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为何不怕流氓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

美丽青春您真痘


题引:

有人说,看一个男人的层次,不能看他的朋友是谁,

而要看他的对手是谁。

王亚樵的对手,是时任国民革命委员会委员长的,

蒋介石。

情景再现

1931年六月的庐山上,

老蒋正在太乙村附近的一条乡间小路上散步。

突然枪声响起,子弹几乎擦着老蒋的耳朵就飞过去了。

多亏他的侍卫们仿佛提前知道了什么,及时地护卫他离开,并击毙了刺杀者。


特务头子戴笠被暴怒的老蒋催的团团转,开始排查。

他首先想到的是汪精卫。

因为汪精卫与老蒋有权利上的斗争,并且是靠着密谋刺杀清朝的摄政王载沣成名的。

而且,汪精卫在庐山上也有别墅。

但是,此时汪精卫并不在庐山,并且他的别墅里,也没有人。

目标一排除,戴笠立刻想到了,“暗杀之王”王亚樵!

为什么会想到王亚樵?

因为王亚樵和蒋介石不仅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且有着很深的矛盾。

(王亚樵)

矛盾一:

王亚樵刺杀了蒋介石任命的上海招商局局长赵铁桥。

赵铁桥可是蒋介石的红人。

无他,冯玉祥阎锡山等策划的反蒋中原大战之前,是赵铁桥给蒋介石通风报信,使老蒋有了准备。

为了答谢赵铁桥,老蒋才把上海招商局局长这个肥的流油的位置赏给了他。

杀了赵铁桥就等于直接打老蒋的脸。

那王亚樵为什么要杀赵铁桥呢?

正是因为赵铁桥的幕后老板是蒋介石!

矛盾二:

王亚樵反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

在王亚樵的眼中,蒋介石从发动1927年的四一二,就已经变成了一个独裁的恶魔。

所以,在国民党定都南京的典礼上,

受邀演讲的王亚樵喊出了打倒军阀反对屠杀的口号。

老蒋第二天就命令人抓捕王亚樵。

但是王亚樵在上海的势力很大,没有成功。

从此王亚樵就恨上了蒋介石,

所以,当上海招商局的董事长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提出刺杀赵铁桥的时候,

王亚樵才果断答应了。


是谁要王亚樵刺杀蒋介石的?

是广州国民政府!

怎么又出来个广州国民政府?

因为蒋介石软禁了胡汉民。

胡汉民反对蒋介石搞“总统”竞选,因为他看破了蒋介石要搞独裁统治。

而且,蒋介石偷偷搞了个调查,发现胡汉民的声望竟然比他要搞很多。

无奈,老蒋只好把胡汉民软禁。


没成想,国民党的西南势力联合孙中山的儿子孙科愤然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并且派专人找到了躲避在上海租界的王亚樵。

王亚樵一听就答应了,二十万大洋的赏金不要也要把蒋介石杀死!

刺杀行动是怎么泄露的?

王亚樵和杀手一起来的庐山,

他们手里有蒋介石详细的行程。

但是,二三十年代,蒋介石遇到的刺杀太多了。

他临时改变了行程,导致在机场的刺杀没成功。

而庐山防卫森严,如何把枪带进山,让王亚樵一行大费脑筋。

最终,他们伪造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请柬,把枪藏进金华火腿里,顺利登上了庐山。

可惜,因为一个小细节,功败垂成。

王亚樵他们取出枪以后,随手就把金华火腿,扔了。

结果就在行动的前一天,蒋介石的侍卫队巡山的时候,发现了!

火腿,中空,保养枪械的黄油味!有刺客!

