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史上有哪些球員的個人能力特徵影響到了整個足球史的戰術發展?

曾傳新


克魯的全攻全守戰術實現並征服世界 貝皇的自由人踢法解放並貫穿中軸線 貝利把10號提成進攻前場的核心 意大利整條防守線把防守變成藝術 中國國家足球隊可以把自己的球迷題得喪心病狂乃至麻木失望直到無感


法拉利2481


只能想到四個人,排名不分先後,希望能有大神幫助補充。

1、諾伊爾

在瓜迪奧拉高位逼搶的戰術體系中,諾伊爾開創了門衛的新踢法。

作為一個門衛,需要有良好的大局觀、優秀的出擊判斷力和強大的出球能力。與以往只需要優秀的門線技術、遇回傳球開大腳了事的傳統門將相比,門衛被要求具備更全面的技術。

而現在門衛的打法也成為了一個潮流。如今各豪門的門將雖不像諾伊爾當年的活動範圍那樣大,但大多也不再遇球掄一腳了事,門將成為了球隊的一個出球點,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比賽的觀賞性。

2、貝肯鮑爾

貝肯鮑爾開創了清道夫自由人的踢法。

貝肯鮑爾技術全面、能攻善守,生涯初期更多的是以一個純防守型球員活躍在本方後場。後來貝肯鮑爾不滿足於防守,經常從後場開始參與球隊進攻。由於他的滿場飛奔、無處不在,外界為他重新定義了一個場上位置,就是自由人。

自由人的打法在1974年世界盃終於修成正果,貝肯鮑爾率領西德隊捧得了當屆世界盃的冠軍。

3、皮爾洛

皮爾洛是前腰後置戰術的開創者。

皮爾洛生涯出道於國際米蘭,當時場上司職的位置是前腰,但作為前腰的皮爾洛始終碌碌無為。在轉會去到佈雷西亞之後,由於前場巴喬的存在,老帥馬佐尼便把皮爾洛放到了後腰位置,沒想到效果還不錯。但馬佐尼的這次改造更多的還是不得已而為之。

而到了AC米蘭,安切洛蒂真正的將前腰後置戰術發揚光大,皮爾洛在安胖聖誕樹的體系中發揮的如魚得水,米蘭一段時間甚至還祭出了四個10號(魯伊科斯塔、西多夫、裡瓦爾多、皮爾洛)同時在場的奇葩陣容。皮爾洛身體偏弱,速度也不快,回撤後場之後,既擺脫了對方強壯的防守球員的圍剿,又能夠利用自己的大局觀和傳球能力從本方後場開始發動進攻,可謂一舉兩得。

4、克魯伊夫

克魯伊夫是全攻全守戰術最成功的的實踐者。

全攻全守要求每個球員都要參與防守,進攻的時候又要全線壓上,球隊攻防都會形成一個整體,觀賞性很高。

傳奇教頭米歇爾斯將全攻全守的理念融入到了阿賈克斯的血液中,同時也影響了克魯伊夫的足球理念。全攻全守戰術讓當時的阿賈克斯隊達到了球隊的巔峰,他們曾在1971~1973年連續三年奪得歐冠的冠軍,而個人能力出眾的克魯伊夫就是當時隊中當仁不讓的絕對核心。

全攻全守戰術也被克魯伊夫運用到了日後執教的理念當中,在他的調教下,巴薩也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夢一時代。


足壇二三事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創造了現代足球史上太多個第一。

從個人技術到整體戰術發展再到打破評選固有重前輕後的常識都改變影響到了整個足球史。“足球皇帝”貝肯鮑爾職業生涯打過除門將外幾乎所有位置,包括攻擊前衛、邊前衛、組織中場、防守型中場、邊後衛、拖後中衛,堪稱十項全能。他從各位置吸取寶貴的經驗並融會貫通直至達到“自由人”的新境界。而最不可思議的是從他職業生涯開始直到結束所打前場-中場-後場任何位置都能做到最好達到頂級水準全部無一例外入選《法國足球》金球獎最終的前三名,擁有金球級實力!這在世界足球歷史是個匪夷所思的神蹟,貝肯鮑爾這樣的球員應該只存在於神話中,但在現實中的確客觀存在,這就是一代球皇的絕代風華。

