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术,为何无人猜透?

张存路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我说实话,别说是帝王之术了,作为父母,你真的能搞清楚你的孩子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吗?如果连自己孩子也搞不清楚,那么更别说什么帝王术了。但是古代的帝王也不是各个精明似鬼,很多人也是普通人,因此也很容易被大臣、外戚、宦官等把持朝政。好吧,那么我就斗胆和大家聊一下帝王术吧。

一、帝王走正道

司马光曾经写过一本书,很有名,叫做《资治通鉴》。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经典的帝王教科书了,甚至我们可以称其为《司马光教你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司马光在这本书中的主要观念,是教导皇帝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即主张皇帝少用阴谋诡计,多走人间正道。毕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司马光的思想中,更多的是儒家所期盼的那种“明君”,在儒家看来,如果要达到天下大治的效果,那么必须需要一个“明君”,君主要正直、善良、仁爱,当君主做到了这些的时候,他手下的大臣也自然会这样,然后大臣再教化百姓,百姓也会变成这样,之后整个国家就成为了乐土了。不得不说,这是非常理想化的一种概念。

其实很多皇帝也是在努力践行走正道的思想,在他们当政期间,少有阴谋诡计和政治斗争,避免了朝堂之上的政治内耗,进而可以让更多的官员在治理地方上发挥自己的力量。这里面我认为明仁宗和明宣宗可以作为典型代表。

二、帝王的平衡之术

但是其实大部分的时候,帝王往往都是要讲究平衡之术的,正如同操纵木偶戏的演员一样,帝王就是这个操控者,而大臣们就是他的木偶。

这其中帝王常常采用的是法家的思想,即韩非子所提倡的“法、术、势”,通过这三点来平衡君臣关系,让臣怕君,之后才能进行平衡。

而在平衡之中,往往帝王又要兼顾多个势力间的权力均衡问题,一般来说,帝王都要面临的就是大臣,宦官,外戚这三家问题。这其中无论哪一方势力过大,对于君主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例如说大臣势力过大,就会出现张居正这样欺压君王的事情;宦官势力过大,就会出现唐朝末年宦官掌握禁军,废立君主的事件;外戚势力过大,就会出现霍光这样的跋扈将军。

因此好的帝王往往是三家均用,让他们去斗争,然后帝王可以坐收渔利。这里面例如说嘉靖皇帝,稳坐钓鱼台数十年,全让大臣们去斗,之后大明反而出现了不错的一段时间。因此平衡用的好,对帝王来说是好事,平衡用的不好,对帝王来说就是噩梦了。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帝王之术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现在随便找个省部级(市厅级)以上的人都懂,企业家级别的人大多也懂,不懂的人位子坐不稳。

皇帝的称号和臣子的官职,都是他们获取权力的法律依据,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因此获得权利,能不能获取权力,得看他们的手腕,这就是帝王之术

《韩 非 子》《商 君 书》《申子》之类的法家书籍都是帝王之术,还有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史书,也是讲帝王之术,《道德经》也是写给帝王看的,都可以归为帝王之书。

实际上,并不用刻意去学,很多普通人走上管理岗位,基于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权力安全性、延伸性和畅通性,基本能悟出来,

刘邦以前就是个村长、朱元璋以前就是个乞丐、石勒就是个奴隶,他们谁也没有学过所谓的帝王之术,但是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慢慢悟出来了

之所以觉得高深(有的人觉得邪恶),是因为你没有走上高级管理岗位,当你走上管理岗位,自然而然就懂了,就不会觉得它高深或者邪恶了。


南朝居士


根本原因是:你不在其位,体会不到帝王的“不得已”。

帝王心术不等于传统官场、商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它有更深广的内涵。从根本上说,它源于帝王身份的诸多“不得已”(以下我只说合格的帝王,不论昏君)

1、世上每个职业都有退路,唯独皇帝没有退路。帝王身退则必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魔咒般的宿命。你见过几个丧失权力的皇帝有好下场的?康熙帝说:“《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所以皇帝必须永远“太阿在握,权柄不移”,至死方休。

2、世上每个人都能有知心朋友,唯独皇帝不能有朋友。“近则不逊,远则怨”,这未尝不是皇权周围的众生相。皇帝不能和任何人越过君臣礼法的边界,就是避免人臣恃宠而骄,招揽权势,反恩为仇。宋徽宗和大臣称兄道弟,导致朝纲崩摧就是前车之鉴。雍正帝整死年羹尧,谕旨中骂道:“看来你当不得一个大字”,就是恨他恃宠为乱。