有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刺蒋,毁于这样一个小细节,可惜了。

蒋介石送给王亚樵四万大洋

蒋介石命令戴笠秘密调查。

王亚樵却毫不在意。

第二个月,在上海北站又策划了刺杀宋子文的行动。

可惜由于当时宋子文的秘书也穿了一模一样的衣服,杀手杀错了人。

但是,这一行动却震动了整个国民政府。

当蒋介石知道这两次刺杀行动的发动者是广州国民政府的孙科时。

深感压力重大,无奈放了软禁了八个月的胡汉民。

对王亚樵的调查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王亚樵又策划刺杀了日本上海占领军的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

蒋介石更不能追杀他了,还送了四万大洋示好。

王亚樵再次刺蒋,结果误中汪精卫,蒋介石背锅。

王亚樵派遣杀手张凤鸣假扮记者,

打算在国民党的六中全会结束后全体委员合影时暗杀蒋介石。

结果蒋介石散会后看到会场外有个日本记者,觉得不好,退回了会场。

张凤鸣等不来蒋介石,只好冲着汪精卫开了三枪,全中。

汪蒋有矛盾举世皆知,蒋又恰巧没来合影,于是,蒋介石顺利背锅。

王亚樵被杀

虽然王亚樵在戴笠的三次大搜捕中,

还成功刺杀了国民政府外交次长唐有壬,

但是,最终被戴笠派出的特务暗杀。

当时身在延安的伟人这样评价王亚樵:

杀敌有功,抗日无罪,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总结:

王亚樵和上海这三大黑帮头目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

沈醉说,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

蒋介石一听王亚樵的名字,假牙就发酸。

戴笠一听王亚樵的名字,就要站起来看看窗户有没有关好。

这样一个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算什么?


科技历史说


军统少将沈醉说过:“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

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三人在上海滩叱咤风云,被称为“上海三大亨”,即便是租界的洋人也会卖他们几分薄面,可谓是有钱有势了。

不过,他们虽然在上海能够横着走,可是当他们碰到了一个人的话,便会远远地绕开他。

让不可一世的三大亨绕路走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沈醉口中所说的魔鬼见了也怕的王亚樵!

魔鬼为什么怕王亚樵,黄、杜、张又为什么见了他便会绕路走?

我们先看看王亚樵的手段——

1931年,这一年将会发生“九一八”事变,但是在“九一八”发生之前,在南京却发生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

蒋和胡汉民闹翻了脸,最后,蒋干脆撕破了脸皮,将胡汉民软禁在了汤山。胡汉民被软禁之后,他的家人朋友自然是想尽办法将他救出来。后来,为了报复蒋,胡的家人朋友找到了王亚樵,让王去刺杀蒋,孙科也为此给了王亚樵不少“经费”。

一向嫉恶如仇的王亚樵听说了蒋软禁胡汉民的事,心中已是愤慨不已,又恰逢有人送来了钱,所以他便接下了这笔“买卖”——刺蒋。

蒋在软禁胡汉民之后没多久,去了庐山,于是王亚樵便策划和实施了“庐山刺蒋”这一惊天之举。

蒋几乎死在了王亚樵的一个手下的枪下,虽然没死,却也被吓得毛骨悚然。

后来,沈醉说每当听到王亚樵这三个字,蒋的假牙总是会发酸,由此可见,“庐山刺蒋”一幕给蒋留下了多深的心理阴影。

1935年,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四届六中全会,王亚樵心中一动,这将又是一次刺蒋的好时机。

当然,为了应对突发状况,他做了一个应急方案,第一刺杀对象是蒋,第二刺杀对象是汪,如果没有机会对蒋下手的话,便选择刺汪。

虽然王亚樵也不想设想的情况发生,可是,终究还是发生了。

在开幕式结束之后,蒋和汪原本都要一起参加合影留念,可蒋似乎收到了消息,又似乎感知到了危险,所以没有参加合影。

所以,当汪笑眯眯地站在舞台上合影留念的时候,王亚樵所安排的杀手孙凤鸣只能将枪口对准了汪。

砰,砰,砰,孙凤鸣对着汪连续开了三枪,一枪打中了汪的左眼下脸颊处,一枪打中了汪的左臂,一枪打中了汪背后的脊椎骨处。

汪应声倒地,在地上痛得打滚,哭得昏天黑地,鼻涕眼泪混着鲜血流了一地。

汪虽然没死,可是此后每每听到王亚樵这三个字却总会脊背发凉。

1932年,王亚樵还策划实施了一起惊动世界的刺杀案——在上海虹口公园炸死了日本陆军大将、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白川义则。

