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初一了,每週給孩子100零花錢,老公說我溺愛孩子,孩子有錢會變壞,我做錯了嗎?

俊媽智慧養育


我娃連吃帶喝150,一開始都是120.也夠花了。後來覺得正長多吃點。每週回來老有剩的


樸慧的小親親


一個上初一的孩子,一個月星期就給100的零花錢,你認為不多嗎?我兒子上了高中住校,我一星期才給他100,高二他開始自己寫小說,高三他的的小說就出版了,現在大三了,是一小有名氣的網絡作家,大學裡的生活費學費基本能自理,孩子不能太嬌慣了,你丈夫的擔心是對的。


My147318093


我兒子初一開始我給他一星期30元,有剩餘自己留著,用完了我也不多給。平時吃飯,買什麼我花錢,垃圾食品我是不會帶他買的,但是小孩子完全讓他知道垃圾食品不衛生,吃了沒好處什麼的他也不會聽的,多多少少要買點嚐嚐,尤其的辣條,那玩意又傷胃又沒營養,但是小孩子都愛吃,結果有一回他買了一包太辣了,我就泡水給他看,說的是泡一下不辣再吃,結果一小根辣條泡的跟皮帶似的,他看了嫌惡心,再也不吃了,到初三我給他一個星期50元,自己計劃著用。現在住校上中專了,一個月給他1000塊,吃飯什麼的他都自己花錢,多了我也不給,每個月還會有存餘的。不是說給錢不好,各個地方消費水平不一樣,從小給孩子一點零花錢,給他自己掌握,其實挺好,但不要過分溺愛,給的太多。而且要和他說好,自己計劃著用,正當買的東西錢不夠了家長可以幫你買,其他的用多了不給,慢慢等下個月,不行自己找兼職,賺的錢自己用,家長不干涉。


黑白色的煙花


初的一男孩子,媽媽每週給孩子100元零花錢,我認為這錢給的有點多了。倒不是說給孩子零花錢多了就一定會變壞,而是媽媽忽視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理財教育的缺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亂花錢的習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消費額度會越來越大,慢慢就會出現失控狀態,這對孩子品質的培養絕沒有任何好處。

家長理財教育讓孩子知道一個道理,唯有靠自己的誠實勞動才能掙來錢,你花的才心安理得。

家長需要想想,你每週給孩子100元錢,他都用來做什麼呢?是否給孩子做過明確的規定,絕不允許超出規定範圍去消費呢?如果沒有,你肯定沒有告訴過孩子,現在你所花的錢,實際上並不是你通過自己的雙手,靠誠實的勞動掙來的,而是靠爸爸媽媽辛苦勞動掙來錢才有你花的。如果你愛爸爸媽媽,你是一個懂整理的好孩子,就應該學會珍惜給你的每一分錢,絕不能亂花錢。

想不讓孩子亂花錢,需要給建立計劃消費與儲蓄的理財教育,不能讓孩子有多少就花多少。

有經驗的家長都會在孩子進入兒童期後,給孩子買來一個儲蓄罐和一本理財小帳筆(精美的筆記本)。並教孩子學會記錄消費帳,通過有計劃消費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知道從小就要節儉。如有名的理財三三制原則,就可以教給孩子,即把手裡的零花錢拿出三分之一做為正常的購買開支,把三分之一放在儲蓄罐裡,最後剩下的三分之一想辦法投資掙錢。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把爸爸媽媽給的錢,通過自己的理財管理做好安排。

對孩子進行財商培養絕不能忽略,否則,對一個男孩子將來建立個人和家庭責任感非常不利。

現在有很多家庭都普遍忽視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自然無法正常培養孩子財商了。凡是在這方面缺乏的孩子,往往都會對錢沒有真正的概念,時間長了會完全不再乎這錢是怎麼來的,更不知道自己沒錢了,怎樣想辦法去掙錢。我接觸過一些南方地區的孩子,這些孩子由於得到過父母財商方面的培養,數學學的特別棒,並且還會自己想辦法利用週末或者假期做一點小買賣,還有些孩子跟父母學買基金或股票。通過財商培養,不僅讓孩子學習經商之道,還可以培養孩子個人與家庭責任感。

家長必須要清楚孩子用零花錢都幹些什麼,在給孩子錢時要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並立下規矩。

