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神马也有走神的时候


董卓手下有重兵更不笨,吕布用马换来岂能重用?兵权在李郭樊张手中,吕布再勇无兵支持无能为力,岂是李郭对手。


老伙计162720415


这个问题问的笼统,答题的人也是文不对题,东拉西扯。

本题的主旨应该是问:初平三年(192年),李傕、郭汜等人为董卓复仇,围攻长安,为何吕布打不过他们?(李郭攻破长安,吕布败逃)就这件事。

只要花点时间看一下《后汉书》的《吕布传》、哪怕是《资治通鉴》也好,都能看到这场战斗的胜负关键是:李傕、郭汜是靠长安城内叛变的蜀兵引入城去的。

《资治通鉴》:吕布军有叟兵內反,六月戊午,引傕众入城,放兵虏掠。

所以,事情本源并不是吕布在正面战场打不过,而是形势不利,吕布在巷战中无法发挥自己的骑兵优势,打不过当然要跑路啊!

后来,吕布在关东辗转时,投效袁绍,帮袁绍打张燕的黑山军,吕布带着成廉、魏越等骁将骑马冲锋,战无不克;多年后,张辽在逍遥津,带八百死士冲孙权的军营,杀得吴兵夺气,也是威震江淮。

《三国志 吕布传》:(吕布)北诣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阵,遂破燕军。

可见此时,吕布打不过李傕、郭汜,并不是自己和下属不能打,而是兵败如山倒,形势不利罢了。

话说在李傕等人围城之际,也不知道吕布和郭汜是有什么私仇的缘故,吕布还特意出长安城北门,要找郭汜单挑的;郭汜也是个莽夫,马上答应了这个要求,结果,郭汜斗败,幸亏亲兵骑将上前营救,不然他真的就在长安城下玩完了。

《英雄记》:郭汜在城北。(吕)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凉州兵不是骑兵为主

有些不读史书的爱好者,可能会问,为何同样是巷战,李傕的“西凉铁骑”怎么就没有劣势,怎么就能打得过吕布的“并州狼骑”?

这个,“西凉铁骑”应该是《三国演义》的产物,在里面华雄、吕布就是领“铁骑”在虎牢关阻挡反董联军的,至于“并州狼骑”嘛,可能是三国游戏的产物。——史书上可从没写过这个名词。

其实《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使用了“铁骑”这个名词,并未指明是凉州特有,可能是领兵者大多是董卓部将的缘故,所以让读者产生了“西凉铁骑”的印象。

在史书上,均未有凉州人擅长骑兵的记载,下面我举三个佐证。

第一。

初平元年(190年),郑泰跟董卓谈话时还提到凉州人使用戟、矛、弓箭,并未夸耀凉州的骑兵如何强大。

《后汉书 郑泰传》:关西诸郡,颇习兵事,自顷以来,数与羌战,妇女犹载戟操矛,挟弓负矢,况其壮勇之士,以当妄战之人乎!其胜可必。

第二。

初平三年(192年),帮助袁绍打败公孙瓒白马义从的麹义,他就是凉州人。他早年在凉州就“晓习羌斗”,在界桥之战时,他就是带着八百步兵和一千强弩,击败了数千人的白马义从。

《英雄记》:(袁)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

第三。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率军讨伐马超、韩遂等凉州叛军,曹操的幕僚认为关西兵善战,而且擅长使用长矛。

《魏书》: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公谓诸将曰:“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

后来,曹操倒是带着铁骑五千出现在凉州叛军面前,凉州兵都被震撼到了。可见,凉州并没有所谓的“铁骑”存在。

《魏书》:(曹操)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阵,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所以说,倒是吕布的并州军的骑兵是有名气的,所以吕布在白门楼上求生之时,就对曹操说:“我率骑兵,曹公您率步兵,天下可定!”

回到本题,吕布的并州军应该是以骑兵为主,先是遭遇背叛仓促应战,又在巷战中吃亏,在这种形势下吃了败仗也没什么可说的吧?


