带头、六个不准”。

看“战疫”中的奉贤如何“应急管理”

同时完善监管责任,以“简单、可行、管用”为原则,奉贤区制定发布了8个方面66条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对住宅小区、村委会、居委会、复工企业等方面的管理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

针对企业发展的具体困难,奉贤区强化了服务责任,制定了帮人难处、干在实处的10条企业扶持政策,并出台针对复工企业的9条措施,对于区内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

同舟共济把住防控“第一线”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只有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才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为守住“第一关口”,奉贤区派出了900余名民兵在镇口、村口、道口把守,同时,一大批基层社会工作者纷纷投入到“战疫”一线,只为了守住居民的“健康之门”。

沿用文明创建中的成功做法,奉贤区还实行了“路长制”,发动机关事业人员的同时,对沿街商铺实现动态化、全覆盖巡查,一经发现违反防控规定,即刻实施封店。

在奉贤区南桥镇,随着“返工潮”与“返沪潮”的叠加,中街居委会主任张平花心中仿佛被压了一块大石头,她告诉记者,防疫工作没有任何捷径,只能用“笨办法”,但好在群众都非常支持。

看“战疫”中的奉贤如何“应急管理”

记者在新发展商业街上,6个道口已经封闭了4个,只留下2个进出的道口,由保安、志愿者和居委干部轮流值守。对于这一举措,大部分居民也都很理解,“你们是为了我们好,绕点路就绕点吧”。

其实“笨办法”的核心就是“严防死守”,在这特殊时期,全民理解并同舟共济才能将“硬核”的防守进行到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也许有很多智慧,也许有很多办法,但归根结底还是不厌其烦地精细化管理。

政企携手千方百计“共克时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在扰乱我们正常生活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打乱了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是,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除了要战胜“疫情”,还需打赢经济发展的“攻坚战”。

2月10日,复工首日的上海,各行各业都在把住自己的门。奉贤区坚持“抗击疫情前线”和“经济发展前线”两条线作战,以确定因素对冲不确定影响,创造了防疫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看“战疫”中的奉贤如何“应急管理”

针对区内企业,奉贤区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意见》,在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用工成本、时间成本的同时,千方百计创新政府服务方式。

据记者了解,对列入市疫情防控需求物资生产和供应重点名单的企业,其在疫情期间因扩大生产而产生的损失,奉贤区将给予最高可达300万元的补贴。对在停工期间组织职工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的,区财政按实际培训费用的95%对企业进行补贴。

此外,奉贤区要求,疫期涉企事项原则上都在网上办理,切实减少环节、精简材料,真正实现“零跑动”。确需线下办理的,由区行政服务中心或职能部门派员上门办理或全程“帮办”。在企业作出承诺的情况下,启动“容缺受理”模式。

记者在奉贤区内的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看到,公司除了制定了办公大楼人员进出管控措施外,还落实了一系列行政管理措施,如消毒、通风、人员状态确认和日报等,企业运作井然有序。

看“战疫”中的奉贤如何“应急管理”

但殊不知,在这复工的背后,政府、企业都付出了许多。因返沪工人众多,企业第一时间利用员工宿舍对600余名返沪员工进行隔离,市工业综合开发区拿出“人才公寓”对园区内3000余名返沪员工进行隔离,在确保防控的条件下实现复工复产。同时,通过“楼小二”“厂小二”等队伍,驻楼、驻厂、驻点、驻园区加强疫情防控监管,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奉贤区立足当下,提前布局、提前准备、化危为机。为发挥东方美谷“都市产业生态圈”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奉贤区正计划建设国家级健康产业中心。同时,在检测中心、科研攻关、疫苗研发等领域形成新增长点,树起巴斯德、中生所、药明康德等一批行业标杆,促进凯宝药业、和黄药业等中医药龙头企业集聚发展,立志要把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成果,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