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有鱼但是不咬钩怎么办?

老郭传奇


有鱼但是不开口,其实道理很简单,可以分为两种,第一是自然水域垂钓,第二是鱼塘黑坑,先说自然水域,自然水域垂钓鱼不开口愿意大致可以说天气影响最大,其次是人为因素,天气对鱼情的影响是最大的,当天气太冷太热,或者气压低,都会影响鱼不开口,人为因素自然水域可能有电鱼的,在电鱼后鱼也不开口,看着有鱼,但是不会开口吃饵料,还有就是饵料配方不对,要根据所钓鱼种针对性开饵,。第二就是鱼塘黑坑,鱼塘黑坑鱼不开口除天气原因,还有就是在鱼塘黑坑投放药物,导致鱼不开口,这是鱼塘黑坑老板惯用伎俩,想要钓鱼效果好,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天气钓位,这两方面做好就会事半功倍,以上供大家参考,大家互相交流学习,谢谢






彬哥酷爱钓鱼


但凡钓鱼人都有碰到这种情况,窝中鱼泡四起,明明有鱼,可就是不咬钩吃饵,浮漂就像定海神针一样,一动不动。在黑坑鱼塘,这样的状况屡见不鲜!碰到这样的局面,只靠等是很难有好的结果的,我们必须要主动出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鱼儿进窝不开口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打破僵局!

一、饵料雾化太快

饵料雾化太快,鱼诱过多,窝子过大,水下鱼儿游动的水流更能加速饵料的脱落,这时水中能见度过差,鱼儿只闻得到气味,却吃不到饵料。这种情况最为简单,首先要果断地换饵,控制好雾化和脱落,让鱼儿进窝后能看到鱼饵,这样,饵料只要对味就没有鱼不吃的道理。

二、鱼饵是否过腥、过香,味道是否过重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会明显地觉得窝中鱼偏杂、乱,鱼只在窝边游动,不进窝中吃饵。调整配方,重新拌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一点尤其要提醒那些平时喜欢用麝香、羊油、等小药的钓友,千万要注意小药的用量。

三、鱼饵是否对路、适口

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出现在有喂食习惯,偏口厉害的鱼塘中,钓友准备的饵料根本不在鱼喜爱的菜单中。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常喂的饵,或以常喂的饵为基本饵来调配你的饵料。同时注意不要把饵拌得过硬或过松。过硬,适口性差,就是有少许讯号也很难中鱼;过松,钩饵到底后,经常只剩空钩,这也是漂不动,不上鱼的一个原因。

四、水底淤泥是否过厚

如果塘底淤泥过厚,钩饵沉底后立即会陷入淤泥,鱼看不到饵,就更别说吃饵了。如果这种情况导致的不吃饵,我们的方法就是将钩饵升高,改用载铅量大的,能承得住饵的漂;或者减少铅皮,让钩饵上浮;或者改用较轻比重的饵料,总之,要把饵团落在淤泥之上。

五、窝料是否打得过重、过厚

打窝料也是有讲究的,打少了,鱼不聚窝;打多了,留在水底,特别在天气热的时候,随着气温升高,窝料发酵,氧气被大量消耗,窝中严重缺氧,鱼儿大多在窝边穿梭,不爱进窝,即使偶尔进窝,也不咬钩。这种情况,在钓鱼比赛的后两场,尤其容易出现。应对这种情况,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最好及时更换窝点,重新轻量打窝聚鱼。

六、鱼层是否起了变化

垂钓中经常见到的情况就是鱼层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由温度、气压等多种原因引起,也就是窝点方向是有鱼的,但是鱼儿却不在你所作钓的水层,自然无鱼吃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及时调整钓深,主动寻找鱼层,打穿层,钓飞铅都是很好的应对策略。

七、子线是否过粗、过硬,钩子是否过大,钩条是否过粗,坠子是否过重

子线过粗、过硬,跟棕丝、胡须一样,不利于鱼吃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小鱼根本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我们作钓之前应先了解鱼情,选择适当的渔具装备,这些都可以有效避免。

可能还有很多原因直接或及间接地造成了鱼不吃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的,钓鱼的精髓就在于一个“变”字,如果鱼情发生了改变,苦守只能是白白耗费时间,我们也必须找出相应的方法来应对,这样才有可能重新打开鱼口。祝大家快乐垂钓,鱼获多多!