浔阳咸鱼


东汉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相国董卓被部下吕布击杀,主谋为汉司徒王允。董卓死后,朝政大权就落在王允和吕布的手中。

本来这二人东汉王朝的政坛之上已经获得了主动权,可是,旋即却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氾所击败,董卓虽死,旧部却卷土重来。

那么,“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首先,董卓虽然被杀死了,但是,他麾下军队的核心力量西凉军主力并没有受到丝毫触动,这些人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由董卓女婿率领驻扎在陕县一带,另一部分正是由李傕、郭氾率领驻扎在陈留。 王允与吕布也就是趁着这个空档杀了董卓,之后,也对其它几支董卓的队伍做了处置,比如,杀了牛辅,暂时解除了长安城外围的燃眉之急。

可是,对其它凉州兵,特别是上述两处董卓的核心力量的处置上,却铸成大错。

王允与吕布合谋干掉了董卓,当时也震慑住了很多人,就包括李傕、郭氾等人,他们最初也观望着事态的发展变化,不敢轻举妄动。

可在这关键事情的处置上,王允与吕布劝当断不断,养痈遗患。王允考虑赦免这些人,会落下与董卓党徒沆瀣一气的口实,被袁绍、袁术等人引为把柄。另外,除掉董卓之后,王允同样也因此有些膨胀,杀掉蔡邕,使得士林当中,人人心寒,事变之后,又不能遍及禄赏与同僚,迁延时日,坐失良机。

而李傕、郭氾军中颇传朝廷要尽杀西凉兵的消息,军心汹汹。在这种情况下,贾诩教李傕郭氾一策,趁此人心愤惧交加之时,沿途收溃卒,大军奔长安,攻下长安为上,不然,则再退去不迟。

于是,这一路西凉军,晓行夜宿,不断有牛辅的溃军加入,刚到长安城下,人数竟然到达10万人众。 这时候长安城里,王允的威势却大不如前,诛杀董卓的大功王允一人独得,军政方面却没什么大的建树,同僚不被他待见,就连坚决的同盟人吕布也开始有怨言,加之用人上任人唯亲,无视当时冒着危险与他一起行动的同道,自己的同乡宋翼被提拔为右扶风、接着再晋升王宏为左冯翊,最后自己的儿子王盖也晋为侍中。 这样一来,人心散尽,王允本无军谋,吕布也不能当大用,所以,当李傕、郭氾的大军围住长安城之时,城内又出现西凉军的内应,如此,王允与吕布必败无疑。


子由拍案惊奇


董卓死后,吕布为啥打不过董卓原部下李傕、郭汜等人?



董卓被杀后,吕布带兵前往郿坞,抄没董卓财宝,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只带亲随逃回西凉。四人商量给皇帝上表,请求赦免,但被王允拒绝,李傕等想逃进深山躲避,贾诩劝说道:将军如果放弃队伍,那一个小亭长,就可以把你们抓获。要是造谣煽动、聚众杀往长安,说不定干成大事,即使那时失败,再逃跑也不迟。四人觉得有理,就派出亲信,四处宣传说,王允利用董卓这事,大做文章,准备杀一批西凉人。现在朝廷昏庸,与其被杀戮,不如大家一起造反,杀入京城,除掉那些昏官。那时信息闭塞,待王允、吕布知悉,李傕、郭汜已聚集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虽武艺低劣,但在贾诩协助下,采取游击战术,李傕在正面引诱吕布,郭汜从后骚扰,打不真打,退又不退,吕布出击时,李傕退走上山,檑木炮石,一齐扔下,吕布收军,郭汜又鼓声大震,尾追来打,吕布回击郭汜,李傕又从后面杀来,吕布两头挨打,对李傕却打不着,退又被尽情骚扰,烦不胜烦,正没法想,探子急报:“张济、樊稠分兵两路,已杀往京城”,吕布这时是有上级的,赶紧撤军退保长安,李傕郭汜乘勢追杀,吕布损失了好些人马。



吕布退守长安后,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路大军围困,一面攻打,一面引诱城中董卓残余,时过不久,董卓余党李蒙、王方乘夜偷开城门,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路大军,一拥而入,吕布左冲右突,无法阻挡,只好杀到青瑣门,想带王允一起逃走,但王允执意不从,吕布只好自己带领数骑,逃奔袁术去了。



