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稿500篇的50岁大姐,两周写了三万字,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我曾经在国企做过16年内刊编辑,是一个有着25年写作经历的人,也曾在企业报纸和内刊上撰写和发表过各类通讯稿、随笔、散文、游记等500多篇,在总公司报纸上也发表过多篇文章,最近先后参加了老师的基础班、故事班和点评提高班,学习新媒体写作。

因为近期肺炎疫情的肆虐,这些天我也跟大家一样,响应政府号召,每天“宅”在家里,跟女儿一起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新媒体写作。

01

和女儿一起学习新媒体写作

女儿今年19岁,是西安某大学大二的学生。因为一直爱好写作,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目前是学校新媒体工作室文案部的部长,曾经在学校的公众号发表了十几篇各类通讯和随笔文章。

她还在去年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秋季辩论赛,她所在的辩论队取得了团体亚军,她本人因为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口齿伶俐,荣获了“优秀辩手”的荣誉称号。

女儿平时喜欢看电影和综艺节目,然后喜欢写一些影评和感悟,也是新媒体各类文章忠实的读者。

上稿500篇的50岁大姐,两周写了三万字,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这次寒假,女儿看到我购买的汤小小老师撰写的《高效写作》一书,主动借去学习,并对书中的6大方面和23个关键环节,一边认真看一边做笔记。

她还主动跟我一起听老师关于新媒体观点文和故事文的授课内容,说期待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跟汤小小老师一样的写作大咖。

这两天,我和女儿还在小区当了两天的志愿者。我们跟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在小区楼道贴各种通告,在进门处统计来往人员和车辆信息。

两天的志愿者经历,让女儿感受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顾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真正的内涵。

02

合理规划时间,学习新媒体写作

所谓“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所以要想学有所获,必须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1、上午看书、寻找素材,主动输入

近段时间,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肺炎疫情的动态报道,一家人也主动交流自己得知的疫情讯息。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次疫情传播的范围之快之广,波及的行业之多之深。

我所在的校外培训机构这次也是受到影响的行业之一。因为这次的疫情,教育局也不允许擅自给学生面授补课,所以,校领导就决定购买软件,给学员进行网上授课,而且也延迟了上班时间。

这下,我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和写作了。

因为二月份要学习育儿类观点文的写作,所以我提前购买了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每天上午抽时间看《正面管教》、《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告诉孩子你真棒》等几本书。

我边看边做好记录,对其中的案例和金句也分别记录在电脑的素材库里,方便写作时为我所用。

上稿500篇的50岁大姐,两周写了三万字,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上午我还抽时间整理头一天晚上上课的学习笔记,在整理的同时,又可以重温老师教授的学习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2、下午看综艺节目,搜集素材

正如针对肺炎疫情需要科学防控和治疗一样,学习新媒体写作也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

每天下午的时间较多,我一般利用这段时间看心海老师推荐的几个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声临其境》和一些名人微博等。

看节目时先我按照老师建议1.5的倍数观看,等看到需要的内容,再按正常倍数仔细看,并做好文字记录和图片截屏。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看了综艺节目、了解了热点,也节约了时间、搜集了素材。

如果前一天写了稿子,我还会把稿子再继续修改、润色,直到自认为满意,再发给老师审阅。

记得有一句话是:只要找对方法,终究可能柳暗花明。

对于写育儿观点文的初学者来说,我们要掌握写作方法,必须从多看多学多模仿开始。

这期间,我每天下午把老师授课的例文反复看好几遍,琢磨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是如何选择素材和布局谋篇的,如何写好过度语句的,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和金句。

当我学习看书了两三个小时后,就会到客厅看看窗外楼下公园的风景(虽然那里现在几乎见不到人影),换换脑子,休息休息眼睛。

为了保证精力充沛,我还会抽时间跟着视频学习“郑多燕10分钟瘦身操”,让自己每天宅在家里的心情变得开朗明媚。

3、晚上听课写作,抓住灵感,有效输出

晚上老师授课时,我是边听课边整理老师授课的文字。老师讲完以后,就开始复听一遍,并整理完善笔记和老师推荐的例文,然后写自己的文章。

之前因为工作多,不能每天写文章,现在时间宽裕了,每天码字成了必修课。而且因为天天敲键盘,写作的效率也提高了。

上稿500篇的50岁大姐,两周写了三万字,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他是在跑步中寻找创作灵感,我是在走路中寻找灵感。现在因为疫情不能外出走路了,我每天就在做家务和练习瘦身操中寻找创作灵感。

有一天下午我在炒菜时,因为有一个灵感突现,我就放下菜勺,急忙去电脑前把灵感记下来。结果菜炒糊了,被老公和女儿一阵嘲笑。

不过,老公那天趁机给女儿“上课”,他说虽然这次菜被炒糊了,但是妈妈这种“忘我的写作精神”值得学习!哈哈!

常年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一场孤独的修行”,所以,当看到故事班级群有人上稿了,我也跟大家一样,及时点“在看”,真心祝贺他们。

因为在这条路上,有人一路同行,终归是感觉不孤单。

03

笔耕不辍,静待花开

很喜欢一个词“静待花开”,意思就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等待,因为成长有时,花开有日。

那么在写作的道路上也一样,不能开始时踌躇满志,三分钟热度后一切照旧。

要知道,雕塑自己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疼痛。但那一锤一凿的自我敲打,终会给你一个更好的未来。

因为目前的肺炎疫情,许多行业的经济效益都遭受了重创,我们这些文字爱好者,如果此时能好好利用时间认真学习、坚持阅读和写作,不仅可以修身养性,使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以发挥,还可以挣得一些稿费贴补生活,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上稿500篇的50岁大姐,两周写了三万字,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目前,在这半个月里,我已经写了行业故事、情感故事、疫情下普通人的生活故事、读书笔记等30000多字的文章,分别投给了不同的公众号。育儿类观点文的写作还在搜集素材和写作中。

正如这次面对肆虐的武汉肺炎疫情,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众志成城,等到樱花绽放的温暖时节,等这个城市再按下“播放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尽情领略春天的美丽,尽情享受花开的芬芳。

我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笔耕不辍,一定会再次听到花开的声音。

作者简介:杨娥(笔名伊人),曾在大型国企担任16年企业文化宣传和内刊主编,曾撰写各类通讯、随笔、散文、游记等500多篇;在私企担任6年多行政人事部经理和办公室主任,撰写各类规章制度50多份;在企业的公众号、网站等发表通讯类文章和美篇30多篇。

自己写作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如何变现?私信我,回复“听课",领取价值万元的投稿资源和写作课程,并邀您进入写作学习群,老师全程指导。

上稿500篇的50岁大姐,两周写了三万字,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