寻鱼小苏


水中有鱼但不咬钩这问题难倒好多钓鱼人

个人分析以下几点:

  1. 天气,钓鱼最合适的气压是990-1005百帕之间。一般来说,气压在990-1005百帕之间宜钓底(中下层鱼)低于990百帕水中缺氧,鱼很难钓,钓底更没戏,应钓浮钓半水试运气,高于1005百帕鱼少食少动不聚群。天气不好,可以适量加点小药。
  2. 饵料,钓友们在使用饵料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去搭配很多种的饵料,殊不知每款饵料都有自己的状态粉,多种混合搅拌之后呢,它的整体性就会变差,钓友们在开出来以后呢,状态也比较差,有可能上饵的时候就不均匀,饵料团不能轻易的改变,饵料团太大了自然就会造成鱼吃不进去,所以掌握好每款饵料的特性去搭配,上饵的手法和饵料团要得当,这样就能改变鱼吃不进去饵料的情况。其实每一款商品饵料,都经过无数次的调试才上市的。所以没必要自己捣鼓,真心效果不好,可以找商家要配方比例。当然,高手略过。民间老三样,蓝鲫加918加速攻。😂
  3. 漂和线组,调漂没调好,或线组过大,都会照成漂相没反应,其实鱼有在吃,只是没有反应在漂相上,这时候可以尝试调灵敏度。或换小点的漂和线组。

不正经的钓鱼人


垂钓时,水面鱼星泛滥,而鱼却不咬钩,估计每一个钓鱼人都遇到过。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只有知道问题所在,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笔者结合多年的野钓经验,分享如下。

窝料与饵料不协调

一般而言,窝料的味型与适口性应弱于饵料,只有这样,鱼才能在众多窝料中发现那个孤零的饵料。而味型强于窝料,并不表示只要鱼喜欢即可,还要味型的统一性。比如冬季用红虫颗粒把鲫鱼诱集到窝子,此时用奶香饵料则不太合适,并非是一个鱼口也没有,但在数量上和概率上会小很多。

所以钓友可根据窝料味型,换个接近的饵料,并且增强饵料的适口性,方便鱼的吞食。比如红虫颗粒与蚯蚓、红虫或腥味饵料搭配,均有不错的效果。

饵料陷入酱层

饵料陷入酱层的现象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多年未清坑的农村老鱼塘,淤泥多且软。饵料比重稍微大些,很容易陷进去,自然鱼群被窝里或饵料的气味吸引过来,只能在附近徘徊,却吃不到饵。此时,可钓离底或钓半层,通过浮漂调钓,直至有鱼吃口为止。

冬季水温的影响

大部分的淡水鱼的适宜水温在15℃—30℃之间,而冬季的水温,像北方的山东、河北等地,绝大部分时间水温处于0℃—10℃之间,所以此时的鱼活性低、觅食欲望也低,常栖息、躲藏在水底,不游动,自然钩饵入水,不咬饵。

冬季垂钓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如上所讲,关键是水温。所以可选择阳光充足、无风或风小的天气垂钓,这样水温回升,鱼自然有了活性,也会开口觅食,那么垂钓难度会降低一些。

气压低、溶氧量低

夏季的气压低、溶氧量也低,尤其是阴天的情况下,水体的溶氧量进一步降低,此时的鱼缺氧,舒适度降低,有时甚至出现浮头的情况,自然没有开口觅食的欲望。在有些水草特别丰盛或者肥水塘、水少草多鱼多的水域,都有有缺氧的情况。

这样的水域条件下垂钓,建议选择刮风天气或者春秋季节垂钓效果会要一些,钓点选择在支流入口的地方,往往有不错的效果。

写在后面

除去上面几个常见的情况外,还有其他原因,笔者在这里不再详述,不论如何,关键是让鱼在水体感觉舒服,只有鱼的状态佳,才有觅食的可能,自然垂钓的难度也低一些,相应的措施也有了。


野钓集结号


钓鱼非常简单,一竿一线一马扎岸边可以钓一天,但是钓鱼却又很复杂,需要面对复杂的水情、鱼情,就比如题主讲到:“水中有鱼但是不咬钩”问题,看似一个简单的鱼不咬钩的问题,但是想要解决就需要知道什么原因导致,找到原因应该如何解决,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哪些因素会导致鱼不咬钩?