这一桩桩鲜血淋漓的刺杀事件,早已经让王亚樵凶名在外了,即便是蒋、汪也曾经因他而睡不了一个安稳觉,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三人更不用说了。

可是,真要说蒋、汪害怕王亚樵也不够准确,他们不怕他,只是因为“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所以让他们感到烦扰和恼怒罢了,因为再猛的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当然,以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当时的势力,也未必做不到王亚樵这一步,但是,他们所求终究和王亚樵不同,这也造成了他们在面对王亚樵时不得不投鼠忌器。

在江湖之中,黄、杜、张三人是青帮大佬,手底下也有无数小弟,王亚樵也建立了斧头帮,可谓是势均力敌。

可是在江湖之外,黄、杜、张所求的是钱和权,尤其是杜月笙,在发迹之后便在想尽办法洗白自己,然后从江湖跃入庙堂。

王亚樵又和他们不同,他虽然心系国家和民族,却又放不下心中的快意恩仇,所以,即便他曾有无数次成为高官的机会,却也注定了他只能浪荡江湖,他注定了成不了一个政客。

王亚樵虽然也曾求过利和权,但他能够为了心中的道义,为了心中的快意恩仇,为了他所认为的“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得下利和权。

他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他总是直来直去,用他自己所坚持的大义行走人间。

所以,看似有所求的王亚樵成了一个光脚的,黄、杜、张三人却始终穿着鞋患得患失,所以他们只能尽量去避免和王亚樵发生摩擦。

因为黄、杜、张没办法像王亚樵一样舍下权势富贵去亡命天涯,所以他们只能对王亚樵退避三舍。

但是,他们未必是怕和王亚樵斗、和王亚樵打,只是怕自己会因为王亚樵而丢了富贵。


宁糊涂


上海滩三巨头,在上海绝对是霸主级的存在,一般如果谁想要在上海混好,就必须要跟这三巨头打交道,而这三巨头却对势力弱于他们的斧头帮王亚樵有所顾忌。

王亚樵是一个杀手,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而杜月笙三人,是黑帮头子的同时,还是商人,他们虽然手底下多多少少有点武力,但比起杀手来还是差了点,也许王亚樵拼不过他们,但王亚樵可以躲在暗中对他们实行斩首行动。<strong>

杜月笙虽然在上海滩呼风唤雨,但真的要跟王亚樵打交道的时候,他也是大感头痛的,杜月笙曾经因为一船货物起过争执,最后还是以杜月笙的退让结束了双方的争执,张学良,曾经也去往上海静养过一段时间,但这时候王亚樵竟然敢将炸弹送到张府门前,用以警告张学良,最后还是杜月笙出面,许诺了不日张学良就会离开,这才让王亚樵退去了。

王亚樵明面上的势力拼不过杜月笙,但他跟杜月笙从来都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虽然都是黑帮头子,但王亚樵的种种行为大多以国家为重,他曾经率领手下暗杀过无数日本高官,参加过淞沪会战。

反观上海三巨头,杜月笙还出了点力,黄金荣在当时居然躲在家中避祸,而张啸林竟然直接投靠了日本人,最后还被自己的手下杀死了。

这三人是典型的地头蛇,王亚樵的格局从来都不是一个小小的上海,他下可斩黑帮偷偷,上可击杀日本高官,甚至还曾经刺杀过蒋介石等国民政府首脑。

王亚樵的格局是全国,而上海三巨头只能蛰伏在上海滩。

当年黄金荣称霸上海滩的时候,王亚樵正在为新政府的独立付诸行动。

在黄金荣没落以后,杜月笙赶紧上位,成为了青帮名副其实的第一人,而这时候的王亚樵在干什么,王亚樵在暗杀蒋介石,暗杀张秋白,暗杀宋子文。

别看上海三巨头多么的风光,多么的富足,他们的势力范围不过是上海滩,一旦出了上海滩,他们就没了底气。

当年黄金荣因为女人,得罪了卢小嘉,最后被抓了起来,上海三巨头这时候赶紧出头求情,想尽了办法才把黄金荣救了出来,而王亚樵却是一个敢直接暗杀这些大军阀的人,格局不一样,双方完全没有可比性。

