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以後漢人的戰鬥力越來越差,不僅打不過異族,還被異族蒙古和滿清奴役幾百年?

拆遷是第一生產力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道理。野蠻不開化的民族,因為生活艱苦,他們的世界觀就是為了生存可以不擇手段。而我們中華民族由於長期受孔孟之道的薰陶,一邊自傲一邊又講仁愛,以德報怨,反正就是各種西遊記裡的唐僧。一個不講規矩的人也許一時打不過講規矩的人,但是對於不講規矩的人來說總有可乘之機。所謂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就是這個道理。


明月夜938


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還真是多,其實以前也回答過類似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怎麼去理解漢人的戰鬥力?漢人的戰鬥力是什麼?

從問題的後半部分可以知道,所謂漢人的戰鬥力,指的是漢族人建立的王朝總是處於守勢,與蒙滿等少數民族政權的戰爭往往都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出動的兵力越來越多,但是取得的戰果卻越來越少。相比漢唐以少數兵力便能攆著對方打,甚至將對方滅國,宋朝和明朝的表現就非常不堪了。

宋朝直到滅亡也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在對抗遼夏金的戰爭中,雖然戰勝率在七成以上,但是兵力消耗非常大,戰果卻特別小。如果兵敗,基本上逃不過全軍覆沒。在國家功業上講,宋朝不僅沒有戰功,反而不知道喪師辱國多少次。北宋被金國滅亡,宋室南逃,造成民族分裂,北方的漢人被稱為漢人,而南方的漢人則被稱為南人。南方人與北方人都自認為是漢人,而認為對方是蠻族人,這樣的民族分裂真的是有辱祖先。結果是,南宋被北方的漢人滅亡,而北方的漢人在元明易代之時,也因為戰亂損失殆盡,使得明朝立國後不得不將南方人大量遷徙到北方定居。說起來,真是一場悲哀的民族史。

明朝雖然推翻了元朝,但是多次深入草原打擊殘元勢力,都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相反的是,出擊草原的兵力越來越多,打的敗仗也越多,如明英宗率二十萬大軍進入草原,反而兵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

明朝中後期,被草原政權打得修長城,被東北滿洲政權打得元氣大傷。明朝除了初期在朱元璋和朱棣手裡揚眉吐氣之外,後面的歷史也實在太不堪了。而即便是朱元璋和朱棣,在對外戰爭中也未取得過滅國開疆的大勝,並沒有如唐朝一般兼併草原,也沒有收復西域。好不容易滅掉了安南,收復了唐末時期獨立的交趾,統治的時間也不長。可以說,從國家功業上講,明朝無戰功。

相比宋明兩朝,秦漢隋唐以及四個王朝還未統一時的那些割據勢力,對付異族政權,基本上都是打得對方喘不過氣來,而且動用的兵力遠比對方少。就說唐朝與東突厥,雖然在長城一線對峙的軍隊雙方超過五十萬,但是殲滅突厥主力的部隊卻只有唐朝李靖率領的三千精銳。李靖以三千精銳深入草原,擊敗了突厥可汗頡利的精銳,還活捉了對方,以三千精銳在草原橫衝直撞,追著對方打,抓獲或者投降的敵軍都是以萬計,估計歷史上也只有李靖一人。

從唐朝中期開始,或者說從安史之亂開始,漢族人建立的王朝或者割據政權,怎麼都打不過異族人建立的割據政權,即便是我眾敵寡,即便是我強敵弱,打得贏是小勝一場,打不贏就是全軍覆沒。的確讓人傷腦筋!

自安史之亂開始,中原王朝或者說漢族政權戰力不張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對於其它人的分析,基本上可以總結為三點:統治者的自我閹割,農耕民族缺乏戰馬的情況下導致的先天無騎士,儒家思想消磨了漢族的鬥志。

先說說統治者的自我閹割,宋明兩朝都是重文輕武,宋朝搞了個守內虛外,明朝建國之初,朱元璋就弄了大量的不徵之國。例如,朱元璋就把日本列為不徵之國,結果被倭寇禍害了百年。

再說農耕民族缺乏戰馬,先天無騎士,在鐵騎縱橫的時代,無法與草原上游牧民相比。明朝之所以能夠推翻元朝,是因為元朝在淮南建了養馬場,加上有很多蒙古族人加入朱元璋麾下去推翻他們自己的朝廷,所以朱元璋能夠以騎兵對騎兵,擊敗元朝。

最後說的是儒家思想消磨了漢族人的鬥志,因為存天理滅人慾,很多人認為從宋朝開始,儒學就走向了扭曲而反動的一面,知禮講仁,讓漢族人變得懦弱膽小,嚴重壓制了人的天性。

其實上述三點基本上是沒有錯的,但這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文明時代的演進,地理環境增加了新的內容,文明中心轉移。

從森林遷徙時代定點遷徙階段開始,直到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結束,中國的文明中心都在河南關中地區。文明中心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國家首都所在,是國家統御其它地區基本力量,是其它地區生產生活的唯一標準。也就說,從黃帝時代起,直到北宋滅亡,河南關中地區都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

無論是朝代更迭,還是分裂割據,中國最後都會以河南關中地區為中心重新統一,首都不是在長安,便是在洛陽,有的時候,長安與洛陽都是京都。有能力重新統一中國的地區就是河南地區或者是關中地區。這個兩個地區是比鄰的文明中心,都是王朝直接管轄的地區,在周朝叫王畿之地,在漢朝叫司隸之屬。

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之前,也就是隋朝之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都是部落或者部落聯盟,沒有國家政權。因為少數民族政權沒有相應的地理環境構築最基本的經濟力量,大漠草原或者東北、或者西南、青藏高原、南方丘陵地帶都是如此,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不足於開發這些地區,這些地區不可能崛起強大的政權。