不论是自然水域也好家养塘也罢,导致鱼不咬钩的因素不外乎:饵料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

饵料因素引起的鱼不咬钩

饵料的因素包括饵料的味型、状态、种类三方面,不同的鱼种在觅食性上差异导致它们的觅食习惯彼此相差很大。

1.饵料的味型

常见饵料的味型大致上分为:腥、香、臭、酸等,不同的味型对于鱼的诱食效果也不尽相同,就比如鲶鱼和草鱼两种鱼种,一个肉食性鱼种一个素食性鱼种,如果使用酵香的饵料去钓鲶鱼效果好才怪呢,还有就是一些较为怪异的味型,如同果酸类小药添加剂,天气炎热的时候比较好用如果天气寒冷的时候使用非但没有作用甚至会还有可能导致鱼不敢进窝,更别提咬钩了。

2.饵料的状态

饵料的状态包括软、硬、粘、雾化等,鱼情的变化导致它们吃饵的习惯不同,经常钓黑坑投驴的钓友最能体会这种饵料状态的影响,投驴大都是面对的二水、三水鱼,鱼体大都以滑鱼为主,对饵料的状态特别挑剔甚至会有警惕性,如果使用高雾化的散炮作钓势必会导致滑鱼不敢进窝,反倒是低雾化甚至不雾化的白饵效果更好。

3.饵料的种类

饵料的种类大致分为:荤饵、粉饵、固状饵料三大类,荤饵代表肉食性饵料如:动物肝脏、虾肉、虫饵等,粉饵就是常见的商品饵料,固状饵料则是:玉米、颗粒等。在面对不同的鱼种时如果饵料种类选择错误同样会导致鱼不咬钩,就如同使用玉米钓肉食性的鲶鱼。

环境因素的变化

鱼是一种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的动物,当这种环境的变化超过了它们的适应力时,鱼就会产生厌食性,就如同有晕车反应的人坐车时已经晕天转地了,你给他再好吃的东西他也不会吃一口,那哪些环境变化会导致这种厌食症呢?

1.温度变化

鱼是冷血变温动物,温度的变化过快超过了它们的适应范畴时,就如同初春和秋末两个季节,当温度变化超过十度以上时,就会发现鱼口立马没了,主要原因就是温度变化导致水温变化过快,鱼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开口觅食,在适应的这段时间内鱼几乎不会开口觅食。

2.气压过低

气压虽然是水面之上的一个指数,但它会间接导致水中的容量量高低,当气压过低时鱼就会出现浮头甚至厌食症状,特别是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雷阵雨过后经常会出现水面一层鱼,这就是因为气压低水中溶氧量过低导致的,鱼这段时间就会出现不咬钩情况。

3.水质变化

水质变化代表着鱼类生存环境的变化,这种生存环境的变化最容易导致它们不咬钩,如夏季多雨时经常会遇到污水倒流进入经常作钓的水域时,就会出现鱼的身体机能变化不能立马适应导致厌食;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在家养塘中,水质过肥时导致水藻富氧化,导致水体溶氧量极速下降,从而产生缺氧间接导致鱼不咬钩。

人为因素导致的鱼不咬钩

当一条河不出鱼时最经常听到人提到一句话:“这条河肯定被电了”,的确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河道里的鱼会出现3-5天长时间闭口,虽然能够看到河道里有鱼但是这个时候的鱼还没有从被电击的过程中适应过来,还有就是撒网、锚鱼等人为因素,导致水中的鱼受惊过渡,从而产生厌食症。

自身因素导致的鱼不咬钩

鱼也会像其他动物一样会生病,一般常见的寄生虫引起、病毒性、传染性疾病都会导致鱼的身体机能下降,导致活性降低的同时也会产生对食物不感兴趣不咬钩。

如果导致鱼不咬钩是因为疾病、人为因素、水质因素导致的,那大家这个时候就可以收拾装备回家了,因为这几种因素导致鱼短时间内不会开口觅食,这种是生理上的厌食反应并不适合继续作钓;而如果是因为饵料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鱼不咬钩,我们则可以通过相应的调整手段进行应对。

如何调整才能应对不咬钩?