打破金球評選對位置的偏見常識

在貝肯鮑爾之前足球歷史就沒有後腰/後衛能拿金球的先例是他以個人能力打破人為主觀評選重前輕後邏輯常理的第一人光這點就是空前的(在他之前沒人相信後場/後衛能壓倒前場/前鋒拿金球),他讓不可能成為現實沒有他這個史無前例打破常規第一次珠玉在前就沒有後來者後衛乃至中後場拿獎的依據這就是俗話說盤古開天闢地的人物。

外腳背之王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被FIFA國際足聯技術委員會,法國《隊報》,德國《踢球者》,英國《世界足球》,意大利《羅馬體育報》公認為外腳背技術——Trivela的創始人。他是第一個將此項技術完美熟練的運用到傳球、過人、射門、任意球等各個技術動作的球星。最早以影像資料展現在世人面前是在1966年世界盃,當時年僅20歲的新人王貝肯鮑爾運用這項新奇技術亮相整個世界。到1970年世界盃貝肯鮑爾已經將這項技術施展到隨心所欲、爐火純青的境界。這也給世界足球技術的發展運用帶來劃時代的意義,後輩們紛紛學習效仿。足球外腳背技術是非常炫目華麗又兼顧實用的足球技術動作,深受廣大球迷和足球愛好者的喜愛。

戰術革新

貝肯鮑爾自1974年世界盃首場比賽後兵諫主教練赫爾姆特·紹恩,德國隊在他的率領下一路奪冠所擺出的陣型就是後來風靡全球的“352”陣型的雛形。“1+3+5+2陣型”,在傳統上陣型的表達方式是後場-中場-前場,即用不同場區的人數來表示不同的陣型。因為守門員位置特殊且固定,所以平常在陣型的表達上會將守門員省略掉,直接從後衛球員算起,故常稱“352陣型”。352陣型的特點是這種陣型是3後衛,5中場,2前鋒。在中場投放了5名球員,中場人員相對佔優。採用這種陣型的球隊,一般是實力強於對手,運用壓迫式打法向對手施加壓力。這是即使隊中沒有像貝肯鮑爾那樣個人能力強大的“自由人


體壇暢聊


克魯伊夫,沒有之一!

除了他沒有任何一個球員可以把自己的理念轉化為現實!

沒有他就沒有拉瑪西亞,就沒有巴塞羅那“夢三隊”締造的傳控足球巔峰!



小事不糊塗


荷蘭名帥雷諾茲•米歇爾斯開創的全攻全守戰術。

遠古時期的足球節奏慢,對抗少,在全攻全守戰術出現之前,足球戰術的演變是緩慢的,前中後場割裂開來,某種意義上甚至沒有中場,防守球員就是防守,進攻球員就是進攻。可想而知,那時候的足球比賽觀賞性是很差的,直到全攻全守戰術的出現才改變了這種情況。

全攻全守把前中後場合為一個整體,每個隊員都能充分發揮自己在位置上的作用,在當時對場上位置和職責劃分還不是那麼清晰的年代,這種進步是飛躍性的,效果也是立槓見影。比賽的對抗激烈性大大提高,觀賞性也變得更強。我私認為,觀賞性的提高其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足球市場的發展,有足夠的觀賞性才能引來人們更多的關注。現在的足球戰術幾乎都留有全攻全守的影子,因為第一個全面對球員的技術能力、身體素質作出高要求的戰術,就是全攻全守。

70年代的2阿賈克斯,是全攻全守戰術最大的受益者,歐冠三連是夢幻般的三年。

於是就有了克魯伊夫,當時荷蘭隊和阿賈克斯執行這一站術的核心人物。克魯伊夫本身技術過硬,身體素質優秀,用土話說就是能抗能打還能跑,他在球員時代並不是影響足球戰術的人,但他和全攻全守戰術,簡直就是天作之合。

克魯伊夫作為一個球員已非常成功,作為一個教練也更加偉大,他也繼承了自己師父的衣缽。相比較米歇爾斯注重速度和體力的全攻全守,克魯伊夫更注重用技術來把握球權,巴薩傳遞、控球的基因理念也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無愧巴薩教父的稱號。

最後,我個人覺得,歷史上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影響了足球戰術發展的球員。即使強如羅尼 雙驕,追溯至貝利 貝皇,球員也是足球戰術的受益者。沒有過時的戰術,只有過時的球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