对于王亚樵来说,杜月笙几人若是不招惹自己,自己也不必理会,但若这几人招惹了自己,能不能暗杀他们没人知道,但王亚樵绝对会让三巨头惶惶不可终日。

只是可惜王亚樵最终因为得罪了蒋介石,被蒋派人追杀了一路最终死在了广西梧州。


魏青衣


说王亚樵不怕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其实有点言过其词了。

王亚樵在1921年接受的同乡会,因为帮助一个工人要薪而声名鹊起,斧头帮也因此诞生。

但是在此前,杜月笙、黄金荣与张啸林,这三个青帮大佬却早已成名已久,在上海滩的地位很高。

王亚樵的斧头帮,虽然一股不容小觑的地步,但如果真的和青帮硬碰硬,未必能有多大胜算。

王亚樵对青帮三大亨,其实是有所忌惮的,毕竟要以大局为重,王亚樵是爱国者,当时的首要目的就是抗日。

连毛主席都说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王亚樵和青帮三大亨,其实有过很多次交锋,每次结局都是王亚樵的气势略胜一筹。

这并不是因为王亚樵手段高明,而是他真的不要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杜月笙等人即便是流氓头子,手下门人弟子无数,但还真不敢跟王亚樵以命相拼。

因此每次都是杜月笙他们选择退让,才让王亚樵名声越来越大。

但其实王亚樵心里也很慌,因为他知道如果真的硬刚起来,他也绝对不会有好果子吃。

这件事从王亚樵威胁张学良离开上海滩能看出来,当时王亚樵给了张学良警告,命令他马上离开上海滩,否则就要他的命。

结果因为当时张学良是杜月笙的座上宾客,平时的话杜月笙也就忍了,但是当着张学良的面不能折了自己的面子。

因此就跟王亚樵谈判,没想到王亚樵态度十分强硬,杜月笙就说了,如果张学良真的少了一根毫毛,整个青帮都要与斧头帮为敌,大致是这个意思。

最后张学良在上海滩待了整整一个月,戒毒后马上离开,而在这一个月中,张学良啥事没有,说白了还不是王亚樵给了杜月笙一个面子。

所以没有什么怕不怕的,只有值不值得。


十点历史君


王亚樵是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先生去世后他渐渐的发展成极左激进人士。

李鸿章的族孙李少川亲到上海拜访,因二人是安徽同乡,相谈甚欢,李临走之前还留下一千块大洋和五十把锋利斧头,并再次嘱托到“上海滩上都是欺软怕硬的孬种,见了血就吓就发抖。只要我们拳头够硬,就不怕没有地盘”。斧头帮就此下成立,一次资本家拖欠工资后,王带着几百号人拿着斧头要债而一战成名。

随着势力扩大,王亚樵不仅为上海劳工提供靠山,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杀掉封建余孽、党政要人、日本鬼子、贪官污吏、汉奸……上海警察厅厅长徐国良、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国民党外交次长唐有壬、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蒋介石智囊杨永泰等都是王亚樵的“战利品”,蒋介石、宋子文、汪精卫等均因失手而侥幸逃脱,自此他名声赫赫、威震天下。日本人称为“支那魔鬼”,国人称为“远东第一杀手”。

王亚樵却从来不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无辜群众,毛泽东在评价王亚樵时,说他:“杀敌无罪,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流氓大亨黄金荣,雄霸上海滩的黑帮老大,为人贪财好色、无恶不作、心狠手辣。

杜月笙聪颖过人,处事圆滑,重情义、轻财物,花钱如流水。用大把大把的金钱结交的帮派头目、政界要人、社会名流等。

流氓大亨张啸天是有名的“黄、赌、毒”三色大亨”,那时在上海滩,提起这三人,无不闻风丧胆。

杜月笙和黄金荣又是青帮大佬,他们手下有几万帮众,当年老蒋想创立江浙敌后别动队骚扰日军,还需要请杜月笙帮忙。 为何王亚樵却不怕流氓大亨黄金荣和杜月笙?

