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水断粮”的楼市,14000亿“消失”,下个月或迎“抢跑”浪潮

今天看扬子晚报关于房企破产的一篇报道,其中提到了几个数字。

在人民法院公告网的公告内容里填入“房地产”,公告类型选择“破产文书”后搜索,弹出的网页共计50页,每页显示数量为15家。

其中,今年以来的“破产文书”共有5页,2月至今的合计破产企业数量为20家。而在2019年,全国有近530家房企发布破产公告,平均每天接近1.5家。

显然,今年日均房企破产家数增多了,从1.5家变成了日均2家。

数字是冰冷的,为何一个多月的时间,房企的生存环境出现了如此大的转变?

显然,跟最近楼市“没水没粮”的现状,有很大关系。

成交量、回款就是房地产的“水”和“粮”。

中金公司宏观研究团队发布的经济日度追踪报告指出,2月8日-9日,30城地产成交仅0.5万平方米,较去年节后同期下降超90%。

“断水断粮”的楼市,14000亿“消失”,下个月或迎“抢跑”浪潮

也就是说,1天的时间内,30个典型城市(多为一二线城市),房企卖出去的房子合计只有5000平米,比往年同期下降幅度达到了9成。

往年春节,这些大城市都会成为“空城”,销量即便再低,日均也得有个几百套,降幅可想而知。

有专家测算,从1月24号放假,到2月10号有点恢复前,全国基本每天平均只卖了53套,按100平米一套房来算,跟中金宏观发的数据恰好是吻合的。

作为一个极度依赖资金周转的行业,有成交量,开发商才能获得回款,这些钱用来偿还银行贷款、盖房子、拿地、拉动上下游各个行业增长。

打个比方,以前吃的是山珍海味,现在变成了粗茶淡饭,有上顿没下顿的,这段时间直接“断水断粮”,年销售达16万亿的市场,没几家公司能扛得住。

因此,我们看到了调控出手。

仅2月12日一天,就有上海、浙江、西安、无锡、南昌五地发文,为房企纾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0省市出台了各类涉房政策。

无锡发布17条措施,西安出台10条政策,杭州提及可以顺延缴纳土地出让金和开竣工时间,上海未能按期缴付土地价款可申请延期。

注意这个关键词:土地出让金延期。

这个土地金有多重要?

对于房企来说,如果没有土地款延期政策,付款压力能迅速前移20天到一个月。

“断水断粮”的楼市,14000亿“消失”,下个月或迎“抢跑”浪潮

中指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一个总价值100个亿的开发项目,土地成本在60个亿左右,那么一个月内(含定金)交付50%的地价款,除去之前支付的定金,相当于需要提前一个月支付18亿的成本。

数据表明,以上省份和城市2019年土地招拍挂出让地价款共19212亿元,平均每月出让地价款为1601亿元,土地款延期政策出台后,房企将有1601亿元可做延期处理,这将大大舒缓企业的资金压力。

简单说:这两天各地频繁发布的政策,使1600亿的土地金可以“缓一口气”。

当然,延期缴纳并不意味着不缴纳,一分钱不花或者想少花钱就把地拿了,没有这么好的事,如研究机构所说的那样,这1600亿土地出让金,是在30天左右的时间里,给楼市“解解渴”。

问题是,1600亿的资金,对现在的楼市来说,有点像“毛毛雨”。

经济学家盛松成2月15日发文指出,2019年一季度,我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额为27038.77亿元。若按2019年全年6.5%的销售额增速估计,2020年一季度,房企销售额将达到28796.29亿元。

若按损失50%的销售额计算,今年1-3月份,房地产损失的销售额,将高达14398.14亿元。

这就是目前房地产面临的现实:1600亿的土地金可以暂缓一个月,但房企1.4万亿的销量,转眼间就没了。

真正能给房地产送来“粮食和水”的办法,是把房子卖出去。

“断水断粮”的楼市,14000亿“消失”,下个月或迎“抢跑”浪潮

这需要两个条件。

1,返程潮结束后,3月份卖房回归“常态化”。

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于10日下午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59.4万人次,同比下降85.8%;2月10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0万人次,同比下降90.4%。

这是几天前的数据,按返程客流规律,2月中旬,也就是现在,才是返程潮大规模开启的时刻。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徐亚华给出的数据表明,到2月18日,预计还有1.6亿人要陆续返程返岗。

最关键的问题是,返程结束后,工人、中介、置业顾问们不可能马上返回工作岗位,至少需要7-10天的时间,房地产各产业链的供给常态化之后,下游的售楼部才能重新开放。

照这个逻辑来看,3月份卖房才能回归“常态化”,真正的“粮食”才能送到房企嘴边。

2,降价促销力度加大,敢抢跑,才能“活下去”。

“断水断粮”的楼市,14000亿“消失”,下个月或迎“抢跑”浪潮

话说回来,售楼部即便可以重新开放,中介即便可以正常营业,购房者会直接涌入现场,排队抢房买单吗?

当然不可能,任何正常的购房者,都会选择“观望”。

一方面,人们肯定不会往人流大的地方扎堆。另一方面,市场上的所有买家,都在盯着楼盘价格。

要知道,开发商手里,可是攒了几个月的房子卖不掉了,按正常的市场“供需理论”,短期巨大的供给喷涌而出,购房需求却少的可怜,作为卖方,房企只能加大打折力度,在3月份掀起“降价潮”、“抢跑潮”,才可能渡过此次难关。

有一个故事,很符合现在的情况。

甲乙两人在山里走惊动了一只熊,甲拼命跑,乙站在原地说:“跑有什么用,你跑得过熊吗?”甲一边跑一边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

这也许就是3月份的楼市,开发商能卖出去多少房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为“抢跑者”,降价促销幅度比同行们更大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