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到底做了什麼會導致一些業主要求取消物業?你怎麼看?

用戶5572402163


主要是業委會對物業公司的服務監督缺位,造成物業公司的服務質量不高。還有一個原因是業主不清楚物業公司是根據合同服務的,不是收了物業費業主的什麼事情都歸物業負責的。


當湖十一局


我舉個例子,一次幾個朋友聚會,其中一個朋友說他們的物業很黑,他有次忘了帶門卡,保安盤問很久才讓他進,他發感慨:業主回家真難!不久這位朋友邀請我們去他家,走進他們小區,他很自豪的給我們講,他們小區很安全,基本沒有發生過盜竊現象。

這個列子說明什麼呢?現在好多喊取消物業的人,他並不是真心想取消物業,而是對某一件事不滿而發幾句牢騷。所以真正從內心想取消物業的人,真的不多,極少數而已。


安安2085


怎麼說了,物業到底有那些是物業該官的,我不是很情楚,這個月的九號我家發大水了,是衛生間洗面盆臺塌了下來,把下面冷熱水龍頭壓壞了,一房間都是水,我自己把外面水錶上的總開關關了,但是家裡的總開關關不緊,還是漏水,我們這房子是拎包入住的,一切都是裝好的,我是一六年七月入住的,我找了物業,物業說房間的一切不管,只管外面的,後找了外面人修了,我不知道我們這情況該物業管嗎?


麗萍1858


剛剛還有業主想改天然氣!還有業主嫌天然氣開關閥門在他家(二樓)經過,他很氣憤,都做好打算了,給別人美美的炫耀呢“我早早做飯吃完,把總閥一關,讓他們都吃個屁!哼!我能逛多遠逛多遠,找我呀。”這樣的業主,業主們:幫忙給出個主意,我住四樓可咋整!物業已經把這兩戶盯上了,改天然氣的據說天然氣驗收部門對我小區的供氣全停!不知道最後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柳梢兒1


“取消物業”的呼聲在問答中一直是反覆討論的熱點話題。

應該說,業主與物業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自物業管理這個新生事物

引入國內以來迄今已近四十年,可以說,這四十年的物業管理發展史就是一部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的爭鬥史,總的來看,物業一方無疑是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


綜合業主對於物業的各類投訴與不滿意見來看,簡單概括有:

一、亂收費、收費不透明、捆綁式收費、超標準亂漲價收費等等。

新建小區業主自入住開始就會遇到的問題是,如果你不按規定預先繳納物業費、裝修押金、管理費、建築垃圾清運費等等一些列的費用,你就拿不到鑰匙。

也就是說,此時就已經為矛盾的滋生埋下伏筆;而待入住之後,物業公司進而收取的停車費、車位費、水電公攤費等等,讓業主方進一步感覺到物業的強勢,矛盾進而愈發激烈。


二、暗度陳倉的侵佔業主各類公共收益,不徵詢意見、不公示,不報賬。

小區各類公共收益,歸根結底應屬全體業主共有,許多物業公司無視法規,純粹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大肆侵佔業主方利益,自然會引起業主不滿。只不過業主方在這個問題上難以維權罷了。


三、不能擺正自身位置,以管理者自居,管理與服務的定位本末倒置。

物業管理,名為管理,其實質仍然是服務,只不過這種服務較為特殊,寓管理於服務之中而已。

許多物業不能找準定位,過分強調管理,這依然是缺乏服務意識:表現在態度蠻橫、自以為是、無視業主需求的意見,不按合同辦事,不能提供質價相符的服務等等,長久以往,業主方根本感覺不到其自身才是小區真正主人。


其他種種亂象,這裡不去贅述;不過在當下這個特殊時期,應該說,許多物業公司還是肩負了一定的社會責任,在抗擊疫情病毒的戰役中做出了自身的貢獻,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海風116067626