3、民主制度下的政治斗争,最后常出现没人对国家真正负责的局面。因为政党可以下野、总统可以辞职,大不了烂摊子交给别人。但皇帝不同,视天下为身家性命,不能撂挑子,必须对国家的治乱兴亡负最终责任,必须至死坚守底线。

4、所谓“朝廷”,就是天下最精明、最大胆、最有本事的人凑到了一块。皇帝在他们的包围下,要用其智力,又要保住身家性命,又要保证国计民生,还要保证子孙万年,想事不为人所欺,威不为人所窃,权不为人所攘,情不为人所夺,就免不了韩非子说的“上下一日百战”,皇帝的神经必须长期保持草木皆兵的备战状态,刚愎雄猜就成了帝王职业的基本素养之一。

5、千夫所指在下,千秋史笔在后,皇帝要顾及生前身后的名声,所以“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好事也好,坏事也罢,皇帝做事情不仅要做成,还要做圆。怎么闪转腾挪而饶有余裕,自己做好人,别人做坏人,就离不开一连串的算计。

6、好逸恶劳,高己卑人,声色自娱,是人的本能。皇帝和平民百姓概莫能外。所以,让宰辅总其事,让百官代其劳,让国计得其所,来保证皇帝可以安享声色犬马之乐,没有后顾之忧,就成了皇帝最后的小算盘。

以上六点,都是中国皇帝的“不得已”。而这六个不得已,又导致了皇帝要面对六个现实问题:

因为第1点,皇帝必须打击任何谋求“提前接班”的儿子和兄弟叔伯。越是血缘关系亲近的人越不能信,防盗防贼防子孙,“朕不给,你不能抢!”

因为第2点,皇帝不能和任何人推心置腹,必须默认每个人都不可信。一旦发现有欺君罔上的迹象,非黜即杀!“奸茴稍萌,即灭不旋踵”。

因为第3点,所以皇帝必须保证信息传递的上通下达、全面准确,随时检查下面是不是政令无违,自己是不是民隐周知,所以刺探、试探无所不为。可以参考韩非子说的“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因为第4点,所以皇帝必须时刻与一群天下最强的大脑和心脏斗智斗勇,想着阳谋,防着阴谋。最安全的活法,就是“恩威莫测”。皇帝摆出喜怒无常的性情,让底下的人猜不到,让每个人都觉得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他才能安全。反之,“有谋人之心而使人知之者,危矣!”一旦皇帝发现有人可以猜得到自己的心思——杀无赦!

因为第5点,所以皇帝必须始终维护儒家的政治正确,和庄严肃穆、端正平允的个人形象。“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皇帝要掂量什么只能做不能说,什么只能说不能做。所以暗地里波谲云诡的朝政,面子上都是一片仁义道德的气象,我骗我骗我骗骗骗!

因为第6点,皇帝必须精雕细琢出一套最佳的人事布局和行政程序。古人常说“祖宗之法不可废”,就是因为帝国的制度是历代帝王研深测化、穷尽智慧作出的顶层设计,后世子孙不能随便动,最怕捅了个窟窿你堵不回来。

在皇帝制度下,如果没有统握元枢的意志,致治于未乱的侦察、反侦查能力,和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平衡术,皇帝根本无法有效地驾驭偌大的帝国。而身不在其位的人,又简单地以为皇权无边,皇帝可以为所欲为,所以把历史的是非对错,简单地归功或归咎于帝王个人。又或者觉得帝王心术处处虚伪,步步陷阱,让人猜不透。其实设身处地想想这6个不得已,你也不难体会“为君难”的真实意味。

黏贴一个数据统计给你参考,看看皇帝好不好做: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和偏安一隅的小国家,一共有帝王611人,其中正常死亡(死于疾病或者衰老)339人;非正常死亡(死于自杀或他杀)272人,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有确切生卒年份可考者共有209人,其平均寿命仅为39岁多。

再给你看看北魏的一代雄主,道武帝拓跋珪晚年是如何被皇权逼疯的:




喷子都是玻璃心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帝王之术?这好,听着就玄。咋说呢?这东西,不能吃不能喝,但是能要人命,能让一大帮子不如你的人跪地上,对你俯首称臣,这就有人拼命的想学这玩意。

但真真能把这东西琢磨透了的,历史上还真没几个人。

可您瞅瞅大街上,那马路牙子上的小地摊,小贩垮着一包,有的还弄一小喇叭,搁那吼。

就这书摊上什么帝王之术秘史啦,什么话说帝王权谋啦,什么帝王驭人之术啦等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那叫个酷拽炫啊!