吕布败于李傕、郭汜,一是李傕郭汜有高手谋士辅佐;二是李傕郭汜不拚武力,采取恰当的游击战术;三是王允作为大当家,不仅大政方针存在问题,在肃清董卓残余方面,也严重失职,毫无作为。比如,吕布外围拼杀时,消除内患,王允责无旁贷,李蒙、王方之流,即使不杀,也应看押起来。(16:08)


流誉后


吕布被李傕、郭汜等人反攻,最后不得不逃出长安,不是吕布打不过李傕或者郭汜,而是吕布所在的天子、朝廷一方实力远不如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等人。

首先,董卓虽然被杀但其旧部实力依然强大,且主力不在长安。

王允、吕布智除董卓,利用的是董卓的粗心,打的是一个时间差,当时董卓最有实力的几支部队都集中在长安与洛阳之间。

董卓为什么这么粗心?其实也是无奈,当时董卓的老对手黑山军从兖州方向刚刚撤回太行山区,他们是被曹操打败的,为了生存,黑山军决定西进,董卓看到苗头,为防止黑山军进攻关中,就命他的女婿牛辅率重兵屯驻在陕县。

凉州军其他重要将领,如李傕、郭汜、张济等部分别在函谷关附近布防,目的也是防范黑山军,这些部队都是凉州军的主力。

上述这几支人马,在贾诩的策划下反攻长安,一开始只有3、4万人,但一路行进下来,不断有凉州军旧部加入,除李傕、郭汜、张济等部,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也闻讯率部赶来。

到达长安时这部分凉州军总人数“已十余万”,而王允、吕布所能依赖的主要是并州军旧部,以吕布、张辽、李肃等将领为主,人数不得而知,但经过董卓多次整编,他们能上万就不错了。

其次,王允不断在战略上犯错误,错过了解决董卓旧部的好机会。

由于敌强我弱,所以吕布向王允建议,留在长安的董卓占部虽然投降,但他们内心是怎样想的不清楚,对他们不能放松警惕。

吕布对王允分析说:“凉州军中的一些人整个家族和全部产业都在凉州,你让他死心踏地跟我们走,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暂时归顺,一旦有机会势必反叛,这些人始终是朝廷的大患,我认为应该把这些人关起来。”

但王允不同意这个看法,王允认为:“那些有可能反叛的人,也仅是有可能而已,说他们反叛,现在没有证据,如何服众?”

王允的见解表面看起来冠冕堂皇,也显得挺大气,但这只是一种愚见,因为他根本不了解凉州军的这些人。

对陕县等地凉州军怎么处理的问题,王允开始打算以天子的名义下诏赦免他们,这本来是正确的策略,但诏书拟好后王允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解散凉州军。

这还不算,王允还决定派人到陕县缉拿牛辅等凉州军主要将领来长安进行审判,主张对凉州军实施招抚的的吕布闻听此事,大吃一惊。

吕布赶紧来见王允,对他说:“凉州军素来不服朝廷调遣,董卓已死,众人正在惊乱,无所适从。如果朝廷肯既往不咎,想必他们不会闹事,因为这些人都很看重眼前利益,董卓死了,再拼也无益,只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利益,他们是会听命于朝廷的。现在要解散他们,并且缉拿其主要将领,为了生存他们肯定会集结造反,局面将不可收拾!”

王允不同意吕布的看法,理由是:“凉州军跟着董卓作恶多端,关中百姓的怨气你也看到了,如果赦免他们的罪行,百姓不答应啊!”

