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互保意味著大清已對東南漢族權臣失去控制了嗎?為什麼慈禧不追究?

搖把子65450140


很多人覺得東南互保一出,基本上就意味著清朝對東南漢族督撫失去控制了,但我個人倒覺得不是這樣。


至少在慈禧死之前不是這樣。

說白了,東南互保就是在局勢不明的時刻,暫時把東南富庶之地圈起來,不受戰火綿延,至於後面怎麼弄,其實東南督撫心裡都沒數。



不僅東南督撫們沒數,就連簽訂互保協議的另一方英國,他們心裡也沒數。作為比較早地在中國擁有既得利益的帝國主義國家,英國對其他列強企圖一擁而上在中國分一杯羹的行為其實是不滿和忌憚的,尤其對1900年前後發生在中國北方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英國對此是擔憂的。英國懼怕其他列強瓜分中國的行為影響了他們在中國的既得利益,所以這才導致後來英國失去了聯軍的主導權。於是西摩爾將軍南下促成東南互保,其目的就是儘量保住英國在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的核心利益,降低中國在被列強瓜分後有可能造成的利益損失。

至於這片東南互保區域在之後是繼續由慈禧來主政呢,還是擁立光緒帝,抑或是李鴻章,政體上是專制,還是君主立憲,甚至是共和,都是要看形勢發展而定。

那麼,對於東南督撫們來說呢,我個人覺得他們是不會真正背叛慈禧的。參與東南互保的幾位督撫,核心人物是李鴻章和張之洞,而這兩個人之所以能夠扶搖直上,慈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想他們策劃東南互保的重要原因是想給大亂之後的慈禧找一個落腳點,好歹先保住大清帝國的半壁江山再說。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東南互保是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的勤王方案。但以李、張等人的政治傾向來看,如果形勢持續惡化,大清帝國真的在這場動盪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分崩離析,他們也不會拒絕其他解決方案,比如將東南半壁獨立出來,背靠英國,建立一個憲政國家,這都是有可能的。

也正因為如此,慈禧迴鑾後並沒有對參與東南互保的地方督撫們秋後算賬,追究責任,像袁世凱、張之洞、盛宣懷等依然得到了重用。可見,慈禧對於東南督撫們在關鍵時刻的選擇還是認可和理解的。畢竟她本人能夠迴鑾,跟督撫們,尤其是李鴻章的努力不無關係。

最後一點,東南互保和清朝最後的滅亡都是晚清地方離心主義趨勢的一脈相承,但絕不能說東南互保直接造成了最後清朝的滅亡。事實上東南互保並沒有給清朝帶來太大打擊,慈禧迴鑾之後,她依然對大清帝國保持著絕對的掌控力。而清朝之所以滅亡,恰好是因為這股掌控力突然消失了,因為慈禧死了。



可以說,慈禧是晚清最後一個能夠協調不同政治集團的觀點和利益,並將其形成合力來穩步推進清廷政治改革的人。而慈禧一死,各路政治集團分道揚鑣,沒人再捧清廷的場,清廷的滅亡也就是必然的了。


達摩說


導語:

所謂東南互保,其實也就是東南各省的巡撫總督們,在清末時期,做出的一個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的策略。

早在太平天國時期,清政府就已經失去了南方的統治權。儘管湘軍、淮軍和楚軍奮勇努力之下,將江南地區收歸清政府掌管,可是各地總督巡撫已經全都變成了漢人,滿人的統治已經過不了長江了。

尤其是以李鴻章為首的兩江總督,更是差點被推舉成為了東南各省的總統。不過在名義上,東南各省依舊受到清政府掌管,畢竟李鴻章對清朝是非常忠心的。

01滿清從太平天國時期,就開始失去了南方的控制權。

南方尤其是江蘇浙江地區,是清政府賦稅的重要來源之地,可是太平天國太牛了,他們打不下湖南長沙,所以繞開這裡,一路東進,將金陵城給打下了。

中興名臣,與兵事相終始,其勳業往往為武功所掩。鴻章既平大難,獨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衝,國家倚為重輕,名滿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為己任,忍辱負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氣自喜,好以利祿驅眾,志節之士多不樂為用,緩急莫恃,卒致敗誤。疑謗之起,抑豈無因哉?---《清史稿》

打下了金陵以後,太平天國就在這裡建都了,而整個江南地區,幾乎也都成為了太平天國的地盤。這對清政府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打擊,因為沒有江南地區的賦稅,清政府根本無力支持各種戰爭。

在這種情況下,滿清八旗的戰鬥力又顯得不堪一擊,所以慈禧太后在萬般無奈的時候,選擇將練兵權交給了漢人曾國藩。

  1. 這是在滿清歷史上,第一次將招募士兵的權力,交給一個漢人來掌管。
    曾國藩回到湖南已經,開始招募鄉勇,訓練出了一支足以跟太平天國相抗衡的湘軍。
  2. 這幫人當然也不代表正義,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清政府發不出軍餉,曾國藩又沒有錢,所以答應士兵們打下一座城池,就搶掠一座城池,打來打去,傷的還是老百姓。
  3. 後來李鴻章和左宗棠也都相繼創立了淮軍和楚軍,這些人馬共同出手,終於平定了太平天國。然而對清政府來說,問題遠遠沒有得到解決,因為兵權始終都在漢人的手裡。

滿清是從關外入主中原的,所以他們在統治天下的時候,絲毫沒有安全感可言。這就是為什麼清政府不放心漢人掌兵的重要原因。

曾國藩是一個接受儒家教育很深的人,他主動解散鄉勇,自己不久也被架空。可是湘軍的那些將領,包括淮軍和楚軍的各路將領,都成為了封疆大吏,在南方各省做官。所以說南方從這個時候開始,基本上全都被漢人控制住了。

02慈禧太后向11國宣戰,南方各省表示不奉詔。

1900年,這是在歷史上比較有紀念意義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正式進入了20世紀,也正是這一年,慈禧太后以光緒皇帝的名義,發佈了一道聖旨,表示要向11國宣戰。

