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病彻底结束后,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到底有多大呢?

长乏已


一:单从投入抗疫战疫的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耗费就是一个巨大的以亿为单位的数字;具体没办法赘述了。

二:延迟复工等等损耗的经济效益也是一个以亿为单位的数字;具体无法赘述了。

但是,我的观点:

1,通过这次疫情,展现了我们党和国家高层卓越的管理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定力,具体体现在面对各级管理机构在灾难面前暴露出来的种种不足,而展现出来的勇于纠错改错的管理执政能力,具体体现在面对汹涌的疫情所展露出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调兵遣将的钢铁手腕!

2,通过此次疫情,带给我们华夏子孙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既从战略上藐视疫情,又从战术上重视疫情!与党中央高度一致齐心抗疫灭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我想这两点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正能量将是一笔巨大的永恒的财富,不是钱财能衡量的。

我坚信:

我们中华民族将会以富强、繁荣、美丽、祥和的姿态,自信从容地屹立于世界上最骄傲的民族之林!











宇麟321弘扬正能量


根据钟南山教授的预测,疫情将到4月份基本胜利,但其中还有无(漏网之鱼)这不得而知。

言归正传,从12月31日国家专家组入驻武汉来记,到今天是2月14日,40多天间,兄弟省份与军队支援的医护人员不少于3万人吧!湖北全省医护人员不少于10万人吧!警察,武警,解放军,社区工作者,民间义工,志愿者,必要企业员工,这些谁能计的清?这还只是湖北一省的,如果只把全国抗疫的所有一线逆行者加起来,这数字我不知道有多少,但保守估计得一千万人,医护人员最容易统计,少说也得50万人,这还只是人力。

物力来说,光口罩,全世界范围内估计有三层是被我同胞与企业扫荡捐回国内,医护服,护目镜,不计其数,光武汉一市日用量就要一两万套,以这比例N95口罩也要这么多,这还是前几天的数据,到今天2月14日可能要增加到两到三万套了,氧气量前两天新闻还在报道武汉告急,光金银潭医院数据就比平常多十倍不止,消毒酒精与消毒液体还有普通外科口罩除了一线用以外,民间的使用量更是惊人,十四亿人,光看这数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是医护用品,建设火雷神山两个医院所需的各种机械材料设备不知怎么计,但有一条新闻我看过,说两家医院的启动资金就三个亿,建设中直播我想很多人都看过,场景就不多说了。

全国各兄弟省市支援湖北的物资光听新闻介绍的就不计其数了,如果加上民间捐赠的更无法统计,所有这些要等国家统计才能知道,放全国来看,这场疫情所需的物力不亚于一场战争所需的物资,个别地区可能更高。

财力来说,光明面上所能看到的都有一个数字,或一线短期内能看到的都有办法计,但看不到的呢?到今日还有很多地方没办法真正复工,没办法复工经济就不活跃,租金,贷款,工资这些都是疫情消耗的财力,光春节元宵各地的个体商,旅游,住宿,餐饮,娱乐都算此次直接间接财力消耗,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国家经济来说,也是不小代价,起码对上半年的经济有影响,而且估计还不小。

以上为个人一点愚见,纯属瞎猜


找回感觉5566


本次疫情造成的损失有多大,现在还没有确切的数据,可以通过2003年非典期间的损失情况做个对比。根据统计,2003年非典期间,我国的经济损失高达936亿人民币,2003年我国的GDP为13.74万亿元,损失为936亿人民币,占比为0.68%。2019年我国的GDP为99.08万亿,按照0.68%的计算,损失6749亿元。

本次疫情各省市投入的医护人员加上军队人员,保守估计最少要10万人左右。10万人的吃喝是一个很大的支出。

截止今日疫情确诊6万多例,加上疑似1万多例,确诊人员需要集中隔离,吃喝住、加上医院的药费支出,保守估计得10几亿。

各地政府派出大量的人力,对辖内的居民进行排查,这个支出就很难统计了。

上面提出的几项支出是能看得见的支出,其实影响最大的是企业复工延期,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

虽然支出金额比较多,加上对经济的影响,只要能战胜疫情,这些影响都是其次的。


互金圈


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消耗和损失不可估量,教训非常深刻。

大家好,我是财经评论员思之想之,这次疫病彻底结束后,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到底有多大呢?