漢朝時期的匈奴人看似強大,主要是因為佔據了陰山河套地區以及河西走廊的焉支山地區,有了一定的大陸性地理環境,所以強盛一時。到了漢朝擊敗了匈奴奪取了這兩個地區,匈奴人就毫無威脅了。定居在這兩個地區的南匈奴人也臣服了漢朝。

到了東漢末年,金屬冶煉業發展到時代的鼎峰,鋼製工具開始大規模普及,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文明中心向燕薊地區江南地區轉移。也就是說,燕薊地區或者江南地區在經濟文化上逐漸崛起。

在唐朝建立後,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時代穩定下來,藉助隋唐大運河,河南關中地區文明中心的地位勉強維持了下來。進而,唐朝開始瘋狂對外擴張,滅國無數。藉助傳統文明中心擁有深厚文明底蘊的力量滅掉了周邊各個強國,無論是東北的高麗、還是草原的突厥。伴隨著唐朝擴張的是文明中心科技文化迅速對外擴散,在唐朝奠定統治地位後,草原或者東北都能夠安定下來進行開發建設,逐漸彌補了文明底蘊不足的問題,開始崛起。

總的來說,就是唐朝中期之前,草原或者東北都不具有開發的價值或者缺少開發的技術能力,那裡的少數民族政權都是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經濟文化非常落後,他們的軍隊與中原王朝的軍隊在裝備上也根本沒有辦法對比。中原王朝克服地理氣候的因素,以少數兵力就可以彈壓他們。

隋唐時期,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穩定下來,東北或者草原都有了開發的價值,也都在唐朝的統治下得到了先進技術的開發,經濟文化得到發展,遊牧民也能組建重甲騎兵集團。這種情況下,唐朝的勢力範圍逐漸萎縮。而唐朝內部,燕薊江南地區的崛起,使得關中河南地區無法壓制,最後燕薊地區發動了安史之亂,江南地區發動了黃巢起義,唐朝隨之崩潰覆滅。

宋朝或者說明朝之所以打不出去的原因就在於兩個距離很遠的文明中心相互牽制,宋朝因為受到河南地區與江南地區的牽制,明朝是因為受到燕薊地區與江南地區的牽制,金國滅北宋後,也受到了河南地區的牽制,所以沒有辦法滅掉南宋。直到元朝時期,河南地區徹底衰弱,燕薊地區相比江南地區要強一點,因為草原、東北、中原都是一馬平川,燕薊地區就在這三大地區的咽喉。

一般情況下,江南地區幹不贏燕薊地區,所以首都一般都是在北京。不過,也有例外,當燕薊地區遭到天災或者外敵入侵而衰弱時,江南地區就會反撲,如明朝與民國都是如此,但最後首都都會遷到北京。如明朝的靖難之役,民國的北洋政府。一旦燕薊地區有所衰弱,江南地區就會反撲,如太平天國起義。

宋元明清,當王朝只佔據一個文明中心之時,對外都有很強的擴張能力。如元朝,在滅掉南宋之前,就發動了兩次西征,滅掉了阿拉伯和俄羅斯。但是在滅掉南宋後,滅不了日本,也滅不了安南,即便打贏了,最後還得撤回來。就像北宋一樣,好不容易平定河湟地區,東南就發生了方臘農民起義。雖然撲滅方臘的起義,但是元氣大傷的北宋被剛剛建立的金國給滅了。

唐朝中期後,文明中心轉移,中華文明因為內部兩大文明中心的相互牽制,精力都基本上浪費在防止內部的分裂上了。

從唐朝中期開始,最為殘酷的戰爭都是內部戰爭,都是燕薊地區與江南地區爭奪文明中心最高地區統治權的戰爭。首都不是燕薊地區的北京就是江南地區的南京,北京與南京的鬥爭持續了宋元明清民國五朝,而中華文明在這五個朝代也變得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對外戰爭從來就沒有滅國開疆的大勝,即便有,維持的時間也不長,中華文明由此走向衰弱,統治者越來越保守,儒家文化也越來越扭曲。

關於蒙滿兩族為何能夠建立起元清兩個大一統王朝的原因,這與漢族的戰鬥力無關。這在於文明中心的輻射能力。

無論是明朝,還是民國,這兩個政權最初都是建都南京的,以江南地區為統一國家的基本力量,江南地區對於蒙古草原輻射能力非常弱,距離是一方面,根本在於文化,江南地區的文化與草原的文化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南京很難對草原產生召喚力,草原也無法對南京產生向心力。由此,明朝和民國都把草原給弄丟了。

都城遷到北京後,那麼統御全國的基本力量就來自於燕薊地區,這個時候中原、東北、草原的力量都要向燕薊地區匯聚。這就存在三大力量誰能把燕薊地區抓在手裡的問題。元明清三朝,實際上就是草原、中原、東北輪流撐起燕薊地區,進而統御全國的過程。




文明有歷史


原因只有一個,心態不一樣!