大亂之後,公私蕩然。鴻章奏陳善後諸務。開市肆,通有無,施粥散米,中外帖然。並奉詔行新政,設政務處,充督辦大臣,旋署總理外務部事。積勞嘔血薨,年七十有九。事聞,兩宮震悼,錫祭葬,贈太傅,晉封一等侯,諡文忠。入祀賢良祠,安徽、浙江、江蘇、上海、江寧、天津各建祠以祀,並命於京師特建專祠。漢臣祀京師,蓋異數也。---《清史稿》

這個故事有很多版本,有人說這就是慈禧太后本人的意思,而且是有明詔的。有人說這是慈禧太后隨口一說的事情,不具有可靠性。還有人說慈禧太后對各省總督巡撫下發了密詔,並沒有公開宣佈。

不管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現在已經很難調查清楚了。當時有這麼一種說法,密詔是通過郵電局發出去的,而郵電局的管理者是盛宣懷。

  • 盛宣懷是誰呢?繼胡雪巖倒臺以後,清王朝的首富,當然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曾經的李鴻章大秘書。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盛宣懷是地地道道的李鴻章門人。
  • 盛宣懷知道了這件事以後,立刻秘密將這些密詔發往南方各省,所以張之洞、李鴻章等人,是率先知道這個消息的。
  • 大家都表示先不表態,都在看李鴻章的意思。李鴻章作為當時的兩廣總督,第一個表態,表示不奉召,認為這是假詔書。

從這兒開始,張之洞、劉坤一等人一個個都表示不奉召,認定了這是假詔書。與此同時,以張之洞為首的江南各省總督巡撫,開始支持李鴻章作為江南地區的總統。

一旦清政府與十一國正式宣戰,那麼李鴻章就可以領到江南各省採取自保行動,以此避免一場中華浩劫。

03東南互保到底是為了民族大義,還是個人利益?

現在很難講清楚,東南互保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當時李鴻章被推出來成為了江南地區的領袖,其實並不合時宜。

因為清政府還有11年的統治時間,而李鴻章對慈禧的忠誠又是旁人難以估量的。所以這件事有兩個錯誤。

  1. 首先不應該在這個時間段提出來東南互保,畢竟清政府依舊對這裡擁有管轄權
    。所謂東南互保並不能真正意義上獨立,又有什麼實質性意義呢?
  2. 其次東南互保的領袖不應該是李鴻章,他雖然是漢人大臣中的佼佼者,可是他對清政府非常忠誠,這就無法真正構成東南互保的局面。
  3. 所以說這是把李鴻章往火坑裡推,至於誰能真正獲得好處,沒有人知道。這次行動的背後,到底誰是始作俑者,後來也沒有人去調查這件事。

不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東南互保並沒有構成現實意義,只是名號叫得響亮罷了。慈禧太后對東南地區依舊掌握著控制權,這是不可忽視的。

清政府的這些總督巡撫,對當時的清政府還有多少感情?或者說他們早就想要推翻清政府了?只是表面上不敢表達出來而已。

十月,出督兩廣。二十六年,賞用方龍補服。拳匪肇亂,八國聯軍入京,兩宮西狩。詔鴻章入朝,充議和全權大臣,兼督直隸,有“此行為安危存亡所繫,勉為其難”之語。鴻章聞警兼程進,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後皆敵軍,日與其使臣將帥爭盟約,卒定和約十二款。二十七年七月,講成,相率退軍。---《清史稿》

至於民族大義,我認為這裡面是有一部分擁有這方面情懷的,但是這不代表所有清政府的官員。這幫人裡面有投機者,他們想要通過這次東南互保成為地方上的諸侯,那也未嘗不可。

總結:東南互保之後不久,李鴻章就去世了。

作為東南互保的領袖人物,其實李鴻章並不想造成這樣的局面。雖然太平天國被平定以後,漢人逐漸掌握了南方的政權。

可是這不代表漢人就一定要反叛滿清政府,在李鴻章看來,漢人依舊可以效忠滿清政府的。畢竟他的老師曾國藩,曾經完全可以推翻滿清,不是也解甲歸田了嗎?

可是這次的事件將李鴻章推向了風口浪尖。慈禧太后立刻將李鴻章封為直隸總督,成為清政府中官位最高的封疆大吏。

這是在試探還是在拉攏?亦或是真正的信任?李鴻章都不願再考慮了。因為沒過多久,僅僅幾個月的時間,李鴻章在簽訂《辛丑條約》後,就帶著遺恨離開了人世。


江湖小曉生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以前,東南富庶省份的數位總督,包括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就已經合夥起草了一份東南互保協定,簡單來講,就是八國聯軍打慈禧可以,但不可以揮兵南下,東南各省也不會參與戰爭。

這種做法有弊有利,於八國聯軍而言,東南互保協定的簽訂,直接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更大的傷亡,畢竟經過了數年的洋務運動,東南各個省份的軍事實力已經得到了空前的增強,雖然中央軍依舊是大清的精銳,但這時候的清八旗兵早已經與時代脫軌,名義上負責拱衛京都,實際上卻比地方軍隊更像雜牌軍。

於大清而言,簽訂這樣一份條約,可以儘可能的避免戰火燒到東南各省,阻礙東南各省經濟的發展,甚至直接開倒車,讓東南各省的經濟崩潰。這份條約可以很好的保住大清最富庶的地盤。

簽署這份協定,是李鴻章等人單方面的決定,慈禧並不知情,或者說,慈禧知道也沒用,畢竟李鴻章等人的這種行為已經是實際上的篡權。

其實早在太平天國時期,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就開始不斷加深,腐朽落後的清八旗兵,戰力飆高的湘軍,高下立判,如果曾國藩想要自立為王,或許當時也能做到像太平天國那般分走大清的半壁江山。

雖然曾國藩沒有篡權,但湘軍的威脅卻一直存在,直到後來慈禧將湘軍分而化之,這份威脅才逐漸消失了。

這就結束了嗎?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地方與中央的實力差距也逐步縮小,地方的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甚至超過了中央,換句話說,就是東南各省的地方軍隊戰鬥力,財政收入,其實已經超過了京城。

