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魏晉時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重大變革時期,各種書體相繼出現,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其中王羲之的書法以其獨特的書法藝術風貌,成功地演繹了以魏晉風度為特徵的時代精神。東晉時期是行書、草書的成熟時期,這一時期隸書衰落,楷書興起,出現了許多章草大家。今草經由魏晉的發展,到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直接定型,達到成熟。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魏晉時期各書法家作品

提到天下第一行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王羲之,他不僅給人留下了大量的書論,而且留下了眾多精妙的書法作品。我們研究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對當今的書法創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珣書伯遠帖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慈栢酒 汝比帖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薈翁尊體


晉代書法上承漢魏流風遺俗,而有重大發展和變革,尤其自東晉起,書法開始轉向自覺追求妍美流便的書風,個性得到了充分張揚。其中“書聖”王羲之在吸取前人書法精華的基礎上,一變漢魏樸質書風,開晉後妍美勁健之體,創楷書、行書和草書之典範。具體表現為:

(一)楷書方面的創新

楷書體或稱正書體、真書體,是在隸書體及其他書體共同作用下,逐漸演變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書體。王羲之在楷書方面對鍾繇的楷書“俱變古形”,為今體楷書的定型做出了積極貢獻。鍾繇的楷書具有濃厚的隸書筆意,但是王羲之在鍾繇書法風格的基礎上融匯各家之長並加以創新,所書楷體筆畫之間的配置關係基本確立,結體變橫張為縱展,規整勁健,雍容爾雅,儀態大方,將楷書引入了端莊而生動的“今體”階段。代表作有《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曹魏時期 鍾繇《賀捷表》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曹魏時期 鍾繇《宣示表》局部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樂毅論》局部 寶晉齋法帖故博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 《黃庭經》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 《東方先生畫像贊》局部


(二)行書方面的創新

與楷書一樣,兩漢時期,行書已在民間流行。早期的行書也是由隸書的實用書寫逐漸演變而成的一種新興的書體,它簡潔、開張、結體鬆動、隸味很濃。相傳,行書由後漢劉德升始創,至晉朝鐘繇、胡昭二人的書法定為標準體。王羲之早年習字,自然不能逾越鍾、胡兩家範例。王羲之在比較了胡、鍾二家的書法,遵照衛、王兩家族的傳統的基礎上,選擇了鍾繇書風。王羲之早期行書《姨母帖》,尚殘留隸書那種橫平豎直的書寫習慣,用筆起伏、頓按的幅度不大,很少映帶;書寫速度較為平緩,近於勻速,風格古拙質樸,不脫鍾繇法度。王羲之後期的行書作品,風格大變,面貌一新。代表作有《蘭亭序》、《喪亂帖》、《孔侍中帖》等,這些作品筆畫體態都有生動的欹側之勢。王羲之的新體行書中鋒、側鋒互用,每字即見,運筆速度較為迅疾,有振迅遒勁的風神。同時,王羲之將草書筆法引入行書,從而使行書體勢具備了欹側遒媚的風格。如他的《蘭亭序》,筆法變化豐富,筆力勁健,速度勻暢,形態纖美適度、自然含蓄,結體沖和安祥,不激不厲。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漢簡帛行草書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 《姨母帖》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蘭亭序褚遂良臨本》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喪亂帖》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孔侍中帖》


(三)草書方面的創新

秦末漢初,已萌草書。漢魏草書,大多是較多地保留著隸書筆意的章草,少部分是比章草書寫更為簡便的今草的雛型。漢末出現了一些草書大家,如崔瑗、杜度、羅暉、張芝等,其中張芝最為突出。字字獨立、筆勢不連貫的章草在張芝的推動下,形成了可字字相連、更為自由便略的今草。三國兩晉時期的書家,若習草書,多以張芝為楷模。王羲之以索靖的《七月廿六帖》為學習草書的藍本,同時王羲之的章草在王導、王戾的教導下書寫十分精美。但是王羲之在草書方面的建樹,並不是章草,而是今草。王羲之的今草書,是在揚棄張芝章草書的過程中生成的;與張芝的章草相比,王羲之的今草使轉靈動,點畫放縱,筆勢流暢遒逸。代表作有《十七帖》、《初月帖》、《長風帖》等。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漢中期 崔瑗《賢女帖》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漢 張芝《秋涼平善帖》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西晉 索靖《七月廿六日帖》宋拓《淳化閣帖》卷三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十七帖》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初月帖》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東晉 王羲之《長風帖》

