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手機微信、短信“點單”“無接觸”配到檢查站

2月10日,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青駝鎮高里社區宜家佳超市內靜悄悄的,沒有顧客在逗留,只有幾名“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在有序的為附近村民配貨。

據悉,該超市已連續四天“關門”營業,只通過配貨的方式為附近村民送貨到村。自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以來,青駝鎮積極號召全鎮群眾居家隔離,儘量減少出門,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為解決好群眾因疫情防控帶來的生活不便等問題,青駝鎮率先成立超市生活保障聯盟,在全鎮各超市、各村居之間推出線上預訂、線下配送等不接觸服務模式,保障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杜絕人員聚集交叉感染風險。具體工作中,鎮裡設立80個村民生活必需品購銷“服務員”,實現村內購銷代跑服務,充分利用村級微信群,專人專責每日對村民缺少的生活必需品及村組內農產品生產情況進行收集登記,掌握村民米、油、瓜果蔬菜、藥品等重要生活物資需求情況及本村農產品貨源信息,村民只需要通過微信或電話“點單”、“派單”,就能足不出村買到需要的物資、賣掉自己生產的瓜果蔬菜,儘量減少因疫情對居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

與此同時,統籌全鎮20餘家大中型超市及全鎮所有村民生活必需品購銷“服務員”、種養殖大戶等,建設青駝鎮居民生活保障供銷服務平臺。一方面,針對眼下部分村農產品銷售不便,群眾買不到、賣不出的實際情況,與超市協調合作作為貨源提供點,對供貨量較大的,可申請鎮政府在全鎮範圍內予以協調解決,為蔬菜、水果等居民必需品外運銷售提供保障,解決群眾生產問題。另一方面,各超市合理劃分服務區間,根據村莊微信或者電話訂單需求,每兩天配送一次貨物,直接配送到村級“檢查站”,由村級購銷“服務員”再配送到各村民門口,相當於把超市設在了“檢查站”,實現了村民全程不見面方便放心採購。

在此基礎上,針對村內年齡偏大、無法使用智能機、貧困戶等特殊群體,由村內防控巡邏隊及村級“服務員”不定期上門服務,根據他們的需求,幫助其預訂生活必需品和常用藥品等,條件困難的群眾,由村集體統一調配墊支,保證所有村民在疫情防治期間的生活需求。截止到現在,全鎮已通過供銷服務平臺服務配送的方式,全鎮80個村已經接受訂單1.5萬餘單,調配各類生活物資30餘噸。幫助解決22個村、160多個蔬菜水果大棚的銷售問題,約26噸蔬菜水果得到了及時銷售,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沂南縣是蔬菜生菜大縣,春節後這裡的溫室大棚黃瓜集中上市,李慶國的沂南縣振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專業生產銷售黃瓜的,“往年的黃瓜哪愁賣過,購銷兩旺,可今年趕上疫情,來拉貨的少,價格上不來,真是愁死人!”

同樣著急的還有山東鄉村廣播新時代文明志願服務隊沂南支隊的隊長劉兆舉。“老百姓種的黃瓜賣不出去,可城裡的居民買啥菜都不方便,咱們得想個辦法!”與志願者們在微信群一番討論之後,劉兆舉的志願服務隊決定幫助大家解決“賣菜難”和“買菜難”的問題。人多智廣,志願者們分頭聯繫,首先通過微信群發佈了《助農行動啟動告知書》,得到種植戶和消費者的積極響應,很快黃瓜、芹菜、胡蘿蔔、土豆、蘑菇以及草莓都有了貨源,所有產品產自沂南本地,確保果蔬新鮮、安全、品質過關。

從2月2日開始,助農蔬菜有了首批配送,配送流程由志願服務隊統一調度管理,以果蔬食品大禮包的形式準時準確的配送到各社區指定的取貨地點,有效地減少人員聚散。很快,這些綠色新鮮的蔬菜等到了城裡居民的認可。家住臨沭的宋學平微信群中瞭解到沂南縣振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黃瓜銷售問題後,積極響應對接,通過在臨沭微信群、朋友圈信息發佈,順利銷售黃瓜350多箱。“振民蔬菜合作社的黃瓜早就取得國家綠色認證,黃瓜全部用有機肥種植,口感脆甜,有黃瓜清香味,訂單特別多,你看現在每天得有接近500份訂單,咱們的志願者和我們合作社的都忙得團團轉了。”前幾天還在愁銷路的李慶國不禁喜上眉梢。

“前幾天主要是縣城和個別縣區的訂單,現在我們開始接臨沂市區的訂單了,明天就有200箱,最近我們將正式開啟臨沂城區的蔬菜配送。”劉兆舉高興地說。

(聯繫人:麻傑 15753875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