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体相继出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其中王羲之的书法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貌,成功地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东晋时期是行书、草书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隶书衰落,楷书兴起,出现了许多章草大家。今草经由魏晋的发展,到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直接定型,达到成熟。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魏晋时期各书法家作品

提到天下第一行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王羲之,他不仅给人留下了大量的书论,而且留下了众多精妙的书法作品。我们研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对当今的书法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珣书伯远帖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慈栢酒 汝比帖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荟翁尊体


晋代书法上承汉魏流风遗俗,而有重大发展和变革,尤其自东晋起,书法开始转向自觉追求妍美流便的书风,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其中“书圣”王羲之在吸取前人书法精华的基础上,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书、行书和草书之典范。具体表现为:

(一)楷书方面的创新

楷书体或称正书体、真书体,是在隶书体及其他书体共同作用下,逐渐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书体。王羲之在楷书方面对钟繇的楷书“俱变古形”,为今体楷书的定型做出了积极贡献。钟繇的楷书具有浓厚的隶书笔意,但是王羲之在钟繇书法风格的基础上融汇各家之长并加以创新,所书楷体笔画之间的配置关系基本确立,结体变横张为纵展,规整劲健,雍容尔雅,仪态大方,将楷书引入了端庄而生动的“今体”阶段。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曹魏时期 钟繇《贺捷表》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曹魏时期 钟繇《宣示表》局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乐毅论》局部 宝晋斋法帖故博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 《黄庭经》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 《东方先生画像赞》局部


(二)行书方面的创新

与楷书一样,两汉时期,行书已在民间流行。早期的行书也是由隶书的实用书写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新兴的书体,它简洁、开张、结体松动、隶味很浓。相传,行书由后汉刘德升始创,至晋朝钟繇、胡昭二人的书法定为标准体。王羲之早年习字,自然不能逾越钟、胡两家范例。王羲之在比较了胡、钟二家的书法,遵照卫、王两家族的传统的基础上,选择了钟繇书风。王羲之早期行书《姨母帖》,尚残留隶书那种横平竖直的书写习惯,用笔起伏、顿按的幅度不大,很少映带;书写速度较为平缓,近于匀速,风格古拙质朴,不脱钟繇法度。王羲之后期的行书作品,风格大变,面貌一新。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帖》、《孔侍中帖》等,这些作品笔画体态都有生动的欹侧之势。王羲之的新体行书中锋、侧锋互用,每字即见,运笔速度较为迅疾,有振迅遒劲的风神。同时,王羲之将草书笔法引入行书,从而使行书体势具备了欹侧遒媚的风格。如他的《兰亭序》,笔法变化丰富,笔力劲健,速度匀畅,形态纤美适度、自然含蓄,结体冲和安祥,不激不厉。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汉简帛行草书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 《姨母帖》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兰亭序褚遂良临本》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丧乱帖》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孔侍中帖》


(三)草书方面的创新

秦末汉初,已萌草书。汉魏草书,大多是较多地保留着隶书笔意的章草,少部分是比章草书写更为简便的今草的雏型。汉末出现了一些草书大家,如崔瑗、杜度、罗晖、张芝等,其中张芝最为突出。字字独立、笔势不连贯的章草在张芝的推动下,形成了可字字相连、更为自由便略的今草。三国两晋时期的书家,若习草书,多以张芝为楷模。王羲之以索靖的《七月廿六帖》为学习草书的蓝本,同时王羲之的章草在王导、王戾的教导下书写十分精美。但是王羲之在草书方面的建树,并不是章草,而是今草。王羲之的今草书,是在扬弃张芝章草书的过程中生成的;与张芝的章草相比,王羲之的今草使转灵动,点画放纵,笔势流畅遒逸。代表作有《十七帖》、《初月帖》、《长风帖》等。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汉中期 崔瑗《贤女帖》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汉 张芝《秋凉平善帖》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西晋 索靖《七月廿六日帖》宋拓《淳化阁帖》卷三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十七帖》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初月帖》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东晋 王羲之《长风帖》

最后,我们从王羲之楷书、行书、草书及各方面的成就梳理一下王羲之对后世的影响。

王羲之书法重意尚韵,书法技巧及书外情趣的融合,达到登峰造极境地,并且能够融入世俗,这样不仅使王羲之书法自产生以来就被其生活年代的人们推崇与学习;还让其书法得以广泛流传,使王羲之书法在我国书法界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总之,王羲之书法不仅影响着其子孙后代,还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隋唐时期是中国书法最为繁盛的时期,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百花齐放,尤以楷书体现出“尚法”的精神。唐初即掀起“二王热潮”,诸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法家虽然重视“二王”,却又能从中走出来。至唐盛时期书法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出现了革新楷书的颜真卿、柳公权和以狂草著称的张旭、怀素,及五代时期杨凝式等,他们的书法作品深受王羲之书法特征的影响。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唐 欧阳询《梦奠帖》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唐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唐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唐 颜真卿《祭侄稿》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唐 柳公权《玄秘塔》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唐 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唐 怀素《自叙帖》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五代 杨凝式《韭花帖》罗振玉藏本


宋代的“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与蔡襄)在继承王羲之书法艺术精神的基础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如米芾早年学习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后来主要学习、临摹“二王”书法,行书代表作《苕溪诗卷》,笔意与《兰亭序》相近;此外,从米芾所临的《中秋帖》来看,其字可以乱“二王”。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北宋 米芾《苕溪诗卷》局部


元代的赵孟頫在复古主义思潮的背景下,学习从王羲之起的一派王书体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赵体”。明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吴中三子”(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书法以“二王”为宗,兼学欧阳询,褚遂良等,延续王羲之书风。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元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以上王派人物,自东晋以后各朝皆有,贯通至今,形成一个庞大的王派书法群体。这些名垂青史的书法大家,在学习王羲之书法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书写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米芾的“米体”,赵孟頫的“赵体”等,都影响着中国书坛。清代虽有碑学的提倡,但王羲之书法在中国书坛影响力至深至远,从而使其“书圣”地位从未有过动摇。

宋辽金元使中国书法史上继晋唐之后又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的不稳定,书法艺术呈现出复杂的局面。

明代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明代时期的书法家一方面继承晋唐宋元书法的传统,另一方面又以集古今大成为己任,或视个人风格为终极目标,丰富了中国书法的形式与内涵,推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明代同宋代一样,也是帖学的大盛时期,明代帝王也大多喜欢书法,尤其推崇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艺术风格。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徐渭及董其昌等人深受王羲之书法特征的影响,给后世留下了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明 徐渭《白燕诗卷》局部


清代书家虽然极为重视对晋唐书法树体的研习,但是其书法规范严谨,最终导致“馆阁体”形成。书法千人一面,毫无发挥个性的余地,最终使得“二王”的帖学呈衰退之势。这一时期受“二王”影响的书家有金农等。

晚清以来中国书法形成了帖,碑俩派,崇碑贬帖在当时成为书坛书流,一改长期以“二王”为主的书法延承。例如,吴昌硕以篆书石鼓文为体,气度恢宏,不同凡响;康有为极力提倡北碑,其书法笔意取法于“二王”,其倡导碑学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在当时影响很大。

你知道王羲之书法有哪些创新吗?

近代 白蕉《行书立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