漢朝和唐朝的時候,他們所受到的遊牧民族威脅和後世的宋朝相比更嚴重,兩國都是在最衰弱的時候趕上北方遊牧民族最強大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慘遭蹂躪。

有人可能會覺得漢唐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沒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其實蒙古和後金遇到像漢唐這種心態的王朝,是絕對不敢有入主中原想法的。就拿後金來說,一開始可沒有入主中原的想法,只想搶一票就走,可惜這個時候中原亂成一片,這才讓後金大著膽子入關奪取中原政權。

來南明反抗激烈,清廷甚至有劃江而治的想法。即便平定了各地的反抗勢力,清廷還一直禁止中原人到東北開墾,就是為了自己留條後路。這說明清廷一直抱有隨時跑路的心態,他們的野心沒多大,遇到漢唐這種強大的王朝,借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想入主中原的事情。


下面以漢朝、唐朝和宋朝的事蹟舉例子

漢唐時期和宋朝心態是不同的

  • 漢朝是強者的心態,遇到問題想辦法

公元前201年,剛剛統一天下的漢高祖劉邦率領32萬大軍抵禦匈奴的入侵。

在匈奴40萬鐵騎的圍攻下,漢高祖劉邦發現自己的漢朝在軍事實力方面是沒有辦法和匈奴人進行對抗的。他只好用和親的辦法暫時維持住了雙方的和平。

(漢朝的和親)

但是這種示弱的狀態,讓匈奴人野心倍增,雖然他們常得到漢朝所饋贈的錢財、糧食、女人,還是會經常南下進行搶劫。

最遠的一次,匈奴前鋒甚至打到了甘泉宮附近,以至於長安城都遭到了威脅。可那時候漢朝的實力還很弱,沒有能力對匈奴人進行大規模的反擊。

在匈奴對漢朝劫掠期間,漢文帝曾特地囑咐反擊的漢軍,一定不要過度刺激匈奴人,避免遭到大規模報復。

好在對匈奴的示弱,只是漢朝大戰略其中的一個部分。

漢朝並沒有放棄反擊匈奴的決心,已經制定了相關計劃,並且在嚴格的執行。

匈奴的特點是以騎兵為主機動性極強,在戰鬥中飄來飄去,讓以步兵為主的漢軍難以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戰鬥力。

還有就是,漢軍一旦作戰失利,就會陷入大批匈奴騎兵的圍攻,連逃走的機會都沒有。

漢朝政府深知擊敗匈奴人就應該克服自己的短板,學習敵人的長處,於是漢朝實行了歷史上著名的馬政。

漢朝的馬政分成兩部分:

  • 第一部分是以官府經營的國家級馬場為主,當時漢朝僅在邊郡就有36所馬場,飼養了數以10萬計的戰馬。
  • 第二部分是以民間為主的私人養馬,為了鼓勵漢朝人養馬,漢朝政府特地規定,養馬可以代替服徭役。於是民間養馬盛行,人們也非常喜歡騎馬,很多人成了非常優秀的騎射手。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準備,漢朝不僅馬匹的數量大大增長,由於民間盛行騎馬,也為漢朝提供了數量巨大的騎兵兵源。

除此之外,漢朝在經濟方面的積累也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糧倉中的米可以吃幾十年,穿錢的繩子都爛了。

這樣的國家儲備為漢朝對匈奴的大規模反擊提供了人力和物力的基礎。

然後,到漢武帝時期,漢朝才開始對匈奴展開大規模反擊,並且誕生了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名將。此後,經過100多年的戰爭,漢朝終於降服匈奴人,將國土一直擴張到中亞地區。

(馬踏匈奴)

(漢朝疆域)

並在歷史上留下了強漢的美名!

  • 唐朝也是這樣

唐朝是繼漢朝之後另一個國力強盛影響力巨大的王朝。

但是唐朝剛剛建立之初,就遭到了北方突厥人的大規模攻擊。唐太宗李世民被迫在便橋邊和突厥人歃血為盟,並且拿出長安城中的所有財物讓突厥人撤退。


難道突厥人沒有想佔領整個中原的野心?

不是的,突厥頡利可汗率軍打到渭水邊的時候,李世民僅率6個人就敢在河邊大罵頡利可汗,直接把頡利嚇蒙逼了。這時候還想什麼入主中原,趕緊拿錢走人吧!

畢竟這也是唐朝的一段屈辱。

李世民並沒有因為突厥人的北歸而沾沾自喜,李世民覺得屈辱不已,但是他只能隱忍,因為唐朝剛剛立國,沒有足夠的能力對強大的突厥帝國進行反擊。

(李世民)

李世民在準備,渭水之盟後李世民開始積極備戰。終於機會來了,這一年草原上爆發嚴重的雪災,損失巨大。

李世民認為反擊突厥的時機到了,開始對突厥展開大規模進攻。貞觀四年,唐軍俘獲頡利可汗,大唐疆土一直擴張到西伯利亞叢林。從此,李世民被稱為天可汗,成為東亞各族人民共同的領袖。

(唐朝疆域)

宋朝是弱者的心態

宋朝有弱宋之稱,是漢人戰鬥力低下的代表王朝。

宋朝從建立之初還沒那麼慫,趙匡胤、趙光義兩個人都試圖收復過幽雲十六州,但是都沒有成功。

尤其是趙光義,不僅沒有成功,還把國家的精銳斷送到了北伐的路上。高粱河之戰,趙光義打個驢的跑回了宋朝,可以說是丟人至極。

由於對遼國的軍事失敗,讓宋朝此後面對遼國時戰戰兢兢,不要說北上收復幽雲十六州,只要對方不打自己送錢是沒問題的,於是誕生了歲幣。

可是,宋朝的送錢和漢朝不一樣,漢朝是為了穩住匈奴,在送錢的時候積極備戰,想辦法打敗匈奴,而宋朝是花錢買和平,結果軍隊越來越弱。到面對金國的時候,連皇帝都被抓走了。說實話,當初金國打到汴梁,要是換成李世民早就出城把金人噴走了。

宋朝統治者的所作所為在漢唐時期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 宋朝的心態也讓武將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南宋初期也算是名將輩出,宋軍在面對金軍的時候打出了很多漂亮仗,這說明宋人不慫。

說實話,如果岳飛出生在漢唐時期,不要說他主動要去北伐。就算他不想,統治者們也要給他創造條件去北伐。

而如果漢唐的名將出生在宋朝就悲劇了。陳湯這種假傳聖旨徵兵攻打匈奴的人,不要說封侯,不被五馬分屍就不錯了。像李靖這種在唐朝和突厥談判的時候私自領兵突擊頡利可汗的事情,放在宋朝估計也玩了。

這就是漢唐時期和宋朝時期的不同心態,所造成的不同結果。

漢唐的心態,讓他們總有一天會成為強者,宋朝的心態會讓那些敵人更有野心,對宋朝更蔑視!