東南互保當然意味著慈禧已經失去了對東南各省的絕對控制權,注,這裡是絕對的控制權,東南各省總督也並非真心想要背叛大清,只不過是形勢所迫罷,慈禧腦子進水,對全世界宣戰,但各省的總督卻對戰鬥的結局早已有了大概的猜測,如果開打,不用想,肯定是打不贏的,但在戰後,各省總督也會聽從慈禧的安排,只要慈禧手段不那麼狠辣,還是擁有對東南各省的控制權的。

戰後,李鴻章曾經前往北京與八國聯軍簽署辛丑條約,李鴻章就是慈禧派人請過去的,李鴻章去了,說明地方與中央的情分還在,慈禧也還擁有對地方的控制權。

但如果慈禧在戰後追究參與了東南互保協定幾位總督的麻煩,到時候,或許整個大清都要一瞬間變得四分五裂。

東南各省的勢力本就不弱,若是慈禧撕破了臉皮,李鴻章等人或許便會讓參與了東南互保協定的幾個省份獨立,成為一個與大清並駕齊驅的新政權,而大清,更是會因為失去了這幾個省份而分崩離析,最終滅亡。

東南互保當然意味著慈禧對東南各省份的漢族權臣失去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力,這也是民國時期軍閥割據的雛形。慈禧肯定也是不敢追究責任的,不追究,大家伸手不打笑臉人,笑呵呵的就過去了,但如果追究了,清朝的滅亡就在明天。


魏青衣


慈禧不追究才是最正確的選擇,東南互保實際上就是滿清中央政府喪失了對東安南富庶之地的控制。但也正式如此,也使得滿清沒有在辛丑條約之後崩潰。至少維護了形式上的統一。慈禧的不追究恰恰是慈禧智慧的體現。因為慈禧知道,她一旦追究起來,不僅大清要亡,就連她自己恐怕也有性命之虞。

東南互保是在慈禧向十一國宣戰,導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以後,以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和郵傳部大臣盛懷宣組成東南互保抗命不遵。使得東南地區免於戰火,沒有讓局勢徹底糜爛下去是有積極意義的。以至於慈禧宣戰時,兩廣總督李鴻章直言,“此亂命也,粵不奉詔。”等八國聯軍打過來直接搞了個東南互保,單方面和八國聯軍停戰。而且甚至一旦慈禧完蛋,李鴻章將西方列強和張之洞和劉坤一等人支持下成為大總統。

慈禧不知道嗎,她知道,慈禧不明白嗎,她明白,慈禧比誰都明白,比誰都懂。正因為慈禧什麼都懂,慈禧才知道她只能忍,只能認。現在滿人已經徹底廢了,無論中樞還是地方督撫已經是漢人的天下了,以慈禧政治敏銳應該知道,如果她敢處分三大總督。頃刻之間大清就得分崩離析。就來自己也有性命之虞。所以視而不見是唯一辦法,甚至還不得不給予肯定,而東南地區也是有政治頭腦的,東南有實力,有條件獨立。但慈禧在北方還是具有影響力。而東南獨立以後,也就徹底是天下大亂。三大總督雖然未必會忠於慈禧,但還得從現實考慮“服從”於慈禧的領導。東南崎嶇和慈禧之間維護著一個微妙的政治平衡。

清末跟漢末有點類似,都是地方實力大於中央,但漢獻帝是沒實力但有威望還保留著,慈禧是有點實力但沒有任何威望了。東南互保的出現,證明滿清和慈禧對地方的約束力已經沒有了,太后與皇室的虛弱乏力展露無遺。這是地方軍閥化的雛形,過去就是藩鎮,滿清已經是覆滅的邊緣。在政治上第一次真正打破”皇命不可違“。如果慈禧處理東南互保三大疆臣,勢必加速滿清的覆滅。慈禧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迴避,並且同意東南做法,只有如此才能延續滿清的壽命。中央政權完全是喪失威信 漢人地方軍閥集團勢力和新的利益集團將代替舊有的利益集團。慈禧面對這種局面惶恐無助,也只有認命。

最後一點就是,只要保護了自己富貴。其他都無所謂,自私也許慈禧不敢處置三大總督的主要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導語:

1900年中國農曆庚子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庚子國難”中,國家險遭瓜分。國難當頭,東南多省的漢人督撫為求自保領地,紛紛私下同洋人簽訂“互保協議”:即保證不增援京都,並保障轄區之內洋人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則洋人保證不在轄區引起戰事!大清殘喘,命運使然卻無可奈何。

1.清朝的盛衰之程

滿清統治集團從皇太極至溥儀經歷祖孫承治共276年,繁盛之時不乏優秀帝王的勵精圖治,且取得重大的治國成果。盛世頂峰從“康乾盛世”過後由於種種原因便元氣不足,不可避免的走向每一個王朝都得經歷的日漸凋零之路。末期的清國,除了腐敗,落後,黨派爭伐,叛亂,還多了最大的敵人即虎狼般貪婪的洋人。

從咸豐帝在位時兩次的鴉片戰爭,打開了列強的貪婪之眼後,國力空虛的清朝就陷入了腹背不安的境地,加之後來只知享受私慾的慈禧掌政,讓內憂外患的情況升級到了頂端。洋人入侵,誓要扳倒清廷的義和拳,各種民間反動組織四起讓局面一度混亂不堪。

《辛丑條約》的簽訂掛上了抹不去的恥辱牌。無能為力的清廷為了對付洋人,想出招安義和拳組織,讓他們以“刀槍不入”的功夫,來滅掉不可一世的洋人。愚陋的想法與猜忌不齊的人心是沒有凝合的可能的,洋人被激怒,列強紛紛向清國開戰,慈禧欲召集東南兵力乃至舉國之力來對抗,卻無奈不知,地方早已同洋人私籤互保協議,以至洋人長驅直入如無人之境,輕易進犯京都。

早之前為振興國防,清朝就推崇“洋務”,對於西方先進武器的購置不遺餘力,30餘年的學習與訓練,可擊退百萬餘眾的太平大軍,無奈輸給數萬八國聯軍,諸多因素中“東南互保”無疑

佔據直接原因 !

