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病毒的战役中,最先熬不住的会是农民吗?为什么?

二宝故事


能撑到最后的都是农民,因为有自己的地,不缺粮食,不缺菜,在农村物价相对便宜。


往事如烟80121871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八O后农民。我分享下我的观点。

假如你是有车贷,房贷。那可能就是最先败下阵的。反之一般的农民像我们家。两兄弟十口人可以说吃个两年不是问题。稻谷七八千斤,菜地怎么也有个五六种青菜吧,自家鱼塘里百来斤鱼还是有的,还鸡,鸭,鹅,这些农村家家都有的东西那就更别说了。猪就没有了,但我们村过段时间就会杀一头。

现在的农村是不缺吃,住的。


绿森养殖


你怎么会问这么无聊的问题呢,在农村不缺粮不缺肉,不缺青菜,而且又不准外人进去,村里的人没人感染病毒,该怎么忙活就怎么忙活,我们哪里都开始春耕种田种菜。你在看看城里面,连个门口都不敢出,邻里邻居的谁都不知道有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又不能上班,青菜粮食没了还得提心吊胆的去超市。我嫁到县城的妹妹初一就回娘俩避难了,这段时间带着女儿去种菜了。

我们村里年初二就封了村了,许出不许进,县里来的领导到村里检查都被挡住了,连村都进不去,村长说啥都不管用,把村长气的直跺脚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y


我女儿马上研究生毕业。她打算回俺农村教学,她说农村自在空气好,无圧力,且婆家有地,曾极力反对,为此和她吵几架,还警告她如留农村断绝关系。谁知出现役情,听过了看过了,决定不再反对她,人一生就这几十年,轻轻松松的生活多好。


阳光灿烂到耀眼


农村很淡定,丰衣足食,农村物产出不来,大大改善了农民的消费水平,现在我家乡鱼虾海鲜还有各种农产品应有尽有。之前大部分鱼虾海鲜一抓上来就装车送城市了,我们压根吃不上,留下小鱼小虾给我们,农产品也一样,而现在大部分都留下来给我们吃。


走风浪


今年家里有大大小小12口人,还有哥哥没回来过年,从腊月到现在封闭管理,顿顿有肉,青菜,粮食自家种的,每天就是在自家院子转,整个村里没有缺吃少喝的,青菜也接的上,不觉得熬不住,就是希望疫情快点过去,感谢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们。


文化说


我倒觉得这是一天最先熬不住的肯定不会是农民,因为我就是农民,我已经在家里面一个多月没有上班了,但是自己家里面地理有菜,田里也有米。不缺菜吃,不缺饭吃。怎么可能会熬不住呢,只有城里面的人要买米买菜才会真的熬不住。


旅游达人666


其实我认为这次疫情会加速变革中国产业布局的分布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4,5线城市转移。限制人口流动在一定时间内直接降低外出务工率。进一步提高沿海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自动化程度,密集型企业会回流至内地,四五线人口基数增大,能提供工作岗位,但由于中西部城市物流成本较高,岗位工作会低于沿海水平,但能提供稳定的收入是人们就近务工的比较好的选择,这样能进一步发展四五线城市及区域特色经济。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人群应保持良好心态,疫情控制后,积极寻找机会,就近发展。


大松75433509


是啊,应该是我们农民,我们没有五险一金,我们没有带薪休假,你们会说我们有土地,是啊,我们有土地,只够养活自己的土地,我们也是人,也有父母也有孩子,我们也会生病,你们会说你们交了社保,可你们不知道六十年代的农民自己都吃不饱还要把最好的粮食上交公粮,而今天他们老了每个月只有一百块老龄金,在这瘟横片野的2020年让我们原本一年只陪家人一个星期却陪伴了一个月,我们耐不住的不是寂寞,而是生活,我们想要过正常人的生活一年就得工作360天,


好可惜155433811


长久下去最先熬不住的应该是城里的工薪家庭,接着是城里的富人,至于农民👩‍🌾农村土地多人口密度小,感染几率小;家里收的粮食够吃很久,哪怕没有米,还有面,没有面的话还有粗粮(山芋 玉米等)至于荤菜和蔬菜,一般农村人都会养家禽这些也不是每天吃,隔三差五的吃一只估计够吃好几个月,青菜地里种,还有各种自家做的小菜。

相反城里人什么东西都要花钱买,连喝的水都要钱一段时间不赚钱还可以,时间久了就不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