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國式旅遊?

鴨鴨愛生活


我提一些看法:

1.旅遊或旅行是人生活的一部分,豐衣足食了就有這要求。旅遊或旅行是身心愉快,放鬆快活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為了疲憊不堪!

2."中國式旅遊的"不足不是旅客素質低,而是旅遊局、旅行社沒水平!

為什麼這樣說?人有男女老幼,年齡段不同,性別不同,愛好不同。那麼旅遊局旅行社就應動腦子設計不同線路、不同內容、不同形式,而不能不加考慮設計單一的出行安排。

單說銀髮遊:老年人年齡身體行動導原因導致他們外出就是微形的遊山玩水而不是跋山涉水,有景點的城市最適合他們。行前應設計好路途適中,可多停幾天的城市,應該給他們到了目的地有該玩該行該停該食的時間和自由,而不是一味進購物店,坐大巴走馬觀花。他們在該城多呆幾天就要消費,一樣拉動當地酒店飲食商場特產的經濟。

旅遊業在我國不是很成熟的行業,這裡邊學問很深,而且要有高水平的專業人士從長考慮旅遊業高質量發展,不要只認得錢,抱著"寧讓千人走一回,不讓一人走千回"的坑人店意識,把中國旅遊這張好牌打爛!


佛兄2


中國式旅遊,被定義為一種社會不良現象,由於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國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人出境旅遊越來越常見,同時,國人在外旅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被歸類為“中國式旅遊”給中國遊客貼上了不好的標籤。

主要由以下幾種表現:

扎堆出遊

每到節假日,中國遊客會大量聚集出遊,在國外眾多著名景點,均可以見到大量的中國遊客,同時,國內眾多景點也是人山人海,每到節假日,出門不是旅遊,是“找堵”,可能會堵在高速上、堵在景區附近、堵在景區裡、堵在回家路上...

注重形式

大多數中國遊客到了景點,可以借用網友的一句話“下車尿尿、上車睡覺、景點拍照,回來忘掉。”到一個景點旅遊,僅僅是拍張照片,證明“到此一遊”就算是旅遊了,而這個景點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幾乎不會了解。

瘋狂購物

還有遊客旅遊,到一個國家或地區,一頭扎進名牌店裡,大量購物,從家居用品、母嬰產品到名牌包包一應俱全。

不文明行為

隨著,大量中國遊客出國旅遊,也衍生出許多的不文明行為,比如在古建築上隨意刻畫、隨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大聲喧譁、隨意攀爬古文物、甚至破壞公共環境的綠化植被等等。

以上等行為,被定義為“中國式旅遊”,希望大家,在生活水平不多提高的同時,提升自身素質,在國內,你不僅代表你自身,還代表你的家庭,而出了國,你代表的不僅是你的家庭,更是你的國家,希望大家,文明出行,開心旅遊。


世界邦旅行網


不過,我們通常所說的所謂“中國式旅遊”,有兩個最為鮮明的特點:拍照打卡,到此一遊;瘋狂購物,買買買。



從根本上講,一個是物質需求,一個是精神需求。

這些特點的形成,是與我國社會發展相輔相成的,緊密相關的,包括了經濟和社會秩序兩個方面。

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是從改革開放以來到現在,尤其是近一二十年,可以說經濟發展是突飛猛進,趕英超美。

而我們的社會秩序,尤其是社會安全保障,已經發展到在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以至於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根據馬洛斯的人類需求理論,他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最低層次是物質需求,最高層次是精神需求。

從需求性質來說,我們大致可以把人類需要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物質性需要。指保暖、飲食、種族繁衍等生存需要,這是人類最基本的,我們要活著。

第二層次,社會性需要。這個層次建立在第一層次物質需求滿足的基礎之上。主要包括社會性的安全、保障和公正等的需要。

第三層次,心理性需要。指的是由於心理需求而形成的精神文化需要,比如價值觀、倫理道德、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藝術審美、獲得尊重、自我實現、追求信仰等。

奔向小康,脫貧致富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的溫飽問題解決了,第一層次的物質基礎打好了。在社會保障滿足需求的前提下,我們就有能力來追求第三層次的精神需要了。

