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博大精深,那古代是如何標註音標的呢?

罟狄


在中國古代,由於沒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認識漢字、讀出漢字,只好用漢字來注音。這樣便先後產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直音法

直音法盛於漢代。這一點在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中表現的尤為突出。《說文解字》中對漢字的讀音常常說“讀若某”或者“某聲”,就是這種情況。例如《說文》中的“材,才聲”,意思是說“材”這個字的讀音應該讀成“才”。後代的經學家把這種方法說成“音某”,也是同一個意思。比如唐代陸德明編寫的《經典釋文》有“拾,音十”。直音法雖然簡單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侷限性。有時候會出現某個漢字沒有同音字的情況,比如“丟”字,我們找不到同音字來注直音;有時候這個字雖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漢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難懂、難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這是違反學習原則的。

注音法

另一種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調的字來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聲”。“刀”是平聲字,“到”是去聲字,單用“到”來對“刀”字注音是不準確的,因此必須法“到”字的聲調改變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讀音。同樣的,這種注音法雖然比直音法有所進步,但是由於需要改變聲調,然後才能讀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反切法的來源

還有一種注音法,就是我們熟知的反切法,又稱反音、切。反切法自東漢到清末長達一千六百多年的時間裡,一直對漢字標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反切法的起源眾說紛紜,主要有四種觀點:

  • 起源於三國魏人孫炎。這種說法最早見於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中的《音辭篇》:“孫叔然(就是孫炎)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

  • 起源於東漢末服虔。日本釋安然《悉曇藏》引用唐朝武玄的《韻詮》中《反音例》稱到:“服虔始反音。”清代的章炳麟等人就主張這種說法。

  • 來自西域。宋代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三:“反切直學,自西域入於中國,至齊梁間盛行。”這種說法可能來源於“二合音”,沈括在《夢溪筆談》裡的《藝文二》卷十五中寫道:切韻之學,本出於西域,漢人訓字止曰讀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似西域二合之音,蓋切字之源也。

  • 四、中國古來有之。也可能是起源於文字創制之時,清代劉熙載所著的《說文雙聲》裡的《敘》說道:“切音始於西域乎?非也。始於魏孫炎乎?亦非也。然則於何而起?曰:起於始制文字者也。許氏《說文》於字下系之以聲,其有所受之矣。夫六書之中較難知者,莫如諧聲。迭韻、雙聲,皆諧聲也。許氏論形聲及於‘江、河’二字。方許氏時,未有迭韻、雙聲之名,然‘河’‘可’為迭韻,‘江’‘工’為雙聲,是其實也。後世切音,下一字為韻,取迭韻;上一字為母,取雙聲,非此何以開之哉?”

何為反切法

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拼出一個音。如“昌”字,音“尺良反”,就是說“尺”和“良”相拼,得出“昌”字的讀音。到了唐代,把“反”字去掉,稱為某某切,例如“昌,尺良切”。由此可見,反切是一種拼音方法,但是它和現代的漢語拼音不一樣。現代的漢語拼音是一種音素拼音,即每個音素用一個或兩個字母表示,因此,用漢語拼音注音,既可以用一個字母,如“哦”,也可以用兩個字母,如“四”,也可以用三個、四個字母來標註一個漢字的讀音。反切是根據聲韻原則來進行拼音的,它其實是一種雙拼法,總是用兩個字來拼音的。

反切中第一個字(上字)代表聲母,第二個字(下字)表示韻母以及聲調。即使是“零聲母”,也必須要有反切上字。例如“安”就是“烏寒切”。同樣的,即使既有韻頭又有韻尾的韻母,也只能用一個反切下字。比如“香”就是“許良切”。

反切法的侷限性

由此可見,反切比起上述兩種注音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不可避免的,反切法也有它的侷限性。首先,反切的上字既然代表聲母,就應該只表示輔音,但是實際上每一個漢字都代表一個完整的音節,單純表示輔音的漢字是不存在的。反切的下字既然是表示韻母的,就應該只表示元音,但是同樣的,以元音開頭的漢字又是很少的,因此常常必須借用帶有輔音的漢字來作為反切用的下字;其次,在音韻學中,反切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反切的上字不一定和它所切的字同“呼”(所謂的“呼”是音韻學中的一個概念,現代漢語中有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以及撮口呼,而中古時期則只有開口呼與合口呼兩種)。例如,“烏,哀都切”,其中“烏”是合口呼,“哀”是開口呼。

在以後歷代中,反切被不斷改進,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廣韻》和《集韻》。雖然都是宋代的韻書,相差只有幾十年,但是《集韻》的反切已經有了很多的改進。明代的呂坤所寫的《交泰韻》,清代的潘耒所寫的《類音》,設計出了新的反切方法。

字母注音

但是無論怎麼樣,用漢字注音都會帶有侷限性。因此在明朝以後,中國開始出現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這是在中國傳教的西方傳教士發明的。最早的是利瑪竇根據拉丁文發明的二十六個聲母和四十四個韻母的拼音方案,然後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部最早用音素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彙,由於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成的,所以人稱“利、金方案”。它的出現引發了中國幾百年以後用字母拼音的潮流。到了清末民初,出現了切音法,經過改進之後就是我們現在在字典的最後幾頁上經常看到的注音字母(拼音字母旁邊的那種)。


