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後期為何會出現宦官控制皇帝的現象?

亙古懷念說史


宦官專權幾乎貫穿了整個唐朝中後期,自號稱“欺壓皇上的老奴”李輔國始,到逼宮弒帝的俱文珍與王守澄,再到經歷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以及人稱皇帝之“父”的田令孜和唐昭宗時的權閹楊復恭、劉季述等,一批批的宦官逼宮弒帝,專權橫行、無惡不作。那麼,唐朝的宦官為何能夠擁有如此權勢呢?

唐朝宦官崛起自肅宗起,掌握話語權自掌兵權起

與歷史上大多數王朝一樣,唐王朝最初的幾位皇帝,包括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以及半個李隆基都是較為賢明之君,唐王朝在他們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而此時的宦官則僅僅是跟隨在他們身邊的奴僕而已,對於國家大事根本無權參與。

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後期,由於天下承平日久,這位前半生堪稱英明之主的皇帝開始逐漸怠慢朝政,再加上政策上的失誤,導致唐王朝中衰的隱患就此埋下。與此同時,李隆基還將一部分權力交給了深受寵信的宦官高力士,高力士由此開始成為朝臣與李隆基之間溝通的橋樑,並藉此參與朝政,《舊唐書》對此有載“每四方進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可見高力士當時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決策權。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在逃往蜀地途中遭遇“馬嵬驛之變”,之後太子李亨北上靈武稱帝,遙奉蜀地的唐玄宗為太上皇。“安史之亂”不僅導致唐朝由盛轉衰,更導致唐朝統治者對官員們的信任大打折扣,再加上魚朝恩、李輔國等人表現出的衷心,唐肅宗李亨不僅開始重用宦官,甚至以宦官監督朝廷官員。《舊唐書》有載“府縣按鞫,三司制獄,必諧輔國取決,隨意區分,皆稱制,無敢異議者”,宦官李輔國的權力可見一斑。

到了建中四年(783年),“奉天之難”爆發,涇源鎮士兵暴亂攻陷長安,唐德宗倉皇出逃奉天,並被叛軍包圍一月有餘,因宦官竇文場、霍仙鳴在這次動亂中護駕有功,表現出了極大的忠臣,唐德宗於是加封他們為神策中尉。此後,宦官執掌禁軍開始成為定製,軍權在手的宦官頓時權勢滔天。

到了唐順宗年間,宦官集團的權力便已經開始嚴重的干擾到了皇權的統治,然而當唐順宗想要聯合朝廷重臣對宦官集團進行打壓時,卻發現已經來不及了,唐順宗不僅沒能壓制住宦官集團,反而在宦官俱文珍、劉光琦等人的逼迫下,唐順宗被迫讓位於太子李純,而參與“永貞革新”的大量官員也都遭到了貶謫和殺害。

自此之後,宦官集團徹底失去了制約,他們不但牢牢掌控著朝政,更是足以決定皇帝的廢立乃至於生死。

唐朝宦官為何能夠控制皇帝?掌握軍權的他們已經脫離掌控

縱觀歷史上的宦官專權現象,最初均是源於皇帝對宦官的寵信,而當宦官權力開始無限膨脹之後,便開始逐步脫離掌控,以至於最終達到限制皇權乃至壓制皇權的地步。具體到唐朝,宦官之所以能夠控制皇帝,主要便是由於宦官掌握了軍權。

唐朝的宦官崛起雖然自唐肅宗時期已經開始,但此時的宦官干政更多依賴於皇帝的信任,也就是說他們的力量源泉依舊是皇帝本身,因此這一時期的宦官仍然受制於皇權。皇帝寵信之時,他們自然可以插手政務,然而一旦失寵,皇帝也可以很輕鬆的將其除去,例如唐代宗處死李輔國和魚朝恩。

到了唐德宗以後,由於宦官開始牢牢掌握軍權,雖說他們能夠掌控軍權仍然源於皇帝的信任,但禁軍作為中央朝廷最為重要的軍事力量,掌控了軍隊的他們,便等於直接掌控了一部分生殺大權,這使得他們的權力源泉便已經開始逐步脫離皇帝。