如此物業!!!╯﹏╰。家裡水閥總閥壞了,想及時更換,避免一旦跑水無法控制給樓下鄰居造成巨大損失。給物業打電話想請他們幫忙關一下單元總閥好換室內閥體。物業開始說沒有單元總閥,只有整個樓總閥在別的單元,開不了,問了鄰居鄰居說我們單元就有;再次聯繫物業又說在我們單元一樓住戶屋裡(房子空著沒裝修根本沒人),我說那麻煩物業給聯繫一下一樓業主,請他們幫一下忙開一下門或者聯繫好了我自己開車去取鑰匙用完鎖好了再送回去,物業說:“一樓業主不配合,物業費都不交,溝通不了你自己溝通吧”!我說我是個人,人家一樓業主雖然沒裝修是空屋子也不能隨便把鑰匙給我呀?物業是小區業主認可的一個組織,怎麼也比我這個人溝通起來更有效吧?!物業連電話都沒撂就說:“他家人出國了!聯繫不上。!”實在沒辦法了我找的水電師傅看不下去了,打開單元門進門處第二塊地磚,找到了單元水閥,冒著一定的風險關閉了水閥(這個風險是因為物業條例有規定,小區公共水電設施的使用和修理要得到物業的許可,擅自使用造成的不良後果由使用人承擔)————這只是我跟物業發生的一個事。小區業主群跟物業的矛盾故事經常上演。一個不做為不擔當的物業,一個只收費不做事的物業我們不需要!


亮子71926337


在談物業之前,先談一下中國人的人性,權力思想是幾千年的流傳,官大一級就有大一級的權力,各行各業,自上而下無一例外,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核心,核心不同導致人的思想意識也不同,各行有各行的德,尊規尊德的受歡迎,背道而行的遭人反對,具體說一點實例,全國的公交車行業受人民的評價為什麼最高。在講一下度,凡是必有度,都在度之中行各界的規,就是和諧的,無度的行規必生亂象。把權和度來評物業就不難回答你所提的問題了。物業是近二三十年新興的行業,具體的講是把衛生員,安巡人員,維修人員,和臨時性的綠化人員,四種純服務工作人員組合在一起加上若干個管理者組成的企業,名為物業企業,企業下有幾個部,部下還設幾個組,如此物業企業的非服務性人員嚴重超大都變成了管理者,有點小權就無度,加上這些人,有正式專業畢業的幾乎沒有,因為我們國家各大院校沒有物業專業,而物業企業又不屬於國企和私企,有人發工資,物業是靠業主的服務費養活的人,應精少非服務性的管理人員,也就減少業主的負擔,而物業費是單方強制條款,沒有業主的意見協商,業主失權,在管理上物業出臺了不應超服務性的規定,超權越線,更有甚者編造謠言失度。權和度的在物業上表現的多業主必然就反對,但物業也有好的,業主喜歡的,基本上分兩種,在居民委員會直接領導下的物業,和原房管局下辦的開發公可下屬的物業,基本上業主是沒有多大意見,而開發商建完房後私辦的物業基本上業主都意見堆山。物業是服務性的,而不是管理性的,物業必須在居委會的領導下,達到入住率的社區和夠年限的必須成立業主委員會,由業委會領導物業,把權和度結合好了,問題也就能解決。


老頭114474768


取締物業!因為物業是以營利為主的,並且有強大的社會背景,業主大部分若勢群體,搞不掂物業,物業費少收一些,按房屋每平方0、5元收取,交由小區所在的街道社區來負責,安排幾名保安、幾名保潔人員即可搞定,小區電梯內廣告收入和地面劃幾十個臨時停車位每小時1元,全部交街道社區來支配,我認為這樣辦就不存在業主和物業予盾了,相信街道社區一定能管好。


一國企下崗工


開發商物業,左手換右手,換湯不換藥,還是發商的藥,開發商背靠保護傘,交接物業,霸王條款,所有手續,都綁架在交房上,逼迫業主簽字,違背法律 ,這樣的物業留在小區,稱王稱霸,欺詐業主,所作所為,物業說了算,業主 ,敢怒不敢言,造成整個小區不和諧,全小區業主團結起來,抵抗物業,拒絕交納物業費,讓不作為的物業早日離開小區 ,小區由業主自治,或由街道社區統一管理,和諧小區,由物業退出開始!


天空生活日記


中國製定有《物權法》,遺憾的是各地並沒有很好地監督和執行,一部分物業管理公司唯利是圖,只想著賺錢,為業主全心全意服務意識不強,甚至變著法子玩一些損害業主利益的事。如:電錶、水錶、燃氣表等跑得快,不及時找權威有資質的部門校驗,有個別還聯合不法分子合夥坑害業主。再者,業主公共場所被物業公司侵佔出租私自獲益,等等,嚴重損害了廣大業主的利益,也損害了物業公司自己的聲譽和整個行業名聲。凡此以上種種,亟待監管部門嚴厲監管和查處,也急待物業部門自查自糾,提高自己形象和整體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