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逐名、逐利、逐得——取经“之路”为谁"西游"

《西游记》:逐名、逐利、逐得——取经“之路”为谁

《西游记》作为流传百世的四大名著之一,之所以名扬海内外,被众人耳熟能详,不仅在于书中刻画了一个个精彩纷呈、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各种惟妙惟肖、活泼生动的人物形象,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儒释道哲学思想。

儒释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一直以来不断进行着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各自复杂而深刻的思想体系。本章即从道教的观点和角度来透析《西游记》中所体现的政治哲学理念,比较其与正统道教的同异,并分两部分介绍作者道教思想的形成和《西游记》前七回作者活灵活现的思想展现。

1、 唐僧取经原因分析

1. 取经是为了追逐社会理想与道教社会理想 ,体现了唐朝的理想社会面貌

《西游记》的故事原型是唐太宗时期玄奘大师不畏艰辛西行求法的事迹,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个故事进行创作,是因为贞观时期海晏河清,

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具有繁华盛世之象。作者想要借鉴唐朝的太平景象,探索一条救世治国之路。

唐朝的国姓是李,所以唐朝统治者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同时佛教在唐朝时期也十分兴盛,所以作者在书中设计了西天取经的故事情节,通过道教与佛教联合并吸收佛教思想的精髓,达到治国理政、国富民强的目的。这也是吴承恩希望清朝统治者所能做到的事。

花果山的理想与道教的社会理想一样,都继承了道家的"道"的自然无为思想,但不同的是,道教的"道"不仅包含了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还融入了儒家 的仁义礼法之道。道家是从不谈仁义道德的,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慝 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西游记》:逐名、逐利、逐得——取经“之路”为谁

而道教虽然继承了道家以道为最高本体的核心思想,提倡以道治国,但是却把神仙说与道本体论结合在一起,并为此作了一些思想改变。道教认为仁义礼法都是大道的产物,所以人 们要守道,就是要遵循仁义礼制,在这一点上,治国与修身是一致的。

早期道教 经典《太平经》力图恢复上古之道,提出身国同构,要求人们要守道而行,并且对儒家的"三纲六纪"进行了论证:"三纲六纪所以能长吉者,以其守道也,不失其治,故常吉。"

道教的社会理想是"致太平",想要致太平就要有一个好的君主,以道、德、仁等治理天下,听从大臣的意见,使百姓顺从纲常教化,远离纷争,安居乐业。"道教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具有慈爱之心,要仁慈、友善地对待他人,乐人之成,悯人之苦,济人之危,平等一心,和同一切。从而达到"齐"。

2. 西天取经的致太平理想

作者想要效法上古时期的清净无为之道,革除政治的弊端,但这条路注定是行不通的,三代之后,大道荒废,人心不古,无为之道已不再适应于经世治国,必须代替以仁义礼法的约束,即老子所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 后义,失义而后礼。"时代只能前进,不能倒退。

随着社会群体的复杂化,人类活动也会増多,人的欲望也会増长,天道无法再维持人类的秩序,所以只能用仁爱礼义来规范。花果山神仙般的生活是作者的最高理想,但是封建制度的礼节 是不允许这种生活存在的,是以道教与佛教联合绞杀了这种理想的自由的生活, 孙悟空也被如来镇压在五行山下,静心反思,作者的理想也随之破灭。

《西游记》:逐名、逐利、逐得——取经“之路”为谁

面对花果山理想的破灭,作者不得不去寻找新的通往自由之路,在去西天取经之前,书中第九回描写了一段樵夫和渔翁的对答,仍然表达了他対山青水秀、 淡泊宁静的理想生活的向住。书中対樵夫和渔翁 之间关于山青水秀的对诗作了很长的描写,除了要引出泾河龙王与人打赌被斩的 故事情节之外,也表达了作者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图景。

然而如上所说,清静无为的思想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不能够治世救民,但由于主观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者也不可能产生更新的思想,只能在封建礼教范围之内,在佛与道之间找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体现在书中即针対天下群魔乱起的情况,道教朝廷联合友邦佛教设计了西天取经的行动,名为取经,实为除魔卫道,使人民获得幸福安宁。

在思想上除了宣传仁义思想外,还表现为道教通过对儒家、佛教思想的批判与吸收,来实现自己兴国安邦致太平的理想。也有学者认为,全书的主线是唐僧一行经历千辛万苦去西方求经来造福人民百姓,所以书中宣传的 应该是佛教思想。但其实不然,《西游记》中虽然看似佛教的法力比道教略高一 筹,也有很多诗词中用到了佛教术语。