與此同時,安史之亂後的地方藩鎮勢力得以迅速發展,並開始逐步擺脫皇權制約,最終形成了中央朝廷與地方藩鎮對抗的格局。藩鎮的逐步做大,使得皇帝的權力大為削弱,京城的禁軍可以說已經是皇權的最後保障,而這股勢力卻掌握在了宦官手中。

對外沒有依靠,對內又沒有軍權,唐朝後期的皇帝簡直如同傀儡一般,而掌握了禁軍的宦官雖然對藩鎮無可奈何,但卻足以輕鬆掌控中央朝廷,畢竟皇帝和朝中大臣的性命還要依賴他們。


香茗史館


唐朝宦官開始掌握國家重要權力始於唐玄宗李隆基,高士力就是其中代表。他助唐玄宗平定韋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亂,深得唐玄宗寵信,而且本人即忠誠又富有謀略,對唐玄宗不離不棄,被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最終累官至驃騎大將軍、進開府儀同三司。

安史之亂後,唐朝宦官權力開始做大,從唐德宗李適開始委任宦官掌管皇宮禁軍成為了定製,從此宦官的權力變得不可抑制,太監掌控皇宮禁軍相當於皇帝把自己的安全全部交給太監掌管。

公元820年唐憲宗李純暴斃,太監王守澄等擁立李恆為皇帝,即為唐穆宗,穆宗在位幾年後病死,死後太子李湛繼位,為唐敬宗。唐敬宗李湛在位2年後就被太監劉克明等謀殺,後太監王守澄等又擁立李昂為皇帝,即為唐文宗。



唐文宗繼位後對太監干政非常不滿,欲奪回皇帝喪失的權力,唐文宗與宰相李訓和大臣鄭注密謀除掉當時以仇士良為首的全部太監,以皇宮內降臨甘露為由誘騙所有太監到皇宮中觀看,然後全部殺掉,結果事情敗露,雙方發生激烈戰鬥,結果以李訓為首的眾多重要大臣全部被殺死,連同家人也慘遭滅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這是唐朝歷史上一次最為激烈的皇帝和宦官之間爭奪權力的鬥爭,最後以皇帝的失敗而告終,之後文帝成為傀儡,從此“天下事皆決與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最後鬱鬱而終。

從此唐朝太監開始掌握國家大全,甚至皇帝的廢立都在太監的一念之間,真是可悲可嘆!


螞蟻歷史觀


每一個朝代到後期,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包括明確規定宦官不得參政和識字的明朝。能控制皇帝廢立的宦官,不只是唐,早在漢朝就有這樣情況出現。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幾個方面:一、政治上。一個朝代在建立之初沒有太多的朋黨和其他政治利益集團,而到中後期,就出現各類團體。這些團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來皇帝的個人統治,那麼皇帝就需要拉攏或重新樹立一派來牽制原有的政治團體,而這些新貴們,又成為了新的利益集團,重新威脅皇帝的統治。宦官就是這麼一個團體。皇帝身邊最親近的就是這些人,長期培養起來的信任,使皇帝在需要幫助的時候,首先依靠的就是他們。逐漸形成其政治地位,以致可以左右皇帝的廢立。東漢後期的“十常侍”就是個典型。一朝天子一朝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二、皇帝家族的繁衍。一般宦官當朝的時期,那個時期的皇帝大都是幼年登基的,縱觀中國歷史,凡是幼年登基的皇帝,他所在的朝代,大都是外戚或宦官當權。唯一較為例外的就是康熙了。幼年的皇帝,沒有父親的照顧,父老兄弟姐妹可能是他最大的威脅,那麼他能信任就是他的母系親屬和身邊的宦官了。