打仗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一个连国家元首、政要、日本侵略军高级军官都敢下手,悍不畏死的王亚樵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光脚不怕穿鞋的,王亚樵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杜月笙等人是家财万贯,妻妾成群的!

所以他跟三大亨几次发生冲突,三大亨都息事宁人、主动让步了事。可惜这样一位江湖英雄人物,因为蒋介石的嫉恨和害怕,严令戴笠不惜代价追杀,后于1936年被军统特务刺杀于广西梧州。

我是美丽青春您真痘:码字、原创不易,如喜欢请随手点赞、转发、评论。祝您万事顺遂!


美丽青春您真痘


问题应该改为:为什么大家都怕王亚樵!

王亚樵,字九光,安徽合肥人,史书定义他为:抗日志士,民族英雄。其实没有这么复杂,王亚樵的身份就一个:大侠!

除暴安良为国为民的大侠!还是一个善于暗杀的大侠。

先来看看都杀了谁!

  • 1923年11月10日暗杀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

  • 1928年8月18日暗杀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

  • 1931年6月14日在庐山刺杀蒋介石

  • 1931年7月23日在上海北站枪击宋子文

  • 1932年4月29日暗杀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

  • 1935年11月1日策划在南京刺杀汪精卫

  • 1935年12月25日暗杀国民党外交次长唐有壬

比起这些大佬,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算个鸟!

就拿第一个来说: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当时上海警界一哥,手下有小弟七千,还兼任攻浙前敌总司令,因为挡了北伐军的道,王亚樵一声令下,两个小弟郑益庵、朱善元趁着徐国梁泡澡的间隙把他干掉了。

即使明刀明枪,王亚樵也不怕他们。

作为上海斧头帮帮主,方振武、余亚农、戴笠、胡宗南、胡抱一、黄文迪都是他的小弟,当年刚进上海的时候,有安徽籍工人被资本家欺压,王亚樵为了在上海滩立威,带着一百个兄弟,人人一把大斧头,上门找资本家谈判,吓的资本家大气都不敢出。

当然,双方也不是没有冲突错,尤其是杜月笙,和王亚樵之间可谓你来我往,有滋有味。

1930年张啸林的侄子张延龄仗着自己叔叔的身份,霸占王亚樵的轮船不交,王亚樵二话不说,当晚就把张啸林家的院墙给炸了,然后带着一大帮兄弟操着斧头抢夺轮船,张延龄逃进杜月笙府求助,杜月笙害怕招惹王亚樵,请黄金荣出面向王亚樵求情,主动向王亚樵道歉赔罪,并立即交出轮船。

1933年,杜月笙的小弟毒死了王亚樵的小弟,此时的王亚樵身在香港,就寄信给杜月笙询问,杜月笙未作回复。王亚樵再发一封信件:“你放任门人草菅人命,毫无人道,吾当小试牛刀,以为惩戒”,杜月笙一看王亚樵来真的,立马找人说情,又是赔款又是道歉,比孙子还不如。

据说当年张学良避难上海,杜月笙当面吹牛:在上海就没有我摆不平的事,当然:不要招惹王亚樵!

王亚樵为什么这么牛叉,有几个主要原因:

(1)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王亚樵就是那个不要命的,终其一生这哥们就不是个惜命的主,想干谁就干谁,至于后果?干完再说。

(2)大家都有家眷,怕被报复。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都是妻妾成群,家大业大,尾大不掉,怕被王亚樵波及。

(3)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哥们太喜欢暗杀了,要是被他盯上,即使保住性命,天天日子怎么过?



日慕乡关


毛主席曾经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那么王亚樵是何许人,为何得到毛主席如此推崇?

