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理解一部好的影視劇,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

小小加油站


大家如何理解一部好的影視劇,該從哪些方面進行評價?一般可以從選角、劇情等多方面進行判斷。就拿現在比較火的《錦衣之下》說說吧:

1,選角選得好,任嘉倫譚松韻兩人,對角色拿捏的剛剛好,任嘉倫通過細膩的微表情和生動的眼神變化,真正演活了陸繹這個角色。90年的譚松韻已經三十了,小小的娃娃臉,滿滿的膠原蛋白。說實在的演今夏這個角色,卻一點沒有違和感,把活潑開朗的六扇門小捕快一角拿捏的很好!

2,感情升溫,不靠強吻,壁咚兩人隨便一句對話、一個對視,一個眼神都能碰撞出各種曖昧火花。沒有以往電視情節裡的,壁咚,強吻,老套情節但出來的效果卻還要甜上千百倍。

3.感情細膩,緩慢,過渡自然。兩個人在辦案中,由起初的兩人互生情愫,彼此試探,心動、深愛的過程,是兩人點滴相處中慢慢地自然生髮而來。這樣的愛情線就顯得更加可貴了。

4,劇情不走常規路線,女主溺水,男主會救,但沒有以往電視,渡氣、接吻。老套情節,女主撒嬌,男主完全不吃那套。女主摔下去,男主不去接。女主受傷抱大腿,男主不心疼,轉身把人往馬上一扔,一點不憐香惜玉。女主不會輕功,男主直接把人踹進狗洞……看得網友大呼過癮!


y魚愛上蝦


回想起來從小到大我看過好多電視劇,有的已經記不起名字了,影響我的除了我親人,我的老師,我的朋友就是電視劇了,小時候的娛樂活動之一就是放學回家看電視,不得不說電視劇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也使我在潛移默化中明白了許多道理。

小學的時候那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還珠格格了,每次放了學就守在電視機旁,那時候的愛恨很簡單,喜歡小燕子紫薇,不喜歡惡毒的皇后和容嬤嬤,有一個情景我記得好清楚,就是容嬤嬤用針扎紫薇的時候我在一旁恨恨的指著電視機裡的容嬤嬤說要是我能衝進電視機裡我就把容嬤嬤扎死,現在想想小時候的自己真是好笑,思想太簡單,但是那時候我知道做人要做好人,不要做容嬤嬤那樣的壞人,有了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就這樣,還珠格格陪伴了我整個小學,現在對裡面的人物沒有太大的感覺了,可能是長大的緣故吧!

再後來就上了初中,初二的時候正好是馮紹峰和楊冪演的宮上映了,當時我還是第一次看穿越劇,當時這一部劇真是把我們這一幫初中生迷住了,幻想著如果自己穿越到過去會是什麼樣呢?得出了一個結論,一定要好好學歷史,學知識,要不然穿越到過去連一天都活不下去,所以自那時起我就好好學習歷史,還當上了歷史課代表,有時家長揪著耳朵囑咐要好好學習還不如宮給我帶來的影響,看電視劇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我時常在想,如果將每一門學科都讓明星以電視劇的形式演出來那學生學習豈不是輕鬆多了,還會有人不及格?

後來上了高中每天都在緊張的學習,記不起有什麼讓我記憶深刻的電視劇,後來上了大學空閒時間很多了,而且思想也有了很大的獨立性,有好多電視劇印象還是很深刻的,大一的時候在追何以笙簫默,裡面有很多讓我難忘的場景,讓我開始對愛情有了美好的幻想,世界上總有一個人在等待著你。


雲歌工作室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所有的影視從業者也一樣會有這樣的疑問,到底怎樣的一部作品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才算一部好的作品?

我們作為吃瓜群眾,都有一種共識:一部好的作品肯定能讓大夥充分認可,肯定會擁有不錯的票房和口碑,那麼究竟你認為什麼樣的電影才是一部好的作品呢?