有那心动的,就像被钩子钩住了魂,想着上去翻上一翻,心甘情愿的掏上几把毛毛钱,拿回去细心研读。

读了半天,有懵圈的,有恍然大悟的,有傻了的,还有睡着的。

要俺说,您要是真读这些个东西,您可以洗洗睡了,还帝王之术呢?十几块两指宽的书?就能整明白啥是帝王之术?您真把咱大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所凝结出来的东西,看成一山药蛋,随便整一下这就是一盘菜啊!要俺说,哎……,这都没地说理去。

详细介绍帝王之术的书

咋说呢?您没有读过韩非的《韩非子》,您就别提嘛叫帝王之术。

想当年秦始皇读了《韩非子》之后,挠心挖肺的想见一见韩非本人,从这一点上,您就知道了《韩非子》上了说了什么,而且还就说道了秦始皇的心口上了。

秦始皇是啥人,神人级别的人物,能让他心动的,除了土地,就剩下所谓的帝王之术了。

您要知道韩非本人就是个口吃,但秦始皇还是愿意蹲那老老实实去听,当个学生。

没别的《韩非子》里边那是有史以来,详细阐述了帝王之术的一本书。

这也就是为嘛韩非被李斯一把毒药给毒死了,因为韩非比李斯看东西看的明白,但可惜的是,他没琢磨出李斯这人心。

毕竟人无完人不是。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西方还有那《君主论》,讲的蛮详细的!”

要俺说,差远了!咱《韩非子》问世的时间比他早了一千七百多年,而且比他还详细,别一天天的整啥西方的。

咱住大房子烧地火龙的时候,他们还住在石头房子里,烤火呢?

赵蕤 (ruí)听过没?估计大家伙也没听过,蕤字不是俺标出来,您都不知道这字咋读,这也是一位研究帝王之术的大家。唐朝的时候,那唐玄宗请了很多次,想把这主请出山。

“不去!”这就人家的回答。

听听历史上对人家的介绍,博于韬略,一代纵横大家,流于世的著作就一本《长短经》,也叫《反经》。

这本书,要是按照书面上的说法,黑白都有,以谋略作为串联,历史作为凭据,讲述四个大内容,第一国家兴亡,第二权变谋略,第三举荐贤能,第四人间善恶。

就这书比那《君主论》还早七八百年。您如果真想研究一下所谓的帝王之术,这两本书必看,当然把那《君主论》作为一补充瞅瞅,也未尝不可。

掰扯了这么多,咱先从《韩非子》的帝王之术有啥内容讲起,然后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韩非子》

咋说呢?所谓的帝王之术,这玩意还真就没有啥统一的标准,您要给他下个定义,没人敢保证他的定义就是完美的。

当然在大家的共识当中,这其实就是皇帝如何管理国家,驱使天下各路英才,为国家服务的一个学问。

如果这么去解释的话,他也没错,但不能全对。

大家伙也知道,韩非本人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他这《韩非子》却集合了法,术,势三家的长短。

法,其实就是以法律作为根基来治理国家,任何事情拿这法来度量,就可以保证一个国家安稳的运转下去,才能长长久久。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商鞅,利用法,将一个强大的大秦帝国展现到了世人的眼前。

这法字搁到现在,搁到现在的企业当中,就是各种而言的规章制度,这东西不能讲情面,无规矩不成方圆吗?

当然有的企业主特别的喜欢破坏规矩,你比方说,年初订好了规矩,这卖出去多少,就能提多少多少的奖励。

结果年底这么一算,好家伙,这员工居然拿到了十万块。这企业主回头就把规矩给改了。

“啊!这年的效益不错,你拿一万块意思意思就完事了。你拿多了其他员工怎么看,俺这是在保护你!”

得,这企业主得了便宜还卖乖!

