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牽動著貴州兒女的心

很多人因此奮不顧身奔赴在抗疫前沿

而這其中

許多家庭義無反顧的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

他們勇敢的撐起了這份責任和擔當

“最美”家庭的力量

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戰士”家庭……


1


都勻:90後夫妻疫情一線勇擔當 一扇窗隔離不了愛


劉曉麗和丈夫張品:一扇窗卻隔離不了愛


都勻市人民醫院有序進行疫情防控的同時,在發熱門診的窗外,一幅畫面更是暖人心。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劉曉麗和丈夫張品隔窗見面


都勻市人民醫院醫生劉曉麗和張品夫妻倆隔著一扇窗短短的見了一面,他們用無聲的語言為彼此加油打氣,眼神裡盡是對彼此的關心。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劉曉麗,1991年出生在黔南州貴定縣,是都勻市人民醫院呼吸消化內科醫生。防疫期間,剛下夜班的劉曉麗,也未曾休息一刻,仍在一線繼續奮戰。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劉曉麗


“作為一名醫生,有責任、有擔當是我們的使命,疫情期間,我們主動申請,奮力在一線,相信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的。”這是疫情開始後劉曉麗對丈夫說最多的一句話。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張品


由於夫妻倆都上了抗疫一線,他們只能把1歲零2個月的女兒和父母作伴。劉曉麗提前終止了女兒的母乳,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而丈夫張品也是都勻市人民醫院的外科醫生,目前在發熱門診馳援,夫妻兩人同時都投身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


“每次回家第一件事,不是抱孩子。我也害怕回家,但是孩子需要我,每次一到家後,還要經過消毒才能夠抱到孩子。”劉曉麗說起家裡1歲多的女兒,眼裡不自覺的泛著淚光。


大年三十那天,下午6點多,剛吃了年夜飯,接到工作安排,立刻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劉曉麗,想起家裡父母孩子送她出門的場景時,她已哽咽不以了。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王志莉和丈夫吳東榮:各自不離崗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王志莉


王志莉也是一名剛剛結束產假回到工作崗位上的“逆行者”,1992年出生,黔東南州黎平縣人,是都勻市人民醫院呼吸消化內科醫生。


“孩子剛剛滿5個月,我就提前終止孩子的母乳餵養,奔赴防疫一線,擔起責任。作為一名醫生,堅守崗位,患者也是一樣重要,即使每次回到家我們都是要嚴格消毒後才接觸孩子,王志莉也從未後悔過。


王志莉和丈夫吳東榮2019年結婚,丈夫是黔東南州人民醫院骨科醫生,也奮戰在防控疫情一線。兩人一直在異地,平常就很難見到,過年前後都未曾見面,只能靠視頻通話見到彼此。


疫情當前,她與丈夫大年三十在科室見過一面,丈夫不離開凱里,她不離開都勻,這也是她與丈夫私下做出的約定。


都勻市人民醫院呼吸消化內科主任孔偉英不禁讚歎道:“我們科室四個90後醫生,都是值得我們稱讚的。他們在防疫一線敢於承擔責任,面對疫情不退縮的精神,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榜樣。”


2


母親+丈夫+妻子

貴州玉屏抗疫戰場上的“三口之家”


貴州省玉屏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服務功能暫時轉移,被設置為玉屏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石磊的妻子胥紅霞(右一)在預檢分診處登記發熱病人基本信息


今年三十一歲的石磊是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兒科的醫師,得知醫院要改造後,大年初一,他便投入到工作中,搬桌子、挪椅子、抬病床、設置醫院隔離通道……一直忙到深夜。經過三天三夜努力,1月28日,發熱門診改造完成並迅速開診。石磊向醫院主動請纓,加入隔離病房的診療救治隊伍,開始了在醫院的“寄宿”生活。


負責診療救治病人的工作人員們,連續上7天班,24小時寸步不離醫院,隨時候命,上完一輪班後在醫院隔離14天,如果沒有感染病毒,就立馬投入到下一輪診療救治,這樣高強度的上班模式已然變成了常態。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石磊接門診救治發熱病人電話通知


而與石磊一起參加抗擊疫情的,還有他的妻子和母親。她們被安排在預檢組,跟自己同在一棟辦公樓裡面工作。


石磊的妻子胥紅霞,2015年與石磊結婚並育有一個3歲的兒子,是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護士,因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她主動站出來,負責發熱門診的預檢分診工作。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石磊妻子胥紅霞和石磊母親劉玉花參加培訓學習


