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上講“正氣內存,邪不可幹”中的正氣怎麼理解呢?

兆陽師兄


人體陰平陽秘,遵循生活作息,惜寒溫,節飲食,與人為善,尊重自然,樂觀積極,充滿活力,就是人身的正氣,所謂“正氣內存,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結緣中醫


黃帝內經人的正氣就是人的陽氣!中醫所謂的精氣神;

1精有物質基礎,精指精津液,精代表精血精液和津液及水份。

2氣代表人的陽氣,指膽田氣也叫元氣,人的精氣足邪氣就拒之體外,所以不太會生病,抵抗力強!所以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陽氣足的人就不太會累,這就是有耐力。出生的小孩整天大聲的哭,他喉嚨不啞也不累,說明他元氣十足。

3神就是人的外表,醫生先要看你外表,你這個人紅光滿面聲音洪亮,頭髮烏黑髮亮,神氣十足,舌面乾淨。說明你的身體底子好,健康型的坯子,相反就是底子虧損!!!

所以醫生看你的神色神氣,也是診斷的第一步!正氣也能體現在人的外表,和外在的因素!!!


鎮浪1054355145656


《黃帝內經》養正氣,防止邪氣入侵。“正氣內存,邪不可幹。”意思是指,如果一個人擁有足夠的正氣,身體強壯,外來的邪氣就很難侵犯到身體。這種邪氣包括風、燥、寒、暑、溼等,它們從肌表侵入胰理後發展為各種疾病。比如有的人形成風邪病,有的形成消渴病,有的形成寒熱病,有的形成痺症,有的形成積聚病。為什麼同時得病的人,有的患這種病,有的患那種病呢?難道這是自然界特別產生了不同性質的邪氣嗎?否則怎麼會有這些差別呢?《黃帝內經》中以工人伐木為例,解釋了這個問題。工人用斧頭去砍木材,由於木材的陰陽面有堅脆的差別,堅硬的不容易砍,脆弱的容易碎裂,而遇到樹枝有節的部位,甚至還會損傷斧頭。同一棵樹木,每個部分都有堅脆的不同,不同的樹木,彼此的差異就會更大。如果是花葉生長較早的,遇到風霜,就容易凋落;如果是質脆而皮薄的,就容易乾枯;如果皮薄而含水多,遇到長期的陰雨,就容易潰爛;如果是剛生長的樹木,遇到狂風就容易折斷,樹根就容易動搖,樹葉就會零落。不同的樹木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還會產生不同的損傷,更何況人呢?所以說,即使有些人患病的原因是相同的,但是患的病卻有可能不同。

總而言之,我們要健康無疾,就要內養正氣,外避邪氣。那麼養正氣,究竟怎樣養呢?

其實很簡單,《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只要注意以下三點就可以了。

第一,重視精神調養。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臟腑功能、氣血運行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突然、強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導致臟腑氣機紊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因此平時要重視精神調養,做到心情舒暢,精神安定,少私而不縱慾,喜怒不安發,修德養性,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同時要儘量避免外界環境對人體的不良刺激,如營造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睦的人際關係,幸福的家庭氛圍等。這樣則人體的氣機調暢,氣血平和,正氣充沛可預防疾病的發生。

第二,注意飲食起居。保持身體健康,就要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適度等,如在飲食方面要注意飢飽適宜,五味調和,切忌偏嗜,講究衛生,並控制肥甘厚味的攝入,以免損傷脾胃,導致氣血生化乏源,抗病能力下降。在起居方面要順應四時氣候的變化米安排作息時間,培養有規律的起居習慣,如定時睡覺、定時起床、定時工作學習、定時鍛鍊身體等,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勞逸方面,既要注意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交替,又要注意勞作與休息相結合,做到量力而行


不老的微爺


正氣指的是自身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中醫認為疾病的病因不外乎正氣和邪氣,正氣強於邪氣則不生病,邪氣強於正氣則生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f8000b2dc8c00be3de\

yyhh698


內不動心,外不著相

就是說一個用正確的生活方式,邪氣就不會找到干擾的方法



東方灚主


何謂《正氣》?

人有(精氣神)三寶:

(三寶俱足)則(五臟、陰陽)平衡,謂曰(正氣)。

(正氣內存)就能抵抗任何(邪氣干擾),所以(正氣洩漏)就容易產生(疾病)。


只緣無事可思量


中醫講的正氣,就是元陽之氣。而西醫講的免疫力。後天的元陽之氣,由脾胃生化而來。而先天元陽之氣,是由父母遺傳而來。


禪悟人生113


我認為正氣,好比說人的理氣,理直氣壯,斜不壓正嗎。


用戶803333959978


我們中醫裡講的氣是指氣血,正氣也就是自身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正氣不足,邪氣入侵,正氣旺邪氣不幹,自己免疫力強了就可以抵禦疾病,免疫力差了疾病就入侵


丫丫


正氣,真氣,真氣者,經氣也,與谷氣並而充身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