國人也就在最近一二十年開始熱衷旅遊,就是因為有了旅遊的物質基礎和精神追求。

前面說過,我們的經濟發展是迅猛的,短短几十年創造了一個世界的奇蹟,但也因此在很多方面不平衡甚至拖後腿。

比如物質需求的滿足,人們去日本瘋狂的“買買買”,連馬桶蓋都不放過,還是說明國內的產品在很多方面不盡人意。我們的產品和服務,仍然沒有更好的滿足相當一部分人的需求。

對拍照打卡的到此一遊,這怪不了遊客,還是與我們的發展有關。


如果你奢望一群從基本一無所有到幾乎突然富裕、從接觸鄧麗君沒幾十年到現在整個世界向你敞開,從物質積累到精神文化積澱都是在短期內造成,這樣的一個群體,去慢慢靜心欣賞“蒙娜麗莎的微笑”、哥特式還是巴洛克風格的文藝復興藝術,是不是太苛刻了?

旅遊只不過是人們滿足精神需求的諸多形式中的一種,就像有人玩微信有人玩今日頭條一樣。有人喜歡收藏字畫就有人喜歡釣魚。滿足精神需求的方式不一而足,都有一個基礎。

我們看到外國人的旅行方式和我們不太一樣,不足為奇。因為我們的基礎和他們不一樣。

資本主義國家已經經過了上百年的發展,經歷了幾代人以後,才養成了他們的旅遊文化。所以他們喜歡度假式旅行,他們具備了這個條件。

再從另一方面講,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每個娃娃都耳熟能詳,一個沒上過學的人也對我國悠久的歷史故事說上一段。所以我們,對歷史文化的仰慕不和歷史短暫的老外一樣熱衷。

也就是說,中國式旅遊,是有其歷史基因的,很正常。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形式也正越來越多樣化,自駕遊、自由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就是明證。



最近“中國大媽式旅遊”在國外火了,說明了什麼?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中國式旅遊”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總有一天會引領世界風潮,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了。

酷妹兒,一個業餘旅遊愛好者,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請動動手指點贊、關注:酷妹兒圈。

酷妹兒會持續為您提供更多的信息分享……

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如果有旅行方面的小問題,我們一起探討~~


酷妹兒圈


之所以說“中國式旅遊”,是說這些旅遊現象是中國獨有的,帶著典型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旅遊的最為典型的表現有很多,總結如下:

表現之一,就是節假日景區到處人滿為患,路堵人怨還是樂此不彼;

表現之二,是蜂擁到網紅景點打卡,人越多越跟風;

表現之三,旅遊發朋友圈,不發朋友圈渾身不得勁;

表現之四,景區成群的大媽成了一道樣的風景;總是一大幫子人成群結隊。

表現之五,出國走馬觀花,還帶著國人的“生活習慣”。

表現之六,總喜歡拖著一個大大的旅行箱。要是出國回來,總是大包小包的“外國貨”。

或許還有,不外乎就是我們自己國人在旅遊過程中集中表現出的與歪果仁不太相同。

我們看到的老外,似乎更願意去一個個的老街巷古長城古城古鎮,背個包,三兩個人,悠哉悠哉。

之所以出現這種種現象,是與我國的經濟發展一脈相承的。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旅遊不是上層建築,也是在物質生活滿足之後的一種精神層面的需求。

我國的經濟發展是從改革開放開始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可以旅遊的程度,並沒有幾年。也可以說是旅遊的初級階段。

在旅遊的初級階段,首先是人們對旅遊的認識,是一步步發展的,先是從旅遊的基本屬性觀光開始。

而人們的這種認識,不單單是思想的提升這麼簡單,還是與經濟生活相關。

生活的壓力大,沒有更多的想法。而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也決定了我國不可能,之前是短時間不可能有西方的休假制度,同時人們也不可能有那個條件。

這就是我們只能在節假日集中出遊,我們能夠有機會旅遊時必最先去人最多的景點,因為這裡是首先最值得看的,自己的機會並不多。

當前我們的旅遊已經開始出現新的苗頭,很多的出遊方式,比如自駕、自由行等,說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旅遊認識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對旅遊文化的屬性認知提高,而生活條件也允許人們去達成不再是單純觀光的旅遊。

中國式旅遊,是由中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即便有人認識到旅遊的文化屬性,也怕有心無力。