現在的孩子們在使用零花錢時,無外乎有這些:1、零食;2、玩具;3、飲料;4、漫畫書;5、小貼紙(畫);6、遊戲充值,等。而這些消費還具有普遍性,既相互間效仿,當看到大家都在買什麼時,自己就會加入其中。還有些孩子因為零花錢不夠而從家裡偷錢,慢慢養成盜竊的不惡習。因此,家長必須要在給孩子零花錢這件事,召開專題的家庭教育會議,給孩子立下規矩,明確購買明細,讓孩子記好帳,下次領零花錢時,需要報賬。從而避免孩子盲目消費,胡亂消費,攀比消費。

結束語:從一個孩子消費的習慣上面,可以看出一個孩子的品質情況。而從一個孩子的品質發展又能預見到其父母是什麼樣的素質,因為正向教育對孩子人格品質與習慣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會有樣學樣。而對於消費習慣的教育和培養來說,需要家長當成大事來抓,絕不能隨意給孩子零花錢,如果你這樣做是對孩子不負責的行為。


寒石冷月


沒有對錯,只有教育的結果!

100元!這區分你在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五線城市?這個消費不用我多析,大家心中自有一杆秤!

100元,主要看你的想法,工作太忙,愧對孩子平時的關愛;還是孩子偏食?對於一個初一的孩子,問題在於孩子懂事,理解父母的心情不!

凡是評判一個人或一件事的良與不良,都有一個非常規標準!標準是100元給孩子帶去了什麼,過程中,結果之後是啥效應?!起到好的良性循程,事情判還行吧;不良的,說明你老公也說的不無道理。

按常理判定:一、二線城市,也不為過,必定城市消費觀念就高不低,理性中給予,反之,不確定。

三、四、五線城市,按小費算(一二城市也按小消算,補註一句)可又點,錢無用,吃住在家,這錢去超市領“小吃”嗎?不足取範例於大家。

最後,關鍵看你,既重家庭孩子,又重事業工作,本人贊同!若偏走一邊,難免有弊端,自斟酌,考慮一下吧!


我的小悟


孩子爸爸認為孩子有錢就變壞,那馬雲家的兒子得壞成啥樣呢?一個星期,七天,一百元,一天14.3元,請問!一天14.3元能幹什麼壞事?爸爸媽媽的擔心是什麼呢?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出人頭地,能優秀,能有富裕的生活,能……。很多很多的希望,當有一天,希望落空的時候,你可曾想過,一個上初中的孩子,一個星期自由支配100元,都會被父母想成是有錢,都會被想成會變壞!那有一天,一個結果呈現的時候,不就是之前,種下了那麼多的“因”嗎?孩子確實不能溺愛,那溺愛是什麼呢?是不符合規律的,父母給了他!溺愛也可以說,父母剝奪了,孩子應該有的,應該要的體驗經歷!


樹原會敏


小學的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零花錢向來是持否定態度,不管你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各班主任基本上都是通知家長,不準給孩子任何零花錢。

小學所以這樣做,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孩子有了錢之後學會了攀比,大多數家長則自以為是覺得孩子能夠學會理財,學會攢錢,這是不可能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學會了花錢。

另外,孩子有了零花錢也有可能會成為校園欺凌的對象,大多數孩子沒有錢,而一個或是兩個孩子有錢的話,那麼校園的一些不良少年肯定會盯著這個孩子,家長感覺到給孩子零花錢能夠增長孩子的能力,但其實是害了孩子,把孩子往虎口裡面推。

在這個社會發展過程中,使得理論性的東西和我們的現實是有差距的,因為我們的社會並沒有發展到書本上所說的那麼高度的文明,因此家長最好還是聽從學校裡的一些安排,不要給孩子零花錢,孩子應當吃飯的錢,給他留好,並且,儘量別多給。

有時候是愛,但最終往往會適得其反。


義誠老師


我覺得這100塊錢如果僅僅是零花,不包括早餐錢,確實有點兒多。如果這100花錢包括早餐錢,還比較合理。我的建議是不要一下子給孩子100塊,孩子還小,可以一次給20或者10塊就可以,花完之後再給孩子。

初一的孩子還小,家長給數額比較大的錢,容易助推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

1、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初一的孩子還不太會規劃自己的消費,手裡有錢看到什麼就想買什麼。我們經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孩子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