歷史風暴


雖然自唐朝以後,中原的漢人政權確實在對外族的軍事戰爭中沒有取得很大的優勢,遠沒有漢唐雄風的那種氣象,但是也不是一直處於劣勢。大明開國初期,漢家鐵騎可以和北元的蒙古騎兵硬剛而不落下風,最後將蒙古人重新趕回草原吃草。不過整體而言,自唐以後,中原王朝大部分時間內在對外族的戰爭中都是處於守勢的,特別是弱宋,在與黨項族,女真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外族的角鬥中,基本上是被按在地上打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唐朝以後,漢人政權的制度優勢,武器優勢不復存在

漢朝時,有個叫陳湯的將軍說過這麼一句話:

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

意思就是以前我們漢軍1個能打胡兵5個,哎,現在不行了,胡人把我們造武器的技術學了過去,漢軍一個只能打三個了。聽起來是不是滿滿的裝逼的感覺,但人家還真不是吹牛逼。漢朝時期,我們的冶鐵、鍛打等技術水平對匈奴等遊牧民族基本上是碾壓,西漢時期著名的環首刀代表了那個時代冷兵器的巔峰。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遊牧民族也在不斷學習中原的先進技術,原先的技術鴻溝慢慢被填平。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蒙古族,你以為當年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人只是一群野蠻武士嗎,那就大錯特錯了。當年蒙古人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世界上各種先進技術都被他吸收,甚至還能造出了回回炮這種攻城利器,漢人在他們面前已經毫無技術優勢可言。

武器優勢沒有,制度優勢也消失。漢唐時期的遊牧民族,基本上是鬆散的部落聯盟,平時各個部落之間的矛盾也不比漢族和外族之間的矛盾少。打順風仗時一擁而上,打敗了各自做鳥獸散。戰鬥力的強弱,基本上取決於首領的個人能力。所以,漢朝盯著匈奴決戰,把匈奴打散架了。隋朝略施小計,突厥分裂了,到唐朝,李世民只用了三年就把中亞霸主東突厥打的滅國了。

而宋朝時期作為對手的幾個遊牧民族,已經完全整合了內部,建立了完善的國家政治體系,像金國,遼國,事實上宋朝時期也可以稱為南北朝分治了。這種完善的政治架構所釋放的戰爭潛力遠大於鬆散的部落聯盟,加上武器優勢不再,中原政權很難佔到便宜了。比如後金,只是建立了一個八旗制度,就敢以60萬人的部落挑戰人口過億的大明。

二自宋開始,社會風氣重文輕武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廢除了軍功制度,五代時期的那種軍事貴族不復存在。

整個社會重文輕武,文官權力遠大於武官,包括明朝也是這樣的。當然,這種做法結束了無休止的軍閥割據的局面,但同時也自廢武功。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半部論語治天下”

這些名句都出自宋朝。宋朝的文人關注的大都是風花雪月,才子佳人,整個社會都是很小資的。而唐朝的詩人很多都是隨軍出征,歌頌將軍和士兵的: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這些詩句讀起來是何等的氣魄,從這就可以看出民眾精神面貌的差距。當然,大宋的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這是無可置疑的,能用錢來買到平安,也是一種本事。

三外族的進取心更強了

漢唐時期的匈奴,突厥等遊牧民族,雖然強大,但還沒有入主中原的野心。戰略目標基本上就是打秋風,以掠奪人口和財富為主。但是從宋朝開始,特別是契丹興起後,北方民族開始有了大的戰略目的,那就是攻擊中原王朝的核心區域,直接是奔著改朝換代來的。

特別是金國和蒙古的軍隊,集中重兵一點突破後,就直奔核心地帶,破壞中原王朝的權力中樞,已經和漢唐時期的遊牧民族不是一個量級的了。對於這種情況,處於守勢的中原王朝往往是敗多勝少,只能在邊境不斷加固防禦體系,不斷投入人力,財力和無力,消耗國力。但是防的了一世,防不了一世,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對方抓住機會突進。

如果守住十年,但一朝被外族突進而打敗,我們記住的往往只是那一場大敗,而不是十年的和平。

我是一卷青史,歡迎留言評論加關注,一起聊歷史!


一卷青史


關於這個問題,朱元璋和朱棣表示MMP。

縱觀我國數千年曆史,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自907年唐朝滅亡後,漢家王朝戰鬥力斷崖式下降,彷彿一夜之間,漢人的戰鬥力就從所向披靡退化成戰五渣。不僅宋朝300多年時間裡,中原王朝不斷被漢人吊打,甚至在宋朝之後,出現了少數民族統一整個華夏的歷史事件,比如元朝、清朝,堪稱漢人的“恥辱”。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中原王朝自廢武功

漢家王朝被周邊少數民族吊打,根本原因在於自廢武功式的改革。

在宋朝建立之前,無論大一統王朝還是地方軍閥割據勢力,都有著濃濃的尚武精神,這種局面在755年安史之亂後達到高峰。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對各地軍閥尤其是河北軍閥的節制力形同虛設,各軍閥為爭奪更多人口和地盤相互攻伐,最終導致了唐王朝的滅亡和五代十國的開始。

趙匡胤建立北宋後,有感於“武夫當國”帶來的政權不穩和頻繁更迭,遂開始了壓制武將的一系列改革,最典型案例就是“杯酒釋兵權”。

作為武將出身的帝王,趙匡胤打壓武將並無不妥,因為他可以統率三軍南征北戰。但是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因為皇帝開始走文藝路線,武將又沒了社會地位,所以在面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猛烈進攻時,宋朝除了除了慘敗就是慘敗。