酷妹兒圈01


假如把旅遊比作是洞房的話,中國人旅遊就是要弄出很大的聲響,讓別人自己洞房了,而很多老外在這方面注重,自己爽了就行。


所以中國式旅遊很大程度就是炫耀,今天去哪了,看了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湊了什麼熱鬧,邊玩邊曬朋友圈,

恨不得七大姑八大姨,閨蜜同事路人甲路人乙,全都能點個贊,關鍵是,拍的照片,清一色的大頭照,美顏PS,風景倒成了其次。

更有甚者,吃的龍蝦鮑魚,買的奢侈首飾,整個一,我有錢了,我旅遊了,我嘚瑟了,我富有任性了的優越感。

當然了,行程安排,那叫一個馬不停蹄,一天要走完一個徐霞客遊記,弄得跟要了卻身前身後事一樣的。

駿達君在三亞,也接觸了不少的遊客。有些遊客到了景區門口,拍個照,就算是來了一趟了。跟取證似得,茲證明,某某到此一遊!也有很多遊客,抱怨說,旅遊太累了。

能不累嗎?一天逛四五個景區,手機手電寶都得用了一兩個。這哪是旅遊,這是領導視察吧。

駿達君還是欣賞那些在海灘上安靜地曬著陽光,有興致了去海水裡撲騰幾下,喝個椰子,吹吹海風,其實,旅遊的最高境界就是悠閒,就是在自然中放鬆了自己。享受旅途的樂趣才是真正的旅遊。

各位來三亞旅遊的朋友,歡迎來駿達車技表演館享受驚險震撼的車技之夜。


三亞駿達車技表演


提到這個詞我就想到了在越南遇到的一件事,芽莊教堂門口赫然豎著的門牌,上面寫著開放時間以及中國跟團遊客不得進入。散客是可以的,我和小夥伴進去的時候,被門衛問了好幾遍,是不是跟團來的?確定只有兩個人嗎?確認了好幾次,確定不是跟團的,而是中國散客就可以進去了。



這件事事情也不能說是什麼歧視問題,而是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式旅遊的一些普遍現象。很多歐洲揹包客,或者是中國驢友出國旅行也會碰到大量的跟團遊客。這些跟團遊客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旅遊。

不知行程

跟團遊客對於自己的所有行程都是不清楚的,在導遊安排之下,也無法自行改動,所以整體上十分被動,在導遊帶領下,看到的一國風景,瞭解到的信息都非常片面。


吵鬧

不是要黑跟團遊,只是實話實說,由於跟團遊客數量龐大,連著幾個團,無論是景點,餐廳還是交通上,都無法承受,對於散客來說遇到跟團遊的大群體,心裡都是要抖一抖的,又有的等了。而且因為數量龐大,也非常的吵鬧,家人,朋友在一起免不了情緒激動,這也是上文為什麼芽莊教堂會禁止旅遊團進入了,一是教堂接受不了這麼大的流量,二是教堂是個神聖的地方,太過吵鬧也會有不好的影響。


群體消費

到了景點拍照,上車睡覺,最後被拉去購物,這就是中國式旅行的全部意義,都是一套完整的流程,所有跟團遊客都像是完成一個任務,任憑導遊指揮,所以說中國式的旅遊特點就是不自由,沒選擇,走馬觀花,流程化,被購物,。無法感受到真正旅遊的樂趣和感受當地真實的風土人情。

所以中國式旅遊之後的普遍現象就是買了很多產品,但是這些東西哪裡都能買到,逛了很多景點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去的,都在哪些地方。這樣的中國式旅遊就是完成一項任務,花了錢遭罪就是這個意思吧。



步一漾


我是從事旅遊行業的人,也去過幾十個國家。

所謂中國式旅遊,我認為很多情況下是中國人自嘲的一種稱呼。

就拿巴黎盧浮宮門前水池泡腳來說,發了中國人泡腳的照片,國內輿論一片譁然,紛紛指責中國遊客缺乏素質等等,但是,西方人也會在那裡泡腳啊,憑什麼說中國人素質不高。再說亂寫亂刻的問題,去了歐洲好多地方,亂寫亂刻的有幾個是中國字,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字在上面刻得滿滿的。在西班牙塞戈維亞的千年古堡上,城牆上刻的都下去筆了。我沒看到一箇中國字。


