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一企一策”帮扶企业稳妥有序复工复产


每个企业都是防疫网格|惠城区“一企一策”帮扶企业稳妥有序复工复产

随着节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新冠肺炎战“疫”工作也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时期。连日来,惠城区各级、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出台政策、方案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千方百计抓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服务保障相关企业开足马力,保质保量加速生产。与此同时,各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组纷纷深入一线,帮助企业落实各项防控举措,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各企业也积极做好内部防控,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不误。

生产企业

措施 实施“千干扶千企”和“一企一策”助复工

2月10日,惠城区多家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冷清的工厂车间开始忙碌起来。据了解,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惠城辖区企业积极做好防控疫情措施,在紧抓防控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推动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逐步走上正轨。

企业是惠城区经济发展主力军,更是疫情防控风险点。该区多次专题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并深入实施“千干扶千企”活动,专门成立12支企业服务挂钩工作组和6支专项工作组,积极帮扶企业稳妥有序复工复产。截至2月13日,惠城区累计开工企业803家,累计开工人数37447人。

此外,惠城区发出倡议书倡议房东减免企业租金,区直工委、工青妇等部门密切做好留鄂职工的关心关爱工作,尽可能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据悉,接下来,惠城区将深入了解企业存在困难,加强物资保障,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准备,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有序复工复产。加大对经济工作关注力度,加强减租倡议工作,引导房东和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同时深入调研,摸查情况,研究出台系统性的减免和帮扶政策,提升营商环境,助推全区经济加快复苏。

案例

仝达实业复工复产首日5个车间全部投产

2月10日,坐落在水口街道的仝达实业(惠州)有限公司正式复产,该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配件产品。该公司副总经理沈军介绍,公司约有2000名员工,复产首日有900多名员工上岗,5个生产车间全部投入生产。不过由于人员未能全部到位,生产规模只达到平日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谈到应对疫情时,沈军说,公司成立了20多人的疫情应急小组,并动员公司所有员工采购符合防疫标准的口罩以及一批酒精、消毒液等,提前做好防疫物资准备。该公司积极做好复工准备,一方面精准地控制非湖北籍的省外员工返工,并制订相应的隔离措施。公司将两栋宿舍楼划分为隔离区,90套房可容纳500人入住,对返惠的员工进行隔离,并按政策要求落实员工隔离期间的相关待遇。对入住隔离区的员工由公司提供免费盒饭送至各房间门口,并由后勤人员统一时间上门收集生活垃圾。另一方面,严格落实防控工作,在进厂入口和生产区安排两道把关,对员工做好消毒措施、测量体温等,保障安全生产。员工进食堂就餐时也要用免洗消毒液搓手后才能进入。

因为突发疫情,导致春节前客户已下订单延期交付,对此仝达公司在春节期间根据国家发布的疫情信息,每天对各地返厂员工进行风险分析,筛选出高风险不能按时返厂员工,以准确掌握开工后能返厂的员工数量。与此同时,市场和客户服务部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调整订单交期,需要时出具合同延期通知。虽然在春节期间对生产物料进行了提前备料,但受疫情影响供应商无法及时提供原材料,导致生产缺料,为此该公司根据复工后员工返厂人数作生产计划更新,以满足部分紧急订单的供应。

除了企业做好防控措施,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帮扶也为复工复产企业助力。“水口街道每天都有专人来指引我们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查看有没有漏洞,这些对我们帮助很大,很暖心,复产也更加有信心了。”沈军感激地说。

楼宇企业

措施 开展“扫楼”行动为企业排忧纾困

为应对商务楼宇企业逐渐到来的复工高峰,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早在2月9日,惠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印发了《惠城区帮扶楼宇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复工工作方案》,提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帮扶惠城区商务楼宇企业安全有序复工。根据方案提出的工作机制,由惠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联合惠城区直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人员组成联合帮扶组,分组分片开展现场帮扶,确保商务楼宇企业严格按要求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

根据《方案》对各部门进行责任分工。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牵头统筹全区楼宇企业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根据《写字楼物业管理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惠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央空调使用作业指引》等已统一发布系列预防控制指引,指导各企业制订工作预案,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准备。区卫生健康局负责指导楼宇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指导楼宇企业设置规范合理的隔离区(点),对发现有疑似病例的楼宇企业及时介入指导应对。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协助楼宇企业扩宽口罩、测温仪、消毒液等物资的购买渠道,积极争取上级物资支持,帮助楼宇企业解决防疫物资不足的难题。区科工信局负责向楼宇企业宣传各级政府支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惠企政策措施,并推动相关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各镇(街道)负责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开展“扫楼”行动,全面掌握辖区内楼宇企业的数量、类型、人员动态、防控措施等,负责督促楼宇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为企业排忧纾困,帮助尽快复工复产。

楼宇经济是江北街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商务、园区楼宇是辖区企业的聚集地,有企业近4000家。为应对人员密布度高、疫情潜在风险大等因素,江北街道把做好商务、园区楼宇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对辖区30栋商务楼宇进行挂点督导。

对华贸中心、佳兆业中心、富力中心等重点楼宇以及文旅、酒店企业,该街道先期展开摸排工作,预先督促落实了出入口管控、体温监测、疫区返惠人员摸排和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为方便工作人员上门排查,江北街道专门开发“智慧疫情防控”APP,用微信扫码形式组织企业和员工快速登记,还拟制订《辖区企业疫情防控员工排查及复工条件落实表》和《辖区商务楼宇指导企业抗击疫情安全复工措施落实情况表》,实行“一员一档”“一企一档”,切实压实企业和商务楼宇的主体责任。

案例

华贸设医生咨询站开展日常咨询处置紧急情况

惠州华贸中心是江北街道的重点楼宇。华贸中心在落实各级要求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和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比如率先为员工制作了工作证,必须凭证出入;要求员工自带午饭,不集中提供餐饮、一般不点外卖;在各楼一楼设立快递临时存放点,由员工下楼自取,避免直接接触等,取得了较好的管控效果。

据了解,疫情期间,华贸中心大厦内排风系统全天开启(7:00~22:00);单元内有窗的开窗,自然通风3次1.5小时以上,无窗的单元则采取机械通风;疫情期间对该大厦空调机组过滤网、翅片、接水盘及相应管路进行清洗消毒,每周不少于一次。与此同时,做到公共场所消毒不漏死角。例如,疫情期间对大厦公共区域内门把手、电梯轿厢、电梯按键、卫生间门把手、手动水龙头以消毒液进行每天4次的擦拭消毒;大厦电梯厅外侧电梯按钮和轿厢内电梯按钮均贴敷防护膜;对大厦内的垃圾桶、卫生间地漏等进行每日2次的消毒工作等。

值得一提的是,华贸还在户外设置了医生咨询站,每天有一位医生和3位护士全天在此测温,并开展日常咨询和处置各类紧急情况。据悉,江北街道号召各商务、园区楼宇学习华贸中心好的做法,高效推进江北商务楼宇、园区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

采写:记者彭红霞 谢菁菁 香金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