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原创】我国是诗歌的国度,纵观诗坛历史,名人辈出,名诗名句浩如烟海。屈原、李白、杜甫,杜牧、陆游、李清照……名字恕不再列了,恐有刷屏之嫌。但凡喜爱古诗词的人,不加思索也会说出几十位著名诗人的名字来。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至于名诗、名句,说起来更是如数家珍:屈原的《离骚》、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蜀相》、白居易的《长恨歌》等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雄鸡一声天下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上边所列名句,我就没必要再说出作者的名字了,因为大家都能抢答出来。

关于古诗词的题目,虽然没有固定格式,但概括来说无非也就是两大类:

一、概括型。这种类型较为普遍,对全诗所要描写的对象直接点出。例如杜甫的《蜀相》,全诗内容都是围绕蜀相诸葛亮来写的,诗题就是对内容的概括。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诗题就是对内容的概括,这类诗题的特点是一目了然,看过题目之后,便知道作者要写什么了。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二、无题型。这种类型在古诗词中也占有相当比例。例如李商隐,他的诗多为无题诗。至于为啥无题,主要原因是诗的内容用题目很难概括,所以便以“无题”为题了。后人为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尊重这种阅读习惯,便多以诗的首句中的前两字或多字为题。李商隐的《锦瑟》,便是取其诗中首句的“锦瑟无端五十弦”的前二字为题的。

而宋词中的大多数均属于无题类的,词牌名即是词题,如《贺新郎》、《蝶恋花》、《卜算子》等等。

仔细看一下,除词牌外,古人写诗在题目上很少有“撞衫”或“撞车”现象,李白虽然也写过黄鹤楼,但因有崔颢的《黄鹤楼》在前,李白不敢直接以“黄鹤楼”为题与崔颢叫板,他虽然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但心中还是很纠结的。最后,只好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题,以另一种形式,排除了心中的郁结。

但是,也有例外,唐宋以来的千余年历史中,同样以《示儿》为题的诗词却出现许多,其中既有大家,也有名声不显的。其中有韩愈、陆游、辛弃疾、米芾、阳枋、贡桂生等等。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以《示儿》为题写诗,说明古人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或在思想上、道德、修身等方方面面,提出自己的见解,施以殷殷教诲。

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历史也就摆下个“示儿”同题诗擂台。不过,这个擂台比赛规则有些特殊,选手间不能对面过招,而是各展其能。评判标准还要以读者的观看率、点赞量为尺度,当然,名家评论也会作为重要参考,属加分项。主裁判当然是时光老人喽。

经过千余年的激烈角逐,我们终于看见时光老人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作品展示

为体现“示儿”同题诗大赛的客观与公正,这里对参赛选手先作以简单介绍,然后参观展品,还有写作背景的回放画面。

因为历史上写《示儿》同题诗词的参赛选手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展示和介绍了,仅把进入决赛的几位选手重点介绍给大家。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768-824)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庭内无所有,高树八九株。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松果连南庭,外有瓜芋区。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娛。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第二个出场的是:

辛弃疾

辛弃疾,字稼轩(1140-1207)南宋豪放派词人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事,管竹管山管水。

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品赏析

韩愈的《示儿》诗,篇幅较长,诗中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及目前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业绩一一作了陈述。因这首诗文字过长,这里就不逐句解读了,只讲其大意。

诗的大意是说,我初到京城时,只是携一些书而己。经过30年的拼搏,还算是比较成功吧。我现在己经有了毫宅,中堂高大宽敞,庭院还有八九棵大树。此外还有一块园圃,种些爪果蔬菜之类的。不仅有正房,还有西偏屋和北屋。来家作客的都是达官显贵,我与客人的话题也都是谈古论今。喝完酒之后,也是下下棋,舞一舞剑什么的。客人中还有另一类人,那就是向我献媚的学子,见这样的人,我就不用衣帽整洁,普通打扮就行。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通观韩愈的这首诗,写得很是一般。说了这么多话,无非就是向儿子们炫富和夸赞自已如何了得而已。包括住房的寬敬,环境的优美。再有就是所接触的人无非就是达官和显贵罢了。“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这句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显摆。

这样的示儿诗,对儿女的成长和修养又会有什么教育和启发作用?儿女们看过之后,最多是对老爷子产生几分羡慕而已。

对于韩愈的这首《示儿》诗,后人很少有人称赞,倒是批评者居多,言辞较为尖利的要属苏轼“退之示儿云云,所示皆利禄也。”苏轼的评论语言虽少,却点中要害。事实也确实是这样,韩愈的这首《示儿》诗,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无重大影响,沉沉地睡在诗库之中。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事实上,韩愈有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倒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好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诗写得慷慨激昂,所叙的心中委屈令人感叹。可惜的是这首诗是韩愈写给侄孙韩湘的,不能列入《示儿》诗词范围,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再来欣赏辛弃疾的这首词

为便于欣赏,这里先加段历史画面回放。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一生主张抗金,实现国家统一,他积极投身抗金实践,政治主张屡遭谴责还被罢过官。暮年,他闲居上饶、铅山等地,这首《示儿》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诗的大意是说,往事如云烟般飘过,身体象蒲草和柳树一样衰老了。如今我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喝酒、出游和睡觉了。

接下来他叮嘱儿孙,税赋缴纳要趁早,生活上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

我虽老了,但还管些事,那就是管竹、管山、管水。

这当然是调侃的话,体现的是自已乐观的人生态度。管竹管山管水,寓意为自已今后将纵情山水,以自然为乐了。

面对现实,青春不再,壮志未酬,但暮年仍持达观态度,且不忘告戒子女要及时纳税,精打细算过好日子。这是最朴实的告戒,对子女的希望。这种告戒,朴素而又实在,不是扳着面孔说教,儿女们定会欣然接受的。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陆游《示儿》诗赏析

在众多的《示儿》诗中,陆游的这一首最为出色。陆游写过多首《示儿》,这是临终前的最后一首。

全诗明白晓畅,语言通俗易懂。首句便揭示出人生的一个普遍认同的感悟,我本来就知道这个理儿,人死后,万事皆休。第二句转折,但是,我难过的是这辈子却没能看到国家的统一啊。接下来是示儿的重点,等到朝庭军队北上统一中原之后,家祭时千万别忘记告诉我啊!

读罢这首诗,心头便会产生一颤或收紧的感觉。为什么?因为诗句击中了人们最为敏感的那根神经,拨动了能让人产生共鸣的那根弦。

爱国诗人临终前,向儿女们交待的不是任何家事和个人私事,竟然是国家未能统一的一种人生遗憾。这是何等高尚的精神境界啊!

历史摆个同题诗大赛擂台,最后时光裁判举牌:陆游的《示儿》夺冠


对于陆游的这首《示儿》诗,历代评家多有评论,明代的胡应麟对此诗的评价是“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

”评语中的“忠愤”二字,可谓是最为精当的概括。

纵观几首《示儿》诗词,虽各有其妙,但独有陆游的诗不以家事为重,独以天下国家之事为要,以大境界胜出。陆游夺冠,理所当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