誠然,中國人出遊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文化水平不高、文化差異大等等,這跟中國從落後到強大的發展歷程是有關係的。去了泰國一般都給小費,我遞給小費的時候,我媽媽一把手搶回來了,說為什麼要給他錢,弄得我和工作人員都尷尬了。但是老一代的人他們的思維是很難轉變的。

對於中國新一代出遊的人來說,我認為素質是非常高的,大多數人能夠避免大聲喧譁、注意衛生、禮貌等原因,比很多國家的人素質高的不知道多少倍。我在飛機上就聽到幾個俄羅斯人一路又唱又嚎的,下了飛機也一樣,素質極低,根本不顧別人的感受。我在葡萄牙,就看到老頭站在路邊撒尿。

話說回來,你看看歐洲遍地有多少小偷,有多少強盜,他們專門盯著中國人偷、盯著中國人搶。我倒是覺得他們的政府十分無能,管理極其混亂。


我覺得從歷史上,從落後到領先的進程來說,中國人還是有很多自卑心裡的,怕讓人瞧不起。也誠然我們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但是出去了就不卑不亢,大大方方的。雖然老外心底裡瞧不起中國人,那也沒什麼,我們生來不是讓你瞧得起瞧不起的。



關於假期少的問題,我覺得這個也是中國的特色。中國在高速發展中,什麼東西都追求快,什麼事情都追求效益,好像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美國拓荒時期一樣,大家累的都跟牛一樣。我覺得中國經濟發展太快了,應該緩一緩了。假期這個問題,中國還是比較勤勞的民族,世界上只有幾個國家的人最能幹,最能當驢:一個是中國,一個是美國。此外還有韓國、日本等等。

所以假期上,跟中國人勞碌命有關係,總希望難得出去一次,就多去一些地方,而不是像歐美人那樣慢慢地遊走。因為中國的假期確實太少了。企業也不會輕易給你那麼長的假。此外,整個東亞人都有一個毛病,就是喜歡一次出去去好多地方,日本人也是一樣,不管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所以歐洲導遊說,帶日本團其實是最累的。中國團好在愛消費,到哪裡都是上帝。


老遲


因為每年幾乎有2-3月在海外旅行,可能見多了很多中國遊客,雖然我都是自由行,但基本上可以一眼看出是不是中國遊客,一般中國遊客有如下特點:

1、看購物、不愛博物館、美術館、歷史悠久的東西!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是不是發達還是一般情況的國家,旅行中發現的博物館、美術館、劇院什麼,一般都是有日本語、韓國語介紹或者語音導覽,遊客🀄️看到拿著口袋導覽📖的99%的不是中國遊客;反之,只要是奢飾品專櫃或者名牌折扣店,中文導購是基本配置,排隊的必然是中國人佔絕對多數

2、中國式旅遊,很少有坐下來慢慢次、慢慢喝,發呆悠閒的旅行!基本上吃以省時間的快餐、中餐為主,咖啡館、正式餐廳中國遊客少之又少,花時間慢慢品味當地的風土人情那是萬萬不可的,關鍵是到此一遊的地點儘可能的多!

3、公眾場合中二種極端的情況,一種及其小心謹畏,一種極度自私的表現!微笑平和的形象較少,東張西望、刻意守護自己的包包、如臨大敵的表情多!最最詬病的是嗓子太大,無論是次的地方、還是住的地方,一旦沒有太多公眾的視眼,立刻控制不住自己的國內行為的慣性大聲嚷嚷,而且最最容不得的是同是中國人的好心勸告

4、過於敏感,不善微笑,不注重細節!我不止一次問過當地人,你們如何判定遊客是不是中國人,或者韓國人、日本人?他們一般會說:日本人精緻、微笑,韓國人妝好、主動,中國人衣著隨意、對人介意多、幾乎不會微笑!看旅行團,一幫人人手一本旅行手冊,旅行團隊拖拉間距很少的、幾乎沒有聲音的一定是日本團;而隊形拖拉很大,領隊大聲吆喝的多數是中國團隊了!