2.人心不齊,鬥志渙散

光緒時期曾出現過躊躇滿志的“戊戌變法” ,但只是孤掌難鳴,既沒有強有力的權利組織支持,當時恰逢陝西、山東、河南等地遭遇巨大天災,變法之類對於溫飽都成問題的黎明百姓來說又太不切實際 。最後只得向思想落後的保守派低頭,變法也就不了了之。

無民心忠順則只有一個空架子的國度能存活到什麼時候?八國聯軍進京時甚至出現百姓拿洋人幾顆貨幣就為其帶路的恥辱一幕,那個時期的清國連自己的百姓都失去了,何談齊心協力,不禁令人嘆哎。

在軍心整合來分析:當時軍隊數目尚是可觀,八旗、新軍、綠營等等。當年努爾哈赤時代的八旗軍可謂是虎狼之師,安逸於腐敗的陰雲下他們早已無任何鬥志乃至戰力,其實各式軍隊只是人數強有,形同虛設罷了,加之無能扛起重任的主帥,所以沒有能力抵抗大敵。

總結:

東南互保”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從此之後,各地紛紛仿效,地方大員的權利空前膨脹,清政府的“中央集權”已經名存實亡,後來軍閥割據的局面也是因此而成,所以說,“東南互保”才是滿清滅亡最重要的推動因素

溥儀宣佈退位,延續上千年的封建社會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進入北洋軍閥混戰時代,而軍閥們“各自為戰”的宗旨依然源於當年的那紙“東南互保”

東南互保”沒有一絲好處嗎?

不,當時正在繁榮發展的南方省份沒有受到戰火影響,一大批近代產業得以保全,這也是不少後人為“互保”辯解的根源所在,然而,這些根本不能成為那些朝廷要員置身事外的理由。於公,他們是朝臣,當遵從君命;於私,他們是國人,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正所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當國家面臨危機的時候,每個人都義不容辭,這是種責任和擔當!


科技歷史說


1901年,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李鴻章在條約上簽字後,回到府內就開始吐血不止,不論是醫官如何醫治,都不能止住李鴻章吐血的情況。李鴻章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臨終前給慈禧上了的最後一道奏摺,原文較長,摘其要語。

……竊臣體氣素健,向能耐勞,服官四十餘年,未嘗因病請假。前在馬關受傷,流血過久,遂成眩暈。去夏冒暑北上,復患洩瀉,元氣大傷。入都後又以事機不順,朝夕焦思,往往徹夜不眠,胃納日減,觸發舊疾時作時止。
和約幸得竣事,俄約仍無定期,上貽宵旰之憂,是臣未終心事。每一念及,憂灼五中……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

李鴻章在晚年參與策劃的一件事,讓在北京的慈禧一直如鯁在喉。李鴻章健在之日,朝廷慮及影響,亦缺少實際本領,不能問責。一旦李鴻章駕鶴西去,朝廷日後追究起來,李家難保有平安之日。於是,李鴻章在奏章中追述起40餘年來兢業體國,及至故去仍然心繫朝廷,以此來取得朝廷諒解。李鴻章確實達到了效果。這份預期說是奏章,不如說是遺書,據說慈禧太后讀罷,大為動容,心裡的樑子也就解了。

(辛丑條約簽訂後不久李鴻章就去世了)

慈禧與李鴻章晚年的一點恩怨,就起源於“東南互保”事件。

東南互保的始末

甲午中日戰爭之後,隨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的逐漸加深,階級壓迫越來越沉重,普通的貧苦百姓飢寒交迫,他們在反對外國教會勢力的旗幟下秘密結社,最終形成了義和拳的民間結社組織。他們大肆攻擊教會、西洋人、西洋事務(如電線、電報、郵局等都在毀壞之列),信仰基督教的中國人也在攻擊之列。魯西北的義和拳被袁世凱鐵腕鎮壓之後,轉而向河北發展,在1900年的時候蔓延至京津地區,自稱“義和團”。

(袁世凱曾鐵腕剿殺義和團)

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一開始防範查禁,到控制利用,一直到最後的剿殺。封建統治集團內部對義和團始終存在嚴重的分歧,以至於朝廷下發各地的命令都是含混不清。他們一方面讓地方督撫們不能放縱義和團行兇鬧事,又交待他們不能一意剿殺,免得激起更大的民變。這樣的上諭讓地方官員無所適從,最終也能以一句“自當悉心設辦”敷衍過去。這種情形最後導致的結果即是義和團越鬧動靜越大,直到鬧進了外國人勢力扎堆的京津地區。

慈禧本意向借義和團民意向洋人施壓,結果發現義和團進京之後,已經根本沒法控制,不但連京城治安被義和團全盤接管,連朝政都已經有失控的走向。義和團的種種行為,徹底激怒了列強,西摩爾聯軍磨刀霍霍,準備直接開進北京。洋人還放出話來,對慈禧準備廢帝表示不滿,準備干涉,這讓將廢掉光緒另立新君看作自家家事的慈禧感到怒不可遏。多少年來,飽受洋人欺壓的痛苦一齊襲來,使得慈禧在那一瞬間成了愛國憤青的總代言,她幾乎立刻獲得了輿論和道義上的制高點。隨後,慈禧下達了對11個國家的宣戰書。義和團在清朝政府如此的支持下,立刻進入了戰場,對外國使館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圍攻。

(義和團圍攻外國使館數月不下)

其實,現在說慈禧發佈的是宣戰書,從字詞來看,頂多是一份對國民的動員令,而且宣戰之後宣戰的作戰方式和作戰地點都很難說是正常的戰爭動員。在華使館被義和團圍攻(義和團幾萬人圍攻一百多人駐守的大樓一個多月毫無進展),各國政府即以保護使館僑民的理由出兵,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正式打響。

戰爭在醞釀的階段,英美等國就已經在考慮如何在群情激憤的中國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尤其是英國,他們在長江流域的商業利益要比其他國家大的多。英國駐華總領事在取得本國政府同意後,率先向中國長江流域的地方督撫伸出了橄欖枝,“去通知兩江總督,假如他採取了維持秩序的方法,他將獲得帝國海軍的協助”。

