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李白的詩裡藏著江陵的秘密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這是詩仙李白站隊永王被牽連,取道四川前往貶官地途中喜逢大赦,當場選擇乘船東歸江陵時所寫下的詩句。

而這首詩裡其實藏著一個大秘密,這個秘密當然不是指年近六旬的老頭子在跌落谷底後又被扯回人間而產生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內心呼喊。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而是指藏在巴山蜀水和荊楚要塞之間的軍事關聯。

沒錯說的就是你巴蜀勢力向東擴張的前哨基地——江陵。

這種說法的由來主要是因為巴蜀地理上的高度封閉。

這種地理封閉性有多強,不用成都歷史上的割據政權一一來獻身說法,看看唐玄宗、唐僖宗兩個落難皇帝生死攸關之際誠實的身體表現就知道了。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然而說到它封閉的特徵,大多數榮光都給了蜀地的北大門漢中,擁有漢中的蜀漢和成漢都都存活了四十年以上,甚至還有泗水亭長靠著以漢中為門戶的巴蜀拿下了漢家延續四百年的天下,而那些沒掌握漢中的政權,比如說前蜀後蜀以及張獻忠的大西拿下成都後都沒蹦躂多久。

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於蜀地最大的外部威脅往往來自北方,但其實所謂四塞之國,披山帶河的肯定不止一個方向。

讓我們先看一下地圖。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四川盆地

巴蜀以四川盆地為核心區域,西靠青藏高原,那地方除了唐代時吐蕃靠著溫暖的氣候刷了一波存在感以外,其他時候都可以當做完美的屏障。北側依次分佈著兩道東西走向的山脈,秦嶺在外,大巴山在內,兩山之間的就是巴蜀的北大門漢中,東邊的巫山隔長江三峽而望並向東南的武陵山地延續,最終在貴州和大婁山匯合併成功鎖住巴蜀東南門戶,至於南邊的缺口則是由雲貴高原北側的山地進行了完美的填補。

從這個地理條件我們可以發現巴蜀防務有兩大特點。

首先作為農耕文明的西南邊疆,巴蜀南面和西面分別面向雲貴高原、青藏高原,因為歷史上西南邊患嚴重的情況多集中在唐代,所以在這兩個方向巴蜀的防禦壓力不大。

其次巴蜀不僅西側南側相對安全,就算北側東側也有以點帶面的特點,北側漢中不用多說,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守。而東側的三峽往往容易被忽視,但其實因為巫山大婁山限制了大軍團的行軍路線,那麼由東到西進入蜀地主要依靠的就是長江水道了。而在三峽水壩建成之前,長江三峽沿岸奇峰聳立,峭壁不絕,為什麼李白說朝辭白帝彩雲間,那是因為山頂往往要高出江面千米以上,那還不跟住在雲間一樣,而最窄處江面甚至寬不到百米,這樣的條件下還要求東側船隊逆流而上,難度可想而知。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三峽

但這跟江陵是巴蜀勢力向東擴張的前哨基地有什麼關係嗎?

擁有江陵是實現跨有荊益的重要條件

當然有,要知道三峽的西側起點就是白帝城,即使在這種地理條件下還能朝辭白帝,一日還江陵,雖然有詩人誇張的成分,當仍不失為一件可怕的事,這就相當於玩星際爭霸時當你自己還沒升速度的領主在慢慢挪著空降時,對手的飛龍團已經已經懟到你臉上秀操作了。

但是索性老天沒把事情做絕,白帝城順流直到宜昌也就是劉備衝冠一怒為基友(為荊州),傾國而出和陸遜大戰的夷陵古戰場雖然塊,但就算走完了全長193千米的長江三峽,也只是走出了山復山的蜀地東側山區,離站穩腳跟還是差點意思。這就跟二戰盟軍渡過了英吉利海峽一樣,如果沒能成功建立灘頭陣地,也就沒有後來名載史冊的D-DAY什麼事了。

就拿劉備來說,他一路狂奔衝出三峽,雖然拿回了秭歸、巫縣兩城,但就當時背靠巫山和武陵群山面向長江的形勢而言,劉備軍就相當於還沒建立灘頭陣地的盟軍了,長江對岸的陸遜可以憑藉一座夷道城就牢牢鎖死蜀漢部隊,像極了越前龍馬隔網囂張的說Ma Da Ma Da Da Ne!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要知道大軍團如果想要進攻,軍事人員的集結轉移,軍需物資的運輸存儲都需要較為平坦開闊的地形,而這種條件顯然劉備並不具備。

我們可以從地圖上發現距離夷道最近的大據點就是江陵,江陵作為荊楚名都西接巴蜀,東連吳越,北接襄漢,南指兩廣,是中原和南方溝通交流的重要地帶,坐擁江漢平原再加上毗鄰長江這條古代高速公路,江陵就是荊州西境最好的人流物流集結點。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江陵的位置

