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有些地方还是控制不了蝗虫灾情呢?

老秀才109566801


哎!你的提问就是笑话,“现如今科技这么发达”,就是一个伪命题,不要以为我们有了智能手机、火箭上天就大言不惭,认为科技水平可以毁天灭地了,同学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人类现代科技的发展才区区350年左右,如果从工业革命开始,才260年上下,人家蝗虫军团可是在地球生活了数亿年……我们的科技面对虫子,还没发展到指谁灭谁的地步。

蝗灾自古有之

以我国为例,我们翻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看到最触目惊心的除了攻伐和杀戮,就只有大灾和大疫,其中蝗灾一般是伴随着洪水和干旱而生,在百姓的头上再加上一把刀。实际上,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数,远远超过战争。


蝗灾的危害性比其他的自然灾害更为恐怖,遇到洪水,人们可以采取疏、堵的办法,再不济还可以躲避一阵子,一般的洪水都是季节性的,并且区域范围相对固定,扛过这一段时间,还可以补种其他作物;遇到小旱灾,人们也可以通过筑渠引水、挖井等方法抗旱保收,大面积的旱灾,只能够远遁他乡来寻找吃喝,古代有《千里饿殍图》,就是描写的这个状态;蝗虫的秘籍飞行给人带来的是心灵上的震撼,铺天盖地,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且蝗虫专挑禾本科植物快要抽穗灌浆的开始肆虐,不但一年的收成全部泡汤,连种子都成问题,同时造成野生动物大量死亡,增加疫病的风险。这叫做祸不单行,自然状态下,各种风险都是相互联系的。

有人说蝗虫也可以吃啊,拜托,对于这样的飞虫,捕捉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人们的奔跑速度跟不上蝗虫大军,况且蝗灾爆发的季节,基本上都是高温干旱,富含水分和蛋白质的蝗虫躯体,在古代难以保存,就算经过油炸或者烘焙,过不了7天,就会全部腐坏,根本就吃不了。唐朝贞观年间长安、洛阳地区发生蝗灾,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祭告上苍,从地上抓了20多只蝗虫吃到肚里,回宫后拉肚子好多天,差点挂掉,皇帝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吃了蝗虫,还不知道怎么死呢。毕竟我们都不是贝尔·格里尔斯。

蝗灾肆虐的成因

以我国的“东亚飞蝗”来看,单个的蝗虫成虫,也就25-50毫米长,重量在2-3克,可它每天吃掉的嫩叶占到自身体重的50%以上,一般来讲,一个蝗虫群超过300万只,就可以上报成区域性蝗灾,而这次是3600亿只……自己脑补一下这样的场景。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昆虫,没有化蛹这个阶段,卵孵化之后,出生的小蝗虫只有几毫米大小,唯一的任务就是吃、吃、吃,形态与成虫一致,不能飞行,行进动作一般是爬行或者是短距离跳跃,称为“若虫”,就是与成虫差不多的意思。根据品种不同,蝗虫的生命周期从30天到100天不等,在没有长出翅膀飞行之前,行动能力弱,是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可是这个时候它们的颜色灰暗,保护能力很强,在土地上不显眼,灭杀并不容易。

▲这是蝗虫的若虫,没有翅膀,长度在1.5厘米之内

等到蝗虫成年,翅膀的长成,活动范围突然增加,胃口也好了很多,这个时候,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蝗虫数量急剧增加,逐渐开始“摩肩接踵”,蝗虫是一个胆小且神经质的昆虫,在嫩叶不足的时候,它们可能转变习性,开始攻击同类,因此只要蝗虫的后腿遭到骚扰,它们会本能地向前跳跃或者飞行,免得被同类吃掉,落地之后便开始疯狂啃噬绿叶补充营养,然后再迁徙,每天的行进距离可以达到150公里。方向的一致性导致群体数量急剧增加,这就是蝗灾的形成原因之一。


在气候湿润、雨量奉陪的年度,蝗虫不担心食物供给,它们的产卵量下降到100-200枚/对,一旦碰到干旱季节,产卵量就激增到250-400枚/对,蝗虫在行进中交配,随时随地产卵,没办法一次性根除,这是动物的应激反应,依靠数量优势,获得后代的生存几率。


现代农业属于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生产,大块的田地种植相同的植物,特别是禾本科(稻、麦、玉米、高粱)、十字花科蔬菜、甚至是桑叶、或者是其他口味清淡的阔叶,这些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面积经济作物,水分充足,含糖量高,十分合乎蝗虫大军的胃口,反而像夹竹桃、苦楝、柳树、松柏这样的叶子,蝗虫基本不碰(可这些也不是人类的食物)。加上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得捕食蝗虫的大量鸟类、两栖动物这些天敌急剧减少,形不成自然生态灭杀条件。具体可以参考美国小学课本中的《盐湖城传说》,那一年的蝗灾就是被大量的海鸥消灭的。