像这样的企业长不了,而且也大不了,衰亡是必然的。

他就从来不想,员工拿的多了,你只会拿更多,所以规矩不能破。

接着就是术,这其实就是谈皇帝管理臣子的手法。按照书说的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权,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所执也。

如果您直接翻译,就是说应该因材施用,这中间要考察臣子的能力,然后给他相应的位置,如何考察呢?用皇帝手中的生杀大权来考察,而这生杀大权就必须掌握到皇帝的手里边。

听着挺牛掰吧,这就被一些个人拿来变成了地摊上,所谓的厚黑学之类的东西,什么耍手段,弄心机的,不堪入目啊!

人家讲的术是这些个东西吗?压根就不是,歪曲了,术的核心是利用皇帝手中的生杀大权来判断臣子的能力,将他放到合适的位子上。

如果术对这人不起作用,作为皇帝晓得咋办了吧。

但术这东西是空中楼阁,没有法的依凭作为基石,这术所依靠的生杀大权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们是相互依赖的。

那么术的代表人物就是申不害,他这人在韩国使用术治理,十五年过去了,韩国打一个弱小的诸侯国,一举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他在的时候,韩国的实力那是杠杠的,对内有凝聚力,对外那个诸侯国都不敢小窥。

术这玩意全依赖人来把弄操控,这人如果不在了,这术也就会跟着消失,这东西是不能传承的。

反观商鞅的法,他人不在了,但法这东西依然贯彻大秦帝国的始终,不仅如此,也得到了后世所有帝王的认可。

所以没有法的术就是空中楼阁。

所以申不害死去之后,韩国瞬间就变成了最为弱小的国家,一夜之间就打回了原形。

势,这主要是说皇权至上,整个国家这都需要围绕皇帝这个中心点来进行运作和维护的。

那么这个代表人物是谁呢?慎到,他是在齐国的时候提出,这国家对皇帝的尊敬,无论那个阶层这都是必须的。而这尊敬是通过中央集权来实现的。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慎到的学问碰到齐国这帮子喜欢空谈的家伙手里边了,这帮子家伙天天的开会讨论,就没有落到实际上去。

那么咱转过头来说,商鞅变法他如果没有秦孝公给他势作为助力,这变法压根就不可能在秦国的土地上实现的,您说是不是。

而且术依凭的生杀大权其实就来自于势。

那么在所有三者当中,这势是核心,法和术是为这势提供助力和支持的,而其中最弱的一环却是术。

当然篇幅有限,咱也不能说的太透。

所以韩非就提出了法术势三合一,这才是真真的帝王之术,缺一不可。

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明朝时期,嘉靖皇帝就应用的很纯熟。在初期他和文官集团对抗中,他唯一能够利用的也就是势,在势的胁迫下,利用礼法也就是法,来让文官集团低头,从而获得了最终的话语权。所以他可以不上朝,那帮子文官集团却不可能不听他的话。

那么为什么看不透呢?

因为有术的掩盖,有的帝王心思能被看透,一是时局,二是性格,但更多的看不透,其实就是术的作用。

这话说的有点玄乎,但您要去分析这当中间的事,没个长篇大论三五个小时,压根就掰扯不明白。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帝王之术,说的更直白一点也就是个人的领导艺术,驾驭人的权术。历史上最懂的用“帝王之术”的皇帝,我觉得非汉高祖刘邦莫属。

汉高祖刘邦——完整的帝王之术!

  • 刘邦用人的奥妙

汉高祖刘邦,原只是沛县乡间的一个无赖平民。尽管有些无聊的文人也给他找了个显赫的祖宗,但是,他们弟兄三个(刘邦是老三),名字就叫作“伯”、“仲”、“季”,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大、老二、老三,可见这个家庭有多少文化教养。刘邦的“邦”字,前人推测是他做了皇帝才起的。因为“邦”的意思就是“国”。

《史记》记这位皇帝未曾发迹时的行径,大抵都是在家不肯干活、光吃白饭、爱说大话、好酒好色、常欠了酒债不还之类。其人品和阿Q似乎有的一拼。


但当秦末大乱之际,刘邦奋起于草莽,提三尺剑,马上奔波一生,竟然夺得夭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社会下层出身的君主,从而给后世许多胸怀雄心大志的浪荡汉提供了榜样为中国历史涂抹上一层奇特的色彩,从这一点来看,刘邦也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做成这番大事业,自然要有过人的才智,而刘邦最突出的长处:是善于用人。