所以關羽從這裡開始發動襄樊戰爭,水淹七軍,沒有這一筆戰績,關羽還不一定能在後來進廟當武聖。

而描寫諸葛亮和劉備君臣際遇的《隆中對》也寫道: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

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可見在蜀漢戰略的總設計師諸葛亮眼裡,益州軍出關中,荊州軍向宛洛是爭奪天下必不可少的兩步,這裡的荊州就是江陵。

其實早在諸葛亮有機會實踐前,就有人提前去驗證了這個想法。他就是漢家天下建立以後第一個嘗試在巴蜀建立割據政權並最終失敗的人,當然他並不會孤單,因為後來歷代在巴蜀稱孤道寡的野心家也沒有一個從地方走到中央,甚至第二代巴蜀割據勢力的創始人劉備還死在了以一代目帝號命名的城市——白帝城。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白帝託孤

公孫述向東擴張的野心止於得不到江陵

白帝城是長江三峽的西側起點。

白帝公孫述則是所有失敗巴蜀割據者最早的案例。

公孫述是兩漢交替時在蜀地割據的諸侯,新莽時期,公孫述是蜀郡太守。這時候天下大亂,更始軍和赤眉軍逐鹿中原,而位面之子在河北另闢新天,公孫述一看有機可乘,就籠絡豪強,保郡自守,等到了公元25年,公孫述接連擊敗了當地的宗帥和更始帝的伐蜀軍隊。感覺實力大漲的他決定在成都建號立國,國號成家。因為崇尚白色,所以公孫述也被稱為白帝。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兩漢之間的諸侯割據,後來延岑和田戎都成為了公孫述的部下

就像200年以後的劉備有諸葛亮做規劃,公孫述的稱帝決心也是因為有人進言。他的幕僚中有一個謀主叫做李熊,正是他的一席話說動了公孫述:“蜀地北據漢中,杜褒斜之險,東守巴郡,據扞關之口。東下漢水以窺秦地,南順江流以震荊揚。”

這前半段重點在守,因為兩漢時期,漢中比較易於行軍的大道就屬褒斜道了,所以要北杜褒斜之險,而扞關就位於今天的奉節附近,也就是長江三峽西側起點白帝城附近,退入峽中,據扞關之口就可以穩定東線。

至於後半句說的就是怎麼去攻了,大致方向跟後來諸葛亮的設想一樣,北上漢中,東出三峽,具體來說從漢中東側出發可以沿著漢水窺探三秦,而出三峽順流而下則可以染指楚地。而後來公孫述也是按照這個步驟做的。他一面讓大將侯丹進入漢中的郡治南鄭,一面派遣將軍任滿從江州,就是今天的重慶順流東下,一直到了三峽附近。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巴蜀地區的交通要道

當然起初的他仍然有窺視神器的野心,所以在幾年間他重用在荊州擁有故舊的田戎分別在建武六年(公元30年),建武七年(公元31年),建武九年(公元33年)三次從三峽而出,在夷陵及附近地區嘗試憑藉召集老部下進攻以江陵為主要目標的荊州西境,從結果來說應該屢有斬獲。

這些進攻中尤以最後一次進攻聲勢最大

據《後漢書》記載田戎及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汎將兵下江關,破威虜將軍馮駿,拔巫及夷陵、夷道,因據荊門。

注意這次公孫述的主動出擊不但擊敗了光武帝派駐在這裡的馮駿,攻克了後來劉備一直苦戰沒有得手的夷道城,控制了荊門天險,甚至一直在當地駐防了兩年等到光武帝主力大舉伐蜀時才退入峽內。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而且我們還要注意程汎的官職,南郡是荊州西部大郡,江陵就是南郡的治所,而一個巴蜀官員官拜荊楚重鎮太守,更何況沒有史料表明公孫述曾經控制過江陵城,這個南郡太守多半是虛銜遙領。

按說荊門距離江陵也是近在咫尺了,為什麼公孫述還是對其心心念念呢?

《華陽國志》對此有過記載:不東出荊門,北陵關隴,與之進取,則王業不全,子孫不久安也。

可以看到,北進關中,東入江陵對保全巴蜀基業來說是同樣重要的兩條,所以公孫述才會盡起蜀兵,希望田戎達成據江陵,臨江南的短期目標,進而傳檄吳楚,大江以南,長沙以西,則可以收之麾下,這當然是長期目標。不過這個長期目標的實現其實有三步,出三峽佔荊門為第一步,完成這點以後公孫述軍隊由蜀入楚的通道就已經打開,據江陵,臨江南則為第二步,只有佔據江陵,公孫述政權才會在荊州西境有穩定的影響力,公孫述三出三峽一方面我們可以認為他做到了第一步,由蜀入楚可以做到暢通無阻,但同樣我們也能發現,其在荊西的影響力難以持久,隔三差五就要退回峽內,這正是因為他拿江陵沒有辦法,缺乏一個能在楚地持續化經營的基地。至於最後一步盡佔長江以南,長沙以西的地盤這其實是地跨荊益的完全形態,而它實現的前提是江陵這個區域核心的存在,沒有完成第二步的公孫述自然也沒有機會看到自己實現地跨荊益的武功。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公孫述雖然趁著東漢用兵關東,無暇注意西南的機會,視荊西為後院,幾進幾齣,但終究因為沒有拿下江陵作為支撐,試想一下,巫山,大婁山環繞了四川盆地東側,公孫述偏師在外,雖然背靠大山,面朝大江,但仍屬於和自己主力脫節,本來如果江陵在手,整個荊西方面就算和益州脫節,還有內在的抵抗力量,但偏偏公孫述沒有這個條件。