一、主題明確且能結合一定的社會現實,讓觀眾產生共鳴

好的作品總是能讓人產生共鳴,但立意又不低俗,這裡給大家介紹幾部作品,大家細細體會: 吳京主演系列《戰狼》一二部,《我和我的祖國》《紅海行動》《流浪地球》《哪吒》《我不是藥神》等仔細體會會發現都是弘揚正能量,展示國力的優秀鉅作。很簡單的道理,為什麼新聞聯播,春節聯歡晚會,國慶慶典等始終是關注的重點?

二、製作手法體現藝術效果。

好的立意一定要有好的表現形式。除了超炫的特效外,還有就是細膩的表現點,讓人歷久彌新。戰狼二中讓人難以忘記的吳京舉著國旗從戰場中安全通過,還有護照的巧妙結合,都是對愛國之情的昇華,都是很普通的表達,卻是觸動無數國人華僑的點,那些在外被嘲諷,受盡屈辱的心瞬間不能平靜。

三、宣傳手段,口碑效應

一部作品其本質始終是一段視頻,給人的直觀感受便是畫面感。沒有好的宣傳點,沒有好的突破口,就不能形成大的輿論,沒有炒作點,就不能產生熱點。現在大多數人都是人云亦云,都是網絡至上的時代,很少人善於思考,擁有自己得觀點。所以,一旦造勢成功,很容易形成好的口碑,自然能形成好的流量,一旦開始成功,就會進入良性循環,成就影響力。

可能我的觀點比較範,拿做自媒體的我打個比方。我們要想發佈一個爆款視頻,首先要做的就是原創,加上養號權重的背書(製片方的實力),要有新穎的題材和完美的剪輯技術,製作出來後,還需要一步步進入流量池,當推薦100人有大部分人觀看時才能推薦給更多人(宣傳手段),如果沒有好的評論,點贊,播放量,那就會石沉大海,如果問拿什麼來評價一部作品?最好的方式就是參考自媒體的評判標準,剩下的就只有交給運氣。

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討論





影說天下


如何理解一部好的影視劇?怎樣評價?

簡單明瞭的回答吧,三觀端正,娛樂放鬆,觀眾愛看!

首先,好的影視劇基礎是吸引大眾眼光。如果一部視劇不能最先抓住觀眾眼球,談何後續深入瞭解內容和涵義,保證觀眾不中途棄劇,就是成功的開始。

有種說法是,電視劇三集之後才能開始評價,當然這個評價尚屬比較籠統的印象範疇,比如編劇智商是否在線(這點非常重要)、演員角色選擇的貼合度、演員演技是否在線、情節三觀是否正方向、後期剪輯是否緊湊不拖沓以及特效情節處理是否給力。

保證以上幾方面不拖後腿,就要看觀眾與這部視劇的“眼緣兒”了,也就是得佔到“天時”吧!


其次是細節方面的處理是否到位,但凡“良心劇”對細節的推敲處理一般都謹慎仔細。

服道化的質量、場景的匹配度、鏡頭的運用、臺詞的設計、音樂的製作,一部影視劇劇情故事的展開,需要各個細節的配合。這些方面是否費心搭配,用心籌謀,觀眾在觀劇時會一目瞭然,精品劇目展現於人前的整體印象,大多值得推敲。


再次就是非常重要的娛樂性了!

憑心而論,只要三觀端正,我並不贊同通過視劇來樹立某某教育性。多年在學、在崗經驗,不想再通過影視作品來幫我探究“人生理想”之類的價值觀,生而為人走到四十多歲,有些東西已經有了自己的評判能力。影視劇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工作學習之餘,找些輕鬆的東西打發時間、休閒娛樂一下。

那麼判斷一部影視劇的好壞,就要看它給觀眾最直接的感受是什麼? 古裝片讓觀眾瞭解歷史、喜劇片能開心,科幻片能滿足對未知的好奇、愛情片能讓人身心愉悅就可以了。

再通俗一些,讓人看著輕鬆愉悅、找得一刻清閒就是不錯的劇目。

好劇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金色口紅


一部好的影視劇應該是各方面都令大家信服,且製作精良的,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客觀評價。

一、好評率和收視率

評價一部影視劇的好壞最直觀的指標,就是它播出後的好評率和收視率。畢竟,再美味的食物,如果沒有人願意嘗,那這道菜就算不上真正美味;同樣的,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如果沒有人或者很少人觀看,沒有經過人們口口相傳,沒有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就不能形成好的口碑,它也就不能被稱為是好作品。