王允的政治智商仍然没有跳出书呆子的范畴,吕布认为这么做会激起兵变,局面将不可收拾。

对此,王允丝毫不担心:“凉州军也不过屈屈几万人,长安城内外现在也有不下几万人,东面又有关东联军的策应配合,凉州军想造反得想想后果。现在董卓已死,群龙无首,天子的诏书下达,他们必作鸟兽散。这个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你不必担心。”

有人建议派皇甫嵩亲赴陕县,统率凉州军,以让他们安心,对于这个建议,王允仍然不同意。

王允的理由看起来更奇怪:“不能这么做,关东联军那些人都是咱们的同志。派皇甫嵩去陕县,在那里集结重兵,关东联军的诸君会怎么想?还以为我们要凭险据守跟他们对抗呢。”

王允对吕布的建议一再给予否定,是因为在他内心其实是看不起吕布的,认为他“素轻布,以剑客遇之”。

董卓被杀后,应在第一时间明确对凉州军的政策,是杀是留,发出的信号必须清晰,王允不仅拖延了宝贵的时间,而且摇摆不定,使外面的各种谣言四起。

最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长安的守军又接连发生反叛,吕布虽勇,但无力回天。

李傕、郭汜等人率10多万大军把长安围了起来,王允这时傻眼了,这才想起和谈。

王允派胡文才、杨整修出城去见李傕等人,让他们二人捎话给凉州军,只要撤兵一切都好商量。要是早几天,这正是李傕等人巴不得的,但现在他们手里已经有了10多万人马,已经不把朝廷和王允放在话下了。

胡文才、杨整修见到李傕,也不提和谈的事,反而劝李傕等人加紧攻城,他们对李傕等人说,城里防守兵力很有限,猛攻即下。

凉州军不撤围,王允只好硬着头皮一战,他派胡轸、徐荣出城迎敌,结果胡轸一了城就投降了凉州军,而徐荣战死。

凉州军加紧攻城,皇甫嵩以车骑将军的身份主持守城事务,他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将,长安城也相当坚固,守上一阵按说没有困难。

王允也给大家鼓劲:“咱们顶多坚持一个月,关东方面的援军准到!”其实,关东联军是不会到的,因为他们已经散伙了,现在互相之间正打得焦头烂额,无力也无心管长安的事,即便守上一个月,估计也无济于事。

结果,城里并没有守满一个月,只守了8天,城里就有守军打开城门放凉州军入城。

打开城门的是叟兵,叟人是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叟兵以打仗勇猛而著称,这支叟兵人数有1000多人,是益州牧刘焉派来协助朝廷的,董卓执政时他们就来了,董卓死后,他们归朝廷指挥。

这是一群外形装束很有特点的人,他们个个曲着头发,耳朵上挂着环铁,穿着奇奇怪怪的衣服,他们善使藤牌、弓箭,初次交手一般人都会吃他们的亏,但是过上几次招,熟悉了他们的套路,他们的战斗力也就不怎么样了。

朝廷西迁后,不断向刘焉催税催人,刘焉大概为了应付,就派了这支叟兵来,他们不是刘焉的嫡系,更像一支雇佣兵,谁发军饷听谁的,在战场上随时会倒戈。

偏偏这群叟兵,皇甫司令让他们担任了防守长安城东门的重任。叟兵打开东门,凉州军杀入长安城。

城破后,吕布无力回天,只带着几百名骑兵杀出城去,李傕、郭汜率兵攻到未央宫南宫掖门,在这里杀了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朝廷高官。

在长安城里,凉州军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官民死了1万多人,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街道上到处是尸体和烧抢的痕迹,“狼藉满道”。


南门太守


不是吕布打不过李傕、郭汜,而是王允处事混乱、瞎指挥所致。

董卓死后,王允认为董卓的部将无罪,想要让皇帝下诏赦免他们。可王允想了想觉得这样也不行,既然没罪,那又何必下特赦令,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们本来有罪吗?万一对方心生不满,造起反来那可不得了,怎么办呢?

想了半天,王允还是决定派人去关东解散凉州军。这样一则可以和平解决这个天下乱源;二则也可以让关东诸军失去独立之依据,而停止无意义的争斗,重回朝廷妈妈的怀抱;总之,王允的处事宗旨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避免冲突,和谐第一。

王允竟然“与狼谋皮”,太天真了。凉州兵将一个个都是来自北方的狼,拥有豺狼的一切特性:凶残、狡诈、多疑。现在,王允杀掉了凉州头狼董卓,却又不给剩下的狼一条明路,反叫他们放弃狼皮解散,搞笑吗?