另外縱使荊門之險提高了敵人地面部隊的進攻難度,但也決定了自己並沒有太多的空間部署防禦力量。當時田戎在荊西就是依靠長江天險廣建浮橋和樓觀來防守,這從側面說明了田戎水軍力量有限或者說因為缺乏沿江港口難以大面積展開。當然面對東漢缺乏水戰經驗的非主力部隊,這條防線那是相當穩健,所以東漢屢次想回攻荊門都沒有成功。但當雲臺二十八將中名列第六位的岑彭總結經驗,依靠著江陵交通和地形優勢集中各式艦船千餘艘,水路並進時,荊門的壓力就空前巨大了。

更可怕的是,這位後來因為用兵如神被公孫述懷疑是哪路神仙的大將,還知道用火攻,這也為後來的赤壁、夷陵養成了長江邊上打群架,煽風點火最好使的傳統。田戎大敗,退保江州,東漢大軍也得以朔江而上,雖然岑彭最終因為公孫述派出的刺客而死於斬首行動,但他還是在荊西蜀軍沒有形成更大戰果之前戰而勝之,開啟了公孫述身死國滅的最後篇章。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巴蜀割據勢力和荊楚割據勢力的邊界有三種情況

一般而言巴蜀和荊楚的交界處正是在三峽中段也就是巴東位置。

巴蜀政權和荊楚政權對峙的邊界依照巴蜀勢力的張力不同而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巴蜀政權止步白帝城。

吳蜀大多數時間都屬於這種情況。三峽之中地理環境過於複雜難以有效防守,蜀地割據政權一般會在三峽西段奉節進行防守,以求守軍和核心區域的有效聯繫,而東側楚地的割據勢力則會將防務集中在三峽東段的秭歸宜昌,以求來犯之地不能迅速有效的展開隊形,獲得在楚地的灘頭陣地,這種情況以三國最為明顯,建安末年,孫劉圍繞荊西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在呂蒙白衣渡江刺出最致命一劍之後,劉備徹底喪失了荊州的地盤,因此孫權勢力深入到了巫縣,而後來劉備大軍東征,巫縣秭歸又復歸蜀漢,但是夷陵的小門容不下劉備大軍,最終被陸遜一把火燒個乾淨。秭歸巫縣又落入了吳手,孫權乾脆將秭歸宜昌兩縣合併成固陵郡加強對三峽東端的防守。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夷陵之戰(猇亭之戰)一般狀況圖

第二種巴蜀政權東出夷道,控制荊門。

這時蜀地政權能夠自由出入三峽,大大改善了上一種三峽東大門掌握在別人手裡的情況,但這個時候荊西駐防部隊和益州主力部隊容易脫節,而荊西部隊在當地又缺乏足夠的戰略縱深和發展基礎容易變成軍事上的凸出部位遭到打擊。公孫述的政權還有夷陵之戰時的蜀漢就屬於這種狀況。

第三種巴蜀政權控制江陵,輻射荊西。

這種情況是《隆中對》中對地跨荊益最基礎的設想,在歷史上蜀地割據政權少有達到這種在荊州西境有足夠實力的條件,只有劉備在擊敗劉璋之後,孫權背盟之前短暫達到過,而有了以江陵為治所的南郡,雖然僅僅輻射了在其南面的武陵零陵兩郡,仍然具備方面實力,可以支撐完成關羽北伐襄樊的大型軍事行動。江陵對於巴蜀政權在荊楚立足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赤壁之戰後曹操、孫權、劉備三家在荊州的勢力劃分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李白詩中蜀地的白帝城和楚地的江陵之間的聯繫本是多麼的便捷,然而這只是相對於大一統的時期而言,在諸侯割據的時候,因為長江過江陵後水面逐漸開闊,兩岸地形逐漸平坦,更利於軍事行動,所以對於楚地割據勢力而言確保江陵在手就是更大程度上確保了國防安全。而就蜀地政權來說,江陵則有機會把自己從偏安的狀態和封閉的地理環境中解放出來不至於被三峽堵死在門口,

想越荊門而不得的不止有公孫述,面對白帝城勒兵而還的也不止陸遜。在沒有絕對的實力壓制前,巴蜀和荊楚之間的通衢長江就會變成天險。

這就是為何說江陵既是楚地命脈,也是蜀地進取的踏板的原因。

公孫述搶先實踐了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想法,事實證明沒有江陵辦不到

東漢各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