很多被人們傳頌的作品都是經過多途徑大力宣傳的,這中間雖然投入了很多廣告成本,但是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收視率和好評率,也是不虧的。

二、劇情質量

好評率和收視率不能完全決定一部劇的好壞,還有劇情質量這個決定因素。它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情節是否拖沓、演員的演技是否到位、妝容是否合適得體、取景是否妥當等,任何一個敗筆都有可能影響到這部劇的口碑。

前段時間《慶餘年》熱播,收視率很高,觀眾好評如潮,只可惜穿幫鏡頭太多,很多人都說:“感覺自己穿越了”!古裝人物戴手錶、後期沒有處理掉威亞,這些情況都是一部好劇不應該出現的!

《枕上書》一開始播出時,就有許多觀眾發現:同一個演員飾演的同一個人物,可總感覺比上一部的人看起來彆扭。細心的小編髮現,原來不是他們的演技變差了,而是妝容不得當。整部劇的演員臉色看起來都是慘白慘白的,跟頸部膚色相差很大,大概是化妝時用的粉底太白了所造成的。

三、是否具有現實意義和價值

好評率高,劇情質量好,可是為什麼這樣的影視劇就是火不起來?就是因為它的現實意義和價值不大。

當一部劇在宣傳到位、製片質量好的基礎上,還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潛在價值的話,那它就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叫做良心好劇!2019年國慶檔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就是因為喚起了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催人奮進,才能穩坐票房之首!


小娛笑笑


在如今這個商業片橫行的時代裡,每年都有無數部大片上映——好的、壞的、長的、短的,數不勝數。對於一部影片的看法,每個人又不一樣的看,但是八九不離十的也就以下幾種吧!

一、看片名

為什麼可以說這是一部好的片子呢?名字可能佔了一半的功勞吧!大概就像是小學時候老師叫我們寫作文時說的題好一半文是一個道理吧!一個好的片名不僅可以成功的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同時它也是人們對這部電影內容的初步瞭解。

比如前段時間熱播的《創業時代》,從題目我們大概就可以知道——哦,這部電視劇的主要內容可能是對創業者的真實寫照,也可能是在描述為什麼這個時代是一個創業的時代。我們可能就會帶著這些疑問去挖掘這不電視劇的內容,當整部片子結束的時候,我們會清晰的發現,這是對創業者的寫照。當然我們在這裡不去深究劇中人物的演技如何,下面我會一一講到。

當然不排除現在很多的片子,名字很奇怪,也確實夠引人注目,但是看完才發現和內容似乎完全不著調的東西。

二、看劇情

劇情就是一部片子的主線,就是這部影片的靈魂,如果一部片子沒有一個好的主線,無疑這必定會是一部爛片。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的去捕捉這部劇或是這部電影要傳達給觀眾是什麼,或是他想通過這部片子反映一個什麼道理。

大多數人都喜歡看歐美大片,當然我也特別喜歡看,從原來的《變形金剛》系列。到後來的《速度與激情》系列,再到現在的一些時下流行的片子,大大小小几十部還是有了。我突然就發現,為什麼歐美大片對人們有一個如此的大的吸引力呢——其實還是他的劇情。因為他想傳達的東西可以很清晰的展現出來,無論是友情,親情、團結還是愛國等等這些內容,都可以很清晰的成為一條主線,帶領每一個觀影人去思考,去琢磨。最後又在片尾巧妙地把人們所想所思奇蹟般地呈現出來。

這就是好的劇情,大概就是,給你再恰當的時候扔下一個包袱,去思考,接下來該怎麼演,該出現什麼什麼樣的人物了,或是什麼樣的場景了。

三、看場景

一部片子的場景,就像是我們穿的衣服一樣——什麼樣的場景該穿什麼出場,什麼衣服配什麼一樣的人,是一個道理。不能說是講的是古代事情,然後裡面還出現了現代才有的飛機大炮;或是疏忽了人物實際的設定,而導致的一些不符合人物形象的場景構造。