从小就被地主贪官污吏压榨的王亚樵,亲眼见证八国联军的入侵,目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经常与志同道合之人愤懑。

正所谓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王亚樵22岁时响应孙中山的革命,推翻清朝。但是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时期,北洋军阀更是视其为眼中钉。

后来王亚樵逃难至上海,白日打工,晚上学习如何打倒强权主义,并且主动暗杀军阀官僚!甚至为了杀死段祺瑞,向孙中山提出轰炸北京的想法,成为极左派人士!

1921年因为为老乡讨要工资,特地召集一百大汉,带着一百把斧头,去资本家讨要说法,从此斧头帮进入上海舞台,当时的青帮大佬黄金荣与杜月笙都礼让三分。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王亚樵组织铁血锄奸队刺杀汉奸,并且暗杀日本司令白川义则,还有国民党高官唐有壬,为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但是真是这样一位爱国者,在投奔我党时,被戴笠暗杀,实乃可惜!


历史微旅者


1930年7月24日上午8点50分,上海外滩轮船招商局门口响起阵阵枪声,躲在轿车里的赵铁桥大喊“我给人暗杀,我给人暗杀”,本来这是他以招商局局长的身份上班的第一天,没想到“搬砖”之路竟成了黄泉之路。

暗杀赵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由于赵铁桥告密“有功”,让蒋介石提前挫败方振武、石友三、余立奎等人在1929年组成的三路反蒋势力,作为反蒋活动的秘密参与者王亚樵,不会忘记这个血仇。

赵铁桥被杀后,接任招商局局长的是李国杰,为兑现之前他与王的协议,李将江安号轮船交与王亚樵。

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时江安号的经理为张延龄,张的伯父就是上海滩闻名遐迩的张啸林,并且他还是杜月笙的门徒,仗着这两层黑道关系,让张延龄完全无视李国杰的命令,拒不交船。双方各自僵持不下。

张延龄以为他面对的是个普通小人物,严重低估了王亚樵的势力。要知道,王以前可是“领袖”蒋介石的拜把子兄弟,戴笠能坐上军统第一把交椅,幕后离不开王亚樵这个师傅。放眼中国,王亚樵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他是民国史上的江湖大侠!

不久,位于法租界华格臬路180号的张啸林住宅,后院被炸出一个大洞。张啸林后来得知策划这次爆炸案的正是王亚樵,这是给他一次警告。

王亚樵认为:杜月笙、张啸林虽势力雄厚,但妻妾成群、家财万贯,哪里有跟人拼命的勇气。而王亚樵呢,蒋介石对他的评价则是“要钱不要命,暗杀的亡命之徒”。接着,王亚樵继续掌握主动权,派手下数百人,手持利斧,上船逼张延龄交船。平时骄横惯了的张延龄,吓得屁股尿流,逃进杜公馆,向师傅杜月笙求助。

杜月笙害怕招惹王亚樵,便请“和尚”黄金荣充当和事佬,出面向王亚樵求情,并主动向王赔礼道歉,随即交出江安号轮船。


王亚樵不打算息事宁人,收回江安号轮船后,进一步向杜月笙提出平分上海江海轮买办职位的要求,并向杜月笙索要十万大洋。杜月笙明知道这是王亚樵在敲诈他,但考虑“万事以和为贵”,最后不得不交给王亚樵十万大洋并让出部分买办职位。

王亚樵要那么多钱,主要用于发展“铁血锄奸团”,随后他又策划了暗杀蒋介石、宋子文的行动,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充分表现了王亚樵不畏强权的英雄主义。


本草百晓生


王亚樵有着多重身份,他是我国抗日英雄,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斧头帮就是由他创建的。他曾经刺杀过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杀手”。无论是从名气上来说,还是从民族大义来说,区区上海滩的三个黑社会头子,还不值得他害怕。作为淞沪会战中主动抗日的领袖,那三个在淞沪会战中畏畏缩缩的人,有足够的分量让王亚樵害怕吗?

