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建築可以代表中華文化?透過《營造法式》來談,說法合理嗎

宋朝建築可以代表中華文化?透過《營造法式》來談,說法合理嗎

宋朝經濟發展繁榮,尤其南方社會經濟極度繁榮,商業發達,這就有充足的資金去修建各式各樣的建築,使得宋朝時期建築業發展繁榮,也出現了不少為後人誇讚的標誌性建築。更有官方特別修築的關於建築學和建築的書籍《營造法式》,說明宋代官方對民間和皇家的建築修繕一直起到的是積極作用。

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這三個發展階段對應三種社會治理模式,即統治型、管理型和服務型社會治理模式。統治型社會治理模式以權制為基礎,呈現出等級化、地域化等特徵。它通過對個人(指皇帝、國王等)最高權力權威的塑造,建立以權力關係為主導的等級化社會,又通過對為其服務的意識形態的推廣和傳播,把這種社會關係制度化、合法化、固定化。

一.李誡及《營造法式》

李誡,字明仲,北宋鄭州管城人,生於官宦世家,其祖父、父親, 兄長均在朝為官。1092年,即宋哲宗元祐七年,李誡任職將作監,此後的十幾年間一直在將作監任職,主持了大量工程的建修,並在實 踐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掌握了先進的技術,終成建築大師,其思想 的結晶就是著名的

《營造法式》。

宋朝建築可以代表中華文化?透過《營造法式》來談,說法合理嗎

《營造法式》編於宋神宗熙寧年間,成書於宋哲宗元符三年。共 34卷,357篇,是在兩浙工匠喻皓《木經》的基礎上編纂而成,是當時建築設計與施工經驗的集合與總結,其無愧為中國史上最全面最宏偉的建築學著作之一,為中國的建築學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為什麼《營造法式》中說宋朝的建築可以代表中華文化

1.雖為人作、宛如天成——宋朝家居環境藝術的物質成就

有玉仙觀、靈隱寺等著名的寺觀園林。宋朝園林佈局具有豐富的內涵,充分地體現出了詩畫情意,趨於疏朗、簡潔的風格,園林中亭更多趨向於自然、簡樸。同時,一些文人畫家為了將生活詩意化,著意經營園林藝術,以詩詞為主題、山水畫為藍本,以情立意,以形傳神,形成了文人構思寫意的山水園林藝術。建築主體清淡脫俗、疏密錯落、典雅寧靜。

2.規範嚴謹,巧奪天工——宋朝家居環境藝術的技術成就

人口因素主要是指城市人口數量和密度狀況,以及產生這些狀況的原因所造成的影響。對於宋朝都城東京以及臨安的人口數量有各種不同的估計,但是學術界對其規模之大、人口密度之高均超過前朝都城並無異議。

宋朝都城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點:首先,作為政治中心的功能帶來相關的人口聚集和消費需求,進而這種需求促進更多的人口流入。其次,宋朝實行“強幹弱枝”政策使得軍事防衛力量進一步集中於都城,龐大的軍隊在城市居民中佔有一定的比例。

《清明上河圖》中對北宋東京這種市井密度作了生動的刻畫。畫中房屋時常可見勾連搭接的屋面,另有的房屋間距狹窄,僅能 容隙。庭院普遍狹小,街道空間也有明顯被侵佔過的跡象。

宋朝建築可以代表中華文化?透過《營造法式》來談,說法合理嗎

紹聖四年,王安石實施變法,為了加強對官辦建築行業的管理,《營造法式》由李誡編修,代相傳的口訣經驗,以建築的定型化、標準化為編輯各作制度的指導方針,繪製了大量工程圖樣,用以說明制度,記錄了不見經傳、失傳的很多技術和做法,成了人們認識宋代建築的鑰匙。

3.宋代建築結構精巧,裝飾精美

宋朝時期,建築匠師對木結構受力情況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科學水平,並且,還利用結構構件本身做藝術加工,注意到了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宋代建築結構規範,木構模數制以斗拱中拱、紡的斷面為模數,而隨著使用部位的不同,以斗拱為樑柱交接的節點,斗拱用於樓閣上平座之下的多用卷頭造或上昂造,用於外簷的多采用下昂造。

同時,建築平面優美、富有彈性的一條條曲線,配上曲線輪廓的梭柱和月梁,加上深遠的出簷,形成了宋代建築柔和、纖秀的風格。

另外,宋朝建築大量使用了可開啟的、極條組合極為豐富的門窗,出現了瓜楞柱同時,屋頂上覆以琉璃瓦,給人以柔和而燦爛的感覺。

宋朝時期木裝修品類多,做工精巧程度高,在裝修部件中廣泛運用了木雕技術,增加了構件表面的修飾,如:獨樂寺山門就是以木板拼接成的。宋朝的建築裝飾中,彩畫、石雕、磚雕起到了重要作用,彩畫廣泛用於簷下、柱子中,色彩華麗構圖活潑、紋樣品類繁多而木構建築中臺基、柱礎等部位都使用了石構件。