高射炮打不了几个蝗虫

实际上,在3600亿只蝗虫面前,人类的所谓高科技,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效果,我们的机枪大炮、坦克军舰、火车汽车都无法对这样的密集群体产生大面积的毁伤作用,就算是“温压弹”这样的高级玩意,也只是在铺天盖地的蝗虫军团中戳两个小针眼,何况温压弹不是二踢脚,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


目前,飞机播撒化学药剂可以实现大面积灭蝗,可是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大量的毒药残留,在土地和水体中长期存在,给人们的后续生产生活带来长远的灾难。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实最有效的灭蝗方法十分古朴,唐代的宰相姚崇就明确指出蝗虫在夜间具有趋光性,在蝗虫大军行进的道路上堆上柴草,灌上油酯,周围挖深坑一圈,夜晚点燃篝火,数十里内大量的蝗虫会寻着灯光飞过来,被大火烧掉翅膀或者直接烧死,跌落到深坑里面,白天赶过来,用开水浇死它们,然后撒上生石灰,深埋……这个需要预判蝗虫的行进路线,在今天,无人机的应用可以帮上大忙,可以监测飞蝗的动向,甚至可以通过自身的噪音干扰蝗虫,让它们飞入陷阱。

此次蝗灾路线

这一次蝗灾起源于非洲的东北角,比如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本来就是极端贫困地区,人民的防灾抗灾经验少得可怜,相对应的药物和工具都十分缺乏,经过几十天的肆虐。蝗虫数量超过千亿只,直接飞过红海,抵达阿拉伯半岛,在霍尔姆兹海峡附近,再次飞跃,抵达了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在这里,蝗虫似乎找到了天堂般的感觉,气候适宜,植被丰富,农田众多,人口素质还不高。此次蝗灾给印度和巴基斯坦带来了巨大灾难,甚至逼停了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冲突。


我们可以想象,按照印度的办事效率和准备工作,蝗灾在这个国度可以变得更加严重,毕竟他们的药物储备和播撒工具都十分奇缺,动员效率不高。最有可能的路径就是祸害了印度之后,转战孟加拉和缅甸,这些地区可是人口密集区,相对科技更加落后。好在这一地区基本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鸟类或者其他食虫动物数量足够多,可以大量消灭蝗虫。


防范蝗灾肆虐美国

不要忘记,全世界的产粮大户在北美,美国的地势很好,内陆腹地是大面积的水网和平原,农业集约化程度非常高,大块的粮食作物遍地都是,如果同时期美国遭遇一次此等规模的蝗灾,那就会引起世界级粮食危机……


因此说,我国要未雨绸缪,一方面密切注意蝗虫大军的动向,另一方面备足灭杀工具和药物,第一时间阻击这一场灾难。这个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是一场攻坚战!为了全人类,我国军民又要牺牲自己的利益了。



诸葛小村姑


蝗虫最可怕的,不光是聚集之后,寸草不生的啃食能力。还有以下几个地方:

  • 蝗虫形态会变化,导致蝗灾出现非常突然。

蝗虫刚出生的时候,是独居、温和、害羞,危害不大的状态。但是,一旦聚集到60只以上,蝗虫颜色就会变化,性格也会变化,变得特别暴躁、富攻击性、食欲也大增,并开始成群行军。

