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病徹底結束後,我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到底有多大呢?

長乏已


一:單從投入抗疫戰疫的人力、物力、財力三方面耗費就是一個巨大的以億為單位的數字;具體沒辦法贅述了。

二:延遲復工等等損耗的經濟效益也是一個以億為單位的數字;具體無法贅述了。

但是,我的觀點:

1,通過這次疫情,展現了我們黨和國家高層卓越的管理能力和臨危不亂的定力,具體體現在面對各級管理機構在災難面前暴露出來的種種不足,而展現出來的勇於糾錯改錯的管理執政能力,具體體現在面對洶湧的疫情所展露出來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調兵遣將的鋼鐵手腕!

2,通過此次疫情,帶給我們華夏子孫萬眾一心的凝聚力!既從戰略上藐視疫情,又從戰術上重視疫情!與黨中央高度一致齊心抗疫滅疫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我想這兩點帶給我們中華民族空前團結的正能量將是一筆巨大的永恆的財富,不是錢財能衡量的。

我堅信:

我們中華民族將會以富強、繁榮、美麗、祥和的姿態,自信從容地屹立於世界上最驕傲的民族之林!











宇麟321弘揚正能量


根據鍾南山教授的預測,疫情將到4月份基本勝利,但其中還有無(漏網之魚)這不得而知。

言歸正傳,從12月31日國家專家組入駐武漢來記,到今天是2月14日,40多天間,兄弟省份與軍隊支援的醫護人員不少於3萬人吧!湖北全省醫護人員不少於10萬人吧!警察,武警,解放軍,社區工作者,民間義工,志願者,必要企業員工,這些誰能計的清?這還只是湖北一省的,如果只把全國抗疫的所有一線逆行者加起來,這數字我不知道有多少,但保守估計得一千萬人,醫護人員最容易統計,少說也得50萬人,這還只是人力。

物力來說,光口罩,全世界範圍內估計有三層是被我同胞與企業掃蕩捐回國內,醫護服,護目鏡,不計其數,光武漢一市日用量就要一兩萬套,以這比例N95口罩也要這麼多,這還是前幾天的數據,到今天2月14日可能要增加到兩到三萬套了,氧氣量前兩天新聞還在報道武漢告急,光金銀潭醫院數據就比平常多十倍不止,消毒酒精與消毒液體還有普通外科口罩除了一線用以外,民間的使用量更是驚人,十四億人,光看這數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天文數字,這還是醫護用品,建設火雷神山兩個醫院所需的各種機械材料設備不知怎麼計,但有一條新聞我看過,說兩家醫院的啟動資金就三個億,建設中直播我想很多人都看過,場景就不多說了。

全國各兄弟省市支援湖北的物資光聽新聞介紹的就不計其數了,如果加上民間捐贈的更無法統計,所有這些要等國家統計才能知道,放全國來看,這場疫情所需的物力不亞於一場戰爭所需的物資,個別地區可能更高。

財力來說,光明面上所能看到的都有一個數字,或一線短期內能看到的都有辦法計,但看不到的呢?到今日還有很多地方沒辦法真正復工,沒辦法復工經濟就不活躍,租金,貸款,工資這些都是疫情消耗的財力,光春節元宵各地的個體商,旅遊,住宿,餐飲,娛樂都算此次直接間接財力消耗,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真的是一個天文數字,對於國家經濟來說,也是不小代價,起碼對上半年的經濟有影響,而且估計還不小。

以上為個人一點愚見,純屬瞎猜


找回感覺5566


本次疫情造成的損失有多大,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數據,可以通過2003年非典期間的損失情況做個對比。根據統計,2003年非典期間,我國的經濟損失高達936億人民幣,2003年我國的GDP為13.74萬億元,損失為936億人民幣,佔比為0.68%。2019年我國的GDP為99.08萬億,按照0.68%的計算,損失6749億元。

本次疫情各省市投入的醫護人員加上軍隊人員,保守估計最少要10萬人左右。10萬人的吃喝是一個很大的支出。

截止今日疫情確診6萬多例,加上疑似1萬多例,確診人員需要集中隔離,吃喝住、加上醫院的藥費支出,保守估計得10幾億。

各地政府派出大量的人力,對轄內的居民進行排查,這個支出就很難統計了。

上面提出的幾項支出是能看得見的支出,其實影響最大的是企業復工延期,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對整個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

雖然支出金額比較多,加上對經濟的影響,只要能戰勝疫情,這些影響都是其次的。


互金圈


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的消耗和損失不可估量,教訓非常深刻。

大家好,我是財經評論員思之想之,這次疫病徹底結束後,我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到底有多大呢?