為徹底壓制武將,趙匡胤除了剝奪武將兵權,還擴大科舉錄取規模,並提升文人地位,很快文官勢力就成為凌駕於武將頭上的大山。

相比於久經沙場的武將,文官舞文弄墨和勾心鬥角在行,打仗基本抓瞎,這樣的軍事主官上陣,是對戰士和國家的極端不負責。

而皇帝似乎還感覺不夠貼心,從趙光義開始,武將出徵前,皇帝會親授自己閉門造車研究出來的陣圖,並要求武將按照陣圖以不變應萬變。

這是嫌武將死得不夠快。所以但凡出證,武將一般都會寫好遺書,因為戰敗後地位較高的文官有人求情,地位較低的武將除了背鍋,別無它用。

正因為如此,宋朝各階層除了武將世家,基本沒有人主動從軍,投筆從戎基本絕跡。

宋朝如此,仿效宋朝制度建立起來的明朝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才有了建國不到百年就慘敗給昔日手下敗將的土木堡之變。

唐朝滅亡後,和武將地位不斷下降的相對應的,是統治者集權程度的越來越高,這使得統治者的個人素質越來越能決定帝國的盛衰,而很可惜,統治者的素質沒有因為集權程度的提高而上升。

2、周邊民族發展加速

民族融合作為數千年來的發展主旋律,終於在唐朝滅亡後開花結果。907年,契丹建國,從此我國再度進入南北朝並立時代。

而契丹之所以能夠成功建國並雄踞我國北方200多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融合帶來了技術的大規模發散。

從東漢初期南匈奴內遷,漢匈民族融合開始以來,民族融合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直到五胡亂華時達到高潮。而五胡亂華除了導致北方戰亂不斷,也誕生了前秦、北魏等一系列少數民族政權。

不過這些政權的位置基本位於長城以南,他們是將漢家王朝北方的統治者取而代之,是中原王朝內部的局部漢化。

但唐朝的建立改變了這一切,因為國力空前強大,無年不戰的唐朝吊打周邊的突厥、高句麗、高昌等國,將長城之外的廣大土地納入唐朝疆域。

而唐朝有恰恰是一個極度開放的王朝,不僅絲綢之路將各地牢牢聯繫在一起,周邊少數民族區域的社會精英也到唐朝任職,這使得唐朝先進的文化技術迅速向周邊擴張,長城之外的少數民族由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脫胎換骨。

因為技術的輸入,這些蠻荒之地的生產力水平大大提升,促進制度的不斷革新,並引發了更加劇烈的封建化進程。

封建化對於周邊少數民族而言,不僅政權組織能力大大提升,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發展,更讓這些政權有了和長城以南的中原王朝爭奪天下正統的客觀條件。

所以從遼朝開始,金朝、蒙古以及後金等政權紛紛在長城以北完成封建化,並開始伺機南下中原,成為新的專制王朝。

所以,周邊少數民族區域的封建化,或者說“漢化”,是他們戰鬥力提升並逐漸吊打中原王朝的重要原因。

最後靜夜史需要說明的是:蒙古和滿族在古代歷史上並不是外族,他們和真正的外族如日本、波斯、沙俄等有著本質的不同,在它們崛起前,蒙古是金朝的臣屬,女真是明朝的子民,元朝和清朝的建立,是我國改朝換代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本不是某些公知鼓吹的亡國亡天下。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首先,說明一下,題主的設問有問題——唐朝以後,漢人被異族蒙古和滿清奴役幾百年……

此處,不宜也不應該用“異族”,似乎把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滿族建立的清朝,從中華民族的歷史當中割裂出去,豈不是將中華民族的歷史無形之中被人為的割斷了嗎?!

我們知道:唐朝以後,經歷了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和明清時期……

期間,少數民族不斷崛起,乃至於出現了遼宋夏金各族政權的並立,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滿族建立的清朝,都是統一全國的王朝。

因此,題主問題之中的“異族”——應該用“少數民族”……因為遼宋夏金元、明清都是中華民族內部的各族政權……否則,容易產生歧義,或被別有用心者所利用!

那麼,為什麼唐朝以後,漢人不僅打不過少數民族,還被少數民族蒙古(族)和滿(族)清奴役(統治)幾百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漢族建立的中原政權,政治腐敗,政策或應對策略失誤等……

如唐朝,安史之亂以後,中央出現宦官專權,地方出現藩鎮割據,武將專權,最終演變成五代十國的局面。

北宋建立後,為了消除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重文輕武,強幹弱枝,守內虛外,過分削弱了地方,造成邊防空虛,成為北宋在與少數民族鬥爭中屢敗的重要原因。

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沒有幾個賢能的君主,嘉靖和萬曆皇帝更是三十來年不上朝……

明朝中後期,宦官專權,朋黨之爭,特務統治,朝綱混亂,更有甚者,宦官監軍,胡亂指揮,焉能不敗……

其二,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統一強盛的唐帝國,是我國民族大融合時期,此後,民族融合不斷髮展,兩宋時期,與周邊少數民族地區開設的榷場(收稅的貿易市場),各民族之間的戰爭也促進民族融合(雖然戰爭的方式不好,但也促進各民族交往、融合)……

其三,不同生產方式的融合,少數民族的封建化……

伴隨民族融合的加強,少數民族與中原地區交往密切,甚至進入中原地區,遊牧經濟與農耕經濟相互交融,特別是少數民族日漸生產方式的農耕化、生活習慣的漢化……少數民族日益強大……

其四,歷史條件的制約:

畢竟是傳統農耕經濟時代,冷兵器時代,雖然唐宋以來,火藥、火藥武器大量使用,(雙方都使用)但是,騎兵的作用更大,少數民族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是漢族中原政權難以比擬滴……