谋诛董卓后,王允智尽矣,事实证明,他只是一个阴谋家,而不是一个有见识的政治家。

果然,没有赦免的诏书,凉州军根本不相信王允肯放过他们,反而听信了不知哪里传来的谣言,说朝廷将尽诛凉州兵将百姓,他们一个都活不了。凉州诸将因而惊恐万分,都说:“今王允既不赦我曹而欲使解兵,今日解兵,明日当复为鱼肉矣。”于是拥兵自守,拒不解散,而且把军中并州籍人全杀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后来又在贾诩的煽动下,悍然反攻长安,于是各地之董卓旧部及各羌胡大帅纷纷加入,比至长安,竟聚起十余万虎狼之师。一个董卓倒下了,千万个更凶狠更残暴的董卓扑过来!

然而,面对气势汹汹、数量庞大的凉州军,王允却又变得轻慢起来,竟然派胡轸、杨定等凉州降将去城外解释误会,还大言不惭说:“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住呼之。”胡轸、杨定表面答应,但去到凉州军中就率部反水,一个充翻译一个当维持会长。领着李傕等凉州鬼子就进村了。

偏执、轻狂、骄逸,自以为是,王允在大成功后闯下的弥天大祸,当为历代决策者鉴。

这下,王允才慌了手脚,只得去找吕布商量,吕布大笑:“司徒放心,量此鼠辈,何足数也!”说完大开长安北门,持矛昂然而出,正碰到郭汜率兵在城下耀武扬威。吕布拍马上前,朝郭汜喊道:“且却兵,但身决胜负。”竟要来一场主将对主将的决斗,这可是春秋时才有的古风,战场上早已千年未见,郭汜一下子愣住了——居然要单挑?我没听错吧!

吕布低头看着郭汜的挫样子,直把他看进尘土里,于是不屑一顾,抬头面向天空,闭上寂寞的双眼,任披肩长发随风飞舞,一副睥睨天下的模样:“鼠辈惧我哉,何不敢与我一战!”

两边的战士闻言大声鼓噪起来,都想见识一下这千古未见、历史少有的壮举。

郭汜也是个在战场上打拼了半辈子的人,哪里受得这种鸟气,当下一声大吼,挺矛而上,哪怕大战三百回合,也要将吕布刺于马下。

吕布这才睁开眼睛,精光四射:好,有胆,来,战个痛快!

当然,不可能真有三百回合,别说三百回合,连三回合都没有。就一矛,吕布与赤兔的绝对速度就远超郭汜,已闪电般把他刺落马下。凉州这边骑兵一看大事不妙,也顾不得骑士精神了,赶紧一拥而上,救回郭汜。吕布嗤笑一声:切,没劲!

吕布这一矛,可谓价值千金,凉州军气为之震,攻起城来也不给力,再加上长安城高峻如山,一连八日,李傕等人无可奈何。

但就在这个时侯,长安守军内部偏偏出问题了,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竟然临阵倒戈,打开城门把凉州军放了进来。

这支特殊部队叫做“叟兵”,“叟”即西南夷中一部落,来自巴蜀一带,可能是益州牧刘焉派来的勤王之师。或许这支少数民族雇佣军对已经蛮夷化的凉州人更有好感,又或许吕布王允与他们存在矛盾,也可能益州牧刘焉暗怀不轨,总之“叟兵”反水了,这下成了真正的引狼入室。六月一日儿童节,凉州军杀入城内,见人就杀,长安成为血与火的海洋。

没了城墙的依托,吕布的并州铁骑顿时没有半点用处,一番巷战,寡不敌众,只得逃出长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吧!


千古名将英雄梦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吕布之所以会败给李傕郭汜,一方面因为吕布势力不如李傕郭汜二人。另一方面就是王允这个猪队友坑人。这种情况下吕布焉能不败?

