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自己長期臥病在床,不如早早歸西,大夥有什麼看法,想法?

鄉村野佬


看法想法題目不都寫出來了嗎?長期臥床不起,半死人一個了,還有活的意義嗎?活一天就意味著磨一天人,誰喜歡你?往往這樣的人一時半時還不容易歸西,自己和別人都受老罪,希望自己將來要走就走的快點,千萬不能成為別人的拖累


薔薇xxpp


曾經有人跟我說,如果有一天癱瘓在床了,或者得了重病了治不了,堅決不要再受罪,自己選擇安樂死。雖然聽起來這個想法好像很離譜,但是冷靜下來想想,並非毫無理由。

如果真的長期臥病在床,那麼這個病肯定是很難治好,或者是根本沒有辦法治癒的。如果治不好,就意味著一直受到疾病的折磨,那麼在這種長時間的痛苦之下,也許活著,痛苦就大於了希望。

我覺得這種選擇,也並非沒有道理,因為每個人對於生命的意義不同。有的人可以容忍生命的殘缺,總是可以樂觀向上地活下去,選擇勇敢面對,但是有的人就是做不到這一點,我們也不應該苛責。

如果真的到了自己身上,才能真正理解那種痛苦,這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如果真的治療無望,也沒有什麼遺憾,選擇自己的離開又有什麼錯呢。這也是很多人呼籲實施安樂死合法化的原因之一吧。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我越來越傾向於有尊嚴的活著,有質量的活著,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自己的老人在結束生命的問題上都應該嚴肅,尤其是對自己的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很有道理,當我看到老人那強烈的求生慾望時我心裡非常震撼,能叫他們(她們)儘量的延長壽命是我們做兒女的一種幸福!至於我們自己?應該是越來越淡定,越來越坦然,越來越瀟灑,越來越知道自己該走向何方!只要能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時候就瀟灑的享受生活吧!否則選擇儘早結束生命。


手機用戶52548825012


我撫你幼,你養我老。小時候我體質差,多病,那時生活困難。父母千辛萬苦把我撫養成人,沒有把我扔掉。他們老了,我應該要報答他們。雖沒有什麼特別對待,但我吃啥他們吃啥。倘若不管他們良心何在?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梅花63601216


安樂死是個好辦法,對長期臥床起不來的病人是解脫,對家人也得減少很大負擔,對國家也減少損失,有一個建住公司的工人,八十年代從樓上掉下來,把腰摔斷了在醫院三年,當時的醫療枝術條件差,能吃能喝就是下不了床,出院回家不上一月他老婆又要救住院,因住院他老婆有培院工資,回家沒工資,就這樣醫院一段時間,家裡住幾天,這樣十幾年,花了國家的幾百萬人還是那個樣。有的老人得了老年痴呆只知吃連大小便也不知道,向這樣的病人安樂死是一種解脫,替天行道,希望國家早日實現。


龍187219991


我照顧父親七年,他長期臥床骨瘦如柴,最後還是痛苦的離開了,母親目前又是這種狀況。所以,我內心強烈的傾向於有尊嚴的活著,有質量的生存!但是作為人子,我無權決定父母的生死,即使我知道他們晚年過得沒有質量,而且備受病痛折磨,非常痛苦,我也希望他們早早地能解脫,免受這種病痛的煎熬和痛苦。可我還是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好他們,讓他們從心理上覺得安慰,幸福不痛苦!身體上稍稍有點緩解。但是在最後選擇時,我會選擇不採取任何醫療手段挽留,讓本來飽受病痛折磨的他們,減少最後的痛苦。但是,對於我自己,我會果斷採取措施進行了斷,一是不拖累他人,其次是讓自己少受痛苦煎熬。


唐朝一夢


說到長期臥病在床,其實身邊就有這樣的事例。

隔壁一起住了多年的街坊鄰居,兩口子樸實勤勞,儘管掙的錢不多,但日子緊緊張張也能湊和著過。



轉眼間,孩子成家立業,兩口子也快到退休年齡了。

誰知,本身就中風過一次的婆婆,那天自己上廁所又滑倒了,就此再也沒站起來。

真是禍不單行,屋漏偏逢連夜雨。

等到家人趕回來,給婆婆送醫院,幾番折騰,最後的結果依然是就此臥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人也痴痴呆呆。

這個婆婆由於年輕的時候,不講理,還喜歡挑撥是非,對人尖酸刻薄,所以和兒女的關係很緊張。

隔壁兩口子心眼兒好,看老人一個人無依無靠,又臥床不起,就主動把老人接過來,白天夜裡,無怨無悔,不怕髒、不怕累,盡心盡力的照顧。

這麼多年過去了,把老人照顧的利利索索,真的很不容易。

因為住的近,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兒媳婦剛給婆婆換完尿布,還沒來的急去洗,這邊回頭一看,又拉了,弄的哪兒都是。

兒媳婦毫不嫌棄的為婆婆擦洗乾淨。然後,抓緊時間刷洗換下來弄髒的床單和衣褲。

經年累月,兒媳婦和兒子兩個人累的接連住院治療疾病。


此情此景,讓人感概不已,不尤自主想到未來的自己老了怎麼辦?

