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抗疫”大爱留心底


夫妻同“抗疫”大爱留心底

  “大妈,您不是买鸡蛋去了,鸡蛋呢?”“大爷,您口罩也不戴,急急忙忙做啥去?”为阻止疫情蔓延,小区实行一门进出封闭式管理后,平城区新建南路街道永康路社区主任、预备党员张佳峰每天和居民的对话就琐碎起来。他和同事们在小区门口拉起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有的老人却想了各种理由兜圈子:“哎!今儿鸡蛋不好,明儿再去看看。”“做饭没盐了,哪还顾得戴口罩呢!”

  没法子,张佳峰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大家戴口罩,劝说大家少出门,可依然有部分老年人在家闲不住。面对老人们“形形色色”的出门理由,张佳峰索性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他们,主动当起了采购员。老人们需要啥打电话给他,他买好了就直接送到家,这样就可以减少人员流动。

  元宵节晚上,张佳峰送完代购的东西后,又在辖区转了一圈,相同的路线他每天都要走好几遍,手机显示已行走18820步。他惦记着辖区11个小区、49栋楼房、185个单元、3777户群众的安全,他也细数着这是妻子离开家去支援市防疫定点医院的第11个夜晚。她,还好吗?

  张佳峰的妻子臧首清是一名护士,疫情发生后,她主动报名去防疫工作的最前沿照顾被隔离的病人。作为丈夫,张佳峰不是没有担忧。每次和妻子通话,她总是报平安,但那是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她真的安全吗?“有防护服,不怕的,倒是你,每天接触的人多,一定戴好口罩,我不在家,别对付,记得按时吃饭!”

  还是妻子最了解自己,这个正月他又有几回按时吃饭呢。武汉返同人员都排查到位了吗?那个挂掉电话的居民是不是问得方式不对?那个说话支支吾吾的大姐是否另有隐情?隔离人员家里还缺啥?米面油菜够不够……张佳峰总在担心别人的衣食冷暖,自己吃没吃却不怎么记得住,饿了就泡一桶方便面,三口两口扒进肚,就为节省时间。

  在社区,张佳峰把守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门;在医院,臧首清守护着病患生命的最后一道门。面对疫情,小两口各自战斗在一线,“等打赢战‘疫’,我们一家再好好补上一顿年夜饭!” 


报道:崔向阳

供稿:大同市新闻中心 马静波 段雨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