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改變當前教師不敢管學生這種現狀?

阿瞞現世


確實,過去有認真管教學生的老師,受到了挫折,老師的正常職責得不到保障。要解決這一問題,須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首先是保障老師執教的正當行為,如果老師無故意過錯,學校就應堅挺,不懼勢力,不隨波逐流,保護老師的正當權宜。學生也應懂得慣子如殺子的道理,支持老師管教。同時,全社會都應該尊師重教,支持他們的正當教學工作!


笨老頭711


第六感 觀教育:老師不敢管學生的根源在家長的態度。



我們上學那會兒,學生犯了錯要是老師不管,不揍,家長準會買包煙到學校找老師說好話,“孩子交給你了,該吵就吵,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他。孩子要是再不聽話,回家我很揍他一頓。”很多同齡人都有在學校老師打,回家家長接著打的經歷。老師家長立場一致,不聽話一起揍。那時候也沒見打傷打殘幾個學生。那個年代一家幾個孩子,可能孩子多不稀罕的緣故吧。孩子捱打,家長高興。家長認為樹不㧷不成才,人不教不成器。老師修理學生是為了讓他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所以,家長感激不盡。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山長水闊,已今非昔比。那個靠體罰學生,執念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一去不復返了。如今人權觀念深入人心,學生吵不得,罵不得,更打不得。老師一句話說不對,學生離家出走、跳河、跳樓、喝藥等自殘、自殺事件頻發,出了這麼大的事兒,家長能不訛詐老師嗎?更別說老師因體罰學生引發的事故糾紛讓老師無法自拔。



究竟什麼原因造成了現在孩子脆弱的心靈?誰把孩子變成了易碎品?

教師不敢管孩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一是孩子失去父母陪伴,親情缺失,造成了極端性格,容易引發情緒極端不穩定。不能正確面對老師的批評教育。

二是家長存在護短行為,愛子心切,不能讓孩子受半點委屈,表現在家長插手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孩子受了委屈,家長直接找到當事學生,不分青紅皂白先揍一頓,出出氣再說。有的甚至會演變成家長之間的衝突。

三是上級領導三令五申嚴禁體罰學生,一經發現嚴肅處理。老師也不敢觸碰紅線,表現出來謹慎態度也是正常的。

四是很多校鬧影響極壞,如三九寒流席捲全國,冰凍了很多老師的熱心,出現了寒蟬效應。



如何破解當前僵局?

一是教師摒棄體罰措施,遵守教育法規,遵循教育原則,發揚愛生如子的情懷,循序漸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潤物無聲的教育感化學生。

二是古人云:無錢莫教子,護短莫從師。家長要充分理解學校,理解老師,積極和老師溝通,爭取和老師立場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努力。

三是學校加強學生抗挫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面對挫折時堅強起來。不要因一點兒小事想不開就拿生命做賭注。



總之,改變現狀並非老師一人努力就夠了,需要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才能有所成效。


農村教育那點兒事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身邊的一些人和發生的一些事情會讓我們的初衷動搖。

在我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第二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我是語文教師,同時還擔任著班主任的工作,和我搭班教數學的是一位40歲左右的老教師。當時我們班是一年級。對於剛剛走進小學校園的孩子在生活上有很多的不適應。班上一個姓陳的男孩子就在數學課上拉褲子了。這位數學老師不但沒有責備孩子,還幫他清洗了褲子。這位老師的舉動真的讓我敬佩。可就是這個姓陳的男孩子,在一個多月後的一節數學自習課上,因為和他座位後邊的男孩逗著玩發生了爭執。因為是自習課,同學們有的在寫作業,有的在修改錯題,而老師正在講臺前耐心的給同學進行個別輔導。因為18年前正是一次入學高峰,我們的學校又是重點小學,當時學校實行了二部制。(二部制就是一、二年級的孩子分上下午上課,一週進行一次輪換)這樣一來,老師的教學任務是非常緊張的。坐在後排的男孩突然跑到講臺前對數學老師說:“小陳他摸我臉。”數學老師正在給同學講題,就匆忙的說了一句:別理他,快去改錯題吧。他再摸你你就打他的手。”孩子回到了座位,小陳看同學回來了,老師也沒有批評他就又一次用手摸同學的臉,這個男孩立刻去打小陳的手,這一下恰巧打在了小陳的臉上。下課了,兩個孩子都沒有說什麼,他們以為是在開玩笑,老師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按部就班的開始了下一個工作,直到中午放學。 下午,我和其他老師正在進行教研。突然,小陳的爸爸、媽媽帶著司機找到學校。司機手裡拿著棒球棍,媽媽邊走邊喊:“數學老師在哪辦公,我要會會她。讓別人打我家孩子臉,我絕不放過她。”最後,這樣的一場風波,由校長出面解決了。畢竟是一場誤會。但我和數學老師都被單獨談了話。數學老師向家長當面進行了道歉。事情過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數學老師的情緒非常低落,學期結束後,就以身體不好為由調到教務處工作了。

