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白族都有哪些姓?姓氏来由你清楚吗?

稻雀的夏天


杨高李董、张赵段王、何杜,是大理白族的十大姓氏,每个姓氏都有其特定的照壁题字,要是你去大理人家做客,看到下面的题字,你也可以马上就知道主人的姓氏,这就是大理白族独特的“家风”文化。

杨姓题书‘清白传家”(或“清白家声”)

杨姓照壁上题写的“清白传家”,源于东汉杨震清白为官的故事。因此“清白传家”成了后世杨姓人家教育后代的光辉典范,也借此表达他们洁身自好的传统美德。白族杨姓人家照壁也题“清河世家”、“四知家风”、“清白人家”、“关西世第”等等,基本上是同一个意境。

李姓题书“青莲遗风”(或“诗酒家声”“陇西世第”)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所以白族的李姓,便把“青莲遗风”题写在自家的照壁上,鼓励子孙后代像李白一样,饱读诗书,入室升堂。

董姓题书“南诏宰辅”(或“九隆后裔”)

董姓照壁上题书“南诏宰辅”,说的是大理白族董姓始祖董成曾经为南诏国清平官的事。董氏门宗南诏时期有官臣至宰相,因此以“南诏宰辅”光耀门第,以示后人。

张姓题书“张公百忍”(或“百忍家声”)

“百忍家风”是张姓人家教育后人的家风,源于唐代养生家张公艺的传说故事。张姓将“忍”字作为家风代代相传,《张氏家谱》也成为“百忍家谱”,有些地方张姓祠堂称为“百忍堂”。白族张姓也通过在照壁上题写“百忍家风”通过此弘扬“忍为高,和为贵”的传统人和精神,借以期盼“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愿望。

赵姓题书“琴鹤家风”

赵姓照壁上“琴鹤家声”的典故说的是北宋赵抃为官清廉的传说故事。后世裔孙为颂扬赵氏先祖赵抃为官俭约、轻车简从的高风亮节而以“琴鹤”标额其堂,因此,“琴鹤家风”、“琴鹤之声”也就题在了赵姓人家的照壁上。

高姓题书“龙翔凤裳”(或“龙凤呈祥”)

段姓题书“持苟家声”(或“京兆世第”)

王姓题书“三槐及第”

何姓题书“水部家声”(或“山高之亭”“瑞蔼卢江”)

杜姓题书“工部家声”

除了十大姓氏题书以外,其它姓氏也有各自的题书。

“明道家风”为程姓

“渭钓家风”为姜姓

“眉山挺秀”为苏姓

“绛帐家声”为马姓

“濂溪世第”为周姓

“富春家声”为严姓

“尹浴渊源”为尹姓

“太岳寂声”为许姓

“注礼家声”为代姓

“文带家声”(或“石渠世泽”)为施姓

......

除了按照姓氏题书,白族人家也会根据院落的方位进行题书。院落之东的照壁一般题书“紫气东来”,南边的照壁题书“彩云南现”,背山靠海者题书“苍洱毓秀”, 仕宦人家多题书“科甲联芳”,“世人书香”等。








风花雪月去大理


每位到大理的游客都会发现,这里民间的房屋建筑非常奇特。除了青瓦白墙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家的门前,都有一个洁白的照壁,照壁之上,通常是四个黑色的大字。比如“清白世家”、“琴鹤家声”、“百忍家声”、“青莲遗风”、“水部家声”、“工部家声”、“三策生辉”、“明道家风”、“眉山挺秀”、“濂溪世第”、“瑞雪三槐”等来代表主家姓氏。

要知道在云南有这样一个说法,最富裕的地区是大理;在大理,最富裕的民族是白族;在白族,最富裕的象徵是房子;看房子,最有代表性的是这块照壁了。

那么问题就是这里的农民,怎么会有这么高深的文化造诣?后来向当地一位老者请教,方知这里的照壁文化源远流长。每一幅照壁题字,都代表一个姓氏,一个故事,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家风。

走进白族村寨,进入白族人家,你会发现白族照壁除了外观优美、造型精致外,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只要看到白族照壁上的题字,白族人就会告诉你这家主人的姓氏。比如“富春家声”为严姓.

