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像水一样

Be Water

导演:Bao Nguyen

首映日期:2020年1月25日(圣丹斯电影节)

暂无资源

原文出处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review/be-water-sundance-2020-1276430

首发时间:2020年2月4日

影评人: David Rooney


本片讲述了武术传奇李小龙在银幕上重塑亚洲男性形象的斗争,以及他在好莱坞遭遇的种族偏见。


日前,昆汀·塔伦蒂诺在《好莱坞往事》中涉嫌“嘲讽”李小龙,使其形象被严重“侮辱”。随后,导演Bao Nguyen创作了这部李小龙传记纪录片,对这位武术大师的生活和其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报道。

本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内容,对好莱坞种族主义也进行了深度探讨。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好莱坞往事》剧情截图


这部纪录片呈现了来自李小龙家人、朋友、学生和其他演员同伴的旁白解说,以及李小龙重要的书信和哲学著作。这是对这位标志性人物的一种认可和欣赏,影片用丰富的档案材料呈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功夫明星,这样的呈现方式能不能让大多数人探索到他的内心世界呢?如同水能否完全进入龙的身体一样。


相反,《功夫熊猫》在很大程度上对李小龙是崇拜和尊敬的,省略了其不那么讨喜的个人历史。其中包括隐喻了他的职业抱负与作为一个顾家男人之间的身份冲突。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导演Bao Nguyen和编剧格雷厄姆·泰勒甚至没有提及李小龙的死因——脑水肿,而是对他的文化影响和其家庭背后的故事更感兴趣。当年李小龙的葬礼上,中国香港的街道上挤满了人群,遗孀琳达抱着他们的两个孩子李国豪与李香凝。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李小龙葬礼 万人送别


父亲李小龙去世时,李香凝才刚刚4岁。在她的回忆中,有很多关于李小龙的故事和对其电影作品的解读。而在父亲去世20年后,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在电影《乌鸦》片场被道具枪射出的一颗点四四口径真子弹击中腹部不幸身亡,年仅28岁。这起事件在影片中只是稍作提及。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李小龙一家


他的女儿认为,李小龙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美国想要取得成功的关于种族问题的障碍有多大。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剧《功夫》(Kung Fu)遭到严重冷遇之后,李小龙被告知美国观众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带口音的中国男演员,最后大卫·卡拉丁(David Carradine)获得了这个角色。像《征服者》中约翰·韦恩(John Wayne)扮演成吉思汗、《蒂凡尼的早餐》米奇·鲁尼(Mickey Rooney)扮演Yunioshi一样。在当时,种族的刻板印象简直不堪入目。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电视剧《功夫》官方海报

李小龙在美国出生、香港长大,18岁时来到一个白人国家开始独立生活。不久之后,他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里遇到了妻子琳达。琳达说,李小龙在他的武术工作室里教功夫,来学习的人都是工人阶级或者不同种族的朋友,李小龙通过研究大家的肢体语言和语言习惯,试图融入自己身在的这个圈子。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青年时期的李小龙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李小龙与妻子琳达

影片勾勒出当时美国根深蒂固的反亚洲种族主义情结——日本是二战期间被仇恨的目标;中国人最初被视为廉价劳动力,但随着19世纪末加州就业市场的衰退,外加《排华法案》的颁布,导致了中美几代人的决裂。这些因素导致了亚洲人在美国被“异族化”。


亚洲男性在银幕上的形象往往不是恶魔就是奴才,但年轻的李小龙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又自信满满。温文尔雅的魅力在一次电影试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并表演了中国传统戏剧中武生和小生的走路方式,他简直是个天生的演员。


1966年,他在漫改美剧《青蜂侠》中饰演加藤,一个令人生畏的配角。大约在这个时候,随着民权运动的影响,非裔美国人正在形成一阵更有话语权的政治力量,他们也开始把亚裔美国人视为安静、顺从的“模范少数族裔”。李小龙欲将加藤这个角色塑造成一个积极的拍档而不仅仅是沉默的追随者。他争取每一次上镜的时间,即使工资表上明显反映了当时制度化中的歧视现象。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李小龙在《青蜂侠》中饰演加藤


电视剧播出之后,李小龙在好莱坞结交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演员,他们通过史蒂夫·麦奎因、詹姆斯·科伯恩和詹姆斯·加纳等人都上过他的武术课,通过动作来学习肢体语言。


那个时候,武术的融合已经从拳击发展到了篮球;芭蕾动作与快速的刺拳和踢腿的结合也让人着迷。“他不像伊斯特伍德或布朗森那样是个动作片演员,”,一位英国影迷曾说。“我想他更像努里耶夫(俄罗斯著名芭蕾舞蹈家)”。导演引用了李小龙的著名理论,即调整他的格斗风格,以反映水的特性——柔软、流畅、适应对手,但又足够强壮,能穿透最坚硬的岩石。


片名出处:“Be water my friend”是李小龙在1971年的访谈节目中所谈论的一种哲学思想的概要。这些话充分阐述了李小龙的武术哲学思想和人生哲学。如水一般,柔软而又刚强,充满变化,能适应万物的形状,水又是随屈就伸,但却不向困难屈服。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这透明的神奇物质中包着这充分的智慧。希望这样的智慧能让每一个真正理解它的人受益匪浅。


1971年,李小龙在回到了香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继续出演了四部电影,这四部电影确保了他在功夫明星中的地位。《唐山大兄》出人意料的成功为第二年的《精武门》带来了更多有利条件。Golden Harvest的节目制作人对他的理念非常重视:如何编排打斗场面,中国男演员应该如何表现自己,这些都颠覆了当时西方人的观念。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好莱坞逐渐开始关注到李小龙,华纳兄弟想让他出演《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他在电影制作方面的经验,加上角色塑造上的细致入微并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使他对剧本的创作更加严格。李小龙还曾推迟了拍摄计划,直到他对角色完全“吃透”为止。《龙争虎斗》当时的总票房达到了91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5.21亿美元。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李小龙在《龙争虎斗》中的经典形象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龙争虎斗》片场花絮


回到这部纪录片,在背景交代方面仍有欠缺的地方,导演忽略了李小龙与其他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动作明星之间的关系,比如成龙和李连杰。


即使亚裔题材影片如今非常吃香的今天,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约翰·赵(John Cho,《星际迷航》《网络谜踪》)一样,好莱坞从来不缺非常有才的亚裔演员,但男主角的机会仍然有限。这是影片没有指出的部分,好莱坞的多元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新片评论 |《像水一样》李小龙的功夫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