再說說我。事情發生後的第二天,我觀察小陳,孩子可能已經忘記了昨天的事情,或者並不知道家長到學校來鬧。依舊和往常一樣跟後排的男孩有說有笑。數學老師對孩子這麼好,只是兩個孩子在自習課上因為逗著玩發生的事情,我完全不能理解家長的舉動。連續幾天的語文課上,我不再關注小陳,即使孩子高舉著小手想要回答老師的提問,我也不去理睬他,而是把機會給別的同學。與小陳有關的任何事我都回避。一段時間後,這件事已經變淡了,但在課堂上,看到小陳依然高舉的小手,看到他渴望與老師交流的眼神,我還是忍不住與小陳互動,請他回答問題,與他交流。

在我從教的20年中,類似於這樣的事情有很多。有時你最在意的學生,和你最親近的學生,恰恰是因為你的一次批評,造成學生和家長對你的不認可。老教師曾經說過,現在的師生關係,老師和家長的關係變了,原來是不愛不行,現在是愛的不夠不行。在我們的工作中,可能會與家長之間有一些誤會,但我們的責任感和愛是不變的。願我們的教師積極的化解在工作中的不愉快,不忘初心,願我們的家長對老師多一些理解,相信我們是愛每一個孩子的。


陪讀媽媽在美國


如何改變教育中有的老師不敢管學生的現狀?

我是從七十年代走過來的教師。那個年代,家長支持老師嚴管,校長也希望學校老師敢於管理。在我所在的學校,我是以嚴治教出了名的老師。我所教初中一年級,學生來自周圍七個村子。我校初中一年有3個自然班,我任初一(2)班班主任兼語文科任。

每一學年,都有不少家長慕名把自已調皮的孩子送到我的班。

我是本地人,校長是外地人,凡是有家長與學校發生矛盾時,我都是挺身而出,協助處理。地方黨政也都支持以嚴治教。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由於獨生子女多,家長比較溺愛,社會上一些人認為讀書不再是唯一出路了。尊師重教的風氣下降了,校外勢力干涉學校的事也產生了,老師與家長,與學生一有矛盾,學校領導為了息事寧人,都是先處理老師。

社會上,一些人隨意罵老師,給孩子們造成不良影響。校園霸凌,以強凌弱的現象屢見不鮮。

我今天在頭條上看到二則新聞,有一則是家長批評老師不把學生成績公佈,使家長不知孩子的成績。而有一則卻批評老師在家長群中公佈學生的成績,打擊了差生的自尊心。

……………

許許多多的事實證明,校園再不是平靜清淨之地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嚴治校,以嚴治教的呼聲沒有了。教師為了明哲保身,不再敢於管教學生了。

我認為,要改變教師不敢管學生的現狀,首先就要嚴格立法,以法治校,以法治教。

對於校園霸凌,學生打老師,學生打學生,老師打學生等等現象要嚴格立法。

學校的自主權應得到尊重,校外無權干涉學校事務,還給學校一片淨土。對校鬧等不良行為要立法嚴懲。

恢復學校懲戒制度,把戒尺還給教師,並立法保護懲戒制度,以樹立師道尊嚴。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謝謝大家。


黃爺30


我帶初一新生,有個同學父母送到了學校,不想讀書!然後我和他母親還有他我們三個就在門口的保衛處那裡說話勸學生回到教室上課,勸了好久!後面他母親說“孩子難道你要用媽媽跪下來求你,你才肯去上課嗎?”我作為班主任,唉唉。。。家長都說出這樣的話


20177866850


老師不敢管學生,確實如此,被告怕了吧!