當然說到場景的佈置,我們不得不提一個人——陳凱歌導演,他幾乎是拍一部電影,造一座影視城。在拍《荊軻刺秦王》時,為了還原秦始皇併吞六國,一統天下的磅礴氣勢,他造了一座佔地800畝的秦王宮;拍攝《妖貓傳》時,他耗時六年有打造了一座1:1的唐城,其精緻和考究的建築設計細節和風格,充分的重現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同時也用實際的場景,構建起了小說中神秘故事與情節背後的奇幻色彩。

四、看演技

演技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劇中人物能否和觀眾產生共鳴。一個好的演技能夠將劇本里的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一個好的劇本如果沒有一個好演技的人來塑造裡面的人物形象,和一個爛片其實也相差無幾了;同時,一個爛劇本,但是有一個好演技,可以將裡面的人物塑造得淋漓盡致,即使劇本再爛,可能也壞不到哪裡去。

在熱播劇《大江大河》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宋運輝姐姐宋運萍去世,宋運輝奔喪時的哭戲,那真的是把弟弟對姐姐的感情以及弟弟對姐姐突然離去而不能接受的這種感覺,演的淋漓盡致。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似乎身臨其境的感覺,感染了很多人,當然感動哭的人也不再少數。

這就是好演技的一種典範,因為他對人物的刻畫,引起了人們的共鳴,進而把人們帶到那樣的場景中,讓人們可以很自然的感受到這種感覺。

五、看片段

對於片段來說,不是說每一部影視劇,每個地方都是高潮,每個地方都很燃,如果是那樣的話,這部片子的吸引大概就不是很大,可能看完我們會很懵逼的問,這部片子到底演了個啥?

這些片段其實就是一個有一個的高潮,或是能夠引起人們共鳴的橋段。正是因為這些的片段,一部電影或是電視劇才會跌宕起伏,才會引人深思熟慮,才會讓人覺得百看不厭,才會讓人看後津津樂道。

對於一部片子的好壞呢?我想每個人會因為自身的經歷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看法。但是我想一部片子的好壞呢?大概也就是從這些角度去思考吧!


我不呦呦


正所謂,看電影,所以當然是從“看”,眼睛開始。動作片,那就緊緊的盯住他們的動作,情節片,那就要看他們的表情。但是,還要看到一點,那就是他們每個人物心。看上去很深奧,可其實並不難。電影為了表達出人物,演員們都會把表情儘可能的真實。好的演員,會把那個人物塑造得就像你身邊一個朋友一樣。通過他們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人物的內心。是痛苦?掙扎?還是開心?幸福?跟著人物的內心,一起體驗電影的精彩,是再美妙不過的事了。

2電影,不僅僅只是想讓我們看,還需要我們聽。傾聽什麼呢?配樂,人物說話的語氣,還有出現在其中細微的聲音。配樂可以說是一部電影的一大亮點,(比如宮崎駿電影中就出了很多大家都很喜歡的配樂,也讓我們記住了久石讓。)配樂,主要為了烘托氣氛的,成功的電影中成功的配樂,總能帶著大家一起進入電影,配合著人物說話的語氣,混合出或者悲傷,或者搞笑的情境。

3我們要帶著我們的心去看電影,說的高雅些,就是欣賞。看懂了情節,聽著音樂,瞭解每個人物的心之後,總會有一些感慨。走馬觀花的同志會評價這是部好片還是爛片,而真的用心去體會的,會從電影中的人物看到一些社會現實,或者——自己的影子。也許是自己從前的夢想,也許是和其中某個人物相似的生活經歷。接著——會感情洶湧。那看電影的目的就達到了,給我們有些麻木的生活一些波瀾,一些感動,或鼓舞,或安慰的情感。記住一些事,忘記一些人,然後輕裝信心滿滿的繼續生活。


剪映King


關於這個問題,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導演觀眾的角度又不同,當然不會有那麼多的導演了,所以說觀眾很重要,我只是觀眾。

首先呢,一部好的影視劇要有好的劇情和演技,看清楚了不是演員,當然好的演員都是大家評出來的,演技的話就自然不用說了,

先說劇情,好的劇情會跟人以好的感觀世界,還有和可能會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覺,好評度自然不在話下了,近幾年網劇特別多比如《慶餘年》裡面的劇情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裡面的劇情總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後面的劇情會給前面的劇情帶來解釋,觀眾回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而不是那種前面就給硬性解說,那叫一個尷尬(︶︿︶)=凸。並且都是很符合邏輯的,不像那種什麼手撕鬼子那麼誇張,感覺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一樣。