(東南互保時的兩江總督劉坤一)

英國人為何急著向中國地方政府表態願意協助維持秩序呢?這是因為英國當時深陷在布爾戰爭(也就是這場戰爭把英國打成了債務國),國內無兵可調。一旦中國事態發展巢湖預期,亂城一鍋粥,其他列強必定乘機而起,英國人無力維護其既得利益。同時,富於殖民經驗的英國人對於挑撥殖民地地方與中央的關係是行家裡手,他們希望擴大地方督撫與清朝的矛盾,實現分而治之,因此對地方督撫提出的“東南互保”的偏安主張推波助瀾。

李鴻章主政的廣東,對慈禧太后的詔命答覆了八個字“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李鴻章的財經助手盛宣懷積極奔走,串聯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一起與西方列強商議出了一個“東南互保”的方案來。由於這三個總督的分量之重,他們發起的號召,也引起其他地方督撫(主要是南方省份)的跟風。這使得清政府在於列強拼命時,實際上只是靠著直隸一個省的軍力來作戰。西方列強因為分化瓦解了中國最富庶的省份不參與戰爭,不僅使清政府斷絕了軍餉來源,他們也無需分兵去應付南方的勤王軍隊,從而可以專心在北方攻戰。慈禧被趕出紫禁城,一路倉皇西逃,惶惶然猶如喪家犬,其心裡的真實想法,自然恨極了洋人,卻也對自己陣營的背叛者不會有什麼好印象。

(東南互保省份)

英國人要派海軍協助的主張引起了地方督撫的極大警覺。他們認為其他列強也覬覦長江流域的商業利益很久,只是畏懼英國而不敢去爭奪,英國人亦顧慮各國干預也不敢強佔,以免此例一開,其他國家紛紛跟進,英國的整體商業利益將會受損。所以,有著列強的互相牽制,這三個封疆大吏就是事情做圓滿了,不僅與英國談“互保”,還跟美、俄、日、法、德等國都談了“互保”。

互保的內容是中國方面擬寫,主要內容包括了《東南保護條款》以及《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即蘇杭內地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業為主”。意思就是,列強與各督撫兩不干涉,各守一方。

地方大員為何與清政府唱起了反調?

東南一帶,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自宋代開始就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錢袋子,與北方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很大差異。由於靠近沿海,受資本主義衝擊較早,當地的人們經世意識很強,對西方文明的接受程度要高過北方。雖然也會有列強資本侵略下,小農經濟破產,可是發達的商品經濟又給了那些毫無生活出路的農民“工人”的身份,社會秩序較為安定。

與此同時,自太平天國動亂結束以後,清政府啟動的洋務運動的主戰場就放在東南一帶,經過幾十年的經濟,已經頗具規模。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開始放鬆對民營經濟的管制,中國民族資本有較快發展。到義和團運動前夕,全國新設工礦企業多達300個,這些工礦企業需要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發展生產。

由於投資地方上的各種項目,市場受到限制,銀行業發育的不充分,中央財政資源不足,加上外國資本的激烈競爭,民營企業家往往地方官合作,建立起工商業的保護體系。自然而然地,地方督撫大員們有利益牽涉其中,不管是官辦還是民營,在清政府給予他們的頂戴花翎之外,他們又有了民族工商資本的代言人的身份。在這個意義上,真正賦予他們權力的,是地方而非中央。如果沒有地方的經濟實力的支撐,他們在朝廷的位置也不會如此穩固。


(洋務運動使地方具備了經濟實力)

隨著太平天國的覆滅,以及洋務運動的深入進行,中國社會政治格局也發生的重大變化。漢族官僚和買辦階級成為中國近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時,從前文所述,他們也獲得了相應的經濟地位。他們手裡有錢,心裡不慌,而且還利用地方自籌的資財購置軍火,發展軍事工業,有了更為雄厚的軍事實力。此時該著慌的,應該是清政府了。當清政府下令沿江各口岸原來準備給西方列強的賠款銀兩,轉而用作軍餉解運北方時,東南督撫直接抗命拒交。因此,在“互保”事件前後,反映出來的是東南地方在經濟上已經崛起,使得他們能夠脫離清政府中央集權控制,從根基上動搖了慈禧太后幾十年苦心經營的滿漢和權的中央集權的統治制度。

無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滿清政策在西逃的過程中,已經窺探到這樣一個落後的末日政府,已經沒有統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了,他們甚至都不能提供國民安全保證,作為一個外來政權,他們還能夠爭取的僅僅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後來的辛亥革命能夠取得成功,不僅僅是因為革命黨的理念多麼深入人心,而是南方地方大員們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同時作為立憲派的他們也對清政府的預備立憲的騙局不抱希望,從而才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南方省份在2個月內幾乎全部獨立,成立革命政府,滿清統治頃刻間瓦解。

“東南互保”公案,做的對嗎?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之後,淮軍系基本被打壓一空(袁世凱接手的即是整編後的淮軍系),李鴻章個人承擔了幾乎全部罪責。在馬關被日本暴徒槍擊傷了臉頰,御賜的黃馬褂沾染了血跡。歸國之後,慈禧太后聽到了,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難為他了,還留著呢”。後來李鴻章幾乎賦閒,直到1900年4月重新啟用廣東,用他的雷厲手段打擊黑社會,維護南方穩定。李鴻章在半年時間,確實做了很多工作,也殺了很多人(德媒稱李鴻章鐵腕掃黑,殺了有5、6萬人)。他在遺奏中說的“冒暑北上”,說的就是在廣東地方工作半年之後,回到北方主持和談大局的事。

李鴻章能夠在廣東殺人,這也是得到廣東立憲派和維新派的默許支持,如梁啟超就曾經說過李鴻章在廣東殺戮過重,但盜匪也因此收斂很多,廣東地方賴以小安。當時,有維新派人士甚至找到李鴻章,意圖勸說他割據嶺南,乃至於江南,眾人推舉他做“大總統”。只是李鴻章年級太大,一輩子仕於朝廷,不願意接這個茬子。實際上,李鴻章當時的能量未必能夠號召一些督撫共同抵制“亂命”,卻未必能夠讓他們俯首稱臣。