1、先来看看财力损失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805.5亿元,实际支出410亿元。

现在疫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所以,财政的支出还会不断的上涨。

2、再来人、物损失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6873例(其中重症病例1105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096例,累计死亡病例152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6492例,现有疑似病例8969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1318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69039人。

已经死亡超过了1500多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6万多例,人力资源的损失也是庞大的。

目前,中国有7亿多的就业人员,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地方延迟复工到2月9日,而且湖北延迟复工到24日。延迟复工就无法正常工作,很多员工领不到工资,企业也无法创造财富。

目前,国家卫健委已从全国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集两万多名医护人员,组成了180多个医疗队支援湖北和武汉。12日,军队系统又增援2600名医护人员,赶赴武汉承担救治任务。

医疗物资方面,截至2月12日,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运抵医用防护服72.67万件,医用隔离面罩和隔离眼罩35.84万件,负压救护车156辆,呼吸机2286台。

3、GDP损失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预计,在当前严密的防范措施下,此次肺炎疫情持续时间预计更短, 如果加上互联网线上经济的强劲增长,预计此次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2%-0.4%之间。

不过,思之想之认为,这个损失估计有点保守,按照1%来计算,目前中国GDP已经超过99万亿,所以GDP损失也接近1万亿左右。

从行业来看,春节期间旅游消费五六千亿几乎没有了,电影票房50多亿也没有了,还有受到影响很大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这些行业是损失惨重的。

据恒大研究院估算,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假期七天,中国电影票房、餐饮零售、旅游市场三个行业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

可见,疫情带来的损失是多么巨大,保障生物安全是多么重要。当然,还是要强调,疫情会抑制消费,会延迟消费,但消费只会迟到,不会缺席,等疫情结束后,消费会有一个报复性反弹,所以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一季度中国经济肯定受到影响,但之后中国经济也会有一个补偿性恢复。

所以,现在最关键的是要打好湖北、武汉保卫战,打赢这场战争,尽快结束疫情,降低影响。


思之想之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截止昨日,全国各省市派往武汉地区的医疗支援队伍已超2万人,各类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具体要算这次疫情对我国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有多大,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而且一进一出,影响更加巨大。

一进

一进指的是:(1)我国投入的各类医疗物资、战略储备物资、粮油蔬菜、设备物资等等各类物资;(2)我国各省市封村动用的全部组织人口力量;(3)我国为此耗费进入的财政投入、医保资金。可以说没有发生此次疫情,这些投入都是可以避免的,这部分具体的金额是多少,无法统计,但最少是万亿的规模。


一出

一出主要指的是因为疫情对我国的经济造成的影响,疫情不仅使得春节这个黄金消费高峰期中断;更是造成了目前我国众多的企业无法正常开工。而推动经济发展主要有三辆马车:投资、消费以及出口。春节假期涉及到消费,企业开工涉及到出口。因此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的GDP增长值较往来肯定会有所回落,这个回落差额就是一出,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它是可以正常实现的。

2019年全年,我国的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如果按照前几年的平均增速,2021年我国的GDP总量差不多可以达到106.5万亿,受此次疫情的影响,本年我国的GDP增速肯定会有一个明显的滑落,我们假设2021年我国最终的实际GDP值为105万亿人民币,那么这1.5万亿的人民币就是此次一出的损失。

总结

目前这个疫情在湖北省外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了,但是湖北省面临的形势依旧很严峻,何时能够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尚且不知。但综合上述两个部分来说,全国损失的人力、物力、财力合计起来最少两三万亿是跑不了的。


鲤行者


这次疫情,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应该是非常大的,如果都折算成金钱衡量,直接损失估计在100亿以上,间接损失可能要超万亿。

从目前来看,疫情正处在拐点附近,相当于过去了一半,但是我们看到投入量已经相当大。

1、第一类消耗就是医疗费用,现在统计的确诊患者为63,900余人,因为确诊患者的治疗费用是由国家承担的,平均每个人按住院10天计算,每天费用按1000元计算,人均消耗1万元,考虑危重症患者可能更高,还有疑似病例的观察和治疗,估计病患防治的直接费用可能超过10亿。

2、第二类消耗品就是个人防护和消杀用品,如果按疫情前后持续60天计算,每天每人消耗一个口罩,每个口罩价值一元,考虑一些不出门的人不消耗口罩,每天消耗10亿口罩计算,个人防护用品至少需要60亿。

如果再考虑建设各类意愿和隔离设施,以及交通工具,人员食宿等其他消耗,这些都属于直接物力消耗,估计消耗总价值会达到100亿。



3、第三类消耗属就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这也是最大的消耗,由于假期延长,人们不能正常上班,再考虑医护人员,物业人员,以及各类机关单位人员为疫情投入的人力,这部分的消耗量很难准确计算。

但是根据对GDP的影响,我们可以进行估算,我国一个月的GDP大约为8万亿,疫情对农业影响非常有限,对工业有一定影响,对服务业影响最大,如果我们把疫情对GDP的影响,折算成半个月的第三产业总价值,这大概是2万亿左右,属于间接损失。

由此可见,这次疫情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从直接损失看应该在百亿数量级的水平,如果考虑到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影响,应该在万亿级的规模。