因此,漢族建立的中原政權日漸腐朽式微,少數民族崛起強盛,如南宋政權偏安一隅,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殘害岳飛等抗金名將,自廢武功般的做法……

才有了,唐朝以後,漢人不僅打不過少數民族,還被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滿族建立的清朝統治奴役幾百年的歷史情形……




逛一逛3


實際上不是漢人戰鬥力越來越差,而是宋朝,明朝的皇帝一個比一個不靠譜。

明朝拿財政收入的50-80%拿來供養,皇室和宗親。而軍隊呢?以明朝來說,明朝兵變次數,遠遠超過清朝。為什麼?就是太貧困了,明軍普通士卒的慘狀,曾令當時官員感到震驚。如《明史·黃紱傳》載:黃紱“成化二十二年巡撫延綏,出見士卒妻衣不蔽體,嘆曰:‘健兒家貧至是,何面目臨其上。’”軍卒妻小窮得連衣服也置辦不起,可見其困窘至極。

嘉靖年間,宣府,大同等邊鎮鬧兵變,就是拖欠軍餉太久,本來明朝士兵軍餉就低的可憐。結果,還長期拖欠,可以拖欠到什麼程度呢?明朝巡撫都御史劉麟說,北方邊鎮大同等地軍士,從正德七年到嘉靖四年,整整十三年,都不發嶽亮,士兵們養家餬口,在邊塞寒風苦雨,大明王朝十三年不發工資。

在明朝當兵,工資低,還拖欠不說,還要上交,還要服徭役。明朝屯軍,每年除了要上交糧食,還有均徭、馬價、木席、採辦、供軍、買馬等等殘酷盤剝,軍官們還私自剋扣軍餉,私佔軍田。

從正德皇帝到明朝崇禎年,130多年,明朝發生60多次兵變,原因就是生活太苦,士兵已經到了賣妻兒餬口的程度。明朝嘉靖時期,在南京擔任“專城守,護陵寢”的池河營3000多士兵,只有在崗4個月,有12鬥糧食作為軍餉和口糧,這點收入怎麼養家餬口?

清朝初期把士兵當人看,大明把士兵當賊和牲口看。參加了清軍不光按月發白銀,發口糧,還可以出去搶明朝的官老爺。結果就是從關寧軍到登州新軍紛紛投降清朝,要跟著一起發財去。清朝統一全國戰爭,清軍當中的漢人士兵遠遠超過了滿洲士兵的數量。


深度軍事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唐朝以後,漢人的戰鬥力並沒有減弱,之所以打不過異族,也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是因為中央集權逐步得到了空前的加強,這種空前加權的中央集權,使得唐朝之後的中原王朝沒有出現過權臣、宦官、外戚架空或者篡位的情況,也沒有出現過長期的地方割據,但副作用就是軍隊戰鬥力大為降低。

唐朝之後,我國主要經歷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其中元和清本身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朝代,所以在這裡就不做討論,他們不存在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問題。

而宋朝和明朝都產生了同樣的情況,就是始終沒有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如宋朝,最後被北方遊牧民族滅亡。有人說明朝解決了北方遊牧民族問題,主要在於前期,但實際上來說,前期的明朝並沒有徹底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哪怕是朱棣的五次北伐,也沒有達到漢朝和唐朝的那種效果,畢竟漢朝“封狼居胥”,打的匈奴對漢朝沒有了實質性的威脅,而唐朝更是滅亡了突厥。明朝在朱棣之後,實際上長期和盤踞在蒙古地區的瓦剌和韃靼對峙,甚至出現過“土木堡之變”這樣的情況,皇帝被俘。到了後期,對付北方遊牧民族也基本是防守態勢,尤其是萬曆末年興起於東北的後金,也就是清朝的前身,數次擊敗明朝主力部隊,雖然明朝並沒有直接滅亡於清,但是接下來的南明卻實實在在是被清朝滅亡的,如果沒有清朝,至少南明是能夠維持一百年以上的,所以從事實來看,明朝也沒有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

從歷史經歷來看,宋朝和明朝在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情況來看,是遠遠沒有達到漢朝和唐朝的高度。

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空前的中央集權所導致,下面就具體分析原因,首先是宋朝。

來路不正的宋朝

如果按照我國傳統觀念來說,宋朝的皇位來路不正,這也是宋朝統治者的硬傷,“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是典型的篡位行為,對此宋朝皇帝也是心知肚明。為了能夠坐穩江山,他們採取了對文人士大夫極度寬容的政策,“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地倡導文治,而是相當於趙家開了個公司,吸引文人士大夫進來入股,一起經營這個公司,大家一起坐江山,這樣皇位自然就穩了。

而在宋朝之前,唐朝經歷了百年的藩鎮割據,之後的五代都是由掌握兵權的軍人發動政變而亡,所以對於軍權,宋朝皇帝是十分在意的,實行了牢牢掌控軍隊的政策:一是把全國大部分軍隊劃為禁軍,由中央直接掌控;二是經常輪番調動將領,並經常把軍隊編制打亂,軍隊也時常調動。

與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必然極大地抬高了文人的地位,同時用文人打壓武將,導致武將地位低下;過多的中央禁軍以及頻繁調動將領和軍隊,也導致了軍隊戰鬥力逐漸低下。

宋朝“武功“水平較低的原因分析

我們常說“文治武功”,宋朝文治有餘而武功不足。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首先在於“文人打壓武將”。

抬高文人打壓武將,導致了無論在平時還是作戰的時候,基本是文人為主將,武將為副將的局面,文人常常沒有作戰經驗,武將雖然往往作戰經驗豐富,但是不是主將,部隊的行動最終還是要聽文人的。一個作戰經驗不足的文人在面對強悍的且作戰經驗豐富的北方遊牧民族的時候,無論是軍事計劃還是行動來說,常常會發生很多幼稚的戰略性或者戰術性失誤,這種失誤也常常造成了軍隊容易出現戰敗的結果。