蝗虫群相遇后,会不断合并,群体会越来越大。

研究发现,只要不停的戳蝗虫的后腿,温和的蝗虫,就会在几小时内,变成极具攻击性的形态。也就是说,蝗虫聚集时,相互拥挤,不停戳其他蝗虫后腿,他们形态就变了。

  • 蝗虫聚集发生在没有人烟的地方

蝗虫能够在沙漠深处,完全没有人烟的地方聚集。只要一颗矮树丛,就能爬满几千只蝗虫。

这时候,蝗虫灾害就已经爆发了。等出现在人类眼前,就已经是超级大军了。

  • 蝗虫行军不分国界,在他国聚集,以蝗灾入境。

俄罗斯和中国西部,蝗虫灾害经常来自于哈萨克斯坦。当蝗虫过境时,就已经是黑压压一片的状况了。

所以,中国和俄罗斯一直有派人和哈萨克斯坦一起治理蝗虫。虽然合作一直有成效,但只要不能根治,蝗虫就赶不尽杀不绝。

  • 蝗虫群行军方向不定,一天能改变好几次方向

最开始,独居的蝗虫聚集,往往因为干旱、食物匮乏。独居蝗虫,迫不得已,都集中到同一个有食物的地方。类似于,沙漠动物,都聚集到一个水坑喝水。

聚集之后,就不再分开,会整体行军。行军方向,和温度、湿度、风向都有关系,随时都会改变方向,所以追踪蝗虫群也非常不容易。

比如,你开飞机去洒药灭蝗虫。如果你上午去,等飞机飞到,蝗虫已经换方向飞很远了。所以,飞机一般清晨,在蝗虫刚睡醒,正在晒太阳取暖,还没移动的时候,就要赶到,洒药。

  • 生殖能力强大,产卵地难以发现。

蝗虫一次能产卵60-80个。产卵的时候,她会把肚子插入松软的土中,放下卵。

产卵后,土会把卵盖住,完全看不出这里有卵。这样,这批卵能安全孵化,完全没有天敌。

而且,群居的新生代虫卵,孵化之后,很快就会转变成极具攻击性的群居状态。也就是说,蝗灾在出生地,就形成了。

然而,如今蝗虫灾害依然不断,就是因为,寻找蝗虫产卵地非常困难。

  • 首先,可能的产卵地范围太大了

和落基山岩蝗固定在一个地方产卵不同,其他品种的蝗虫,会更换产卵地。

以非洲为例,蝗虫在沙漠深处产卵,在沙漠深处聚集,等出现在人们视线时,就已经是蝗灾状态了。

研究人员标注了可能的产卵地,范围有1000多平方英里。其中还包括政局混乱地区、战区、地雷区。

可想而知,非洲要从根源灭虫卵,几乎不可能。

  • 然后,卵在地下,地面完全看不出是产卵地。

除非你去的时候,正好在产卵,或正好在孵化,不然,就算你站在产卵地上,也不知道这是产卵地。

  • 接着,监测技术人员匮乏。

追踪蝗虫非常困难,周期非常长,基本以3个月为单位。而监测技术人员又严重不足。导致虫卵地很难找到。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中国是有机会克服的。俄罗斯地广人稀,确实难,所以蝗虫灾害也比中国严重。

但是,中国有支付宝公益活动啊。如果农业部和支付宝合作,不光搞种树公益,也搞蝗灾控制公益,那么就有更多预算来养活更多监测技术人员。

  • 最后,就是产卵地在别国的问题了。

蝗虫在他国产卵,聚集,然后蝗灾过境到中国和俄罗斯。这就只有和他国合作了。前面提到了哈萨克斯坦,这只是其中一个。农业部列举的蝗灾来源国有一堆。可想而知,从源头消灭蝗虫非常困难。

目前,国内的蝗灾控制,随着生物防灾的推广,状况越来越好。但也只是相对以前好。用绝对受灾面积来看,还是非常大的数字。

根治方法,还是需要有一天,能监测到各个产卵地,把虫卵给解决掉。不然,这场战斗,赢家永远是蝗虫。


耿老师在种草


蝗虫灾害的出现侧面反映了人们社会活动加大了环境破坏,由此造成蝗虫聚集成灾。

如要控制蝗虫,需要先了解灾害形成的原因,蝗虫是生存能力超强的昆虫,越是环境恶劣的地方,越是能够生存。

它们通常在干旱地区产卵,每次产卵4000枚,深藏地底,很难被杀死。等待时机成熟蝗虫成群结伙转移,由此可知蝗虫的诞生地是环境非常恶劣,它的天敌已经不存在,没有抑制,飞速繁衍,很快形成了一股蝗虫。

想要解决蝗虫灾害,有两个手段一个治标,一个治本。

科学治标方法:对于蝗虫灾害通常采用飞机喷洒农药,但是成本高,治标不治本,农药残留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危害到其他生物。

唯一的治本方法:需要多覆盖灌草植被,减少产卵机会。说到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进而引发的恶果,所以最好的消灭方法是建立和谐生态环境。


会讲故事的外星人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只要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工业基础都相当差。凡是差的国家的农民文明素质很落后,而这些地方蝗灾病虫害,暴风雨格外严重。灾害发生地的人的各方面素质都是很差的,相对比较自私,有时战乱社会动荡非常严重。所以说私欲膨胀落后就会受到自然规律法则的惩罚,就是通过灾害叫人们吸收经验教训立马改正回到规律运转的轨道。任何生命体都是法则运转的工具,相互平衡相互制约求共生。能量是法则调控的,蝗虫的繁殖也是法则通过能量催生的,叫生多快有多快,超出人的作用。所以才会出现难以管控的现象。工业强国的人的素质不管意识形态怎样,文明素质相对较高,别的是别的,但在蝗灾上不会出现大规模现象,即使有也是很小局部,飞机喷药很快就能管控,这才是蝗灾在那些落后国家不能管控的原因。纯粹是个人观点。


欢乐无限gdd


可别说如今的科技发达了,看看这次的肺炎病毒就知道了。发达是我们认为的发达,所有生物都会进化。病毒细菌的进化就是抗药性,现在实际上不是开始有超级细菌了吗?什么都不怕,什么抗生素都治不了它。这些昆虫也会进化,如果你用毒,慢慢就会产生抗药性。巴西的农业可以了解一下。


cad0


地球表面积如此之大;

蝗虫多夏秋季生集发;

现在科学防朮再高明;

都顾战抗难控制流行。


李志勇LZY


蝗虫个大流动性大普通农药难以杀灭,且蝗虫属杂食性昆虫。


五彩缤纷自由自在


人类文明破坏了生态系统,蝗虫没有了制约它们的天敌了。


云天32


因为还没发达到这个程度,人类的力量相对大自然来讲根本微不足道。


cijiu1929xm


自然界中的鸟儿迁移,生态破坏严重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