有鱼但是不咬钩的原因上面已经大致罗列清楚,排除人为因素和鱼自身疾病引起的不咬钩不吃饵外,饵料因素和一些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的鱼不咬钩均可以通过调整改变进行应对,那应该如何改变和调整呢?

饵料味型的改变

钓鱼是一个有前提条件的户外活动,如果没有条件下的更改饵料只会让鱼更难钓,所以更改饵料的味型也应该有前提条件,就如同在冬季作钓鲫鱼和夏季钓鲫鱼的时候,同样是一种鲫鱼但是味型上却相差很大,夏季谷香、果香的效果更好,而冬季如果使用谷香、果香味型却会是得其反,而腥香味型的饵料会效果显著;除了温度影响的饵料味型变化外,还有就是鱼种不同应该采用不同味型的饵料味型,以鲶鱼和鲢鳙这两种极端味型爱好的鱼种为例,鲢鳙喜好酸、臭,而鲶鱼仅仅喜欢腥。

饵料状态的改变

饵料的状态改变一般多用于应激反应比较严重的滑口鱼、受伤鱼上,因为频繁被钓起、受伤造成这些鱼对饵料的高雾化状态产生芥蒂,看到雾化较高的饵料不敢靠近觅食从而发生不咬钩状况,当面对的是滑口鱼、受伤鱼时饵料的状态应该以高粘度、低雾化、小饵团为主,除了饵料上的针对性调整外,线组的搭配和浮漂调钓也要进行细微调整,抓小口放大口才是针对这种鱼情的有效钓法。

饵料种类的改变

现在是冬季水温低鱼活性差,钓鱼人大都以耐寒性比较强的鲫鱼为目标鱼,这段时期钓鲫鱼就需要注意饵料种类的改变,同样的腥味的粉状饵和虫饵所产生的诱钓效果截然不同,主要原因就是粉状腥味饵料大都是采用化学添加剂勾兑而成的合成腥味,实质上没有高蛋白高热量的成分,并不能引起活性较差鲫鱼的觅食欲,而天然成分腥的虫饵才是这段时间的正确选择。

作钓水层的改变

温度、气压的变化会导致鱼的生活水层改变,最常见的就是夏季高温天气,早上鱼贴底觅食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气压的降低,鱼会逐渐上浮脱离水底而是在半水生活觅食,如果采用钓底方式进行势必会造成有鱼不咬钩的现象,遇到这种鱼情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找鱼层,从下往上逐层搜鱼,直到出现鱼的吃口信号为止。

线组的搭配和调钓

鱼情有好有坏,随着温度、气压、人为因素等多条件的影响,鱼的活性觅食欲望也会不同,口轻的同时遇到线组过粗和调钓过钝,就会发生没有鱼吃钩的假想,其实并不是不吃钩而是吃钩的动作没有在浮漂上体现出来,此时我们应该精细化的减小线组线号,将浮漂调整到更灵的状态,使双钩在水下保持绷直状态,让鱼的吃钩信号传递的更为灵敏。

最后总结

钓鱼并不仅仅是有鱼就会上钩,更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鱼情、水情、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针对性的调整,当有鱼不吃钩的时候不妨参考以上几种常见因素逐个排除,找到导致鱼不吃钩的直接原因针对性的调整改变,有鱼不怕钓不上来。

一个热爱钓鱼的江湖小生【垂钓大咖】,欢迎大家评论、转发、点赞、关注!


垂钓大咖


更换钓组。鱼对钓线还有一定戒心,在常见鱼中,除草鱼、青鱼、黄颡、鲶鱼等鱼种不在乎线径的粗细,鲫鱼、鲤鱼是有认线的说法,在能确定钓点内有鲫鱼、鲤鱼时,不妨换一根线径较细的线或小钩钓组试试,这样的尝试可为你增加钓获。再者,鱼在水中的分布不可能是机械的,均匀的,在一处无鱼咬钩的地方不要死守,换一个地方就可能柳暗花明。当鱼咬钩迟缓时,可适当地将钩饵抛远一些(过钓点),或是抛近一点(不超过钓点),或许你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邮城希哥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水中有鱼但是不咬钩怎么办?”。这个问题只能理解成窝点或者钩饵附近有鱼但不吃钩,如果只是“水中”有鱼不吃钩,那基本等同于“怎样钓鱼”,太大太泛了,因为鱼都是在水中,野外的水下多数都是有鱼。所以,我且按照我的理解来回答一下。鱼不吃钩上的饵,原因要么在鱼,要么在饵,少数时候也可能有其它原因导致鱼吃不着饵,下面我就简单的分析一下。

鱼的方面

鱼的身体机能状态会影响鱼的食欲,就像人一样,不舒服的时候肯定不想吃东西,再美味的食物放在面前也是提不起兴趣。那什么时候鱼会出现本身的不适而不愿进食呢?