他初登上皇帝宝座,宴请群臣,自述得天下的原因,也是归结于这一点。

刘邦说:“运筹帷棍,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 管理国家,安抚百姓,使军队在外,粮晌不绝,我不如萧何; 统百万士兵,战必胜,攻必取所向无敌,我不如韩信。这三人乃当今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所以能得夭下。”


群臣听了,个个钦佩,离座跪倒。但这“用人”二字的奥妙,刘邦并没有完全说透。其实,所谓善于用人,不仅仅是善于发挥一个人的长处,而且要善于利用一个人的短处来控制他; 当一个人对自己不再有用,甚至形成威胁时,还要善于选择时机,将他除掉。

这才是完整的帝王用人之术。刘邦不肯说清楚,大约一是不好意思,二是这秘诀只能传之子孙,不可公诸于众。可借,不但当日参与酒宴的群臣被他骗了,就连我们今日许多聪明透顶的历史学家也被他骗了,白白钦佩一场。

  • 刘邦权人之术之——虚晃一招夺兵符

刘邦权人之术,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刘邦列为三杰之一、非常器重的韩信。


要说韩信的功劳,简直无人可比。一开始,从汉中出击三奉,便是由韩信定计并率军出征。而后与刘邦分兵,在三年中,从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一直打到山东,破敌近百万,打下了半个天下。灭项羽后,韩信不仅功劳无人可比,军事天才为诸将所不及,他手下的三十万军队,也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也就是灭项羽这一年的冬天,韩信率军驻扎定陶,因大战已经结束,戒备也就相对松懈一些。一天凌晨,一支大军突然向韩信驻军的中心营垒奔驰而来。当时,项羽的一些零星余部,都只能据城死守,自顾不暇,韩信实在想不出谁还拥有如此数最的军队,并且竟敢向他这支攻无不克的30万大军进攻。

所以,接到将士的案报,这位大将军糊里糊涂,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好一面吩咐准备迎战,一面亲自登上军营的土墙观看。这时,来兵已将韩信所在的主营四下围住,与其他兵营隔开。


韩信仔细看对方的旗号,竟是汉王刘邦的军队!原来,该下之战结束后,奋地忠于项羽的将吏仍不肯投降,于是刘邦亲自带领一支军队前去平定。他派人带着项羽的头颅传示各城,守将见项羽已死,也就无心再做抵抗,纷纷归降。所以也没打什么仗,鲁地就平定了。

刘邦率大军向西回洛阳,途中突然折向定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韩信的主营。原来,这才是他亲自平鲁的目的! 一会工夫,只见刘邦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随数十人,缓缓朝营门走来。韩信急忙命将士列队恭迎,打开营门,将刘邦等人接人军帐,,设宴款待。

席间,刘邦说说笑笑,称赞韩信为打败项羽立下显赫的功劳,而后话题一转,说道:“如今天下大定理应休兵息民,将军可交出兵符,回齐国安享富贵了!” 此时此刻,韩信还有何话可说了,一眨眼间三十万军队便到了刘邦手中。


不久,刘邦在诸王的拥戴下称帝,定都于洛阳。后来又迁都至长安,以洛阳为东都。当时国家的体制,主要是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也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这不仅因为他们功劳大,而且因为他们原来都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军事割据力量,并且大都在这以前已经称王。齐王韩信,被改封为楚王。

理由是韩信本是楚人,可以衣锦还乡,荣宗绍祖。其实,刘邦是考虑到齐国的地理位里重要。一日有动乱,不可收拾,不肯让韩信在这里称王。而韩信此人,虽说军事才略无可比拟,政治上却很幼稚,能够回家乡称王,他也觉得很满足。于是在刘邦的摆布下,韩信又走了一步被动棋。


韩信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的,正是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这背后的主角,何又不是刘邦的“一番捣鼓”了?刘邦能从一个流氓地痞,混到一国之君,他的帝王术,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这一点也是他的厉害之处所在。


文史议春秋


法家经典《韩非子》和《商君书》就是言帝王之术。

秦朝之后,法家著作都是禁书。只有法术之士和皇帝本人可以阅读。

法家思想的核心就是捍卫君权,奴役臣民。

《商君书》主要是针对人民:尚奸,选拔重用奸恶之人。以善民治奸民,国削至乱。以奸民治善民,国治至强。

尚奸必出恶政:愚民、贫民、弱民、疲民、辱民、虐民。


《商君书》一言蔽之——与人民为敌!