1、先來看看財力損失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805.5億元,實際支出410億元。

現在疫情還遠遠沒有結束,所以,財政的支出還會不斷的上漲。

2、再來人、物損失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56873例(其中重症病例11053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096例,累計死亡病例1523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66492例,現有疑似病例8969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513183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69039人。

已經死亡超過了1500多人,累計報告確診病例6.6萬多例,人力資源的損失也是龐大的。

目前,中國有7億多的就業人員,但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地方延遲復工到2月9日,而且湖北延遲復工到24日。延遲復工就無法正常工作,很多員工領不到工資,企業也無法創造財富。

目前,國家衛健委已從全國29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調集兩萬多名醫護人員,組成了180多個醫療隊支援湖北和武漢。12日,軍隊系統又增援2600名醫護人員,趕赴武漢承擔救治任務。

醫療物資方面,截至2月12日,國內生產企業累計向湖北運抵醫用防護服72.67萬件,醫用隔離面罩和隔離眼罩35.84萬件,負壓救護車156輛,呼吸機2286臺。

3、GDP損失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預計,在當前嚴密的防範措施下,此次肺炎疫情持續時間預計更短, 如果加上互聯網線上經濟的強勁增長,預計此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約在0.2%-0.4%之間。

不過,思之想之認為,這個損失估計有點保守,按照1%來計算,目前中國GDP已經超過99萬億,所以GDP損失也接近1萬億左右。

從行業來看,春節期間旅遊消費五六千億幾乎沒有了,電影票房50多億也沒有了,還有受到影響很大的餐飲、住宿、交通、旅遊等,這些行業是損失慘重的。

據恆大研究院估算,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假期七天,中國電影票房、餐飲零售、旅遊市場三個行業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萬億元。

可見,疫情帶來的損失是多麼巨大,保障生物安全是多麼重要。當然,還是要強調,疫情會抑制消費,會延遲消費,但消費只會遲到,不會缺席,等疫情結束後,消費會有一個報復性反彈,所以對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一季度中國經濟肯定受到影響,但之後中國經濟也會有一個補償性恢復。

所以,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打好湖北、武漢保衛戰,打贏這場戰爭,儘快結束疫情,降低影響。


思之想之


這次疫情來勢洶洶,截止昨日,全國各省市派往武漢地區的醫療支援隊伍已超2萬人,各類物資更是不計其數,具體要算這次疫情對我國人力,物力,財力消耗有多大,沒有一個具體的數據,而且一進一出,影響更加巨大。

一進

一進指的是:(1)我國投入的各類醫療物資、戰略儲備物資、糧油蔬菜、設備物資等等各類物資;(2)我國各省市封村動用的全部組織人口力量;(3)我國為此耗費進入的財政投入、醫保資金。可以說沒有發生此次疫情,這些投入都是可以避免的,這部分具體的金額是多少,無法統計,但最少是萬億的規模。


一出

一出主要指的是因為疫情對我國的經濟造成的影響,疫情不僅使得春節這個黃金消費高峰期中斷;更是造成了目前我國眾多的企業無法正常開工。而推動經濟發展主要有三輛馬車:投資、消費以及出口。春節假期涉及到消費,企業開工涉及到出口。因此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的GDP增長值較往來肯定會有所回落,這個回落差額就是一出,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它是可以正常實現的。