我们都知道,张啸林、黄金荣和杜月笙,先后称为上海滩青帮的大佬,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青帮在上海错综复杂的势力中,确实能够插上一脚,而且这三位大佬还跟国民党高层有密切的联系,但这只是局限于上海罢了。左起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而王亚樵虽然在上海创立了斧头帮,但他的势力范围并不局限于上海,如果我们能够清晰的了解到王亚樵的经历,那么就会知道王亚樵为什么不怕青帮了。

王亚樵自小通读诗书,擅长书法,并且修炼武功,曾参加过清朝最后一届科举考试未中,18岁就当上了当地团防局①的司书。在此期间他与合肥的有志之士许习庸、张梦九等人组织了“正气学社”,并且由此结识了柏烈武、常恒芳等革命党人。



辛亥革命爆发后,王亚樵趁乱而起,先在家乡组织地方武装,后又在南京加入了“中国社会党”组织,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自己就发展了七八万的党员,时年王亚樵仅23岁左右,从这里就能看出王亚樵的组织与领袖能力。

不过随着二次革命的失败,社会党也被下令解散了,在被通缉之下,王亚樵仓皇逃到了上海。王亚樵有着过人的组织能力,很快他就把在上海漂泊的安徽人聚集到了一起,并且只要是安徽人在上海遇到麻烦,他都能出手解决,久而久之投在王亚樵门下的人越来越多,王亚樵也被人称为“上海滩上的小孟尝②”。

“1921年夏初,王亚樵率同乡席文翰、王竹如等人强行接管了‘安徽旅沪同乡会’,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同年底,又派王铁明、邓洪铭、郭恒昌、黄道隆等人组织‘小斧头队’,遇有纠纷,便召集这些人持斧而来,或砍或杀,凶猛异常,被人视为亡命之徒,多趋避之,甚至连杜月笙亦吩咐部下要让他三分。”③

王亚樵(前排中)和斧头帮成员

当然了,王亚樵的目光并不局限于上海,他先后与粤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陈铭枢、浙江军阀卢永祥结识,并且还参加了江浙战争④。在卢永祥战败后,他又随之投奔国民二军,之后投入了蒋介石的怀抱。没多久又因与蒋介石理念不合⑤而受到蒋的冷落。

在淞沪会战期间,王亚樵组织数支敢死队,专门锄杀日军和汉奸,并且利用炸弹逼退日本两艘舰艇,炸死日军侵沪指挥官白川义则大将和炸伤11名日本高官。在淞沪停战协议签订后,王亚樵仍伺机刺杀日本高官和士兵。王亚樵的行为激怒了蒋介石,被蒋介石下令缉捕,王亚樵随即逃亡香港,并参加了“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以“抗日、反奖、拥共”为宗旨,并且设计刺杀蒋介石、宋子文、汪精卫等人,不过这些行动均因意外而导致没有成功,反而王亚樵被国民政府全面通缉,最终军统特务收买了王亚樵的一个小妾,王亚樵也被军统特务刺杀于广西梧州。

纵观王亚樵的一生,所谓的“斧头帮帮主”这一名号,仅仅只是他在上海安身立命时所获得的而已,他的眼界不止于此,他的势力范围也不单单在上海。而张啸林、黄金荣、杜月笙等人的势力范围,大多局限于上海。从这一点上来看,王亚樵是完全没有必要去怕他们三个人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①团防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反动武装的指挥机关。

②小孟尝:对应着战国时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孟尝君广招门客,约有有上千人,其中不乏有惊世之才的门人。

③引用《民国人物传》第十二卷-王亚樵687页第一段1-5行。

④江浙战争:又称齐卢战争、甲子兵灾,是1924年中华民国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之间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直系军阀与反直系军阀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也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

⑤王亚樵被一些在野人士策动,公开宣扬“民权高于党权”,反对独裁专制,被蒋介石视为“左倾”而弃之不用。


进而读史


说起王亚樵,此人算是民国时期第一大侠,他出生时中国正处于风云变幻之际,他虽然读书不多,但也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刺杀军阀