其實旅行是一種感受: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不一樣的文化內涵、感受不一樣的地形地貌,感受沒有工作、環境造成的壓力的愜意和閒暇帶來的輕鬆愉悅


摩卡我最大


中國式旅遊,拍照、打卡、曬朋友、貪便宜、從眾心理,瘋狂購物模式。

關於拍照,旅遊的時候我們發現不管是不是專業攝影師,大家都拿著一個相機在那裡拍照,旅遊本來我們看的是景色的美好的風景,結果好多人把旅遊變了味兒,旅遊就是到那快去拍照打卡,手機拍照都不夠,總要買個單反相機,卻用傻瓜拍照模式。現在旅遊小視頻也比較火,我們到那看到好的景色趕緊拍攝一段,分享出去,發一個朋友圈,證明我曾來到這個地方。至於景色美不美,欣賞多久無所謂。

記得在頭條上看到有人說,國內的旅遊,大家都拿著一個專業的相機在那拍照,而好多外國人的旅遊就是拿著一個手機在那欣賞景色,其實

旅遊不就是應該是欣賞景色的,而不是來拍照的,我們好多人把旅遊給本末倒置了。我們還沒明白我們旅遊是為了欣賞景色還是為了存那一部分照片,其實好多人把照片存下之後回去未必去看,再次翻看的幾率很小,並且還得找個地方存著,扔了可惜,不扔的話又沒時間去看。

去年在呼倫貝爾草原旅遊,在額爾古納河畔,站在高處遠望對岸的俄羅斯,當時拿著相機想多保存幾張照片,就隨意的多拍了兩張,結果旁邊一位旅遊的大姐就用奇怪的眼光在看我。我發現她才是真的旅遊呢,就在那裡靜靜的欣賞景色。

曬,旅遊曬景色、曬美食、曬娛樂,總之能曬的都曬一下,卻忘記了旅遊我們是欣賞風景,品嚐美食,不是把這些曬給別人。這也是中國人的攀比心理作怪。

中國人喜歡熱鬧,旅遊的時候人少了大家覺得沒意思,人多了大家又怨聲載道。

中國人喜歡瘋搶

,什麼東西都會爭先恐後的去搶,這也許就是我們人多的原因,有時候我們旅遊購物的時候竟然也搶,而這種臉竟然丟到了國外。丟人丟到家也行,這丟人都丟到火星上去了。

中國的旅遊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貪便宜,這種中國式的旅遊,一方面是旅行社等各個環節的問題,一些中國旅遊人群的問題,這種貪便宜的心理,導致我們的低價旅遊團遍地皆是,而旅遊宰客,旅遊強制消費,購物等行為時有發生。

中國式旅遊還有哪些方面呢?歡迎留言補充討論。


遊草原網


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上車睡覺、下車尿尿。

中國式旅遊是指一些中國遊客在旅遊的時候,公共場所大聲喧鬧、不守規矩、入鄉不隨俗等行為,國人常用“下車尿尿、上車睡覺、景點拍照,回來忘掉”來調侃中國遊客。而這種所謂“中國式旅遊”也引起了外國人的關注。在以高雅自居的法國人眼中,中國遊客是有錢卻缺乏品位的“新富”。

中國式旅遊的特點是:

扎堆出遊

每逢假期過後,凡是旅遊歸來的人而是會先抒發一句感慨:人真多。而出國旅遊的人在感慨“人真多” 後,緊跟著的一句話十有八九會是:中國人真多。法定假日一到,世界各國的旅遊勝地便被中國人包圍。

注重形式

在很多人看來,旅遊就是到一個地方擺個POSE,拍張照片,證明“到此一遊”,至於旅遊地的風光到底好在哪,那裡有什麼文化底蘊和特色,都被無意識地忽略了,反正“我來了,我看見,我拍照”。

瘋狂購物

比拍照更讓世界瞠目的,是中國遊客的瘋狂購物能力。不知從哪個黃金週開始,總是會看到中國遊客將某品牌店搶購一空的新聞。一些中國人一踏出國門,就奔到名牌店,回國時像是小搬了一次家一樣。

不文明行為

中國式旅遊在埃及神廟刻字、在野外朝猛獸扔垃圾、在盧浮宮前泡腳、馬王堆漢墓成遊客“許願池” ,埃菲爾鐵塔下調廣場舞、上廁所不沖水、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大聲喧譁、扎堆吵鬧等等不文明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