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2大“預言”應驗,房價要跌多少?人民日報迴應,買房人穩了


樓市2大“預言”應驗,房價要跌多少?人民日報回應,買房人穩了

房價還能降下來嗎?說實話,從98年房改開始,樓市一直順風順水,即便中間有“突發情況”,也沒有改變房價繁榮的本質。從最初每年只賣出幾千平米,直到2019年,這個數字已經躥升到17.1億平米。19年的時間,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與之匹敵。如今的房地產,儼然一副“龐然大物”的感覺,許多“剛需”憑藉著幾套房子,反覆加槓桿賺差價,成功躋身為所謂的“人上人”,但更多的普通人,只有在一次次的觀望猶豫中,與房子擦肩而過。這樣的“成績”,與高槓杆的模式密不可分。

然而,房市這一套模式看似完美,終究還是有自身的“軟肋”,一旦超負荷運轉,遲早會出現問題。正如現在,樓市就“挺不過去”了。一方面,人口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體現在房市上,長期看人口已成為共識。根據統計局數據,2019年新生兒數量已經降到1400多萬,超過一半都是二胎,也間接說明了年輕人生育意願持續降低,未來的購房需求並不樂觀,另一方面居民槓桿率已經達到65%的高位,對消費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說,為了買房舉債過日子,沒有誰的日子會過得輕鬆。尤其是這兩個月,整個市場所受的衝擊,也印證著房市2大“預言”正在應驗。

樓市2大“預言”應驗,房價要跌多少?人民日報回應,買房人穩了

7成百姓放棄買房打算,340億土拍被叫停,樓市的兩大根本停滯,還能扛多久?

近日,中指院發佈買房意願調查報告, 49%的網友表示,在春節以及接下來的幾個月有置業意向,不過因特殊事件影響,推遲購房的比例達到了70%。房說君認為,價格影響了供求,整個房地產歸根到底還是跟供需關係是有關,沒人買房,就代表著樓市庫存也會大量積壓。早在去年12月底,100個城市中就有59城的市場庫存出現同比正增長現象,春節假期的時間,當然影響不會太大,如果事件影響持續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恐怕大部分的中小房企都會難以為繼,揹負著鉅額債務卻難以賣房回款,生存狀況也會越來越難。

與此同時,2月4日以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地暫時叫停土地出讓,土地總起拍價超過340億元。箇中原因,有業內人士表示有兩點因素,首先是要避免現場人群聚集,同時假期延長導致拍地計劃延後;其次,因為特殊事件,全國絕大多數項目和售樓處正在執行“停售令”和“停工令”,土地投資、交易和開工等受到影響,房企資金壓力大,拿地意願減弱。在房說君看來,從樓市復甦開始,拿地-先開工-期房預售回款-再拿地,這是所有房企遵循的規律,也正因為這個規律的快速運轉,才成就了房地產年銷售十幾億的頭銜。回顧這些年樓市的表現,每年的上半年都是難得的“好日子”。

樓市2大“預言”應驗,房價要跌多少?人民日報回應,買房人穩了

2018年上半年,房企爭相拿地,西安、杭州、成都接連出現“搶房”現象,市場上的投機氣氛異常濃厚。2019年也是如此,越來越多的開發商迴歸一二線大城市,隨之而來的,像南京、蘇州、寧波等新一線的房價上漲,房企融資規模也進一步擴張。可以肯定的是,近兩年樓市創下的新紀錄,大部分都是上半年貢獻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2020年的樓市,房企必須把丟掉的“銷售額”先找回來,賣不了房,收不來錢,別說是拿地了,等到建築工地恢復正軌,施工慢、延期交房的事會越來越多。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如果賬上還是沒有收入,購房者熬得住,開發商都不一定扛得過來。

百姓開始理性看待房價,央行傳遞信號,預期買房的人數在減少


樓市2大“預言”應驗,房價要跌多少?人民日報回應,買房人穩了

實際上,在央行近期發佈的2019年第四季度的城鎮儲戶調查問卷中,在接下來的3個月,就是2020年的第一季度,準備買房的人數比例減少到20.7%,比起前幾個季度都出現下降的情況。無獨有偶,對下季度的房價,51.5%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有26.5%的居民預期上漲。房說君認為,當市場上買漲不買跌已成為一大特色,我們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房價平穩期,賣房的越來越多,但買房的人卻越來越少。 顯然,對於未來3個月,老百姓買房的意願逐漸走低,準備買房的人減了不少,可看穩房價的比例卻越來越多,說白了,這正是市場氣氛迴歸理性的過程。

這是值得慶幸的事。在此前的一項調查報告,首次購房的比例只有15%,投資購房卻佔比高達58%。要知道,我們總認為首套房需求是市場的主力,在經歷了多年的上漲後,除了部分一二線城市,基本上其他城市已經不缺房了。這也就印證了一個道理,當房地產迴歸到平穩狀態,炒房水分被擠出去時,市場上真正的剛需是非常少的。如今房地產全方位調控已經持續3年有餘,在“既不能大漲,也不能大降”的前提下,人們自然看淡房價,置業意願也會隨之理性了。

樓市2大“預言”應驗,房價要跌多少?人民日報回應,買房人穩了

賣房子的賣不掉,買房的仍然買不起,別急,“二次機遇”在路上

雖然說看穩房價的人數佔了多數,但是當下樓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賣房子的賣不掉,買房子的仍然買不起。就好比你以前買房子,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隨時都能上車,別看天天都是搶房、售罄之類的消息,只要是想買,用盡方法都是能買到的。賣房也一樣,在行情好的時候,只要掛出去就有人搶。房說君認為,只不過,如今的房地產市場大不如前,一方面買房預期減少,另一方面是市場價格平穩,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樓市快進快出的賺錢機會不復存在,因此不少買房投資的群體,希望早早賣掉房子退出市場。

樓市2大“預言”應驗,房價要跌多少?人民日報回應,買房人穩了

所以,在房說君看來,房子難賣也歸結於兩個原因,一來還是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作怪,導致不少人在價格平穩期不願意買,再者置業成本依然不低,雖然很多收縮型城市有價無市,但無可避免的,大城市才是老百姓更心儀的地方,也就是說,買不起也是一種必然又合理的現象。之所以稱之為“預言”,其實在前幾年,關於樓市,有專家提出過預測,那就是今後房價會走向理性,購房者也如此。彼時這句話語境,是放在各地搶房成風,剛需買房難的前提下,有些格格不入,如今看來似乎合情合理,並且逐步得到應驗。

房說君有話說,房價不漲便是跌,這是經典的房地產經驗,但是放到實際市場上,買賣雙方的意願不同,要麼成交難,要麼就是倒逼房主降價。雖然房子降價實屬無奈,但仍有不少老百姓評價:還好沒買。但實際上,買房真的虧了嗎?2月初,人民日報發文,明確指出在2020年,LPR完全有空間繼續下降,並且在市場預期上做了肯定意見:降準降息都是可期的。所以對買房人而言,都是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