從戰略上來說,軍事計劃是由中央樞密院制定的,而樞密院基本都是文人,整個宋朝來說,武將極少有進入樞密院的,有時候也只是形式上進入了樞密院而實際上沒有參與軍事計劃的制定,如狄青和岳飛。在沒有多少軍事作戰經驗的情況下制定全國的軍事計劃,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他們基本不能設身處地地為實際作戰的部隊考慮情況,更多的是遵從皇帝的想法,在前期宋太祖和宋太宗時代這個問題並不大,因為這兩位皇帝的軍事能力都比較強,但之後的皇帝軍事能力基本都非常欠缺,所以由中央樞密院的文人制定的軍事計劃往往在實際作戰當中容易吃虧。如宋徽宗時期樞密院就對宋軍戰力和遼軍戰力估計嚴重不足,以至於十多萬宋軍出擊遼國的時候信心滿滿,但實際上被一兩萬遼軍打的滿地找牙。

其次在於將領和軍隊的頻繁調動,導致平時的訓練不足,裝備更新往往跟不上。

軍隊戰鬥力影響最大的因素,就在於平日的訓練和裝備。

軍隊的訓練往往是系統性的,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將領調動頻繁,往往一個將領到了一支部隊,剛剛熟悉部隊情況就調走了,很多時候訓練也沒有展開多少就迎來了一個新的領導,新的領導又要重新熟悉部隊情況,根據部隊情況制定訓練計劃,然後訓練了沒多久又換了領導,如此反覆,部隊很難得到系統性的訓練。而在裝備情況上,也由於將領頻繁的調動,導致將領往往對部隊情況不熟,還沒有來得及提出裝備更新計劃就走了,換了新來的將領又要重新熟悉部隊,等等,造成了宋軍的裝備更新上效率非常低下。

同時部隊的編制經常打亂,甚至是小編制的部隊也被經常打亂,就導致士兵往往在一個大的部隊待的時間都不長,戰術配合沒有多少系統性的演練就換了大部隊,所以宋軍在遇到比較大的戰役的時候,部隊之間的配合往往難以默契,大大削弱了戰鬥力。

第三是在臨陣指揮上,文人打壓武將,將領不熟悉部隊極大地限制了軍隊的戰鬥力。

在臨陣指揮上,由於主將往往是沒有作戰經驗的文人,可想而知,一個菜鳥面對老鳥的時候指揮上會有多麼地稚嫩。具體作戰的將領因為經常換部隊,一個是部隊他不熟悉,另一方面是部隊對將領的命令因為不熟悉也難以執行到位,導致戰鬥力大打折扣,這也是宋軍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時候經常作戰失利的主要原因。

他們所面對的北方遊牧民族完全沒有這些方面的問題,北方遊牧民族軍隊基本都是打出來的,士兵也是將領長期帶出來的,將領作戰能力強,作戰經驗豐富,熟悉士兵,士兵之間因為長期共同作戰,配合也十分默契,所以對付沒有這些因素的宋軍往往遊刃有餘。如李元昊時期的西夏接連對宋朝發動了幾次大規模戰役,宋朝連戰連敗。

問題就來了,既然宋朝軍隊戰力一般較弱,但為什麼能支撐300多年呢?

首先在於宋朝軍隊多。

就拿北宋時期來說,軍隊規模基本維持在百萬以上,其中宋仁宗時期達到126萬,其中禁軍82.6萬,廂軍43.3萬。

其次在於宋朝還是有部分戰鬥力強的部隊。

實際上,戰鬥力強的部隊在宋朝來說,只有兩種,一種是打多了打出來的,如宋朝開國時期的部隊,經歷了統一中原地區的多次戰爭,戰鬥力強悍;另一種是將領長期帶出來的,如南宋時期的岳家軍,就是岳飛從士兵到將官親自選拔、親自訓練,長期帶著作戰帶出來的。

上圖是北宋中期全國禁軍的分佈圖,其中宋朝最能戰的部隊就是陝西路的22.6萬軍隊,他們因為長期和西夏作戰,因此戰鬥力遠超其他地區的禁軍。

而到了南宋時期,前期能戰的部隊主要是岳家軍,後期對付蒙古的時候,戰鬥力強的部隊集中在了四川、襄樊地區,因為長期和蒙古人作戰,鍛煉出了一批戰鬥力強勁的部隊。

所以,宋朝能支撐300多年,一是在於軍隊人數多,基本都維持在百萬以上,即便是丟失了半壁江山的南宋,也能維持百萬的軍隊;其次是無論是南宋還是北宋,各時期都有一些戰鬥力強勁的部隊,成為了戰爭中的中流砥柱。

明朝的情況分析

明朝在軍事制度上基本沿用了宋朝的思路,就是加強中央集權,具體方面有很多不同,帶兵的將領沒有調兵權,具體指揮是由朝廷委派將領,作戰結束後將領歸還軍隊,將領回朝廷復明。這點來說就比宋朝情況改善了很多,至少在正常情況下,軍隊的訓練和裝備還是有保證的。

明朝主要實行了衛所制度,即軍隊在地方屯田,由軍戶來經營,這些軍戶平時在衛所的田地裡耕地,獲得的收穫歸自己,並參加軍事訓練,作戰的時候軍戶出兵作戰。但是這種制度在明朝中後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衛所的田地逐步地被當地豪強奪走,眾多軍戶實際上是沒有田地的,而作戰的時候又要出人,所以很多軍戶基本都逃走了,地方豪強為了自身利益,瞞報情況,讓朝廷以為軍戶還存在(如果不存在這些衛所田地朝廷就要收回了)但實際上眾多軍戶都不存在,由於田地被奪走,很多軍戶收入低,生活困難,自然衛所的訓練和裝備都難以保證,這就從根本上削弱了明軍的戰鬥力。