最後,我們從王羲之楷書、行書、草書及各方面的成就梳理一下王羲之對後世的影響。

王羲之書法重意尚韻,書法技巧及書外情趣的融合,達到登峰造極境地,並且能夠融入世俗,這樣不僅使王羲之書法自產生以來就被其生活年代的人們推崇與學習;還讓其書法得以廣泛流傳,使王羲之書法在我國書法界始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總之,王羲之書法不僅影響著其子孫後代,還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家。隋唐時期是中國書法最為繁盛的時期,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百花齊放,尤以楷書體現出“尚法”的精神。唐初即掀起“二王熱潮”,諸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書法家雖然重視“二王”,卻又能從中走出來。至唐盛時期書法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出現了革新楷書的顏真卿、柳公權和以狂草著稱的張旭、懷素,及五代時期楊凝式等,他們的書法作品深受王羲之書法特徵的影響。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唐 歐陽詢《夢奠帖》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唐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唐 褚遂良《大字陰符經》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唐 顏真卿《祭侄稿》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唐 柳公權《玄秘塔》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唐 張旭《古詩四帖》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唐 懷素《自敘帖》局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五代 楊凝式《韭花帖》羅振玉藏本


宋代的“宋四家”(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與蔡襄)在繼承王羲之書法藝術精神的基礎上也得到了明顯的發展。如米芾早年學習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後來主要學習、臨摹“二王”書法,行書代表作《苕溪詩卷》,筆意與《蘭亭序》相近;此外,從米芾所臨的《中秋帖》來看,其字可以亂“二王”。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北宋 米芾《苕溪詩卷》局部


元代的趙孟頫在復古主義思潮的背景下,學習從王羲之起的一派王書體系,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趙體”。明代是中國書法發展的重要時期,如“吳中三子”(祝允明、文徵明、王寵)書法以“二王”為宗,兼學歐陽詢,褚遂良等,延續王羲之書風。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元 趙孟頫《吳興賦》局部


以上王派人物,自東晉以後各朝皆有,貫通至今,形成一個龐大的王派書法群體。這些名垂青史的書法大家,在學習王羲之書法的基礎上,博取眾家之長,書寫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例如:歐陽詢的“歐體”,顏真卿的“顏體”,米芾的“米體”,趙孟頫的“趙體”等,都影響著中國書壇。清代雖有碑學的提倡,但王羲之書法在中國書壇影響力至深至遠,從而使其“書聖”地位從未有過動搖。

宋遼金元使中國書法史上繼晉唐之後又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時期,這一時期由於戰亂和政局的不穩定,書法藝術呈現出複雜的局面。

明代是中國發展的重要時期,明代時期的書法家一方面繼承晉唐宋元書法的傳統,另一方面又以集古今大成為己任,或視個人風格為終極目標,豐富了中國書法的形式與內涵,推動了中國書法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明代同宋代一樣,也是帖學的大盛時期,明代帝王也大多喜歡書法,尤其推崇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藝術風格。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徐渭及董其昌等人深受王羲之書法特徵的影響,給後世留下了諸多優秀的書法作品。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明 徐渭《白燕詩卷》局部


清代書家雖然極為重視對晉唐書法樹體的研習,但是其書法規範嚴謹,最終導致“館閣體”形成。書法千人一面,毫無發揮個性的餘地,最終使得“二王”的帖學呈衰退之勢。這一時期受“二王”影響的書家有金農等。

晚清以來中國書法形成了帖,碑倆派,崇碑貶帖在當時成為書壇書流,一改長期以“二王”為主的書法延承。例如,吳昌碩以篆書石鼓文為體,氣度恢宏,不同凡響;康有為極力提倡北碑,其書法筆意取法於“二王”,其倡導碑學所著的《廣藝舟雙楫》在當時影響很大。

你知道王羲之書法有哪些創新嗎?

近代 白蕉《行書立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