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噻唑膦?

蛋蛋蛋疼青年


噻唑膦,有机磷杀虫剂。大家一看到是有机磷农药肯定会懵,有机磷农药不是被禁用或限用了吗?是的,大多数有机磷农药因毒性高,残留大等被禁用或限制使用,但噻唑膦却不在列,它被广泛推荐和使用。具体是什么原因,如何用噻唑膦呢?随我来。

一,噻唑膦

噻唑膦是一种对线虫和蚜虫有很好防治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虽然登记对象是黄瓜,番茄,西瓜,但又可用于大姜,芋头,马铃薯等蔬菜,香蕉,果树,药材等多种作物,有非常强的触杀和内吸性。

噻唑膦的杀虫机理是,抑制根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合成,因触杀而直接杀灭根线虫,因被作物吸收又可杀灭侵入根系内的线虫,又因向上传导至植株叶片,从而又杀灭叶片上的蚜虫等刺吸式害虫,且持效期长达3个月以上。

我们这里种大姜,芋头,马铃薯,大葱等比较多,由于连作年限太久,根线虫的危害相当严重。以前用克百威,甲拌磷,灭线磷,硫线磷等,因其高毒高残留而被禁售禁用,然后又用阿维菌素等,但它在土壤中移动性差,药效短,抗性增加,易降解光解等痹端,现在用量逐渐减少。前几年又开始流行用氯化苦等熏地,因费用大,对土壤有益菌杀灭严重,也得不到广泛应用,但噻唑膦却以价格适宜,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内吸性强,毒性低,效果好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


二,噻唑膦的使用方法

噻唑膦现在市场上主要有10%的水溶性颗粒剂,75%的乳油等。可以喷施,可以撒施,可以穴施,可以淋根,灌根,可以随水冲施等。

颗粒剂大多用于土壤处理,可均匀撒施地面,然后翻耕入土,也可以均匀撒施沟底,穴施等,然后覆土。颗粒剂一般亩用量1–4公斤,常用量2–3公斤。

乳油剂可以随水冲施,淋根,喷施等都可以,但常用的方法是冲施和灌根。水剂用量要少点,一般亩用1–2公斤为宜。

如在黄瓜上的使用,一般每亩用颗粒剂1–2公斤,播种或移栽定植前土壤处理。也可以用乳油1公斤随水冲施。

西红柿,西瓜,马铃薯等,一般亩施颗粒剂1.5–2公斤,土壤撒撒,然后翻耕入土。也可以用乳油剂1–1.5公斤随水冲施。

大姜,大葱,芋头等,一般亩用颗粒剂2–3公斤,撒沟或培土时施入,也可以用乳油1.5–2公斤随水冲施。但对于根线虫发病严重地块,可在生长期再使用一次,间隔2月以上。


三,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噻唑膦时且不可与作物根系直接接触,特别是高浓度下的蘸根,最不可取。噻唑膦会因高浓度而抑制根系的生长。

2,一定要注意用量,过多易造成作物药害,轻者生长缓慢,重者生长停滞,叶片发黄。亩用量一般1–4公斤,常用量2–3公斤为宜,乳油稍减。

3,噻唑膦的使用比较方便,可沟施,可穴施,可撒施,可淋洗,可冲施,但须注意一定要均匀。

4,注意同阿维菌素等不同杀虫剂交替使用,以防抗性的发生,尽量延长使用寿命。

5,虽然噻唑膦可以喷施,但在蔬菜等生长期短的作物上禁止喷施,因噻唑膦的持效期可达三个月以上,安全第一。

总之,作为杀多种线虫和蚜虫的噻唑膦,因毒性低,安全性高,杀虫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但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浓度和使用次数,一季作物最多用2次,可交替使用阿维菌素等不同杀虫机理的农药,让它多用几年哈。


努力就好


如何使用噻唑膦? 噻唑膦是一种有机磷杀线虫剂,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很低剂量就能阻碍线虫的活动,防止线虫对植物根部的侵人。可防治黄瓜、番茄等多种作物的线虫,使用量为 10%噻唑膦颗粒剂1500~2000克/亩。 可全面土壤混合施药(对防治线虫最有效),也可畦面施药及开沟施药。使用时将药剂均匀撒于土壤表面,再用旋耕机或手工工具将药剂和土壤充分混合,药剂和土壤混合深度需15~20厘米。 噻唑膦主要是定植前使用,为确保药效,应在施药后当天进行移栽。 该药剂处理后能直接定植;杀线虫效果不受土壤条件如湿度、酸碱度、温度的影响;正常使用条件下,对作物安全。但超量使用或土壤水分过多时容易引起药害。本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开花植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避免污染水源。鸟类保护区附近禁用,施药后立即覆土。 如误服引起中毒,饮水催吐后,立即携标签送医院就诊,解毒剂为阿托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