演技就是能不能把劇本里面的情節完美的展現給觀眾,而不是讓你在那裡裝,自我感覺良好的那個樣子,相信每個人都看過一兩部尬局,一頓尬聊,一頓尬演,觀眾看著都累,何必呢,既然接了劇本就要把自己的架子放下,什麼自己的偶像形象了,要以劇情為主,放下自己的高姿態,用心去領悟人物的心裡,把最好的給觀眾,這樣才會認可你,也就會認可整部影視劇。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來幾個對比一下








冰如玉


其實,評定好的影視劇好不好,在於看完它是不是能夠引起共鳴,樓下很多人的觀點我不是很贊同,所要好的演員,好的團隊,個人感覺這是次要的,好的劇本是重中之重,很多好的電影,沒有院校畢業的科班生,沒有好的設備,但是卻能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西遊記》就是最好的列子,最近幾年也有很多成本很低但卻能讓人記住的好作品,比如畢贛的作品,他沒有好的團隊 也不是高成本製作,但卻別出心裁,好的作品一定是讓你淚目,又或者讓你憤怒,還或者是讓你開懷大笑,唯一不變的就是看過之後久久不能平靜,甚至在過去幾天 幾個月 幾年後你還會想起它,還想從新再去欣賞一次。

電影 電視劇屬於文化,也屬於藝術,藝術是沒有特定的標準來衡量他的好壞,深入人心,引起共鳴就是好作品。

個人觀點,文章中涉及的作品以及人物,純屬為了舉例,不是打廣告。


醬爆視頻帝


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就像評價一個人的好壞相同。其實不能單純的只分為好壞,而是要切入到其各個元素。另外,影片類型不同,其表現的重點也有所不同。但通常情況下,具有震撼性的好電影卻通常被大多數人認同。

1.電影敘事,故事性,即電影的故事是表現電影的中心,通常情況下是電影的基本元素,好萊塢電影以大多都是以故事性贏得觀眾;

2.電影製作,即電影的畫面設置,場景調度,以及電影製作中各個道具,燈光方面的運用等,如《泰坦尼克號》中用電腦技術復活了巨輪,給人氣勢磅礴的感覺,這是心中發出的震撼;

3.電影的思想:可以說電影之所以是藝術的根源就在於它給了人們思考的空間,如果看電影停留在表面的故事與製作,那麼你的追求也就一直停留在視覺與聽覺的感官享受中,任何東西如果不經大腦的過濾那就是像眼前的浮雲,飄飄渺渺,永遠不會形成在你心中的沉澱。

為什麼說陳凱歌,張藝謀是我們的藝術家,因為他們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認識與解構,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用平淡的畫面表現了出來,或許有人說,他們在拍電影時並沒有想那麼深,但作為一個導演,他把每一個鏡頭搬上銀幕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創作。

4.電影的藝術性:所謂藝術者,在電影中的表現常常是種痛苦的掙扎,抒情的音樂,久久不變的乏味鏡頭,但導演的意圖並非只是表現鏡頭,而是留給觀眾思索的空間。藝術通常是種創新,痛苦,脫變,但到底說了什麼東西,那就待每一個人自己去評述。藝術性電影節最具世界影響力與權威性為嘎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其中中國大陸電影《霸王別姬》獲此獎

5.電影的創造性:這裡說的主要是技術電影,比如魔幻,奇幻,科幻以及動畫片,屬於這種類型的電影擺脫了人在現實中的束縛,讓人徜徉於想象的海洋,如果說人不可以飛翔,那麼肆意遊弋在一片電影畫面的海洋就是飛翔!

這是電影的具有的特性。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傳播工具的更新,人們對電影的認識加深。更多人看電影其實是看生活,看別人,看自己,看自己想看但無法在現實中看的東西。其實電影在這個層面上,主要訴說的是一種供給,提供一種需要,一種感情,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種人生的啟示和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