2019年全年,我國的GDP總量接近100萬億,如果按照前幾年的平均增速,2021年我國的GDP總量差不多可以達到106.5萬億,受此次疫情的影響,本年我國的GDP增速肯定會有一個明顯的滑落,我們假設2021年我國最終的實際GDP值為105萬億人民幣,那麼這1.5萬億的人民幣就是此次一出的損失。

總結

目前這個疫情在湖北省外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了,但是湖北省面臨的形勢依舊很嚴峻,何時能夠取得全國性的勝利尚且不知。但綜合上述兩個部分來說,全國損失的人力、物力、財力合計起來最少兩三萬億是跑不了的。


鯉行者


這次疫情,對於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應該是非常大的,如果都折算成金錢衡量,直接損失估計在100億以上,間接損失可能要超萬億。

從目前來看,疫情正處在拐點附近,相當於過去了一半,但是我們看到投入量已經相當大。

1、第一類消耗就是醫療費用,現在統計的確診患者為63,900餘人,因為確診患者的治療費用是由國家承擔的,平均每個人按住院10天計算,每天費用按1000元計算,人均消耗1萬元,考慮危重症患者可能更高,還有疑似病例的觀察和治療,估計病患防治的直接費用可能超過10億。

2、第二類消耗品就是個人防護和消殺用品,如果按疫情前後持續60天計算,每天每人消耗一個口罩,每個口罩價值一元,考慮一些不出門的人不消耗口罩,每天消耗10億口罩計算,個人防護用品至少需要60億。

如果再考慮建設各類意願和隔離設施,以及交通工具,人員食宿等其他消耗,這些都屬於直接物力消耗,估計消耗總價值會達到100億。



3、第三類消耗屬就是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這也是最大的消耗,由於假期延長,人們不能正常上班,再考慮醫護人員,物業人員,以及各類機關單位人員為疫情投入的人力,這部分的消耗量很難準確計算。

但是根據對GDP的影響,我們可以進行估算,我國一個月的GDP大約為8萬億,疫情對農業影響非常有限,對工業有一定影響,對服務業影響最大,如果我們把疫情對GDP的影響,折算成半個月的第三產業總價值,這大概是2萬億左右,屬於間接損失。

由此可見,這次疫情給我們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巨大的,從直接損失看應該在百億數量級的水平,如果考慮到對國民經濟的整體影響,應該在萬億級的規模。

總之,疫情還沒有結束,尤其是湖北省情況還比較嚴重,我的估計只能是基於現在謹慎的預測,如果能夠快速遏制疫情,損失就會大量減少,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變長,損失就會更大。


互金直通車


此次疫情造成的人、財、物消耗是巨大的,所以經濟損失必然巨大。我可以大概估算一下這次損失了多少錢,如下。

第一,病亡人口的經濟損失。截止2月15日上午8點43分,一共病亡1524人。還有65000多人確診,10000多人疑似,加上還未發現感染的潛在人群,從長期趨勢來看,我預計總的病亡人數應該在2500人左右。都說人是無價的,但實際上還得用一個具體的數字衡量其價值,在此,我就以工傷賠償最高標準87萬來做標準計算吧,病亡2500人的損失大概是2175000000元。也就是說,病亡人數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為21.75億元。

第二,所有病人的治療費用損失。大家都應該知道,如果沒有這次新冠肺炎,任何損失都不會有,全國的醫院也不會花費巨大的代價為這麼多人治療。目前所有的患者一共為85079人(包括治癒和病亡的,因為他們也被治療過),按照平均住院治療10天的費用來估算,每人大概需要20000元的費用。那麼這85079人總共需要花費的治療費用為1707580000元。也就是說,治療費用損失約為17億元。

第三,企業停工的經濟損失。全國大概4200萬家企業,除去一些必要的企業持續生產外,其他的都停了這麼久,假設新冠期間有100萬家企業在生產,剩下的4100萬家企業在停工,按照目前的復工態勢,就以最短的延遲復工10天來計算所有企業的經濟損失,由於每家企業有大有小,損失有多有少,我們按照企業平均損失20萬計算(這裡之所以選取20萬,是按照深圳一個區對復工企業的最高補貼為準),那麼4100萬家企業共計損失總計為820億元。實際上,新冠期間運轉的企業絕對沒有100萬家,所以全國企業總的經濟損失是高於我估算的820億。