2、愛吃零食的習慣。有些孩子吃正餐的時候不好好吃,到下課就去小超市買很多零食,例如辣條、薯片兒、方便麵等的。這些小零食吃一次兩次還可以,次數多了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很不利。如果從錢上能夠加以控制,孩子吃零食的次數就會減少。

3、還可能偷偷玩遊戲或者給遊戲充值。以前班裡有一個家庭條件不錯的孩子,兜兒裡總有大把的零花錢,孩子就經常放學之後偷偷去網吧,並且給遊戲充值。這不僅僅是浪費錢,更有可能導致孩子沉溺遊戲,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4、攀比的不良習慣。現在很多孩子,在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面攀比。正是因為家長給孩子提供了過於優越的條件,給了孩子大把的零花錢,孩子才有能力有精力去攀比,所以還是應該剋制孩子的零花錢。



孩子的零花錢過多還可能招來很多麻煩

其實很多的校園暴力事件是和孩子的零花錢有關的。有一些社會習氣比較重的孩子,專喜歡挑兜兒裡零錢多的孩子進行敲詐勒索,勒索不成就會恐嚇毆打。而且勒索的次數非常頻繁,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甚至有時會引來校外的閒雜人等來跟孩子要錢,這無異於將孩子放到了非常危險的境地。

以前班裡有一個孩子,因為他中午留校,所以父母總是多給一點兒零花錢。結果被高年級的不良少年盯上了,每天放學都會在公交車站跟他要錢,不給就會拳打腳踢。這個可憐的孩子放學之後都不敢走,總是遠遠看著那群不良青年走遠了才敢出校門。正是因為他這個怪異的舉動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才發現了這所敲詐勒索事件。

所以不給孩子太多的零花錢,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教會孩子正確消費、理性消費,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

孩子已經上七年級了,應該教會孩子理性消費、正確消費。既要避免孩子大手大腳鋪張浪費,也要避免孩子大把大把的買零食,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可以幫孩子做一個每日的必須消費計劃表,例如買水的費用,買文具日用品的費用,乘車的費用。讓孩子打出一個消費額度,家長根據孩子必要的消費額度給予零花錢,這樣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總結:隨著現在家庭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長都不想委屈了孩子,總是給孩子的口袋裡裝著大把的零花錢。其實這樣非常容易助長孩子一些不良習慣的養成,還容易給孩子招致不必要的麻煩。教會孩子正確消費理性消費,是每個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軒老師談教育


我曾在一個微信群中做過一個簡單調查:

北京某重點公立初中,初三初二學生,一個孩子的零花錢最高的200元,最少的是120元。參與調查的大約一二十個人,代表不了全部。參與調查的學生要麼住校,走讀者中午在學校吃飯,統一交飯費,交通家長解決,這些孩子家庭條件屬於中等水平,不是富豪也不是貧困戶。

不知題主的具體生活以及個人家庭條件,不過對於一個初一孩子來說,只是零花錢,一週100元在國內也算得上不少了!

初中孩子是一個非常不容易的年齡段。如果把孩子胃口喂大了,以後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就有更高要求。

很少去吃飯館的孩子,家人帶他吃一次飯館,就會有很滿足的感覺,從沒出過遠門的孩子,假日帶他去旅遊一次,會感覺非常幸福,如果經常去吃飯店的孩子,不會因為去飯店吃飯感到非常滿足。

一週100元的零花錢,如果孩子已經有了理財意識,也懂得管理自己的小金庫了,家長經濟也非常富裕,100元也不算很多,可是如果家庭一般,孩子沒有理財意識,也沒有明確的金錢意識,那麼這每週100元就是在“溺愛”孩子,也極有可能把孩子引導到歪路上。

給孩子零花錢的目的是什麼?

鬧清了這個問題,再思考怎麼達到這個目的?

如此想清楚了,家長給孩子多少零花錢、如何給就心中有數了。



快樂庭院


我閨女也是初一,除了要交的錢之外一星期給五塊錢。

為什麼給五塊錢呢?因為有吃有住不需要花錢了,不能讓她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學校是不讓出門的,這點也好。其次是要讓她學會用最少的錢過日子,把錢用在刀刃上。這是我的初衷。

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我的目標是:我的孩子就算學習可以不好,但長大以後在社會上必須要是一個有愛心有道德有素質的好人,在家庭必須要是一個好丈夫好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