1、气压及溶氧

气压低,水体中含氧量低,这是最常见的鱼不索饵的原因。虽说多数鱼都有一定的耐低氧能力,但当水体中氧的含量下降之时,多数时候都不愿意吃食,甚至会伴随一些其它的表现,如上浮到水面等。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好解决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法改变这种自然因素,有人说用增氧石打窝,我个人认为这是想当然的,垂钓水域的水量不是家里的养鱼缸,这一点点氧气根本不够看。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些坑里的增氧机的功率就知道了。

2、水温

低温下鱼的活性降低,多数时候是不存在缺氧的,但是鱼是变温动物,低温会导致鱼活性大大下降,甚至处于半冬眠状态,尤其是水温降低的过程中,这时不吃食物就是完全正常的。题主在这个季节提出问题,我认为这种可能性较大。最近一位专门致力于拍摄鱼水下行为的创作者@世图的一期视频中,用红虫(这可以说是冬钓最佳饵料了)作钓,在不逗钓的情况下,鱼对饵料都是爱理不理,只有逗一下才有吃食的欲望,而且不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低温对鱼食性的影响还是极大的。

3、水质

水质的突然变化,有一些河流,沿途有很多的排水设施,其中有少数可能是一些作坊或小工厂的排污口。每当这些排水设施向河中排放污水时,会造成水质的急剧改变,对鱼来说,多数时候虽不足以致命,但短时间内河里的鱼处于病态,身体极度不适,不会进食任何食物。

饵的方面

1、饵料的味型

虽然我一直有说,野钓饵料不是太讲究,但大体的框架还是要有的。味型的基本原则不能违背太多,比方说,现在这个季节,单用味型很淡很淡的饵料,就不一定能够撬开鱼嘴。再比如前几日有网友提到用螺鲤的配方钓不到鱼,这里问题也有可能就出在味型上。

2、饵料的状态

这里有可能是饵团过硬、过小或过大,饵料太硬太大,入水还是硬疙瘩,鱼吃饵的动作是吸食。如果鱼尝试一下,却吸食不了,多数时候也就会放弃。饵料过小,在窝点底部存在有窝料的情况下,可能很难发现钩上的饵,而主要是去吃窝料。

环境的方面

1、鱼不能发现饵

水底有青苔或枯叶等,这些东西会造成鱼较难发现鱼饵,尤其是当饵料落入青苔或枯叶下方,鱼是找不到饵料的。有时候有鲤鱼进窝,鲤鱼拱食的习性会导致底层泥浆翻起,如果底层淤泥较多,也会造成鱼寻不着饵。在这种环境下作钓,就需要钓灵,甚至微离底,目的就是让鱼能更容易发现鱼饵。

2、水太清

如果垂钓水域的水很清澈,人站在岸上都能清晰的看到鱼的活动,那鱼多数时候是不敢吃饵的。因为人能看到鱼,鱼也能看到人,而且由于水对光的折射,鱼看到人的距离比实际还要短。这种时候,即便把饵料送到鱼的嘴边,也不会吃。

调钓的方面

这里的鱼不咬钩是假性的,其实鱼是在吃饵的,只是因为钓鱼人调钓上的失误导致鱼吃饵,而浮漂上却没有信号,在这个季节这种现象则是很常见的。因为题目中说的水中有鱼而不咬钩,估计是通过鱼星或旁边人在上鱼来判断的,不可能直接能看到鱼在水下。这里的解决措施就是漂线要换小,调钓不过太钝。

总结

有鱼却不咬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以解决的,也有解决不了的。像气压降低、水质突变或水温下降所致的鱼不开口,基本上就是没有任何好办法。这些情况也是不推荐出钓的,其它的如饵料方面、底部环境方面以及调钓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多数时候问题都可得到解决。


