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通知3月才可以復工,老闆說2月份不發工資了,我可以去勞動局告老闆嗎?

猛料一哥


目前各地政策還沒有明朗,基本上指導思想是

按工時發放或者全月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

情感依託,權利賦予

從情感上來說,企業一個月兩個月不開工,企業損失很大。訂單,房租,人工成本等等都極大的壓力。但是,這是暫時的,疫情有過的那天,企業還會繼續前行。按各地政府指導意見,應該發放基本保障,這是企業老闆應該思考的。員工也不容易,這是溫暖的關懷。

內外交困,企業舉步維艱

企業在這場疫情中虧損嚴重,不管是哪個行業。而且按目前或者非典時期影響的週期來看,至少到6月之前對企業的效益有決定性的影響。我們肯定要與企業一起同甘共苦,一路前行。但是,我建議企業,在想辦法渡過難關,思考下一步生存出路時,員工的基本保障應該得到保障,才能體現企業的人文關懷,對企業的發展才更加有利。

理性思考,對待疫情期間收入問題

很多企業不會發發一分2月工資。很多企業還會拖欠或者減扣1月的工資。或者很多企業1月工資遙遙無期。這就是現實。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協調?我想除了自己想辦法溝通解決以外,有時必須藉助法律的武器來維持。

王曉晨是一家外貿公司的員工,原本1月月薪1.2萬,最後只發了3000元?我問小王為什麼老闆會直接降你的薪水9000元呢?她說,因為疫情影響1月生意還有2月沒有開工,未來疫情影響未知,企業稱成本壓力大,所以全員直接降薪。我問她,那勞動合同就是一張廢紙嗎?我一下明白了,在中國的所有中小企業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全部簽約的是城市最低標準如:1800,2000,2500,嘴巴承諾給你開多少錢…這是想合理避稅,避免賠償風險和自主把控員工薪酬。

是的,打工者的現實

是的,企業主的困難

像小王那樣,被隨意苛扣工資,肆意給員工降薪還態度強硬的中小企業還有很多,這是一個痛點。

我希望,所有的企業都能儘快從疫情中走出來,誠信經營,敢於擔當,誠信並溫暖的對待自己的員工,因為員工就是企業的靈魂和財富。

誠信不只是一句空話。

你們老闆會隨意給你降薪還理直氣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