石磊的母親劉玉花,今年53歲,在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九樓病案室工作人員,負責整理和管理病歷,這次縣裡設置發熱門診,她主要是負責整理發熱病人的檔案。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石磊母親劉玉花在管理病歷


石磊一家三口平時是家人,防控疫情時是親密的“戰友”,肩並肩戰鬥。“一家人參與疫情防控,使命光榮,我們有信心戰勝疫情。”石磊堅定地說。


3


戰“疫”一線我們是最佳夫妻檔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在猴場鎮小河山衛生院,一對每日奮戰在戰“疫”一線的夫妻檔。


羅紅莉是老墳嘴衛生院的醫生,她的丈夫是猴場鎮小河山衛生院的一名醫生,夫妻倆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偶爾視頻通話也是寥寥數語就掛斷,馬上又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羅紅莉是外地人,平時工作就很繁忙的她在年前早就訂好了回家的車票,原打算春節回老家看看年邁的父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後,她毅然退了車票,主動請纓,迅速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疫情防控一線,有太多像他們一樣挺身而出、衝鋒在前,默默堅守的“逆行者”,有他們義無反顧地為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我們堅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4


戰“疫”當前赫章一對醫生夫妻攜手

奮戰在防疫一線


在赫章縣中醫院,卻有一對夫妻正在忙個不停。儘管在同一家醫院工作,兩個人見面的機會卻少得可憐。


他們在不同的科室,很少有時間能同時上班的,他們就像兩個時空的人,總是錯過。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正在工作中的陳柳芬


今年32歲的朱傑和31歲的陳柳芬是一對讓人羨慕的恩愛夫妻,二人因工作結識,結婚五年來,育有兩個可愛的孩子,大的三歲,小的一歲。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陳柳芬與朱傑的婚紗照


2019年9月,丈夫朱傑因工作需要被調往赫章縣哲莊鎮衛生院,一個星期只能回家一次,這對年輕的夫妻被迫“兩地分居”。


陳柳芬已經習慣了丈夫一個星期回家一次的模式,可孩子們爸爸的思念卻是抑制不住的。


今年春節,一家人原本計劃好好團聚,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團圓夢。大年三十,赫章縣中醫院所有醫護人員投入到防控一線,陳柳芬被調往發熱門診,她就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陳柳芬負責每天對來醫院的發熱患者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然後開出相應的檢查結果進行對症處理,這段時間特別忙,有時恨不得掰成兩半來用。


除了在發熱門診的工作,陳柳芬還是家庭醫生簽約團隊的成員,每天要到七里店村開展排查工作。“我們要對相關部門排查出來的重點人群,和村醫配合進行相應的醫學觀察。”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陳柳芬在七里店村開展排查工作


在陳柳芬忙碌的同時,丈夫朱傑也在哲莊鎮衛生院應對來勢洶洶的疫情。1月28日,考慮到中醫院醫護人員短缺,朱傑又是業務骨幹,中醫院便將他臨時抽調到臨床觀察病區。時隔五個月,他又回到妻子的身邊一起工作。


可為了抗擊疫情,夫妻二人卻幾乎沒有見面的時間。


朱傑所在的臨床觀察病區,因為醫療物資緊缺,為了不浪費防護服,他和同事避免中途上廁所,一進病房就是八個小時。


艱苦的條件並沒有讓他後退,反而激發了的鬥志。“我是兒子,也是父親,但我更是一個醫務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在疫情防控的當前,我作為黨員更要衝鋒在第一線,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是我的職責。”朱傑對妻子囑咐道。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朱傑正在工作


面對疫情,夫妻倆總會給對方鼓勁加油,互相支持。“我們兩個就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才相識相戀到結婚的,現在關鍵時期更要互相支持,一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朱傑笑著說。


大年初一這天,陳柳芬感冒了,但她沒有請假,依然在工作崗位上。“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我們發熱門診本來人就少,我就更不能離開崗位,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自己感冒尚能堅持,但前兩天她兒子也感冒了,這可讓她嚇壞了,立刻和家人商量,與丈夫從家裡搬了出來,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借親戚的房子住了下來。


“下班經過家門口卻不能回家,都是公公婆婆在照顧兩個孩子,為了他們的安全,我和丈夫只能先不回家了。”陳柳芬心酸地說。


執子之手 同心抗“疫”

朱傑


閒下來的時候,夫妻倆會和孩子們視頻聊天,穿上“全副武裝”的工作服,孩子們幾乎認不出父母,在疫情面前他們卻扮演了“蒙面超人”的角色。


“我們相信和孩子們分開的時間不會太長的,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等疫情過去了,我們一家人要好好的團聚一下。”陳柳芬滿懷信心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