中國拉卜楞


好多朝代到後期,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包括明確規定宦官不得參政和識字的明朝。能控制皇帝廢立的宦官,不只是唐,早在漢朝就有這樣情況出現。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幾個方面:一、政治上。一個朝代在建立之初沒有太多的朋黨和其他政治利益集團,而到中後期,就出現各類團體。這些團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來皇帝的個人統治,那麼皇帝就需要拉攏或重新樹立一派來牽制原有的政治團體,而這些新貴們,又成為了新的利益集團,重新威脅皇帝的統治。宦官就是這麼一個團體。皇帝身邊最親近的就是這些人,長期培養起來的信任,使皇帝在需要幫助的時候,首先依靠的就是他們。逐漸形成其政治地位,以致可以左右皇帝的廢立。中國有兩個朝代宦官專權最厲害,一個是唐後期,一個是明中後期。與明代不同的是,唐代的宦官權力似乎更大一些,手段似乎更毒一些,膽子當然也壯了一點。兩朝最大的區別便是,明代的宦官再怎樣也跳不出皇帝的手心,而唐代的宦官專權對皇帝甚至有生殺予奪的權力。那麼唐代宦官專權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

  宦官是為皇室當中的妃子和皇帝提供服務的人,最初宦官在宮中只提供服務,但是不允許干涉朝政,但是在唐朝後期,卻出現了一大批的宦官干政、宦官弒帝的現象,唐朝宦官當權的原因是什麼呢?宦官專政之所以成為唐朝的頑疾,和當時的社會風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當時皇帝身邊都有一個負責日常事務的宦官,而這些宦官在皇帝身邊盡心盡力的服務,取得了皇上的信任,皇上也會允許他們批閱一些公文,後來為了牽制文官武將,皇上就有意提升宦官的權利,這就讓很多宦官的地位逐漸上升。這可以說是唐朝宦官當權的原因之一。

  唐朝宦官當權的另外一個原因要從唐玄宗時期說起,當時凡是大將出徵,為了對將士在邊境的行為進行監督,朝廷就會派一名隨行的宦官,這些宦官的地位比起領兵的將領來說絲毫不弱,於是就憑藉著皇上的權威,很多宦官就開始在軍中勒索,瞎指揮,欺凌將士們,但是將士們卻又無可奈何。宦官當權和宦官在朝廷中處在的一個特殊機構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秘書處是當時的重要決策的機構,而這個機構就是以宦官集團為主要支撐的,宦官在這裡,有些才幹的大臣就會被集團排擠,剩下的就狼狽為奸,禍國殃民。而且從唐德宗時期開始,皇帝把守衛京城安全的機構的將領也替換成了宦官,這一舉措讓宦官的地位又上升了一大步,也開始掌握國家的軍事權利。

  唐朝宦官當權的時間有近一百年,是所有朝代中宦官當權時間最長的。唐朝宦官當權開始於唐肅宗時期,唐肅宗手下的李輔國是一個當權的大太監。李輔國因為擁立唐肅宗有功,唐肅宗就將朝政交於李輔國處理。程元振是唐肅宗後期當權的宦官,他在唐肅宗後期打敗了李富國,成為朝廷中的大人物。他將國家大事掌控於自己的領導之下,架空了皇帝。唐朝宦官當權的時間最長的一位是俱文珍,俱文珍經歷了三朝皇帝,分別是唐德宗、唐順宗、唐憲宗。俱文珍在唐德宗時期發跡,執掌了朝廷大權。唐順宗繼位以後,發動永貞革新,俱文珍密謀政變,將唐順宗廢掉,立太子李誦為皇帝。

  唐穆宗是唐朝後期的一位皇帝,唐穆宗生性懦弱,並且喜好玩樂。宦官王守澄善於投其所好,深得唐穆宗的喜歡。王守澄與唐穆宗玩半夜捉狐狸的遊戲,使得唐穆宗在白天無法理政。唐穆宗將朝廷的大權交給了王守澄,王守澄位於唐朝宦官當權時間的後期。唐朝宦官當權時間貫穿了唐朝中後期,仇士良是最後一位當權的宦官。仇士良在當宦官的時候,善於迎合皇帝。仇士良與唐文宗發生過爭鬥,在甘露之變中,唐文宗想要除掉仇士良,但是仇士良提前得到消息,派兵挾持了唐文宗,並且誅殺了一千官吏。其後仇士良輔佐唐武宗上位,仇士良晚年的時候,告老還鄉,唐朝的宦官當權自此結束。