1911年,孙中山先生联合一批爱国人士推翻清朝的统治,王亚樵得知消息后也积极响应,在合肥成立军政府,但却因为与其他派别发生矛盾,不得不选择出逃。

之后的王亚樵四处奔走,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入了一些组织和党派,他认为中国之所以会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就是因为有太多想要争权夺利的野心家,因此他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刺杀这些大军阀。

在1921年,王亚樵接管了安徽旅沪同乡会,当时有一名安徽籍工人被老板拖欠工资,于是前去讨要薪水,结果却遭到了暴打。

王亚樵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立刻购买了一百把斧头,然后率领手下替这名工人出头,不仅让那名老板向工人道歉,还要回了工资。

之后,王亚樵组建的斧头帮名声大噪,风头一时无二,在那个时候,流氓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根本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此后,王亚樵还与戴笠、胡宗南和胡抱一结为异性兄弟,只可惜戴笠追随蒋介石,而王亚樵认为蒋某人也是军阀,因此走到了蒋介石的对立面,结果造成他与戴笠决裂。

在蒋介石大肆屠杀革命人士后,王亚樵发表演讲斥责蒋介石,并多次刺杀蒋介石,而且差点得手,因此被蒋介石恨之入骨,视为心腹大患。

积极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一枪未放丢了东三省,他本人逃到上海,杜月笙亲自接待此人,王亚樵得知后在其家门口放了一枚炸弹,不过这枚炸弹已经被拆除了引信,当时他还让人传了这样一句话:

要么马上回到北方去,重整兵马,和日本人决一死战;如果不战,请返回东北,自杀以谢国人。如果既不愿战也不肯死,那么请将全部财产交出,购买军火,接济关外的抗日义勇军。以上三条务必择一而行,否则我就代表人民予以制裁。

遭到恐吓的张学良吓得六神无主,最后不得不离开了上海。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组织人马抗击倭寇,而且还成功刺杀日本大将白川义则,这也是在战争期间,日寇死在我国最高将领。

虽然王亚樵积极抗日,但他的存在却让蒋介石夜不能寐,因此他遭到了蒋介石的多次刺杀,虽然他几次逃脱,但最后却在1936年被害。

王亚樵根本不怕流氓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王亚樵不同于上海流氓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他的格局和胸怀远胜过这三人。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流氓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根本不是王亚樵的对手,而且他们很害怕王亚樵。

王亚樵的刺杀本事几乎无人能比,被他盯上的人,除了像蒋介石这种人之外,几乎无人能逃过他的刺杀。


而且在王亚樵看来,黄金荣、杜月笙之流还不值得他动刀。

下面说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王亚樵与黄金荣等人的差距。

1930年,李国杰接管轮船招商局,他把江安号轮船赠予王亚樵,而这艘轮船的经理是张延龄,此人是张啸林的亲戚,也是杜月笙的门生,他认为自己背景深厚,因此拒绝把轮船交给王亚樵。

王亚樵得知此事后,派人炸毁了张啸林家中的后墙,之后又派了几百人带着斧头要求张延龄交出轮船。

已经被吓破胆的张延龄躲到了杜月笙家中,而杜月笙也不敢与其作对,因此又请出了黄金荣,最后黄金荣带着张延龄向王亚樵道歉,然后交出了轮船。

在此事过后,王亚樵还向杜月笙索要十万大洋,理由是平分江海轮的一些职位,虽然杜月笙明知这是敲诈,但他却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此后王亚樵因为被老蒋通缉,不得不逃出上海,而杜月笙的一个小弟因为一些琐事毒杀了一名职工,其家人状告凶手,结果却遭到了灭口。

王亚樵知道后,立刻写信给杜月笙,要求他严惩凶手,要不然他会取其性命,杜月笙吓得找人向王亚樵求情。

你放任门人草菅人命,毫无人道,吾当小试牛刀,以为惩戒。

可以说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也就是个流氓头子,他们只能欺负弱小,不敢与人以命相拼,这种人的水平怎么可能与王亚樵相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