第四,員工的工資損失。雖然說有的企業會照常支付停工期間的工資,但比較少,絕大多數企業很難做到,所以員工的工資多少都是有損失的。按照全國總工會公佈的往期數據,目前我國總的員工人數約為3.91億人。除去新冠期間正常上班的員工之外,就把3.91億人裡面的1作為上班人員不計在內吧,也有3.9億員工的工資受到影響。按延遲復工10天算,平均每人按照1500元的工資損失算,這3.9億員工共計損失580億元。

第五,小商販、個體戶的經濟損失。這個也非常巨大,由於新冠時期恰巧是春節,而春節是最賺錢的時候,可以抵得上平時幾個月的生意。不過由於這個數量太過龐大且無確切的統計數字,經濟損失很難準確估計,目測損失也至少在百億以上。

第六,其他經濟損失。比方說,新冠期間好多地方封城,導致各種家禽沒糧食吃,減產嚴重;再比如新冠期間各種物資漲價,這對大家來說都是無端的多出錢消費,也是損失。這些損失也無法確切統計,但由於基數大,估計至少損失也達上百億。

以上六部分損失累計,總共約為1644.83億元。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經濟損失是最低的數值,實際上遠遠高於這個損失的。最終具體損失為多少,還是要看國家公佈的數字,我僅僅是從我的理解上來談此次的損失,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若與大家的理解不同,請以自己的理解為準即可。當然大家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指出其中的不足,我洗耳恭聽,但不喜勿噴!



Sir聊HR


疫情之後,如果說造成了多大的消耗?應該說一季度GDP影響約2%,年度影響約0.5%,按照去年我國國民經濟總產值GDP值為98萬億毛估100萬億來算,差不多損失在0.5萬億到2萬億人民幣之間——要想降低此次疫情的損失,還要疫情結束後加快經濟增長的復甦步伐!

按照央視相關新聞報道,我國疫情期間,凡是涉及到人群聚集和流動的行業,基本要被限制;而其他因為春季假期延長,以及復工過程逐步恢復,對其他產業影響也正在逐步產生,比如,我國以電子產業,和組裝代工產業,基本上,整個產業鏈影響時間在1個月以上。

而以湖北的經濟產業角度來看,在通信,集成電路,以及光通信產業,是湖北和武漢的核心產業,因為疫情的影響,也要等到疫情全部結束,才能完全恢復自由流動和產業活動。

總結起來,按照中國知名投行的估計,疫情頭尾時間在1-3個月左右,整體對一季度的GDP影響在2%左右。年度影響大約在0.5-1.0%之間。

而按照非典前後我國的經濟增長來看,則有一個下跌和爆發式增長的補償增長,這個補償增長,主要來自於疫情之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重呵護和寬鬆,從而刺激到經濟出現一個下跌到加速增長的一個拐點出現。

從目前國家的總體定調來看,已經由疫情轉為“災後重建”的模式,即各地的工作重心,由疫情防控為主,逐步轉向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加快企業復工的政策基調:

第一,央行的貼息再貸款規模加速;

第二,各地均出臺對稅收費用的減免措施;

第三,各地國資系統均出臺相關的廠房和房租的減免措施;

因此,對比非典的經驗來看,新冠疫情即將結束,總體經濟增長將重新成為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標!


屠龍刀fei0598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全國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雖然這沒有一個很確切的數據,但是與與2003年非典所造成的損失,進行一個橫向對比,我們便可大抵知道此次疫情,對於社會、經濟發展影響會有多大!