  宦官當權,對唐朝的統治者而言,是傷腦筋的一件事情。在當時,宦官的權利不僅可以干預國家的政事,還有甚者甚至能在朝廷當中呼風喚雨,讓皇帝對宦官都退讓三分。而唐朝宦官當權的影響又是如何的呢?宦官當權,最先影響的就是朝廷官員的積極性,當時的朝廷官員幾乎都被宦官壓制,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宦官欺上瞞下,讓很多官員迫於壓力都不敢說實話,而人民群眾就活在了長期的剝削和壓榨當中,皇上卻完全被宦官矇在鼓裡。

  唐玄宗時期,開創了宦官隨軍隊監軍的例子,這就讓唐朝宦官當權的影響開始進入到了軍隊當中。當時但凡是有大的軍事活動,都是在宦官的監督下進行的。這些隨軍監督的宦官,權利比隨軍將領都大,大多數宦官不懂軍事指導,在實際作戰當中,總是亂指揮一通,還憑藉著自己的權利,在軍中撈好處,自己賺個盆滿缽滿,這樣讓軍隊的紀律和將士們的士氣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唐朝宦官當權的影響在國家權力上也有體現,宦官權利的不斷上升,就讓皇上權利逐漸變弱,面對有些宦官的苦苦相逼,皇上甚至都沒有了牽制宦官的實力,這樣的形式讓唐朝在步入中後期以後,宦官逐漸囂張起來,類似的宮變也是層出不群。國家大事的決定權全掌握在了宦官手中,而後來,宦官也成了唐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唐朝滅亡,宦官專權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在唐朝的發展歷程當中,宦官當權是一個最大的特色。在歷史上沒有哪個朝代的宦官能夠擁有這樣的地位,可以公開的干預朝政,甚至是當時的一些朝廷官員都在地位上和宦官相差很大,那麼唐朝宦官當權有哪幾位?

  唐玄宗時期,一名叫做李輔國的宦官進了宮,在太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因為盡心盡力而成為了太子的心腹。後來唐朝爆發了著名的安史之亂,唐玄宗倉促逃跑,留下了太子安撫民心和迎抗敵人,而在李輔國的計策下,不僅順利平亂,太子還登基成為了皇上,鑑於在安史之亂之中的表現,李輔國深得皇上的信任,那個時期,他幾乎全攬軍事政事。除了最出名的李輔國之外,唐朝宦官當權有哪幾位?俱文珍是在德宗時期一名宦官,因為德宗的信任,當時朝廷上,俱文珍幾乎是為所欲為。德宗去世以後,順宗繼位,他不甘心受到宦官的牽制,打算以政治改革的方式來改變宦官專權的弊端,卻不料被俱文珍相逼,當皇帝僅僅七個月,就退位當了太上皇。唐憲宗時期,皇帝信賴長生不老之術,後宮當中奢華,無人願意為國家大事擔憂,宦官王守澄就是當時的一名奸臣,由於憲宗長期服藥,讓憲宗脾氣暴躁,而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命不受到威脅,以王守澄為首的一干宦官竟然謀殺了皇上,幫助太子繼位,也順勢把國家大權轉移到了自己的手中。

  唐後期皇帝都被宦官殺了好幾個,可見宦官專權的荼毒之深。然而,不可預料的是,宦官這個職業,只要存在專制統治必然需要,因此宦官專權並不可免,只能加以控制。


行道者啊亮


大家好,我是小觀點大歷史,我來回答。

導語

宦官是中國古代京城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則全為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的人,也是封建社會的特殊產物。