2. 孙悟空取经原因分析

《西游记》把孙悟空塑造成了一个神通广大、无法无天的美猴王形象并且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才能保证取经队伍一路平安地到达西天。小说前七回作者倾力塑造的神通广大、无法无天的美猴王孙悟空正是被压在五行山下动弹不得,正好满足这个需要。

由此可见,孙悟空取经的原因其实缘于一个承诺。他皈依佛教也不是完全自愿的,因此他对佛祖道君以及九天之上的神、五湖四海的仙都不是那么毕恭毕敬的,甚至时不时还会出言讽刺、 辱骂,这与他大闹天宫时无法无天的性格是一致的。

《西游记》:逐名、逐利、逐得——取经“之路”为谁

而孙悟空有情有义、做事有始有终的性格因素下,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答应取经,那么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底, 所以第三十一回孙悟空就算因为唐僧被妖怪欺骗将其逐出师门,也仍然坚持认为一定要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的安全。这也可看出,孙悟空取经不为"修正果",只为一个承诺,这正是一个英雄人物的真性情,充满了人情味。

三.吴承恩与解构思想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生活的明代嘉靖年,这些不仅给作者带来深刻的震撼,让作者对于封建阶级统治失去了信心。

作者思想的转变不仅受所处时代的影响,与其本人的生活经历也不无关系。吴承恩本人多才艺,"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性情刚直,在考八股文的明朝始终报国无门。这些经历更令他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借神魔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愤懑,这种

"讽戒"的写作目的也必然会冲淡原有故事的宗教色彩。

另一方面,作者虽试图以文章向不合理的社会抗争,但这种力量始终是渺弱无力的,正如看似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始终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未沉浸在矛盾中难以自拔,而是以大胆的想象与新奇的构思、生动的故事与超脱的语言,将善意嘲笑与辛辣讽刺融为一体,在调侃戏谑中完成了对神佛及其它种种的解构。

《西游记》:逐名、逐利、逐得——取经“之路”为谁

正如郑振铎所言。可以说,同时代对于社会有着深刻认识的作家不在少数,但像吴承恩这样以诙谐讽刺的基调解构社会的却不多见。作者能在西天取经的宗教故事框框里表现出光怪陆离的色彩与离经叛道的意味,于插科打莲嬉笑怒骂中成就了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经典。

四.结语

《西游记》寄托了作者匡扶世事的理想,作者想要借鉴唐朝的太平盛世,通过道教与佛教的联合,试图寻找一条救世治国的道路。这也是为什么吴承恩会去写这本小说。

第一,小说以第七回为分界线,前后体现了作者社会理想的转变。花果山理想破灭的原因,一是因为封建制度下不允许这种社会形态的存在,二是因为清静无为之道已经不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但无论是"小国寡民"式的花果山生活, 还是融合了儒与佛的道教致太平理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它们都没有触动社会不平等的基础,社会矛盾依然存在。西天取经之路上,作者虽然一直宣传仁义王道等理念,扫荡黑暗势力,但注定也是行不通的,因为作者跳不出历史的局 限,摆脱不开封建制度的束缚,所以他的治世理想依然无法实现,但书中所表达的惩恶扬善、大公无私、勇往直前的理念还是值得现代社会提倡和宣扬的。

第二,孙悟空是大道的产物,他的出生具有强烈的道教本体色彩。孙悟空走上西天取经之路可以看作是道教本体论向心性论的转变。他开始求仙访道的目的,一是为了长生成仙,二是为了能够使花果山和平自由的生活可以长久保持下去

《西游记》:逐名、逐利、逐得——取经“之路”为谁

后来的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都只是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不是为了成仙成佛。西天取经是一次修道之旅,从孙悟空身上可以看出道教乐观积极、 热爱生命的精神,但从根本上来说,他的人生追求是为了实现自我,这与道教把 神仙作为最高理想典范是有些不同的。

第三,道教神仙世界里尽管有尊卑的区别,但是这种区别并没有引起过争斗,神仙之间无私利无私欲,是大道至真至纯的化身。而《西游记》中的神仙世界则 是人间社会的缩影,充满了世俗的气息。神仙与妖魔的划分标准也不再是善与恶, 而是是否在社会体制内。所以《西游记》中神仙的形象并没有特别的神圣高大,有时还带了一点讽刺的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