总之,疫情还没有结束,尤其是湖北省情况还比较严重,我的估计只能是基于现在谨慎的预测,如果能够快速遏制疫情,损失就会大量减少,如果疫情持续时间变长,损失就会更大。


互金直通车


此次疫情造成的人、财、物消耗是巨大的,所以经济损失必然巨大。我可以大概估算一下这次损失了多少钱,如下。

第一,病亡人口的经济损失。截止2月15日上午8点43分,一共病亡1524人。还有65000多人确诊,10000多人疑似,加上还未发现感染的潜在人群,从长期趋势来看,我预计总的病亡人数应该在2500人左右。都说人是无价的,但实际上还得用一个具体的数字衡量其价值,在此,我就以工伤赔偿最高标准87万来做标准计算吧,病亡2500人的损失大概是2175000000元。也就是说,病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为21.75亿元。

第二,所有病人的治疗费用损失。大家都应该知道,如果没有这次新冠肺炎,任何损失都不会有,全国的医院也不会花费巨大的代价为这么多人治疗。目前所有的患者一共为85079人(包括治愈和病亡的,因为他们也被治疗过),按照平均住院治疗10天的费用来估算,每人大概需要20000元的费用。那么这85079人总共需要花费的治疗费用为1707580000元。也就是说,治疗费用损失约为17亿元。

第三,企业停工的经济损失。全国大概4200万家企业,除去一些必要的企业持续生产外,其他的都停了这么久,假设新冠期间有100万家企业在生产,剩下的4100万家企业在停工,按照目前的复工态势,就以最短的延迟复工10天来计算所有企业的经济损失,由于每家企业有大有小,损失有多有少,我们按照企业平均损失20万计算(这里之所以选取20万,是按照深圳一个区对复工企业的最高补贴为准),那么4100万家企业共计损失总计为820亿元。实际上,新冠期间运转的企业绝对没有100万家,所以全国企业总的经济损失是高于我估算的820亿。

第四,员工的工资损失。虽然说有的企业会照常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但比较少,绝大多数企业很难做到,所以员工的工资多少都是有损失的。按照全国总工会公布的往期数据,目前我国总的员工人数约为3.91亿人。除去新冠期间正常上班的员工之外,就把3.91亿人里面的1作为上班人员不计在内吧,也有3.9亿员工的工资受到影响。按延迟复工10天算,平均每人按照1500元的工资损失算,这3.9亿员工共计损失580亿元。

第五,小商贩、个体户的经济损失。这个也非常巨大,由于新冠时期恰巧是春节,而春节是最赚钱的时候,可以抵得上平时几个月的生意。不过由于这个数量太过庞大且无确切的统计数字,经济损失很难准确估计,目测损失也至少在百亿以上。

第六,其他经济损失。比方说,新冠期间好多地方封城,导致各种家禽没粮食吃,减产严重;再比如新冠期间各种物资涨价,这对大家来说都是无端的多出钱消费,也是损失。这些损失也无法确切统计,但由于基数大,估计至少损失也达上百亿。

以上六部分损失累计,总共约为1644.83亿元。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经济损失是最低的数值,实际上远远高于这个损失的。最终具体损失为多少,还是要看国家公布的数字,我仅仅是从我的理解上来谈此次的损失,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若与大家的理解不同,请以自己的理解为准即可。当然大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指出其中的不足,我洗耳恭听,但不喜勿喷!



Sir聊HR


疫情之后,如果说造成了多大的消耗?应该说一季度GDP影响约2%,年度影响约0.5%,按照去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GDP值为98万亿毛估100万亿来算,差不多损失在0.5万亿到2万亿人民币之间——要想降低此次疫情的损失,还要疫情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的复苏步伐!

按照央视相关新闻报道,我国疫情期间,凡是涉及到人群聚集和流动的行业,基本要被限制;而其他因为春季假期延长,以及复工过程逐步恢复,对其他产业影响也正在逐步产生,比如,我国以电子产业,和组装代工产业,基本上,整个产业链影响时间在1个月以上。

而以湖北的经济产业角度来看,在通信,集成电路,以及光通信产业,是湖北和武汉的核心产业,因为疫情的影响,也要等到疫情全部结束,才能完全恢复自由流动和产业活动。

总结起来,按照中国知名投行的估计,疫情头尾时间在1-3个月左右,整体对一季度的GDP影响在2%左右。年度影响大约在0.5-1.0%之间。

而按照非典前后我国的经济增长来看,则有一个下跌和爆发式增长的补偿增长,这个补偿增长,主要来自于疫情之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重呵护和宽松,从而刺激到经济出现一个下跌到加速增长的一个拐点出现。

从目前国家的总体定调来看,已经由疫情转为“灾后重建”的模式,即各地的工作重心,由疫情防控为主,逐步转向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加快企业复工的政策基调:

第一,央行的贴息再贷款规模加速;

第二,各地均出台对税收费用的减免措施;

第三,各地国资系统均出台相关的厂房和房租的减免措施;

因此,对比非典的经验来看,新冠疫情即将结束,总体经济增长将重新成为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


屠龙刀fei0598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全国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这没有一个很确切的数据,但是与与2003年非典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一个横向对比,我们便可大抵知道此次疫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会有多大!