比如李姓题书“青莲遗风”显然就是指陇西人号青莲居士的李白,杜姓题书“工部家声”指杜甫,张姓题书“张公百忍”(或“百忍家声”)指的是张公艺,后来也就有了成语'百忍成金’;王姓题书“三槐及第”的典故来源于宋朝真宗时的兵部侍郎王祜;

题书“邺架家声”的人家应该是唐代李泌的后裔,周姜姓的“钓渭家风”指的是姜子牙,董姓题“南诏宰辅”,段姓题“京兆世第”则挂的是南诏国的董国师和大理国的段白王,当然在这些姓氏题书的照壁文化中,更多的是这些人家真正的是这些古代名人的后裔。

说到白族民居,就一定要说说喜洲古镇。

喜洲古镇,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南诏时候,城池建筑的宏伟,仅次于太和城和羊苴咩城,当年军事上北防吐蕃,也是佛教和商业贸易的重镇。







中国的骄傲1


大理白族的姓氏是比较有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白族作为大理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其历史源流深远,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西汉乃至更远,很多研究白族历史的学者大多会引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的记载。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箸,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学界有学者认为其中“昆明”族是白族的祖先,到目前无有定论。唐樊绰《蛮书》对大理地区的民族有比较详细的记录,感兴趣的可以找资源来读。

到了南诏国,大理国时期,是西南边疆较为统一的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佛教对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大,甚至人们取名的时候都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如李观音得,董观音权等。可以说南诏大理国时期之前大理地区的居民姓氏多表现为少数民族的特征,名字多父子连名制。如南诏国的统治者蒙氏,皮罗阁—阁罗凤—凤伽异—异牟寻,这是西南少数民族名字的特征,学者认为这样的命名方式姓氏也随之变化,这是一大特点。

到了明朝时期,此时期是中国社会变迁较为激烈的一个时期,也是民族融合的一个时期,当时朱元璋派傅友德和蓝玉率兵平定云南,汉族士兵进入云南后多定居云南,实行卫所制度,屯兵镇守云南,这样的融合也极大的丰富了白族的姓氏,生活、建筑风格也随之受影响,比如说我们知道现在大理地区乃至云南的很多地区,追溯他们的历史时他们会说他们是南京柳树湾来的;此外,现在白族的大部分民居有徽派和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这些都是作证。

那么大理白族姓氏的特点是什么呢?最大的特点就是家风,而且很多家风追溯历史都能够追溯到中原汉族大姓中的历史名人,人们可以根据家风,知晓这家人是姓什么,比如李姓家风“青莲遗风”可追溯到李白,杨氏的家风“清白传家”,赵氏家风“琴鹤书声”,等等。第二个特点就是保留了少数民族的姓氏,比如说蒙氏、字氏(多数为彝族,少部分为白族)、纳氏,寸氏(南中大姓)等等。第三个特点是元朝时期迁移进大理地区的蒙古族以及清朝时期迁移进大理的满族,他们的姓氏也随之进入白族姓氏体系,比如说满族那氏等。

那么今天大理地区白族的主要姓氏有哪些呢?简单列举一下,也可以自己去查大理州的志书,董、段、杨、赵、李、施、那、字、周,等等。


篆隶君


云南大理白族的源头,是甘肃的氐羌族,也就是倭族氐族D1/D3跟西戎刑天/共工O3α5的混血部族。

1800年前,蜀汉诸葛亮进攻云南,当时的白族,以「孟」姓、「爨」姓为豪族大姓。诸葛亮征服了孟获、爨习等酋长。

唐朝,蒙舍诏归附大唐、收服其余五诏部族,统一六诏,统称「南诏国」。后来,段姓大臣建立「大理国」,也就是段誉的故乡。

简单的讲,白族姓氏,不是来自本部族的图腾,就是借鉴汉姓。


醉哪吒


皇族的段姓,后族有,寸,施,杨。另外民间大族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