實際上明朝軍隊戰鬥力強的和宋朝的因素一樣:要麼是打出來的,要麼是將領長期帶出來的。

如前期朱元璋和朱棣時代,他們的軍隊都是經過了長期的戰爭,自然打出了不少能征善戰的將軍和士兵,這些軍隊的戰鬥力自然強悍。

而到了後期,由於很多部隊長期沒有作戰,衛所制度的破壞,大多數軍隊戰鬥力低下,戰鬥力強的如戚家軍就是戚繼光長期帶出來的結果,後期的關寧鐵騎,也是由袁崇煥到吳三桂幾代將領長期帶著,長期作戰打出來的精銳。

綜合宋朝和明朝的情況,對比漢唐,主要還是由於中央集權的空前加強

宋朝和明朝因為空前加強了中央集權,尤其是軍權,要知道,如果下面人要造反,無論他是權臣也好,宦官也好,外戚也好還是地方割據勢力也好,都必須要有軍隊才行,沒有軍隊的人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宋朝和明朝對軍隊的控制都比漢朝和唐朝要空前地家加強了。這種加強雖然保證了皇權不受威脅,但是也極大地降低了軍隊的效率。

漢朝和唐朝雖然出現了權臣、宦官、外戚奪權和地方長期割據的情況,但是在軍隊將領使用上給了將領充分的權力,將領可以長期帶兵,士兵無論是訓練還是裝備的更新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證,並且作戰時候指揮上來說比起宋明效率都更高。

一個王朝往往在前期的時候因為皇帝都是經過長期戰亂過來,士兵和眾多的將領也經過了長期的戰爭所以戰鬥力都非常強悍,這點是所有王朝的共同特點。但是當王朝穩定下來之後,官僚體系包括軍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懈怠和腐敗情況,這個時候將領對軍隊的充分權力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在對軍隊管理的效率上就體現了出來。集權情況下,皇帝很難對全國眾多的軍隊實行有效管理,而集權不強的漢朝和唐朝由於將領有對軍隊由充分的權力,所以戰鬥力下降並不十分厲害,而宋朝和明朝則容易出現軍隊戰鬥力下降明顯的情況。

所以綜合以上情況,宋朝和明朝始終不能如漢朝唐朝一般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問題,並且為北方遊牧民族所滅,根本原因在於空前加強的中央集權。


老威觀史


中國是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科技文化手工業都遠超同時代的西方國家。宋代重視商業,國家富裕,軍事裝備也超過前代,給人感覺漢人戰鬥力低下是多種原因決定的。

漢人的對手比過去強大,漢唐時期的敵人匈奴和突厥是個遊牧帝國,國力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中原王朝非常容易的趁其病,要其命。匈奴人和突厥人打不過漢人只能被同化或西逃。

北宋對手遼國是第一個在草原上建立城市,劃分州府治裡的少數民族,重用漢人,採用漢人制度和文化。文明成度比較高,宋遼兩國勢均力敵誰也沒吃掉誰,澶淵之盟後握手言合。

北宋靠政變發家,對武人限制較多,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北宋沒有出類撥萃的將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漢人戰鬥力。蒙古人興起之後,中國本土處於分裂壯態。

蒙古滅西夏彈丸之地用了二十多年,滅金用了24年,滅南宋花了40多年時間。如果當時中國是一個統一國家,有秦皇漢武那樣英明雄主,有衛青,霍去病,李靖,蘇定芳那樣蓋世名將,胡人不趕南下牧馬。

1367年,徐達和常遇春率數十萬大軍很輕易的把元順帝敢到漠北放牧,朱棣五次北伐草原,明軍戰鬥力是一流的,土木堡之變證明兵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明朝此後依靠長城採取守勢。

明末清初,戰爭形勢發生變化,水器戰決定優勢,加上明朝內亂,漢人搞垮了自己,滿人趁虛而入,上演螞蟻吞大象奇蹟。宋代以後,漢人戰鬥力被沒有降低,只不過缺泛強有力的英明之主和不世出的將才





關東俠客


實際上自從被儒家荼毒後,漢人王朝一直都沒有很強的戰鬥力!而唐朝明朝這種戰鬥力爆棚的時期主要也是引入了少數民族的武裝力量,但最終也是引狼入室,最終為其所害。

儒家對漢人王朝的荼毒主要是製造了君臣的直接矛盾,儒家學者成了君王限制臣子的幫兇助手,本來是與非很明朗的事最終卻變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王防臣下子民如賊,而臣下則不得不裝瘋賣傻求苟活。碰到個把明君還能折騰一下,碰到普通國君則立馬變病貓,遇到昏君則國破家亡。比如以南宋為例,南宋是北宋滅亡後北宋皇室以長江為界建立的政權,在當時那種環境下,本應該把國與民放到首位,但是當時當政的趙氏卻只是擔心自己的皇位,照樣防武將如賊,最終是岳飛慘遭毒手。

其次,一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卻愣是被整成了書生誤國。儒家除了在廟堂之上製造君臣矛盾之外,還在民間削弱老百姓戰鬥意志。比如以清滅明戰爭為例,在李成梁經略遼東的時候,明庭的臣子們是各種熱血言論,什麼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什麼將軍百戰死馬革裹屍還,不斷指責前線將士不怕死不用命打敗仗。但是呢,滿清入關之後第一個投降的就是這些儒家學者,當馬刀放到脖子上他們就立馬軟蛋掉了,然後還鼓吹各種良禽折木而棲,號召明軍將士投降,老百姓投降。滿清入關只有5.9萬八旗軍,但是明軍降軍卻高達17萬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