从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非典疫情前后历经约7个月时间,而其中2003年4月~5月,疫情达到峰值。

与本次疫情一样,非典也发生于春节消费旺季。其中,旅游业、餐饮、电影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从而这使得2003年第二季度,GDP增速从一季度的11.1%下降只9.1%。

事后,通过相关的统计,2003年的非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36亿元,约占当年GDP总量的6.8%(13.74万亿)。

如果,按这个比例来算,此次疫情将会造成6.7万亿的损失(2019年GDP为99.08万亿)。不过,估计实际的损失会超过次数据一大截的。

2020年的疫情,对于第三产业冲击非常之大

第三产业早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200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9%,目前为61.5%。我们简单来举几个例子:

2019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电影、餐饮累计收入约为1.5万元,而2020年,这一数据几乎可忽略不计。拿电影来说,2019年春节票房收入为57.9亿元,而只有区区几百万,可想而知,损失有多大!

患病人数远超过非典

非典患病人数为8069人(截止2003年7月11日),而此次疫情确诊病例已达到了63947人,是非典的7.9倍之多,还有10109个疑似病例。

这么多的患者,其相应的医疗实施、人员、防护设备消耗和支出,每天都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

为了防控疫情,各地都开始行动

针对此次疫情,全国各地,从一线城市到各地农村,都加强了对人员、车辆流动的进一步管控,这虽然为战胜疫情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但每天也需要支出大量的成本。

再加上,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延期开工,这一系列因素,对于国内经济必然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财经者思


刚刚收到的消息,为应对此次公共安全事件,全国财政已经支出805亿元,这才是截止到现在的数据。未来还得继续追加,因为还没有结束。但这仅仅是货币支出的金额,我们还得继续算其他的消耗。

1.湖北省2月份全省经济处于停摆状态,尤其是武汉,有可能3月份的大部分时间也处于停摆状态(最少武汉市包含在内),其实也就意味着可能GDP数字非常低,武汉市的GDP是占了全省的33%以上啊。2019年湖北省GDP突破4万亿,那么平均每月大约为3300亿元。在目前情况下,2月份和未来3月份,能收获多少GDP呢?估计损失是巨大的,加在一起能有一半都不错了。

2.全国应对此次事件的财政支出,后续估计还得追加800亿元。因为湖北和武汉的情况还没有真正好转,估计后续还得持续一个月。全国的严控措施还没有解除,而且北上广深4个大城市的严控措施还得加强。

3.为抗击此次的事件,全国基本上都推迟了复工时间。我国2009年GDP为100万亿元,如果延续一个月,大约会损失多少?这都是以万亿来开支的。

4.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支援湖北和武汉,所耗费的很多人力和物资都是由各个企业各个地区来担任负担的。这部分的人力消耗和物资消耗,也是不计入财政支出的,体花费多少可能已经无从统计,但是绝对不低于已经花费的财政支出。

5.全国各个单位以及个人都向湖北及武汉地区进行了捐赠。这些捐赠的费用全部花费在湖北及武汉地区,主要以医疗物资、食品、劳保用品等等形式出现。房地产行业捐赠额大约都在百亿元,金融行业捐赠额也在百亿元,再加上其他行业以及个人的捐赠,这又是几百亿元以上。

从以上不完全统计来分析,直接的经济损失(医疗物品、医疗器械,救护物资)等等就在几千亿以上。因为不能开工,不能正常经营生产而发生的隐形损失,那可能是在上万亿。再结合未来为逐渐恢复生产,还要发生的各项费用。这三项费用合并在一起,一定是一个以万亿作为数量单位的总损失。

有人拿此次事件同2003年的事件进行对比损失,其实是非常不客观的,也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

第一,我们的货币比值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

第二,此次的事件严重性是远远超过当年的那次事件。

第三,我国的经济总量情况已经同2003年没有任何可比性和延续性。

简单说个例子,就如同当年一个穷光蛋得了感冒,治疗需要多少钱?可能吃两口喝药,躺在床上,捂几天就过去了。但是一个富豪得了感冒,治疗需要多少钱?可能需要一个专家团队,需要动用昂贵的设备,需要进行疾病和心理疏导。

此次对我国是一次大的考验,但是到目前我们已经不能考虑花费了,而是怎样更快更好的结束此次危机。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