首先吕布自从杀了丁原投靠董卓之后,虽然受到了董卓的重用。但吕布毕竟是后加入董卓阵营的。所以虽然董卓重用了吕布。但吕布实际上在董卓阵营中势力并不强大。和李傕郭汜二人比起来更是不如。吕布之所以能杀掉董卓也是因为暗杀。打了董卓一个措手不及。结果董卓也步了丁原的后尘。而且吕布杀了董卓后并没有独自掌权。汉朝朝堂之上真正掌权的是王允。虽然表面上说是吕布和王允共掌大权。但朝廷上几乎所有人都看不起吕布。而吕布杀了董卓又彻底和董卓旧将站在了对立面上成为了一个孤臣。

本来董卓死后李傕和郭汜没有了后台也就熄了争雄之心。他俩人想要遣散部队归隐山林。正好这时候贾诩献计李傕和郭汜二人。他告诉二人。现在朝廷实力空虚。不如进攻长安杀了王允和吕布替董卓报仇。如果能成功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失败再归隐山林不迟。所以李傕和郭汜联合了张济、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将攻向长安。原本这些人在董卓手下的时候地位都比吕布高。而且实力也都不弱于吕布。如果单个任何一人吕布都不惧。但联合起来吕布就吃不消了。

本来当时朝廷有人建议招安李傕和郭汜。因为二人之所以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就是怕汉室振兴后会追究他们跟随董卓为虎作伥的恶行。如果能够赦免他们的罪过并且给予高官厚禄。那么完全可以招揽李傕郭汜为朝廷所用。吕布原本也不反对这么做。但王允却迂腐至极。他认为凡是追随过董卓的人都不能被饶恕。而且王允还天真的认为只要皇帝振臂一挥就会有诸侯来救援。所以王允坚决反对招揽李傕和郭汜。吕布虽然无奈也只能听命行事。

李傕和郭汜大军到达长安之后立刻展开了进攻。吕布本来就势不如人,所以只能被动防御。但此消彼长之下吕布的防守势力越来越弱。城内有士兵不愿意给吕布陪葬,所以私下里相互串联起来叛乱。乱军之中叛乱者打开了城门。吕布眼看兵败所以带着亲兵就逃跑了。后来面对郭汜的紧追不舍时,吕布和郭汜单挑击败了郭汜趁机逃跑。而王允这个老顽固则被李傕和郭汜等人杀害。原本汉朝还能有一次翻盘的机会。但却活生生被王允给葬送了。王允死不足惜。但汉朝最后一次绝地翻盘的机会被王允给抹杀了。也因此汉献帝踏上了他作为傀儡生涯的道路。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首先是兵力,听贾诩建议后,李傕,郭汜放弃讨回老家,而是选择聚拢董卓余部,进攻长安,其实最初就是抱着想试一试的打算。但,没想到的是,当军队赶到长安时,没想到军队竟聚拢了十万人左右,这里军队的数量上就远超了吕布,大约是吕布军的十倍之多,所以,看数量上我们对结果就有些定断了。

第二,就是吕布军内部不和,有很多少数民族军队还是忠心董卓的,所以西凉军进攻长安时,就有些部队在内部开始了反叛。

第三,真正的历史上,看的不是个人能力,更是军队战斗力,李傕,郭汜的部队其实是董卓女婿牛辅手下的最精英部队,而牛辅的部队更是董卓手下最精英的部队,本来凉州兵战斗力就很强,那么精锐中的精锐,那战斗力就更可想而知了。而当时吕布手中的部队是什么样的呢?那是并州兵,虽然实力也可以,但,与西凉军中的顶级军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第四,就是,就单人来看,李傕、郭汜本来战斗力也是可以的。指挥作战的能力在西凉军中也算佼佼者。

所以,综上所述,这四点不难看出吕布失败的原因了。


吉良策略游戏



巨贼伏罪灾方熄,从贼纵横祸又来。董卓篡逆,被吕布和王允联合绞杀,董卓的全家老小也没能幸免于难。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人,请求朝廷赦免,然而却被王允果断拒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商议率军进攻长安。

如果取胜便可以为董卓报仇,控制朝廷以号令天下,如果失败则可以趁机逃跑。于是四人聚集十万余人杀奔长安,王允召集群臣商议,吕布主动愿意率军出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傕郭汜等人占领长安,斩杀王允及其家人,吕布带领百余骑逃跑,这究竟是为何?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