(李鴻章主政廣東時梁啟超曾拜會)

所以,在這裡就可以看出,東南互保事件前後,南方一帶已經有了足夠實力與意願與清朝決裂了。而東南互保事件本身,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他確保了中國江南的半壁江山沒有牽連到庚子拳變的戰亂中去,使我國東南地區成長中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以保存和發展,併為後來的辛亥革命奠定了經濟基礎。儘管,東南互保事件本身有保護自己,不顧全局的弊病,但是東南互保合乎民心,順應民意。同時,互保事件,還為戰後北方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提供了助力。

從這個角度去看,慈禧太后也不能說地方大員們做的不對,在下發的詔命中,承認了此前各地督撫的做法正確,清朝政府的盤子雖然是千瘡百孔,慈禧有滿腹怨氣,卻也只能隱忍圖存,徐圖後事。清朝在後面的十多年間,編練新軍,用以維持專制統治,卻不想執政的攝政王年輕氣盛,朝廷內部紛爭不休,腐朽敗壞,革命黨在東南一帶日漸崛起。

一個新的時代,即將拉開序幕。


而知而行的歷史


東南互保是晚清的標誌性事件。自此以後,清朝再也無力控制東南的各省漢族督撫,只能聽之任之。

東南互保的背景在於義和團運動。清朝藉著“扶清滅洋”的機會對外宣戰,導致京津地區淪為戰火。

然而,並不是所有清朝官員都贊同和洋人開戰。

這些大臣主要是那些以上海為中心的東南地區的督撫。包括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等。

由於義和團運動愈演愈烈,八國聯軍即將侵略中國。面對如此紛亂錯雜的時局,東南督撫堅決反對捲入戰火。

1900年6月,為了阻止英國藉機佔領長江,於是劉坤一和張之洞等人決定聯手,這就是“東南互保”的背景。

6月26日,張之洞、劉坤一等人趕在北京和八國聯軍開戰前,提前與各國的駐滬領事相商議:

上海租界準各國保護,長江內地均歸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商民人命產業為主。

在這一呼籲下,領事館和東南地區的官員簽署了《東南互保條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

這兩個章程的簽署,標誌著東南互保的完成。於是,東南地區保持了與中國北方完全不同的和平,沒有捲入到1900年的戰火。

為什麼說“東南互保”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呢?

這是因為在過去,任何的條約都是由清朝的中央政府所批准簽訂的。現在,東南地方居然越過朝廷,與敵對的國家簽署和平協議,使自己置身事外。這就意味著地方利益壓倒了國家的宏觀意志。

“東南互保”,是地方的士紳們首次公開反對朝廷決策,使清朝的威望掃地。因此,慈禧當然不可能追究什麼,因為已經無力追究了。


HuiNanHistory



朝廷以國家的名義宣佈,對各國列強宣戰,而幾個重要而且富庶的省份商量之後,卻認為朝廷的命令是亂命,不應該服從。所以,當列強真的打過來的時候,東南各省督撫組織起來,和列強進行談判,讓列強繼續北上,去打天津,打北京,不要打自己的防區。雖然客觀上朝廷的命令確實是亂命,但是作為統治者,這時候心理陰影面積還是很大的。

慈禧之所以悍然向列強宣戰,確實也是之前被列強欺負的時間太久了,很壓抑,尤其是戊戌政變之後,列強對慈禧的譴責,和對康梁的庇護,都讓慈禧如鯁在喉。加上這時候各地的漢人督撫在戊戌政變中多數都對軟禁光緒雖然表面上不說,內心卻都非常不滿,慈禧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當一些她身邊的滿洲親貴大臣把義和團推薦給她的時候,一拍即合,就讓她熱血上湧了。

八國聯軍入侵後,從大沽口登陸,一路直奔京城,慈禧下令各地派兵勤王,但是賣命的卻只有從甘肅趕來的甘軍董福祥部,而坐擁重兵的東南各省督撫卻眼瞅著北京淪陷,兩宮西狩,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而完全無動於衷,繼續作壁上觀,隔岸觀火。這時候慈禧心裡的悽楚當然是不用多說的。從她的角度看,這就等於東南地區脫離了朝廷控制,和叛變有啥區別?


八國聯軍之後和清朝談判時,仍然是東南互保的核心人物李鴻章領銜,而且列強指定只和李鴻章談判,不接受其他人作為全權談判代表,而慈禧本來想派去談判的是她更加信任的滿洲親貴慶親王,但卻被拒絕了。城下之盟已經是奇恥大辱,連談判代表都要由對手指定,而不能完全自己委任,這對慈禧來說,當然是更大的打擊,更會懷疑李鴻章和洋人之間有什麼默契。

談判結束後,兩宮迴鑾,李鴻章也死了。雖然慈禧冷靜下來以後很快就明白了,如果沒有東南互保讓東南財賦重地免遭戰禍,讓朝廷還能繼續維持表面上的統治,但對朝廷來說,東南互保對朝廷威信的挑戰和打擊還是非常嚴重的。所以,朝廷一方面要繼續享受東南互保帶來的好處,但另一方面也要開始著手收拾參加東南互保的那些漢族大臣,來重新加強朝廷的統治力。

更巧合的是,東南互保的兩個核心人物中,李鴻章不久就死了,張之洞也被調入中央,名義上算是升官,但實際上是調虎離山。只有袁世凱算是一個例外,但是他坐擁北洋軍,和京城近在咫尺,卻沒有在危急之際派一兵一卒,所以,雖然袁世凱後來也升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之後朝廷也開始下令各地普遍編練新軍,以稀釋北洋軍在全國軍隊體系中的重要性。


而且,就在在這個時期,朝廷也增加了公派留學名額中滿洲親貴的比例,同時加快了對滿洲親貴的提拔和培養,比如蔭昌,載濤,鐵良等一大批滿洲親貴這時候明顯的加快了提拔的速度,用他們來執掌陸軍部等重要部門,在地方上也大力提拔滿洲親貴擔任重要省份的督撫,以壓制漢人大臣。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在預備立憲之後才會形成一個大失人心的皇族內閣,從而導致漢人大臣和朝廷完全離心離德。