怎樣改變?本人認為,挺好的,說明大家法律意識都增強了。


第一:任何國家都不允許老師體罰學生。

在美國,就算親生父母打罵孩子,也會被警察問話,嚴重的甚至取消監護人資格,學校老師肯定更不允許。

我國過去,確實存在老師嚴重體罰孩子事件。打罵、長期罰站、語言暴力等在各個學校都存在。有些現象真的是,連我這個做老師的看不下去。比如作業完不成者,蹲在地上補作業,孩子蹲累了,就跪在地上,要麼趴在教室外面的窗臺上等等。

國家規定老師不準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後,這些現象真的少多了,個人認為,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第二:孩子法律意識、自我意識的覺醒。

現在的孩子基本都知道老師不能打孩子,老師打孩子是犯法的。個人認為,這是好事。

我們一向教育孩子要聽老師的話,這沒錯,但這並不意味著老師可以為所欲為。在一定程度上,老師和學生就是平等的,學生也有權利質疑老師,監督老師的一言一行,如果老師可以隨意侮辱謾罵學生,怎麼可以以身作則,再去教育孩子們?

孩子們法律意識、自我意識的覺醒,絕對是好事。

我們太需要有個性的、有思想的、有自我意識的孩子了。聽話從來就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第三:老師們也需要改變觀念。

老師們從來就是高高在上,認為學生必須聽老師的,就算老師說的不對,也必須聽。但我們的孩子早就變了,所以作為老師必須轉變觀念,要試著和孩子們做朋友,在平等的友好的氛圍中開展教學。

任何老師只能教育學生,無權侮辱體罰學生。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人格尊嚴,都必須得到尊重。


現在的教育不是不讓老師們管學生,而是讓老師們不要用粗暴的、野蠻的、侮辱性的方式來對待學生。

中國老師打學生的觀念根基太深。過去的老師誰沒打過學生,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默認了老師的行為,認為打學生的老師才是負責任的好老師。但時代不同了,家長的觀念也不同了,現在沒有一個家長會喜歡打學生的老師。孩子就算學習再不好,表現再不好,也不是老師可以打孩子的理由。這個要求是合理的更是合法的。


我們的老師必須轉變教育方式,學生肯定要管,但要換一種方式,家長和孩子都能接受的一種方式。

以理育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能做到以上估計就可以了。實在做不到,但請謹記,體罰學生是絕對不可以的。到時,沒有人會原諒你!


人生如夢LLH


怎樣改變教育中老師不敢管學生的現狀?規根到底應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教師享有教育懲戒權。也就是管教權。老師才能理直氣壯地去管教學生。這個問題國家已經明確,要給教師懲戒權。

二,從法律法規上對教師對學生的管教權給予保障。

建議國家儘快修定補充《教師法》等法律法規。賦予教師對學生進行管教,懲戒的權利。對未成年學生即要給予保護,也要明確承擔相應的責任。不能只是一味的保護,滋長孩子(學生)的任性。

三,制定統一規範的懲戒教育實施細則,讓教師依規行使懲戒教育。建議由國家教育部統一制定。或先行各省區制定報教育部審核後施行。

四,學校,家庭,教師達成共識,對學生嚴格管理教育。必要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懲戒教育。

最有效的辦法是學生家長(監護人)必須與學校,教師簽定對學生管教懲戒的協議書。明確雙方的責任,權益,義務,應承擔的後果。

只有這樣,才可能真正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教育管理。才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洪爺33344611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零點老師認為,首先要弄明白老師為什麼不敢管了?只有找到根才能找出辦法讓老師敢管孩子。為什麼老師不敢管學生了,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衝擊,傳統教育受到質疑,家長也被灌入需要尊重孩子的思想,可並沒有完全參透何為尊重,何為民主,尊重不是無底線無原則,民主不是溺愛,可是大眾就是帶著這並沒有參透的觀點開始要求老師不能體罰孩子,甚至連嚴厲管教也不行,更有甚者連孩子做錯事,老師也不可以大聲說孩子,你看,教育就變了。如果大家弄不清楚民主尊重的教育,就弄不明白家長送孩子到學校到底是為了什麼?管孩子到底是為了誰?