從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非典疫情前後歷經約7個月時間,而其中2003年4月~5月,疫情達到峰值。

與本次疫情一樣,非典也發生於春節消費旺季。其中,旅遊業、餐飲、電影行業受到的影響最大,從而這使得2003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從一季度的11.1%下降只9.1%。

事後,通過相關的統計,2003年的非典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936億元,約佔當年GDP總量的6.8%(13.74萬億)。

如果,按這個比例來算,此次疫情將會造成6.7萬億的損失(2019年GDP為99.08萬億)。不過,估計實際的損失會超過次數據一大截的。

2020年的疫情,對於第三產業衝擊非常之大

第三產業早已經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2003年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為39%,目前為61.5%。我們簡單來舉幾個例子:

2019年春節黃金週旅遊、電影、餐飲累計收入約為1.5萬元,而2020年,這一數據幾乎可忽略不計。拿電影來說,2019年春節票房收入為57.9億元,而只有區區幾百萬,可想而知,損失有多大!

患病人數遠超過非典

非典患病人數為8069人(截止2003年7月11日),而此次疫情確診病例已達到了63947人,是非典的7.9倍之多,還有10109個疑似病例。

這麼多的患者,其相應的醫療實施、人員、防護設備消耗和支出,每天都將是一個龐大的數據。

為了防控疫情,各地都開始行動

針對此次疫情,全國各地,從一線城市到各地農村,都加強了對人員、車輛流動的進一步管控,這雖然為戰勝疫情留出了足夠的空間,但每天也需要支出大量的成本。

再加上,春節假期延長、企業延期開工,這一系列因素,對於國內經濟必然會造成比較大的衝擊。


財經者思


剛剛收到的消息,為應對此次公共安全事件,全國財政已經支出805億元,這才是截止到現在的數據。未來還得繼續追加,因為還沒有結束。但這僅僅是貨幣支出的金額,我們還得繼續算其他的消耗。

1.湖北省2月份全省經濟處於停擺狀態,尤其是武漢,有可能3月份的大部分時間也處於停擺狀態(最少武漢市包含在內),其實也就意味著可能GDP數字非常低,武漢市的GDP是佔了全省的33%以上啊。2019年湖北省GDP突破4萬億,那麼平均每月大約為3300億元。在目前情況下,2月份和未來3月份,能收穫多少GDP呢?估計損失是巨大的,加在一起能有一半都不錯了。

2.全國應對此次事件的財政支出,後續估計還得追加800億元。因為湖北和武漢的情況還沒有真正好轉,估計後續還得持續一個月。全國的嚴控措施還沒有解除,而且北上廣深4個大城市的嚴控措施還得加強。

3.為抗擊此次的事件,全國基本上都推遲了復工時間。我國2009年GDP為100萬億元,如果延續一個月,大約會損失多少?這都是以萬億來開支的。

4.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支援湖北和武漢,所耗費的很多人力和物資都是由各個企業各個地區來擔任負擔的。這部分的人力消耗和物資消耗,也是不計入財政支出的,體花費多少可能已經無從統計,但是絕對不低於已經花費的財政支出。

5.全國各個單位以及個人都向湖北及武漢地區進行了捐贈。這些捐贈的費用全部花費在湖北及武漢地區,主要以醫療物資、食品、勞保用品等等形式出現。房地產行業捐贈額大約都在百億元,金融行業捐贈額也在百億元,再加上其他行業以及個人的捐贈,這又是幾百億元以上。

從以上不完全統計來分析,直接的經濟損失(醫療物品、醫療器械,救護物資)等等就在幾千億以上。因為不能開工,不能正常經營生產而發生的隱形損失,那可能是在上萬億。再結合未來為逐漸恢復生產,還要發生的各項費用。這三項費用合併在一起,一定是一個以萬億作為數量單位的總損失。

有人拿此次事件同2003年的事件進行對比損失,其實是非常不客觀的,也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

第一,我們的貨幣比值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

第二,此次的事件嚴重性是遠遠超過當年的那次事件。

第三,我國的經濟總量情況已經同2003年沒有任何可比性和延續性。

簡單說個例子,就如同當年一個窮光蛋得了感冒,治療需要多少錢?可能吃兩口喝藥,躺在床上,捂幾天就過去了。但是一個富豪得了感冒,治療需要多少錢?可能需要一個專家團隊,需要動用昂貴的設備,需要進行疾病和心理疏導。

此次對我國是一次大的考驗,但是到目前我們已經不能考慮花費了,而是怎樣更快更好的結束此次危機。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