4.宋朝傢俱精美絕倫

宋朝傢俱製作工藝及紋樣宋朝傢俱採用了格角樺和“攢邊”的做法,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和精湛的工藝價值。在製作上,開始使用束腰、馬蹄等各種裝飾形式以及牙板、託泥等各式結構部件。並且,宋代的無束腰傢俱,吸取了大木樑架的造型和結構,如:河北鉅鹿北宋遺址岀土的無束腰高桌,無馬蹄、腿足直落地面,用圓材帶側腳,安橫株。

宋朝建築可以代表中華文化?透過《營造法式》來談,說法合理嗎

宋代傢俱中採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腿型是馬蹄腿,馬蹄腿本身的造型是馬蹄內翻,兩個外側面內收並逐漸邊玩。方形斷面的直腿延至下部,格角相接,表面齊平,牙形簡潔,講究自然,追求流暢。其次,傢俱中的紋樣具有美化、支撐等功能,以樸質的造型見長。

三.從宋朝詩歌看宋朝的建築

蘇軾與他的“詠亭詩”。蘇軾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書畫家、蘇軾出生於四川漢族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才華出眾文采風流,學識淵博, 從小就天賦出眾,詩文書畫皆精通但是一生仕途坎坷,鬱郁不得志。

蘇軾作為北宋豪放派的典型代表詞風放達肆恣明白豪放,詩風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等藝術手法來增強詩詞的渲染力與表現力, 対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蘇軾不是宋朝詠亭詩上的第一人,諸如王安石、歐陽修、范仲淹等人都寫作詠亭的佳作但是蘇軾卻是將詠亭詩發展到一定高度的著名文學家。蘇軾的詠亭詩有很多。這些詩作都對宋代亭這種建築作了深刻描述賦予了其不同的意境與藝術價值。

古代亭子最大的構成特點就是其空間上的,“空”與“虛”正如蘇軾詩作中所言,“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這種現實藝術表現出的空與虛與古代推崇的道家精神文化與審美相契合。

宋朝建築可以代表中華文化?透過《營造法式》來談,說法合理嗎

而亭作為一種融通自然與心境的典型建築空間,逐漸在眾多文人雅士的推崇與歌頌中具有了不一樣的寓意,對於胸襟曠達、詩情豪放的蘇軾來說這種能夠俯仰自我、捫心自考的意境可以說是自己作品中最佳的詠賦物體函意。

四.宋朝建築體現的內涵

傳統自然觀

宋朝時期,為了使室內與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室內設計中繼承了這種對自然的依戀。如:宋代園林受“崇尚自然,師法自然”思想的影響,技照山水總體風骨走勢,烘雲托月點染著自然山水的藝術情趣,使園林具有了參差錯落、高低曲折的結構,創造出了與自然環境協調共生的藝術綜合體。

同時,宋代大量使用格子窗,在類型和外觀上都具有很大的發展,起幵關窗漸多,不但增加了裝飾效果,還改進了採光條件。南宋詩人葛紹體的詩《韓氏與閒即事》等就證明了宋人為“一卷代山, 一勺代水”,將自然景物引入室內,希望與自然和諧。

另外,宋代崇尚 “宛自天成”的境界。宮殿、豪宅等傾向於素雅、自然、樸實的環境設計,而民居中傢俱裝飾中界面以黑、白、灰等為主色,有大量不設色的工藝美術作品,偏愛材料的本色和自遂紋理密。畫意溉灑,蘊意深廣——宋朝家居環境藝術的文化內涵。

莊禪思想

宋朝時期,“禪宗”已經發展到了極致,宋人執著於現實生活層面,喜歡與現實自然打交道,宋人著意於創造可與內心溝通的環境與生活方式。因此,應運而生了一些輕便、可折費的傢俱。同時,在一些工藝美術裝飾物上,呈現出崇尚沉幽古雅的特點; 其次,受禪宗的影響,宋人的家居以空淡、靜雅的意韻為主,通過感受自然,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在居室和園林中。

宋朝建築可以代表中華文化?透過《營造法式》來談,說法合理嗎

宋代倫理觀

宋代營繕制度限制嚴格,居民住宅只能用懸山頂,宮殿、寺廟專用歇山頂”官民住宅只能在廳堂用木製構架,宋代人民喜歡供養神祠,宋人喜為有功之人建祠,但凡地方官員所為有益於社稷,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取得受人肯定的成績,民眾就會為其立生祠以為表彰。神祠分佈呈現出南北、內外不平衡的特徵,東南沿海政治經濟發達地區生祠數量最多。

神祠由地方普通民眾所建,偶有官府協助,宋人依據祠主影響力大小和地方財力可以選擇以建築代祠,或附庸祠廟,或附庸學宮,或獨立建祠,在生祠內部繪圖、塑像、刻碑、作頌,竭力傳承祠主之名。一所生祠的親歷者有祠主、建祠者和記敘者三方,分別代表宮償階級、平民階級和士人階級,生祠凝聚著不同階層間的互動,構成了一個宋代社會生活的小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