首先吕布部下李肃首战失利。吕布奉命出征,令部下李肃出战,正迎着敌将牛辅,两军大杀一阵,牛辅不是对手,大败逃跑。不过当夜二更十分,牛辅出其不意前来劫营。李肃大军惊慌失措,军士四处乱窜,逃出三十里开外,然而军队却折损大半。李肃带领残军来见吕布,吕布大怒,声称李肃大挫军士锐气,将其斩杀。


次日吕布亲自对阵牛辅,辅再一次大败而逃,牛辅自知不是吕布对手,便召集心腹之人胡赤儿商议逃跑。二人携带大量金银珠宝,连同随行三四人趁着夜色逃跑。出人意料的是,胡赤儿为了金银将牛辅斩杀,并携带其首级向吕布邀功请赏,吕布却以为胡车儿无信义,将其斩杀。


其次吕布中了李傕郭汜“彭越挠楚”之计。吕布大败牛辅之后,率军一路挺进,正遇着李傕郭汜。二人商议,吕布虽然骁勇,但却没有谋略,于是商议效仿“彭越挠楚”的策略,声东击西,敌进我退,帝退我进。吕布见到李傕郭汜,不等对方列阵,率军直接冲杀,二人不能敌,急忙率军退走五十里,依山下寨。


李傕守住谷口,每天引诱吕布厮杀,郭汜引军从后包抄。每当吕布率军冲杀,李傕往山上撤退,并将山石木头滚下山来,吕布军不能前进。而郭汜又在后方引军杀到,吕布急忙迎战郭汜,郭汜率军急忙逃跑。吕布刚要收兵,李傕又从山上杀将下来,就这样往来反复,连续好几天,吕布欲战不得,欲止不得。


其次吕布又中了李傕郭汜的声动击西的计策。吕布与李傕郭汜鏖战了很多天,却没有预料到二人声东击西,却偷偷令张济、樊稠二将率军直接杀奔长安。吕布知道后,为时已晚,急忙率军回援长安。李傕郭汜二人率军杀出,追击吕布,由于无心恋战,吕布军队折损很大。等到吕布赶到长安城下,贼军早已将长安围的水泄不通。背后李傕郭汜率军有杀到,而此时吕布军队也是军心涣散。演义曾这样记载:

比及到长安城下,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作战不利。军士畏吕布暴厉,多有降贼者,布心甚忧。


最后董卓余党在城中为内应,吕布彻底失败。长安被围,吕布军心涣散,强兵压境,长安城有很多投降派。正在此时,董卓的余党李蒙、王方等为内应,大开城门,李傕郭汜等四路大军,从四门杀入。吕布虽然勇猛,却也很难抵御人多势众的贼军,带领数百骑人马,前去找王允,别作良图。然而王允为保天子,甘愿以身殉国,不愿弃江山社稷而去,吕布只能率军杀出,投奔袁术去了。王允及其全家,都被杀害,士民无不落泪。

你是如何看待吕布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不能简单的以《三国演义》情节来理解战争。

战争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并非如演义和电视剧中描述的一样。两军对垒,武将出面单挑,哪方赢了,就挥军无脑冲杀。

所以,吕布再猛,也不能独立对抗一支军队。

战争打的是人心,打的是士气,打的是谋略,打的是粮草,打的是时机,打的是军队的训练情况,武器的精良程度等等。

王允和吕布袭杀吕布后,王允一连串的决策失误,导致了李傕、郭汜等凉州兵力大举反攻。当时李傕请求赦免不成,都准备放弃军队逃亡,是武威郡人贾诩劝他先别逃亡,如果现在逃走,一个村长就能活捉你,不如先率军直逼长安,成功可以拥护皇上,号令天下,失败再逃不晚。

李傕同意,率几千兵马直杀向长安,沿途归队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有十多万人。

到了长安城下,长安是历代都城,城高河深,本来是打不下了,可吕布的手下叛变,打开了城门,所以吕布只能率手下几百骑兵逃走。临走叫王允一起,可王允已没脸逃。

只能说是汉朝气数已尽,不然,董卓死后是一个复兴的契机。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我的头条文章《不管你们信不信,王允是压倒东汉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服来辩》,里面讲得更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