從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這些人的角度看,東南互保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他們也不認為八國聯軍真的就要滅亡大清,滅亡中國,但他們在做出東南互保的決定的時候,當然都是知道最後還是要由他們來收拾這個爛攤子的。所以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背叛了朝廷,而且他們是為中國保留一線生機,為戰爭結束後重建和進一步的改革做好準備。

但從朝廷的角度看就完全不是這樣了。對我的命令有意見你可以提,但在我生死存亡,命懸一線之際,你們隔岸觀火,這和叛亂有什麼區別?對任何一個官僚體系喝組織來說,這種內部的紀律性都是非常嚴重的,即便是亂命,也應當通過朝廷來糾正,而不是自作主張,直接繞開朝廷和洋人議和。無論客觀上是否有利於國家,有利於朝廷,這種做法都是不可能被容忍的。

像李鴻章,張之洞和劉坤一這種老於世故的封疆重臣來說,他們當然明白東南互保的政治風險有多大,但是他們仍然按照自己的判斷,做出以自己個人的政治前途為賭注來做於國於民都更加有利的選擇。而他們在這個時候的東南互保,在十年之後朝廷做出的回應就是皇族內閣,完全失去了對漢族大臣的信任。在這個意義上,東南互保也是讓綿延整個清朝的滿漢衝突清楚無誤的浮出了水面,為清朝最後的崩潰拉開了序幕。


蕭武


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俄德日等十一國同時宣戰。當宣戰詔書下至各地方時,擔任郵政大臣的盛宣懷第一時間將詔書扣押,沒有昭告天下,只是暗中發給各地督撫一級官員,並且電告他們不要服從此命令。

東南督撫們不傻,以卵擊石的道理他們不會不懂。所以五天後,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等十位督撫暗中達成協議,宣佈不奉詔,“東南互保”自此形成。



東南督撫宣佈不奉詔後,慈禧大怒,因為當時天津前線激戰正酣,拱衛朝廷的武衛軍幾乎快要打光了,急需要東南的支持,而此時東南督撫互保,拆朝廷的臺,這讓慈禧陷入了非常尷尬的境地。所以從6月底開始,一直到8月15日北京淪陷,慈禧在期間不停的給袁世凱和李鴻章拍電報,語氣和措辭一次比一次嚴厲。

慈禧給袁世凱拍電報,是因為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離北京最近,慈禧催促他儘快出兵進京護駕。

慈禧給李鴻章拍電報,是因為她也知道這仗打不贏,所以她想讓李鴻章快點進京,跟洋人談判。畢竟當時的中國,洋人只買李鴻章一個人的面子。

不過李鴻章和袁世凱不鳥慈禧,袁世凱每次接到電報就慌稱義和團作亂,他實在抽不出兵力支援,到後來實在矇混不過去了,就派了四千炮灰去送死,結果他派去的兵馬還沒趕到,北京就淪陷了,他保因而存了實力。

相比袁世凱,李鴻章態度更堅決,他說“國事未定”,你慈禧要我去可以,那麻煩你先把軍機大臣剛毅、端親王載漪等人(頑固派)的差事給撤了先,否則我在前面談判,他們在後方說我壞話,我去了也是白去。

慈禧很想讓李鴻章來,但她又不想撤掉剛毅這幫馬匹精,一來二去一耽誤,一直到八國聯軍打到北京城下都沒做決定,所以北京城淪陷之前,李鴻章都沒有任何實際行動。

不過慈禧逃出北京後,發了一道旨,宣佈義和團是叛逆,並催促李鴻章儘快赴京,李知道事情鬧大,所以也就不再堅持己見,於八月下旬離開廣州,踏上了艱難的談判之路。



1900年10月11日,李鴻章抵達北京,然後他以背鍋俠身份跟八國聯軍展開談判。兩個多月後,協議達成,即《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的內容不用多介紹了。清政府除了賠款本息一共9.8億兩白銀外,還要拆除天津的炮臺,以及駐軍,並且承諾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與諸國仇敵”的組織。徹底淪為洋人壓迫中國人民的走狗。

此條約可謂是喪權辱國。

當然李鴻章在談判期間也提了要求,那就是八國聯軍不能追究慈禧責任,曾經附合過義和團的官員,從中央到地方被監禁、流放加處死的官員共幾百人,唯獨慈禧這個禍首在李鴻章的據理力爭下,沒有承擔任何責任。

事後李鴻章被國人罵為:“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又替慈禧背了黑鍋。所以慈禧事後怎麼可能還追究李鴻章鼓動東南督撫互保的責任呢?她謝謝李鴻章還來不及呢。

至於其它幾位東南督撫,慈禧也不能追究他們的責任。因為一方面,東南互保使得南方得以保全,沒有受到戰亂的影響。慈禧在戰後面臨的第一件要緊事是湊錢賠款,南方九省保持了元氣,這在慈禧看來,督撫們也算是立了一件大功。

第二方面,慈禧手上無兵可用,她在戊戌變法之後組建了的武衛軍被八國聯軍打殘,駐留東北的九萬關外八旗被沙俄消滅,因此慈禧在當時實際上是一個光桿司令。她可以以皇太后的名義繼續號令東南督撫,但要她想治東南督撫的罪責,已經沒資本了。

PS:武衛軍一共分為五部。領導人分別是榮祿、宋慶、袁世凱、聶士成、董福祥。其中榮祿的部隊被八國聯軍全殲;聶士成戰死在天津前線,其部被宋慶收編;甘軍董福祥部因為得罪了洋人被聯軍列為黑名單,被強制解散。袁世凱是東南互保的參與者,不可能支持慈禧整自己。而宋慶跟袁世凱又穿一條褲子。他的毅軍和北洋新軍有很多軍官都是拜把子兄弟,也不可能幫慈整袁世凱。