《韩非子》主要讲述如何整治大臣:文臣、武将、儿子、老婆、近侍、王室兄弟。

韩非子把老子的无为,进行了法家化改造。

《韩非子•主道》有曰:“明君无为与上,群臣惧乎其下。”韩非借用老子的无为,来阐述君主驾驭群臣之术。

君主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好恶习惯。才能驾驭群臣。

在《大明王朝1966》中,嘉靖皇帝把韩非子的帝王之书,展现的淋漓尽致。


杨朱学派


古代帝王都有一套治下的理论标准,这便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帝王心术核心就是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常采用过河拆桥。

汉高祖刘邦出生卑微,却能先入关中,结束秦朝统治,通过楚汉争霸一通江山,坐上皇帝宝座。继位后,为了维护刘氏统治,对异姓王的戒备之心越来越大,逐彭越、灭英布,杀韩信,只留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帝王心术篇。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和平解除一同打江山的兄弟兵权,采用偃武修文国策,防止武将兵变,留下和平演变政权的美名。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通过胡惟庸一案诛杀功臣,废丞相制,皇权得以高度统一,使得专制统治更上一层楼。

帝王顺利继位后,都对夺取政权的惊心动魄心有余悸,为了长久延续其统治,他们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他们是心狠手辣吗?他们是不仁不义吗? 换一个角度,身处帝王位,便是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身败便是灭门之危险,便是百姓被生灵涂炭之时,便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危险局面。 历史上不乏这种案例,秦二世与赵高就是典范。如果没有深不可测的帝王心术,就会像秦二世一样被赵高所杀,身死异处,丢掉祖宗留下的江山,何其悲哉。

帝王心术其实就是采用种种手段,相互制约臣下,让臣子相互猜疑,失去信任基础,从而维护自身统治,实现其长久延续之目的。

帝王心术为何别人猜不透,主要是你所掌握信息不全面,看待问题高度不够,没有十面埋伏的危机感而已。帝王心术是身处高位的被迫行为,是不得已而为止。


知天道应民心


什么是帝王之术?三句话概括“帝王之术”的根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如今人们肯定听说过帝王之术,现如今看来这样的话是对古代帝王说的,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皇帝要维护一个王朝的发展和稳定,由此就出现了帝王之术。时至今日,人们对古代的帝王之术仍然是存在争议的,到底什么是帝王之术呢?

  这个问题恐怕一时半会儿没有人能够回答清楚。帝王之术在现如今看来,可能是属于哲学的范畴,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大多数老板或者领导是会用到帝王之术的。其实帝王之术一般指人君南面术,什么是“人君南面术”那?

  简单说就是治国之道、帝王学、统御天下之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懂得帝王之术的,一般的情况下,一个王朝的太子就会在老师的教导下去学习一些古籍知识,在学习的时候,老师就会将这些历史讲解为帝王之术,以便日后的运用。

  拿汉高祖刘邦来说,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根本上的帝王之术无非就是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怎么这样说呢?看看史记中的记载:“夫运筹策于帏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从这样的记载来看,刘邦是很懂得自己的缺点的,接下来记载了关键。

  “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这句话就说明了一切,懂得运用三人,才是刘邦能够得到天下道根本原因。现如今看来,汉朝距今已经过去了上千年的时间,汉朝之后的历朝历代中,每个开国皇帝都是懂得运用人才的。

  换句话说,古代的帝王之术就是统御天下之术,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发现人才和利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古代的帝王之术从根本上可以看成是用人之道。在三国时期编著的《人物志》中,作者刘劭写了如何发现和利用人才。

  不过要是细说帝王之术,那么这个范围涵盖的就太广泛了。古代的帝王之术在各门类学问或轻或重、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不过在这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帝王运用人才的技术。假如当时的刘邦没有运用好萧何、张良和韩信,那么他肯定建立不了汉朝。

  假如要详细说到帝王之术,那么恐怕三天三夜都是说不完的,可是要说帝王之术的根本所在,肯定就是在用人和识人。三国时期的《人物志》详细地说明了人们如何识人和用人,时至今日这本著作仍然有参考意义。

  根据《人物志》的描写来看,三国时期的用人和识人的本事,可以理解为三句话。别看三国时期距离现如今已经过去了上千年的时间,但是古人对人性的研究,绝不是现如今人们可以理解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帝王之术除了用人和识人外,还有权谋学、运筹学、管理学、纵横术等诸多学问辅助运用。