2.新聞媒體的過渡曝光和關注

在新媒體發展迅速的當今,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被曝光到網上,受萬千網友的熱議和評論,而且網絡有輿論導向,老師們估計也是害怕引火上身,既然輿論都認為老師稍加嚴厲就是體罰,就是虐待,那不如就不管孩子了,從其中一個角度來看,也是保護自己。

3.家長容易焦慮

正因為受網絡媒體的導向,各種不全面的報道,讓家長也擔心和焦慮自己的孩子受到虐待或體罰,所以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害怕,也會放大,家長一焦慮必定會找到校方,校方必定會立馬找老師談話,那麼這是一個非良性的循環,老師最害怕的就是家長的投訴。

4.其中不乏師德缺失的成分

雖然說零點老師相信,天下絕大多數老師是本著認真做教育,認真教學生的品德去做這一職業的,但是的確有一小部分缺乏師德的人,讓大眾對老師產生質疑,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小部分就否定老師,讓老師害怕管孩子。

試想一下,如果家長捨不得管教孩子,又不讓學校管教,一些行為習慣沒有及時糾正,難道等著將來社會來管教他們嗎?

零點老師呼籲家長和大眾們,理性對待教育行業,多溝通,多理解,未來的教育會更陽光更美好!


零點學苑


我認為,現在在對待老師的很多問題上,普羅大眾有些矯枉過正,另外一些媒體的推波助瀾是導致教師面對次窘境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悟空問答裡,我見過非常非常多的關於老師這個問題,那個問題應該怎麼辦的文章。比如老師質疑薪酬高福利高,還有寒暑假,提出部分老師課內不講課外講,私自有償補課,老師體罰學生,小學老師在學校就應該無償託管等等。我自己也寫過一篇關於公辦學校編制內老師鐵飯碗的文章談及過類似問題。

首先必須承認,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五六線縣城,都存在師德缺失的情況,但是,請問哪個行業不存在害群之馬呢?我認為大部分老師都是很好的,不應該因為少數的違規的老師就上升到教師這個集體的問題。

與這個問題有什麼關係呢?那就是老師們普遍杯弓蛇影了,在放大鏡下,稍微對學生兇一點也可能都不敢,畢竟真的是害怕那些不講理的家長啊。前段時間五蓮縣老師被處罰的事情還歷歷在目!還有許許多多各種案例也是如此!

因此,改變老師不敢管學生,我認為應該在合理範圍內個老師放權!比如什麼是體罰,我認為只要是不傷害學生身體,不打關鍵部位,不侮辱學生人格,適當的處罰是必須的。另外,媒體和上級也不應該斷章取義,發生類似家長投訴等等事情的時候,應該全方面判斷事情的真相,保護那些合法合規,師德高尚的老師,這樣才不會寒了老師的心,老師才能更放手去管理學生。


區老師不是qu老師


怎樣才能改變老師不敢管學生的現象?


按理說,學校在學校學習,教師就成了學生的監護人。學生的學習、生活等都應該是教師關心的方面,如果學生犯了錯,教師教育處理理所當然、責無旁貸,相信這也是所有人都認可的最具常識的道理。

教師在學校功能就是教書育人,特別新課程標準把立德樹人作為育人的核心。然而現在的學校教師的確出現一些不敢管學生的教師。學生違紀了,抄作業了,不寫作業了,上課講話或睡覺了,教師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適當提醒,有些乾脆不加干預。出現只教書不育人現象。這是為何呢?

為何呢?教師的職責是教書,也關心、管理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然而在管理教育好,家長不配合,有些不以為然,認為教師小題大做,有意針對自己孩子;有些甚至辱罵教師。當然,發生一些事情後,學校管理缺位,一些學校處室特別負責學生管理部門沒有及時介入,有些學校領導甚至直接施壓教師,讓教師簡單處理,以求息事寧人。


如何破解呢?

1.學校必須制定嚴格規章制度,對於學生和教師都有明確的行為規範,教師遇到學生違紀及其他問題可以對照執行,必要的時候學校相關部分如學工處介入處理。教師只是執行者,關鍵學校要有規章制度。

2.學校的規章制度,學校必須通過多種渠道多個方面,讓學生及其家長知曉並遵照執行。不是一紙白文,得組織學習。並明白教育意義重大,家長和教師協作起來為孩子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3.改變社會或者有些教師對管的偏見。前不久,有媒體說要歸還教師懲戒權。似乎教師可以體罰學生一樣。這不可取。教師管理學生,並不是需要體罰措施,教師只需要按章辦事就行。

教師和學生是什麼關係?這或許是需要所有人思考的問題。一種平等、對話、和諧、親近的師生關係,才是教育中所期待的。學校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共同致力於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難道合作會有什麼問題?問題肯定不存在的,我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