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病毒的戰役中,最先熬不住的會是農民嗎?為什麼?

二寶故事


能撐到最後的都是農民,因為有自己的地,不缺糧食,不缺菜,在農村物價相對便宜。


往事如煙80121871


我是個地地道道的八O後農民。我分享下我的觀點。

假如你是有車貸,房貸。那可能就是最先敗下陣的。反之一般的農民像我們家。兩兄弟十口人可以說吃個兩年不是問題。稻穀七八千斤,菜地怎麼也有個五六種青菜吧,自家魚塘裡百來斤魚還是有的,還雞,鴨,鵝,這些農村家家都有的東西那就更別說了。豬就沒有了,但我們村過段時間就會殺一頭。

現在的農村是不缺吃,住的。


綠森養殖


你怎麼會問這麼無聊的問題呢,在農村不缺糧不缺肉,不缺青菜,而且又不準外人進去,村裡的人沒人感染病毒,該怎麼忙活就怎麼忙活,我們哪裡都開始春耕種田種菜。你在看看城裡面,連個門口都不敢出,鄰里鄰居的誰都不知道有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又不能上班,青菜糧食沒了還得提心吊膽的去超市。我嫁到縣城的妹妹初一就回娘倆避難了,這段時間帶著女兒去種菜了。

我們村裡年初二就封了村了,許出不許進,縣裡來的領導到村裡檢查都被擋住了,連村都進不去,村長說啥都不管用,把村長氣的直跺腳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y


我女兒馬上研究生畢業。她打算回俺農村教學,她說農村自在空氣好,無圧力,且婆家有地,曾極力反對,為此和她吵幾架,還警告她如留農村斷絕關係。誰知出現役情,聽過了看過了,決定不再反對她,人一生就這幾十年,輕輕鬆鬆的生活多好。


陽光燦爛到耀眼


農村很淡定,豐衣足食,農村物產出不來,大大改善了農民的消費水平,現在我家鄉魚蝦海鮮還有各種農產品應有盡有。之前大部分魚蝦海鮮一抓上來就裝車送城市了,我們壓根吃不上,留下小魚小蝦給我們,農產品也一樣,而現在大部分都留下來給我們吃。


走風浪


今年家裡有大大小小12口人,還有哥哥沒回來過年,從臘月到現在封閉管理,頓頓有肉,青菜,糧食自家種的,每天就是在自家院子轉,整個村裡沒有缺吃少喝的,青菜也接的上,不覺得熬不住,就是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感謝奮戰在一線的醫生護士們。


文化說


我倒覺得這是一天最先熬不住的肯定不會是農民,因為我就是農民,我已經在家裡面一個多月沒有上班了,但是自己家裡面地理有菜,田裡也有米。不缺菜吃,不缺飯吃。怎麼可能會熬不住呢,只有城裡面的人要買米買菜才會真的熬不住。


旅遊達人666


其實我認為這次疫情會加速變革中國產業佈局的分佈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向中西部4,5線城市轉移。限制人口流動在一定時間內直接降低外出務工率。進一步提高沿海城市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自動化程度,密集型企業會迴流至內地,四五線人口基數增大,能提供工作崗位,但由於中西部城市物流成本較高,崗位工作會低於沿海水平,但能提供穩定的收入是人們就近務工的比較好的選擇,這樣能進一步發展四五線城市及區域特色經濟。農民工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應保持良好心態,疫情控制後,積極尋找機會,就近發展。


大松75433509


是啊,應該是我們農民,我們沒有五險一金,我們沒有帶薪休假,你們會說我們有土地,是啊,我們有土地,只夠養活自己的土地,我們也是人,也有父母也有孩子,我們也會生病,你們會說你們交了社保,可你們不知道六十年代的農民自己都吃不飽還要把最好的糧食上交公糧,而今天他們老了每個月只有一百塊老齡金,在這瘟橫片野的2020年讓我們原本一年只陪家人一個星期卻陪伴了一個月,我們耐不住的不是寂寞,而是生活,我們想要過正常人的生活一年就得工作360天,


好可惜155433811


長久下去最先熬不住的應該是城裡的工薪家庭,接著是城裡的富人,至於農民👩‍🌾農村土地多人口密度小,感染幾率小;家裡收的糧食夠吃很久,哪怕沒有米,還有面,沒有面的話還有粗糧(山芋 玉米等)至於葷菜和蔬菜,一般農村人都會養家禽這些也不是每天吃,隔三差五的吃一隻估計夠吃好幾個月,青菜地裡種,還有各種自家做的小菜。

相反城裡人什麼東西都要花錢買,連喝的水都要錢一段時間不賺錢還可以,時間久了就不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