大黃扯點歷史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文字,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

有學者經研究認為:漢朝之前,一個漢字發音為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由於漢字本身不表音,自漢朝到20世紀漢字在數量上、寫法上雖有變遷,但無法看出發音的變化。

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往往一個字有很多讀法,原因來自中國不同時期傳入日本的發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準”。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

以上兩種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襪音韈”等。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漢字的發音可以通過反切法進行標註,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拼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

由於漢字以本身表意為主,注音方面較為薄弱。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


火楓一葉


親你這個問題不是問題的問題

在下不用一個音標給你解答

解答就用祖先的一首詩

看看先祖是如何處理你的疑問的

請諸位細細品味如浩瀚宇宙星空一般的古文

細品真實的中華文化

著作者詩仙李太白

題曰將進酒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將進酒

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

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諸位不要聽一些無知的人瞎吹亂說

想一想中華民族經歷幾千年風雨飄搖

為何任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巔


奚譽賢


漢語用音標註音是明末傳教士利瑪竇帶來的,而普及開來要到20世紀初民國時期。

那古人是如何知道漢字讀音的呢?

古人用“直音”與“反切”方式來給漢字注音。

例如,對於“扉”字,就用一個相同字音的常用漢字“飛”來標註,這就是“直音”。

反切注音法就是用兩個字注一個字的音,第一個字為“反切上字”,第二個字為“反切下字”。反切上字注聲母,反切下字注韻母。然後上字辨陰陽,下字辨平仄。例如:“氣”字注音為“去既切”,就是說取“去”的聲母,取“既”的韻母,取“去”字的音調。

當然,中國古時的這種注音法不如拼音這麼精確方便。


有史以來


用反切法。


話說清末民初掌故


用"反切"法。

即找一個同聲母的字,再找一個同韻母的字,例如標"馬"字,先找"摸",知道馬字的聲母是"m",再找"打"字,知道馬字的韻母是"a",m和a拼出馬字的發音,再看打字的四聲,古代叫去聲,這樣,"馬"字讀ma,上聲,就出來了。

大致是這樣,實際使用中還有需掌握的東西,需在實踐中鍛鍊了。


木山文


古代沒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就行了.

  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漢語),所以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統治者用改變了的藏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等語言,叫八思巴字。雖然不是專門拼寫漢語的,但是,也算漢語拼音的一種吧。

  明朝,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這個系統的集中表現。現在臺灣依然使用。但是,同時也出現了拉丁字的拼音運動,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運動結合很密切。

  共和國成立後,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就是現在使用的這一套方案。聯合國也承認的。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佈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採用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蘇新字母》和1908年劉孟揚的《中國音標字書》,還有1926年的國語羅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國字。所有這些漢字拉丁化方案都為漢語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礎。

  1949年,吳玉章給毛澤東寫信,提出為了有效的掃除文盲,需要迅速進行文字改革。毛澤東把信批覆給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於1949年10月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其中一項任務就是研究漢語拼音方案。

  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各種漢語拼音方案1600多個。大致有這樣幾種形式:

  漢字筆畫式

  拉丁字母式

  斯拉夫字母式

  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

  速記式

  圖案式

  數字形式

  而最後決定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以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





堪輿之道


主要的有:直音法、反切法

直音法:找一個與要被注音的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漢代以前最常使用。如:笄,讀若急,甜,音田

反切法:用兩個漢字來拼出另一個漢字的拼音,是名符其實的“拼音”。自東漢以來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找一個字作為反切上字,代表用的聲母,再找一個字作為反切下字,代表用的韻母和音調。如:田,徒[t]年[ian]切,東,德[d]紅[ong]切


如渴死的貓


漢字是看的,不是讀的,並不需要統一的讀音,所以古代也不需要給漢字注音。東漢許慎《說文》首次給漢字注音,其實很多都是錯的(包括釋義也有錯的)。不要把漢語弄成拼音語言!


TonyDeng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文字,每個字代表一個音節。

有學者經研究認為:漢朝之前,一個漢字發音為兩個音節,次要音節和主要音節。由於漢字本身不表音,自漢朝到20世紀漢字在數量上、寫法上雖有變遷,但無法看出發音的變化。必須進行專門的研究才能推測它們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發音。

漢字在日語中的讀音有“音讀”和“訓讀”之分,往往一個字有很多讀法,原因來自中國不同時期傳入日本的發音。

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就是用音近的字來注音,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這種注音方法,如“埻,射臬也,讀若準”。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如“女為說己者容”中,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

以上兩種方法都有先天上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字沒有同音字或是同音字過於冷僻,這就難以起到注音的作用,例如“襪音韈”等。

魏晉時期發展出了反切法,據傳是受使用拼音文字的梵文影響。漢字的發音可以通過反切法進行標註,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合拼來注音,使得所有漢字發音都有可能組合出來。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拼成。

由於漢字以本身表意為主,注音方面較為薄弱。這個特性使得上下千年的文獻,不至於產生如同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一樣,用字措辭太懸殊的差距,但也造成推斷古代聲韻的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