歷史上唐朝並非宦官專權的重災區,出現宦官專權現象是在唐朝中後期,從唐穆宗後的九位皇帝,其中就有七位是宦官所立,唐敬宗、唐文宗更是被宦官所殺。

唐朝宦官之所以能夠操控朝政,甚至廢立皇帝,原因在於中央的兵權落到了他們的手裡。

神策軍

神策軍是唐朝中後期中央北衙禁軍的主力,而神策軍的領導權在宦官手中。

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國力日衰。在代宗執政期間,廣德元年,西北吐蕃犯邊,直驅長安。代宗李豫無奈只能出逃陝州,魚朝恩率神策軍充當禁軍,保護代宗的人身安全,此事讓代宗感動不已,因此唐代宗對魚朝恩倍加寵信,任他為天下觀軍容處置宣慰使,專典神策軍,時常出入禁中,權寵無比。

大曆五年,魚朝恩獲罪被處死,神策軍恢復了由兵馬使統率的先例。但建中四年,原鳳翔節度使朱泚發動叛亂,長安失陷,德宗慌亂出逃,期間只有宦官在旁忠心伺候。待神策軍收復長安,迎回德宗後他卻認為宦官才是最值得依賴的,而神策軍是最勇猛的兩者聯合必定事半功倍,從此宦官掌控神策軍。

唐朝為何宦官掌權可以操控皇帝

1、唐朝宦官集團長期控制皇權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掌握神策軍兵權,以神策軍為工具控制皇權。

2、有了兵權就操縱朝政,使政治癒加黑暗腐朽,大多數宦官沒有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缺乏遠大的政治抱負和才幹,只會結黨營私,貪汙受賄,賣官鬻爵,無惡不作。

3、宦官專權使封建割據局面更加嚴重,宦官專權以後,地方藩鎮的節度使任命多操縱在其手中。

總而言之唐朝中後期宦官可以為所欲為的操控皇帝就是因為中央大權——軍隊,掌握在宦官手中。


小觀點大歷史


在唐肅宗時期,宦官集團的權利拓展到了軍事領域,以李國輔宦官為首的開始掌握兵權,並且還能對軍隊管理系統提出一條的意見,這就進一步提升李國輔等宦官在朝中的實力了,劉詢《舊唐書》中記載,此時的李國輔意見全傾朝野,府縣按均,三思制獄,以接國輔覺得,意見區,皆稱制,無敢異議者,由次開始。



小志剪輯視頻


宦官干政本不稀奇,皇帝的身邊人,處於權力的中心。但凡在皇權旁落時,宦官就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政治力量。唐朝安史之亂前,皇帝身邊的宦官大都沒什麼機會參政。安史之亂髮生後,唐玄宗逃到四川,讓太子李亨留下平定叛亂,宦官李輔國有很大功勞,他擁立李亨為帝,就是唐肅宗。唐肅宗很看重他,讓他做了中書令,這個官職相當於唐朝的宰相。從此宦官掌握權力。

代宗繼位後,吐蕃攻打到長安,代宗逃亡陝西。此時趕來救駕竟不是武將,而是宦官魚朝恩率領的一支邊軍神策軍。代宗感激涕零重用魚朝恩,廢掉程元振,並且把神策軍作為禁軍的核心,讓魚朝恩掌管。從此宦官掌握了軍權。

以後宦官的權力越發不可收拾,甚至可以干預皇帝的廢立。直至唐朝滅亡。


歷史研究課


宦官專權,自秦朝趙高專權便已有之,在後世王朝更是屢見不鮮,而在唐朝後期卻出現了宦官專權的高峰期,宦官們任意廢黜擁立皇帝,滿朝文武無人能攔。那麼,為什麼唐朝的宦官會如此放肆擅權呢?