少华A业余




陈金朝1


水中有鱼但是不咬钩,一般有以下几种应对方法:

鱼刚被电过或药过,直接收竿回家

我们可以询问钓友,或者钓场附近的居民,近期是否有人电鱼或者药鱼。如果有的话,鱼在一段时期内,是不开口的。这时,没有别的办法,收竿回家是最好的选择。

水中溶氧量很低,收竿回家

像闷热天,大雾天,连续阴天,雷雨前,气压很低,水中的溶氧量很低,鱼缺氧上浮,根本不想进食,不是在水底不动,就是浮到水面吸氧。即使把饵料放到嘴边都不吃。这样的情况,也是"打道回府"。

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可以逐一去排除。

检查鱼饵是否对路

这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由于诱饵雾化很好,可能会诱鱼太多,导致鱼只能闻到气味而吃不到饵。
  • 饵料过大过硬过重,鱼难以吸进饵料。
  • 鱼饵味道太重,味型不对,不合口。

所以,我们首先要检查饵料是否对路,注意不要把鱼饵做的太重,太硬,根据鱼的饮食习惯调整饵料味型。只有饵料拿捏适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钓位太吵,更换钓点

鱼都害怕干扰,如果你的钓点附近比较吵闹,是会惊到鱼群的。所以,当鱼没有理由不咬钩时,我们要及时更换钓点。

鱼经常被钓,成为滑鱼;经常被喂,成为偏食鱼

  • 滑鱼这种情况,在黑坑常见。滑鱼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咬钩前有很多试探的行为。碰到滑鱼,我们最佳钓法是钓钝,浮漂调两目或三目。
  • 如果鱼已经偏食,我们可以向塘主了解他使用什么特殊的食料喂鱼。搞清楚饵料配方,按照这个配方走,肯定上鱼。

如果我们的窝料,饵料,位置,鱼都没问题,而且在窝子里有小泡泛起。这时候,我们要检查钓鱼装备的问题了:钩是否到位?铅皮是否太轻或太重?水下是否有草,树枝托住了鱼钩?鱼钩是否过大?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认识,希望对您有帮助。钓友们可以留言评论,大家一起交流。喜欢的话,随手点个赞吧。


垂钓缘


被电过和药过的水域,鱼儿不上口。

一说到电工和药鱼的人很多钓友都要恨得咬牙切齿,最可恨的就是药鱼的人,只要这片水域被药鱼人药过,不管大鱼小鱼,都死得干干净净,他们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杀鸡取卵,不仅使得鱼类的数量越来越少,还破坏了水中的环境。再说电鱼人,虽然被电过的水域不至于绝种,但是经过被电以后的鱼,几天之内是没有口的,想要在这种地方钓到鱼是根本不可能的。

环境因素导致鱼不上口。

首先钓鱼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出钓。一般来讲,天气晴朗而且无风的情况最适合钓鱼,如果风大,要选择避风处进行垂钓,而且冬季钓鱼温度较低,鱼的活性不强,鱼儿对进食的欲望不大。通常来讲,在正午的时候,钓浅水鱼口才比较好。

3、不会选择钓位,钓不上鱼。

通常来讲,很多钓友都喜欢在老钓位去钓鱼。这个钓位确实是有鱼的,但是你知道电鱼人肯定也会知道,如果能一眼看出是老钓位,肯定会被电鱼人光顾了。如何判断钓位是不是有鱼?在上一篇文章已经讲过了,大家可以去看看,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4、打过之后明明有鱼进窝,就是钓不上来。

打窝确实能让我们收获更多的鱼,但是有时候会招一些小鱼来闹窝,大鱼根本没有机会吃食,因此钓不上鱼。

其次,提竿的把握时机不对。也就是说你拉竿的时候,鱼儿还没有咬钩,尤其是在冬季,鱼儿近食缓慢,不可能一口吃下鱼饵就黑漂。

冬季发窝时间慢,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诱鱼。最好提前两三个小时打窝,而且窝料不要太多,因为冬季鱼儿吃食都是小口小口地吃,不用担心窝料被吃没了,就算吃完很长一段时间鱼儿都不会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