另外還有一方面,東南互保十省的督撫關係盤根錯節,基本上穿一條褲子。比如李鴻章是淮軍領導人;劉坤一是湘軍舊將;張之洞與湘軍和淮軍的關係都很好;盛宣懷的父親盛康是湘軍舊部,盛本人與李鴻章關係也非常好;袁世凱就不用說了,他是李鴻章的門生故吏。就連不太出名的閩浙總督許應騤也跟湘軍有良好關係。(許應騤的族叔許祥光曾與湘軍一起鎮壓過太平天國)

這些東南督撫們的關係盤根錯節,多少都有點關係牽連,是綁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慈禧敢動一個,互保的督撫們怕是要造反。事實上在當時東南督撫中,當時確實有人提出過造反建議,這個人就是張之洞。

張之洞在收到宣戰詔書後,第一時間就暗中推舉李鴻章當大總統。即一旦北京不保,他們就共同推舉李鴻章出任中國的總統,主持東南大局。而李鴻章的幕僚劉學詢暗中也寫信給孫中山,請他回國幫忙。(原話是“因北方拳亂,欲以粵省獨立,思得足下為助,請速來粵協同進行。”)

所以說,庚子國難之後,慈禧心對東南九省的態度就是一個字“穩”,先穩住再說。追究責任什麼的,不現實,也沒必要。這也就是慈禧沒有追究東南互保的原因。



不過慈禧沒追究不等於她不想追究,因為東南互保畢竟是是各地第一次公開的對抗朝廷的上諭,意味著東南已經有了與中央對抗的實力和資本,慈禧如果不打壓,東南遲早要造反。所以1902年回鸞北京後,慈禧對東南開始了打壓與瘋狂斂財。

當時李鴻章病死,劉坤一病死,支持洋務派的榮祿也病死,隨著一大批元老的去世,年輕的滿蒙貴族登上了政治舞臺,這為慈禧打壓東南地方實力派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從庚子之後歷任兩江、湖廣、四川、閩浙、兩廣總督的調動頻繁看,就可以看出慈禧當時的打壓力度。

庚子之前,南方督撫往往一干很長時間,有的直接幹到死,而之後,則是走馬燈似的頻繁更換。

PS:因為鎮壓太平天國有功,南方諸省一直被默認是湘淮兩系的地盤,所以像曾國藩等人一般都是幹到死。東南互保後,慈禧被觸動了神經,打破了不成文規矩,藉著政治手腕又收回了東南各省的控制權。

1904年8月至1905年2月,見時機成熟,慈禧派鐵良兩次南下,打著清查各省財政和整頓兵工廠的名義進行練兵攤派,對東南各個省份,尤其是兩江轄區進行大舉搜刮。淮系控制的小金庫江南製造總局,一次就被鐵良搜刮出了80萬左右的存銀。而東南九省也被攤派了600萬兩練兵經費,湘淮兩系的私房錢可謂是被搜刮一空。



這事之後,打壓還沒完。當時鐵良被慈禧當作棋子,處處與袁世凱暗中較勁,比如袁世凱編練的北洋三、五、六鎮就被鐵良收入囊中,袁世凱被鐵良氣的不行,聯合慶親王奕劻參了鐵良一本,說鐵良要是不滾蛋,新政沒法搞(“若不去鐵,新政必有阻撓”)。結果袁世凱弄巧成拙,被慈禧明升暗降,任命為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失去了軍權。

1907年,地方督撫中權力最大的袁世凱和張之洞被慈禧調到北京,此舉表明,七年前的東南互保局面在慈禧的操作下,徹底瓦解。

不過僅僅一年後,慈禧因腹痛而亡,沒有她這個操盤手,滿蒙少壯派玩不轉政治,又過了三年,昔日東南十位督撫之一的袁世凱成為這場博弈的最終贏家。


Mer86


1900年6月21日,就在清廷發佈對各列強宣戰的同時,位於東南各省的地方大員們,卻以“亂命”為由,拒執行朝廷的命令。他們中以兩廣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山東巡撫袁世凱為代表。

令人匪夷所思的還在後頭,作為反對者李鴻章後來居然還作為代表去簽訂《辛丑條約》,山東巡撫袁世凱,日後被授予北洋大臣、直隸總督,其它參與者並沒有得到懲罰,相反還由此加官升爵。

看似不可思議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老佛爺慈禧“不能說的秘密”。

讓時間往回退五年,也就是1895年,這年清政府,因不敵小日本,簽訂喪辱國權的《馬關條約》,不僅割地還賠銀子。由此拉開19世紀90年代帝國主義刮分中國的狂潮。

先是1897年11月,德國人霸佔山東膠州灣,租期是99年;俄國人強行佔領旅順、大連,租期是25年,不久又將整個遼東半島收入囊中;法國人租借廣州灣,時限是99年,並在兩廣和雲南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英國佬租借威海衛,為期是25年,並拓展香港新界,租期是99年,還將整個長江流域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列強中,唯一沒有染指中國,則是美國。倒不是因為他有多高尚。

而是因為那會美帝正跟西班牙、菲律賓打得火熱,隨後到1898年,美國人才想起遠東這塊肥肉,跟英國人商量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說白了就是想獲得跟英國一樣,在中國推銷商品,獲得最低稅率。

這些舉動,自然讓慈禧對帝國主義很惱火;讓慈禧更氣憤還有:1898年的戊戌變法,在帝國主義的干涉下,居然白白的讓康粱二醜跑了;還有最後一項:1900年元旦,慈禧本來是想冊立載漪之子溥儁為新皇帝。奈何帝國主義不同意,才就此作罷。

這三恨無疑讓慈禧對帝國主義的恨,已達到刻骨銘心的地步。當以載漪、載勳、剛毅為首,找到她時,不難理解慈禧會站在會法術的“義和團”這邊。

因為1897年,東南各省實際已經成為英法帝國的勢力範圍,清朝對他們的控制,早已今非昔比,東南督撫們反對清王室如此冒進之舉,其實是給大清挽回些顏面。

要是東南各省聽信這條“亂命”,支持義和團,屠殺洋人,那麼這些帝國主義,就會以保護僑民的名義,公然出兵,甚至佔領這些東南重鎮。若他們不執行,帝國主義也就沒有出兵進犯的理由。

懂此道理,便不難理解慈禧為何日後對這些反對者,東南督撫們青睞有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