高力士—唐朝宦官勢力的崛起

高力士在玄宗當臨淄王時就跟隨著他,在玄宗誅殺韋后一黨和平定太平公主時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唐玄宗即位後,任命高力士為驃騎大將軍,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高力士從此權傾朝野,各地奏表都先由他過目,小事則自行裁決。對此,玄宗曾說“力士當上(值日),我寢乃安”。

與高力士一樣,玄宗身邊的楊思勖、黎敬仁、林招隱、尹鳳祥等宦官都因為功勳受到重用。他們或是帶兵出征,或是代皇帝巡視四方,在玄宗一朝甚是威風。值得說的是,高力士一生對玄宗對大唐都算是忠心耿耿,就是在玄宗逃難蜀地以及做太上皇時,他都一直相伴左右,忠心服侍。而一些監軍宦官,到了地方則是吃拿卡要,為所欲為。在平定安史之亂初期,就因為監軍宦官的讒言,大唐先後折損封常清、高仙芝等大將。

李輔國—宦官勢力大權獨攬

馬嵬兵變之後,李亨在靈武稱帝,尊玄宗為太上皇。作為有擁立之功的貼身宦官李輔國,被唐肅宗李亨任命為元帥府行軍司馬,掌握兵權。

李輔國與肅宗皇后張氏一起裡應外合,打擊異己,控制朝政。天下大事基本上全部都由李輔國決定,朝臣所奏之事都要先經李輔國之後再報肅宗。李輔國還專門派人去監視朝廷大臣動向,對有不從自己的大臣嚴厲打擊,就連地方的節度使也由李輔國委派。

唐肅宗晚年病重,張皇后密謀殺掉太子擁立越王。聞訊的李輔國搶先殺掉張皇后和越王,擁立太子李豫即位,即唐代宗。此後李輔國更是日益驕橫,曾對唐代宗說:“大家(皇帝的俗稱)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聞此僭君之言,唐代宗雖心有不快,仍要表面優待輔國,尊之為“尚父”,封司空兼中書令,李輔國成為宦官宰相第一人。

從李輔國起,大唐皇宮禁軍大權就落入宦官之手,以至於隨後的宦官們可以隨意廢立皇帝,屠殺大臣。


時光山人


唐朝後期,指的是從安史之亂到唐朝滅亡的這段時間,期間大概一百五十年的時間,歷經十四帝,分別為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景宗。大權在握的宦官有李輔國,陳元振,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六個。

查閱資料不難發現,唐朝後期宦官能夠控制皇帝主要有一下幾點。

1.從肅宗開始,後期的皇帝性格偏弱,在位時間偏短,無法穩定當時的朝局,只能依靠宦官。

2.不難發現,大權在握的宦官都有擁立之功,初期都得到皇帝的重用,後期還手握兵權,大權在握。

3.唐朝後期黨爭嚴重,著名的有牛李黨爭,皇帝控制不住黨爭,只能靠宦官穩定朝局。

以上就是個人對唐朝後期宦官能夠控制皇帝的觀點,望採納!


清石茶館


每一個朝代到後期,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包括明確規定宦官不得參政和識字的明朝。能控制皇帝廢立的宦官,不只是唐,早在漢朝就有這樣情況出現。究其原因,不外以下幾個方面:一、政治上。一個朝代在建立之初沒有太多的朋黨和其他政治利益集團,而到中後期,就出現各類團體。這些團體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來皇帝的個人統治,那麼皇帝就需要拉攏或重新樹立一派來牽制原有的政治團體,而這些新貴們,又成為了新的利益集團,重新威脅皇帝的統治。宦官就是這麼一個團體。皇帝身邊最親近的就是這些人,長期培養起來的信任,使皇帝在需要幫助的時候,首先依靠的就是他們。逐漸形成其政治地位,以致可以左右皇帝的廢立。東漢後期的“十常侍”就是個典型。一朝天子一朝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二、皇帝家族的繁衍。一般宦官當朝的時期,那個時期的皇帝大都是幼年登基的,縱觀中國歷史,凡是幼年登基的皇帝,他所在的朝代,大都是外戚或宦官當權。唯一較為例外的就是康熙了。幼年的皇帝,沒有父親的照顧,父老兄弟姐妹可能是他最大的威脅,那麼他能信任就是他的母系親屬和身邊的宦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