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月收入一百元,真的能够养活一家五口人吗?

岭南人士叶生


四十年前有100元月收入的家庭那是小康家庭了,养活5个子女是绝对没问题的。当时的农民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只能有50元钱(一毛钱左右/一个工日),三四线县城的学徒工每月也就20多元,但那时医疗、读书的费用很低的,更不用说要花一大堆钱去买商品房了。所以说那时的人虽然收入低但幸福指数还是蛮高的。


a不执着


确实!在这里,我单说说农村。在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里小孩多的家庭,反而不缺粮!粮食不够吃的,往往是没小孩的家庭!能拿工资的叫“四属户”,能拿100元的极少极少(甚至没听说过),在工厂、供销社、机关上班的月工资一般只有30元左右,少的不足20元,“四属户”拿钱在生产队称人口粮,稻谷每斤只有一角多点的价格,几十元的工资足足能养好七、八口人。另外,小孩上学免费;看病,有生产队卫生员、大队医务室、公社卫生院全免费!再说,一家遇有困难的,生产队社员都能无偿帮助(比如:抬病人去看病,修房屋、照顾老人小孩的,从来没有要付工资要吃要喝的话,相互帮助忿围非常好)!那个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农业生产技术不发达,没化肥农药,没高产良种,有的地方还没用上电,很少农机械,粮食产量不高,人口上升快,人民生活不如今天好,那是很正常的!总之,生长在那个年代的人,至今都有种时代的幸福感!


顺林5688


四十年前,一百元是髙收入家庭,一般一家一个人工作收入为三、四十元,二人工作再加二、三十元。刚参加工作的学徒每月十八元工资。所以那时一家三、四十就要养活四口之家。刚发工资时就要买好米、油等生活必须品,每人每月二两菜油供应,不够则购买定量的猪肉熬油。那时的精肉没人买,都抢着买肥肉熬猪油。布也是给票供应,家里有几个孩子的,只有最大的有新衣服穿,下面小的都是拣旧衣服穿,老大穿不了给老二,老二穿不了的给老三,破了就补,一直穿到无法穿为止。家里自己砍柴做饭,或去拣煤渣烧,能不用钱的就不用,这样紧紧巴巴的,一家家就是这样过来的。


风33122704


四十年前,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家是江苏省的,在山东省一个农村当教师,一月工资三十元,每一个月必须往家里寄二十元,这个老师一月生活费就十元,吃的也挺好,比农村的农村吃的好多了,一般的说,农民一个月有五元钱生活那生活是挺好的。那个时候的东西全是绿色食品,真好吃,好吃极了。


用户469946642999


四十年前一百的工资是高的,我师父好像是八级工108元(他的工资和梁山一百单八将一样,都是108,好记),三个小子一家五口,生活水平是高的,我另一个师傅,比他低一级,一人工资养四口人,生活水平也非常好。在那个年代是上等生活水平了。

四十年前,农村我们家算中上等,一年开五十多元(有不少干了一年,一结算,还欠生产队的钱),开春了山野菜一下来就踩回来,水一抄蘸酱吃,或直接放到自己用石磨推的玉米面里蒸干粮吃。那个年代,真是盼着过年,因为有肉吃,有新衣服穿,……

不怕你们笑话,现在在城里,生活好了,但每年夏天榆树叶一出来,我就开车到路边撸榆树叶,洗洗缠到玉米面里蒸干粮吃,小孙女吃一口就吐了,但是我告诉她以前的年代,这是最好的,她不信,眼睛眨眨得说这咋吃啊。家里人都不吃,只有我一人吃得非常香。做一次,吃好几天,直到树叶老了不弄了,年年如此。

每当吃这就想起我的奶奶说过的话,她说六零年,这都撸光了,后来人都把树皮扒了,把里面的白嫩皮晒干,然后上磨上推成面,加野菜少加点玉米面,蒸着吃,说实话,这个我真没尝试过。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不过每年吃几次,怀旧也挺好。

现在人民生活提高了,想吃啥吃啥,天天过年一样,我们家四五样小咸菜,肉、鱼、鸡都吃不动。

最后祝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祝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祈祷][赞]


宇宙正神圣祖


确实是真的,不过说一下35年前吧,40年前我还没有记忆[可爱]小时后真的太穷了,我生长在农村,那时我们穿的衣服都是纯棉面料真的没有污染,但是太不耐穿几乎在大街上所有的人没有一个衣服或裤子是完整的都是补丁落补丁,几乎没有交通工具,家里能有自行车就是惊喜了,吃水果只是逐渐才学会的名词小时候只知道山上的野果跟家里种的几棵果树,还有洗涤用品根本没有见过,现在的父母付出高昂的代价就是为了下一代不在回到过去,因为现在的生活在我这一代人的眼里就是一个梦幻世界,请大家相信国家相信自己中国才是最棒的![赞][赞][赞]


云里漫步1


我是农村的,在四十年以前,还得是有劳动力的农户,一年(那还就是12个月,腊月里都有活,)也不过能支到200元,劳力少的还要往生产队里拿钱,四十年前在农村是没有月收入一百元的。那时农民劳动一年,一个工值也就一毛钱甚至几分钱。


张锐254067565


1980年左右月收入一百元属高收入家庭,当时中专毕业定级36元/月、专科42元/月、本科53元/月,工厂学徒工18元/月、工厂工人三年后大致30至40元/月;当时大米0.13元/斤、猪精肉0.63元/斤,青菜及素菜大约在0.03至0.10元/斤,赤豆棒冰0.04元/支、油条0.03元/根,海带鱼0.35元/斤、大黄鱼0.60元/斤;学生学费2元/学期,上中专、大学读书有津贴、师范类高一点,大致在12元至20元/月,基本生活费足够,毕业作为国家干部包分配……


紫苔菜


四十年前四十二元五养活一家五口,还是小康。我家爸爸只有四十二元五,我们当时生活挺好的。那时猪肉七角三分,鸡蛋三分,米一角,面八分,一百斤媒只要一元三角。那时钱少,物价便宜。比现在两千多元的生活还好。最重要的是很环保。


用户8219466609102


不能比!那时住房基本不花钱(我家八十多平方的木结构房子,月租不过五六元钱),看病基本不花钱,小孩上学也用不了多少学杂费,这三项开支现在得多少?算起来得压死人!不过,有些东西反而是现在便宜了,例如那吋的早稻米得一角四分一斤;鸡蛋、猪肉都要七、八角一斤,现在呢?大米不过二、三元一斤(不算进口大米),只涨了二三十倍,鸡蛋也不过三四元一斤,涨了三十倍吧(贵的鸡蛋也不过十来元一斤),而工资比那吋普遍上漲了一百倍左右,这样一算不还是便宜了?

四十年前我的工资不到五十元,老婆只有三十几元,养一个孩子,双方父母不用我们赡养,可是三个人的日子也过得并不宽裕,所以在八十年代,月薪一百元要养五个人,是很吃力的事,并不轻松!毕竟,除了吃饭(若只论吃饭,百元五人,倒是很可以了),还有许多其他开销,例如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得一百多元,得攒上一年多!

所以,百元养五人,在八十年代不轻松;一在五十年代倒是没问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