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716名医护感染,防护不足也得救人,"病人来了你不能不管"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1716例,占比3.8%,其中有6人不幸死亡,占死亡病例的0.4%。

由于先前的医疗监管,许多临床药物被认定为辅助药物,并停止了向医院的供应。医院的综合科没有必要的治疗药物,使许多医务人员有感染的危险。医用物资频频告急,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在经历怎样的生活?当医护人员被感染变成患者时,他们会和普通武汉市民一样恐惧、脆弱、不知明天将如何到来;但当怀抱着"救死扶伤"这个神圣的使命时,又总是重拾希望。


医护人员的感染来的猝不及防

全国1716名医护感染,防护不足也得救人,

2月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离世,他曾在新冠肺炎出现早期向身边人提示风险,自己却终未幸免。

2月11日下午,钟南山院士分析,疫情拐点还无法预测,但峰值应该在2月中下旬出现, "人传人的问题,在武汉仍然没能解决"。

自疫情出现后,医护感染也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如何避免院内感染,一直是医学界最头疼的问题,更遑论身处这场大疫,病人如潮、防护缺失,在湖北的医护人员每天面临的都是生死之搏。

目前大量患者感染,而医护人员身在一线,据内部数据统计,医护人员被感染相当惊人。武汉市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统计中,只统计报告15例以上确诊医务人员的医院的数据,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合计已逾1000人!其中协和医院确诊人数过百人!"

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被感染医护人员都知道他们是与病毒正面交锋的人。39岁的刘丽萍是武汉市某二甲医院的主治医生,她是在给病人做检查时被感染了。当时医院收了几个直接住进ICU的重症患者,为了解病人情况,刘丽萍须到病人床边做检查。虽然当时官方宣称新型冠状病毒不会人传人,但一线的医生早就发现了问题。刘丽萍有做防护的意识,但她没有设备。"去的时候我心里就有数了,但没有办法,病人来了你不能不管。"因病人体重较大不易操作,她近距离接触了病人的身体。"你在这个岗位上,你不去谁去啊?"

门诊护士方丽娟说四个给发热病人测体温的护士有两个被感染,而在用压舌板为病人检查咽喉情况时,病人呼出来的气体会直接喷在护士的脸上,"我们医院几个科室的大主任相继病倒,派来分管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院长也病倒了。"我们意识到,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


全国1716名医护感染,防护不足也得救人,

全力筹备防护物资,成为保卫医护人员的首要战役。除夕前夜,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以通告形式,公布的接受捐赠物资,有医用设备、防护设备、耗材等。同日,武汉同济医院、武昌医院等定点收治发热病人的医院,也陆续发布社会捐赠公告,急求护目镜、N95口罩、防护服等。在疫情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范围内均出现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某医院采购负责人在志愿者群表示,"我们超级缺防护服,一天24小时不吃不喝不敢上厕所,只能戴尿不湿,后来医院都开始给大家发尿不湿了。"一份武汉1月31日的内部专报指出,医疗防护物资供需缺口之大:武汉市日均N95口罩需求量6万个左右,但获得的日均调拨不到3万个,缺口一半多,医用防护服更甚,日均需求3万套左右,调拨供给仅几千套。。

医院防护装备储备严重不足,交通管制的实施使情况进一步恶化。医院的防护设备主要提供给指定的传染病科室和重症监护室,而综合医院和其他部门的医务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最高,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防护设备。这意味着,当时防护物资供应已如崩断的弦,防护不足的医护人员被置于高浓度的病毒环境中


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也是一床难求

"病人在找病床,医生生病了也没床位,也得等"。2月11日上午,田璐被抽调往发热门诊的朋友收到确诊感染通知,"他申请床位,但没有。我知道,如果是轻症,他不会申请住院的"。

一床难求,对感染的医护人员也一样。"病人在找病床,医生生病了也没床位,也得等"。

2月2日,武汉七医院临时开辟了一个病区,专门收治医护人员。记者从多方信源了解到,这个临时开辟的隔离病区,有30张床位,收治武汉七医院和中南医院的医护人员。

"我做院长十三年,从未采用过如此高等级的感控防护措施。"驰援队长郑军华称。他所带领的上海医护团队到达金银潭医院后,用了近一周的时间,研究制定一份详细的感染控制方案。

按该方案,医院必须要三区两通道,有清洁区、污染区、缓冲区,医护人员和患者要走不同的通道。

"我的任务就是医护人员零感染。"郑军华说,到目前我们做到了,是我们的努力,也是我们的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