前段時間,聽過白巖松的一個演講,大概內容講的是未來我們的養老問題。

人有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不變的發展規律,任誰也逃脫不了。

我們以後老了,真的沒有辦法指望兒女。

他們自身的壓力和負擔暫且不說,上邊好幾位老人,下邊還有兒女,他們就算有心,也無這個力呀!

我很贊同白巖松說的這個觀點,不與時俱進也不行啊!

現在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百忙之中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儘量延緩衰老,少生病,健健康康的活到老。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身體不行了,希望到那個時候,咱們國家推行安樂死,不要讓自己那麼受罪,讓孩子也跟著受苦。


其實,想明白了,一輩子就那麼回事。

活著時候,沒有虛度光陰,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



山裡土郎中


我的奶奶中風中了三次,前兩次都治得生活能自理,第三次的時候,就只能長期臥病在床了,在床上整整躺了快四年。

還好,我奶奶生了三個兒子,但是我么叔拒絕照顧,所以只能我爸和二叔家輪流來照顧,每家三個月,我爺爺那時身體很健康,但他不管我奶奶的,他覺得養兒為防老,兒子就該照顧父母的,這觀念沒錯。

我那時候生了我家二寶,正好在孃家,我媽幫我抱著孩子,我去照顧奶奶,照顧了差不多一年。

從我奶奶的口氣中,我能真真切切地感覺到,我奶奶就算動不了,她也是不願意死的。哪怕就這樣,也想一直活著。後面由於長期不動,肌肉萎縮,身體機能下降,到第四年的冬天,沒有扛過去。


再說說我現在的家公,80歲了,在床上也是有兩年了,請了一個護工包吃住4000元一個月,只是照顧他白天。洗澡什麼的,都是我老公。我家公他也是覺得,就算這樣子,也是要堅持活著。有時候還使使性子,說要再找個老伴,再生個兒子來照顧他。

家公這些年其實也是花了他兒子好多錢,時不時就得住院。但我真的很佩服我老公的,任勞任怨地照顧老頭子,上半年帶著老頭子去旅遊了半個月,都是我老公抱上抱下。也許這正是我看上我老公的主要原因吧。

話說回來,根據我身邊的人的案例,我的看法是:

一、我們自己沒有到那個地方,沒法兒去體驗真的臥病在床的感受。也許站在當事人的角度來說,他們也許是害怕死亡,也許是留戀人生吧。

二、我的這兩個案例是,下一輩有人願意照顧他們,有這個經濟能力。如果沒有人照顧,下一輩根本沒有錢沒有這個能力去照顧,那怎麼辦?也許我奶奶和我家公又是另一種想法的吧,覺得不如早早歸西更好。

三、像我奶奶和我的家公,站在我們下一輩的角度上看,真的是給我們增加了很多負擔,我們也覺得真的很累,但沒有辦法呀!

四、我奶奶只是中風後動不了,我家公是摔的,他們身上沒有別的病痛,當然沒有那些癌症晚期疼痛的人那樣痛苦。也許癌症晚期患者的感受又是另外一種,他們的想法也會不同吧。


經歷過這麼多,我和老公的想法是,儘量把我們自己照顧好,不給我們的下一代找麻煩。每天作息規律,不再喝酒,飲食方面儘量做到合理化,堅決不熬夜。

我也曾想,如果我真的到老的時候,得了不治之症,我不選擇去放療化療,只要能動,我想把錢用來旅遊。如果真的有一天動不了,我願意接受安樂死,也不願意臥病在床。

但是,這只是我現在的看法呀,人的思想和看法與觀點都是在不停變化著的呀。也許到老了,就算動不了了,但還是不想死呢?再說到老了,動不了的時候,我們的生死有時候根本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心的呀!都動不了了,還能主宰啥?

我的觀點是,如果病人堅持要安樂死,我還是贊同。但我對於我的上一輩,我的親人,我還是願意盡我所能幫他們哪怕多活一天。


512愛生活


我父親腦血栓復發了,人看上去沒有一點活著的樣子了,叫他不答應,什麼也吃不下,即使那樣,我也希望他能活著,後來弟弟打電話問了母親還需要治療不,母親放棄了,她說她實在看不了父親受這個病折磨的這兩年,太痛苦了,不治了。於是父親被送回家裡,當晚就故去了,我想如果我不是得了腦出血,盡不了力量,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心裡極度痛苦。


半夏986053484


我今年69歲,從老伴2010臥病在家,兒女的態度我就有了有病不看臥床等死的堅定想法!為兒女傾盡所有乃至生命都不顧的日子真的不堪回首!到現在兒女普遍不孝,千般孝敬養的狗確對父母不聞不問,只有經濟和體力的一味索取,沒有一點點感恩的心!我真的不理解他們!所以我最期盼國家安樂死出臺讓我們享受!否則躺下的一天就是用餓死來了結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