  “臣以自任为能,君以能用人为能”,这是人物志中的一句话。简单说它的意思就是大臣们以自己能胜任某种工作为有才能;帝王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这句话说出了古代的君臣关系,从“君以能用人为能”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古代的帝王重视用人。

  皇帝根本不需要什么都会,但是假如不会用人,那么王朝大业将会毁于一旦。放到现如今来说,就是领导需要把握全局,他的本质工作就是发现人才、提拔重用人才。这是古代帝王之术的根本所在,做好了这一点,才有之后的帝王之术所在。

  “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大臣们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为有才能;帝王以善于听取臣民们的意见为有才能。历史上有所成就的人大部分都是懂得低调和谦逊,越懂得要“少说多听”。

  最后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就是“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大臣们以能身体力行为有才能;帝王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这一点更是重要的,假如古代的帝王没有实施赏罚分明,那么很可能这些将领或者谋士不再为他所用。

  懂得赏罚才是古代帝王之术的重点所在。古代帝王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像自己拥有一样去支配使用,这才是真正的帝王!


寻你and奔跑


帝王之术,有些帝王本身自己也未必能猜透。

我们把历代的君王,划分为明君和昏君,昏君是不用说了,国家都治理不好,昏庸无道,沉迷酒色,更别谈帝王之术。明君当中,对于帝王之术,也有略知一二和精通之分,精通帝王之术的,自古以来是少之又少了。

本人很好奇的一点是,那些皇子们从小接受的是一样的教育,在皇宫里,还没当上皇帝之前是没有人敢教他们这些的,为什么当皇帝了就能运用自如了呢?也许都是后来当上皇帝了,才慢慢钻研出来的吧,也许真的身在帝位之中,有权利,才能把帝王之术发挥到极致,皇宫的生长环境相对于平民百姓而言,阴暗、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死去,所以他们从小应该也是养成了步步为营、深谋远虑的性格。

关于帝王之术,历史上写过这方面的书不少,但实际运用起来还是要因地制宜,看情况而定了。历史上有几位帝王能称得上是运用的比较精湛的。

首先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真的是把帝王之术运用的最好的一个了,他把知人善任、事必躬亲研究的非常透彻,也因此吸纳了不少人才。包括唐太宗李世民,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精巧的驭臣之术。

再有明世宗,在位期间,牢牢掌控着军权,把诸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逃不出他的计策,真的是非常厉害的了。

还有康熙皇帝,他们能让还没发生的事情掌控的八九十分,一环连着一环,心思缜密,每个帝王都有每个帝王自己的想法,帝王之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有理论,也要结合实际去运用,再加上自己的见解,所以每个帝王的帝王之术都是不一样的,要去猜透它很难,这最主要的还是要摸清帝王的性格。如果一个臣子辅佐了先皇,再来辅佐新上任的皇帝,那他也得换辅佐的方法了。


历史在我心中223


帝王之术就是君主要合理的掌控权力,驾驭群臣,从而达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最大化的让天下英才为己所用,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高超的帝王之术能够有效的管理群臣,让他们兢兢业业的为皇家服务,为国做事。同时

也要能杀伐决断,赏罚分明。一个合格的帝王要能马上打天下,但不能马上能治天下。圣君眼中,文臣武将都是马,文臣是轻骑,武将是悍马,而君王是驭者,驾策随心,统驭天下!

正所谓“ 善不居官,柔不监国”,君主最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不能善良,也不能心狠手辣,而应该恩威并济。

同样作为臣子,如果不知帝王之术,对帝王的心思琢磨不透,往往很危险。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秦朝大将王翦就是一个了解帝王心思的


人。他在攻打楚国前,三番五次的向秦王嬴政要赏赐,金银珠宝,土地房产。他深知作为一个手握兵权,领兵在外的将军,是让为君者非常忌惮的。所以他在打仗前通过向秦王要赏赐,从而打消秦王的顾虑,避免了兔死狗烹的结局。

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多大将不懂政治,不了解帝王之术。帝王身处高位,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一些功臣在打天下时功高盖主,严重影响皇帝的威望,之后行为也不知收敛,导致最后不得善终,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汉初三杰
之一的韩信,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被刘邦封为齐王,有封地有军队。后来有人诬陷他谋反,被刘邦贬为淮阴侯。最终在刘邦外出打仗时,吕后和萧何骗韩信去未央宫将其杀害。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